绝对权力(精校)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855

  难道说,这中间还有什么玄机?
  “是,谢谢宋书记!”
  高洁的脑袋瓜子转得极快,立即便点头应诺,和范鸿宇一起,从后排沙发转了出来,来到市委办主任身边空缺的位置之前。若是在相对比较私人的场合,高洁肯定会谦虚几句,但在如此正规的会议上,就不能讲客气了。难道还要宋书记向大伙解释,为什么要请两位小年轻“上座”?
  领导给脸,马上兜着就是,要感谢,也得等会后再说。
  “嗯,好,大家都坐吧,不要客气。”
  宋珉满意地点了点头,先坐了下去。市领导相继就座,然后才是其他同志坐下。官场上,尊卑上下的规矩是最要紧的,谁破坏这些规则,谁就要被大家集体排斥。
  原本坐在高洁范鸿宇身边不远处的太平区谭书记,脸色变得很不好看,鼻孔里发出了轻轻的闷“哼”之声,望向前排就座的高洁和范鸿宇的眼神之中,竟然带上了敌意。
  “同志们,马上就年底了,今天请大家过来,一起开个座谈会,好好商量一下明年我市的经济建设工作应该怎么搞。今年一年,我们彦华的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比去年,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很不够。同志们,时间紧迫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高歌猛进。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志,都去过江口,南方这些沿海城市,所见所闻,应该对大家深有启发吧?就以江口为例,七八年以前,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一两条破旧的小街道,和我们这边的一个小镇,也没有多大的区别。自从成立经济特区之后,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大家再看看,人家变成了什么样子?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栋接着一栋,一眼望不到头。国际化大都市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几年前只是一个小渔村?这是什么速度?江口速度!要是他们继续以现有的速度发展下去,我们也以现有的速度发展下来,同志们,危险啊……彼此的差距,只会拉得越来越远!所以说,形势紧迫,时间不等人。我们再不努力追赶,就连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灰尘的资格都没有了。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笨蛋,大家都要多多开动脑筋,想出好办法来。今天这个座谈会,大家都畅所欲言,把自己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啊,我有言在先,有什么话都可以说,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出发点是好的。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嘛……我就不多说了,经济建设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下面,就请岳市长给大家作报告,谈谈市政府明年有关的经济建设思路!”
  “哗……”
  掌声再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大伙一边鼓掌一边以目光相互交流,眼神俱皆有些古怪。
  又是一个前所未有!
  宋书记竟然会说“经济建设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尽管中央确实有文件,要求党政分家,党委政府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但在彦华,宋书记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概念。下面的干部,也早就已经习惯宋书记的“一言九鼎”,反正在彦华,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比较重要,那就得征询宋书记的意见,请宋书记拿出章程来,大家坚决贯彻落实。
  在大家的心目中,也没有什么党政分家的概念,只有“一把手”“二把手”的区别。
  比如宋珉,本就是由市长升任市委书记的,难道说他以前当市长的时候,主抓经济建设工作,当了市委书记,反倒不能插手经济建设了?
  没这个道理嘛!
  那是什么原因促使宋书记忽然“改口”呢?
  好几个人的目光,情不自禁地在陆月那张年轻的面孔上扫过。毫无疑问,这几位都是脑袋瓜子特别好使的那种。虽然说能在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的家伙,基本上没有笨蛋,但智商确实有高下之别,总有一些人先反应过来。
  宋书记改口,肯定是因为情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岳西亭还是老样子,也没听说他忽然之间得到了某位大人物的特别青睐,由此可知,宋珉改口,不会是源于岳西亭。而这段时间,市委市政府班子里唯一的新面孔,就是陆月。
  市政府副市长分工,陆月明确为协助岳西亭市长管理全市经济建设工作,有点类似于范鸿宇在枫林镇的分工范围。
  或许,因为陆月来头太大,连宋珉都感受到了某种“压力”,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至少在明面上,将经济建设这一块工作的主导权,“归还”给了市政府。
  看来,因为陆月的“从天而降”,原本平静异常的彦华市“政治格局”,要起波澜了。
  就算反应比较迟钝的与会干部,望着会议室前排陆月高洁范鸿宇这三张年轻得不像话的脸,也能察觉到情形确实起了变化。
  彦华的政治格局,将不会再是中老年干部一统天下,加入了新的年轻元素。
  待得大家的掌声略略平息下去,岳西亭便清了清嗓子,咳嗽一声,端正了坐姿,掌声戛然而止。
  “同志们,刚才宋书记已经开宗明义地点明了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请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明年全市的经济建设工作怎么铺开。经济建设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中央明确要求,今后党的工作重心要向经济建设领域转移,越是这样,我们的压力就越大……当然,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就像宋书记刚才说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笨多少。只要我们大家都开动脑筋想办法,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彦华发展的好路子……”
  岳西亭四十岁出头年纪,较之范卫国小两三岁,在目前的县市政府正职之中,相对年轻,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平日里话语不多,为人比较低调,二把手的位置算是摆得比较端正。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关系,不至于太过紧张。当然,正常的工作分歧肯定是存在的,一些斗争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大面上过得去就是了。也正因为如此,下面的干部,尤其是区镇党委书记和重要局委办的一把手,历来没太将岳西亭当回事,一切唯宋珉马首是瞻。
  然而岳西亭今天这一开口,立时又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有眼尖的人已然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一缕不悦的神色自宋珉眼里闪过,本来随和的笑容,也有一瞬间变得有些僵硬。
  市里的政治格局,真的要起变化了。
  连岳西亭都开始明白无误地向宋珉叫板。
  “党的工作重心要向经济建设领域转移”这句话确实是出自中央的红头文件,在座诸人,几乎全都拜读过的。但写在红头文件上是一回事,岳西亭当着宋珉的面说出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尽管岳西亭后面也说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然而谁都能听得出来,这是“应景之作”,口不对心。
  岳市长这是告诉大家,今后经济建设工作才是重点,而经济建设工作,是市政府主管的,我岳西亭乃是市长,是这项工作的正管,今天开的是经济建设座谈会,诸君请仔细掂量。
  一念及此,原本神态轻松,甚至还在窃窃私语的干部们,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子,紧紧闭上嘴巴,很认真地望向岳西亭。
  岳市长忽然“叫板”,总是有几分道理的,不会无缘无故神经病发作。
  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斗争,如果激烈起来,甚至公开化,最先倒霉的,总是下面的一些干部。毕竟市长要拱翻书记,太不容易,而市委书记要打压市长,也不见得处处顺手。要立威,就需要“借人头”,一般的“人头”还不是那么够分量。区镇一二把手和重要局委办头头,正是最合适的立威对象。
  今天这个经济建设座谈会,开出“新意”了。
第216章
一潭浑水
  并不十分“平和”的开场白之后,岳西亭开始系统阐述明年全市经济建设的大方案。岳西亭没有拿稿子,就这么坐在那里发言,一二三四,条理分明,小一个钟头的讲话,很少有停顿,重复之处,宛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期间还很随意地穿插了几个小故事,风趣幽默,信手拈来,引起了一片轻轻的笑声。
  范鸿宇便和高洁对视了一眼,范镇长嘴角微微往上一翘,浮起一抹大有深意的笑容。
  岳西亭这是有意要显摆一下啊。
  自从成为副镇长之后,范鸿宇也经常到市里参加各种“高规格”的会议,很多时候都是以“代理镇长”的身份与会的,没少听过岳西亭的发言。在范鸿宇的印象之中,似乎很少有见过岳西亭发言不拿讲稿的,几乎每次均是照本宣科,官话套话一大堆,显得不是那么有水平,也不是十分有魄力。
  然而这一回,岳西亭却大大出人意料。
  原来岳市长的真实水平,竟然挺高,以前不显山不露水,那是故意“藏拙”,免得引起宋珉的警惕。
  同样惊诧的神情,在其他干部脸上也浮现出来。
  宋珉早已恢复常态,脸带微笑,听着岳西亭发言,不时轻轻颔首,似乎对岳西亭的讲话颇为认同。
  果然也是城府甚深。
  不过较之其他干部,范鸿宇对岳西亭这个经济建设大方案,有更深入一层的认识。这个方案,从整体上来说,非常新颖,不但与时俱进,而且还有部分超前的理念。似乎和岳西亭以往的言谈颇有些出入,应该加入了一些新的思想,紧扣中央文件精神。
  或许这些新的思想和理念,不见得是来自岳西亭本人,极有可能是从陆月那里来的。
  如此说来,这份建设方案,也体现了陆月的部分意志。就不知道这是市政府办公会议公开讨论的结果,还是岳西亭与陆月私下沟通的结果。如果是前者,还算正常,假如是后者,那就很微妙了。
  或许,意味着岳西亭有和陆月“联手”的倾向。
  果真如此,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算得是各取所需。
  陆月所处的位置,实在过于敏感了。
  市里的两位大班长,无论宋珉还是岳西亭,都感受到了威胁,同时也都有拉拢陆月的需要。宋珉希望陆月能在市政府那边制衡岳西亭,自己居间协调,可打可拉,一把手的地位稳固无比。而岳西亭则更加希望和陆月联手,就算短时间内不能接触到陆月身后的庞大势力,最起码能够稳固自己的“后花园”,不至于“两面受敌”。不然,一边要应对市委书记的压制,一边要应对常务副市长的挤兑,太不轻松了。
  当然,倘若是普通的常务副市长,多半会选择向市委书记靠拢。一方面,书记才是真正的“一哥”,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假如挤走了市长,最有希望顺序接班的,就是这位市委副书记兼任的常务副市长。
  问题在于,陆月不是普通的常务副市长。和一般的常务副市长相比,他有两样特别不同之处。其一是他的出身背景,其二则是他的年龄。
  他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有着强大的后援力量,相对而言,市委书记能够给予的助力,就不是那么必不可少,宋珉手里的筹码份量,弱了几分。同时,宋珉是地委书记梁光华的亲信心腹,本身也是副厅级官员,“派系痕迹”比较明显。陆月很清楚,到了地委书记这个层级,必定和省里的主要领导干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的省领导,说实话不足以“支撑”一位地委书记的权位稳固。陆月可不想一到下边就和地方实力派扯上太密切的来往,从今往后,就被打上“烙印”了。那将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他父亲陆成栋甚至还关系到整个老陆家其他的势力,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同高洁范鸿宇在镇级主要领导干部之中是最年轻的,在县市级主要领导干部之中,陆月也是最年轻的,至少在眼下的青山省就是如此。
  彻底倒向宋珉,联手一致,三下五除二就将岳西亭挤走,也未必见得这顶市长的乌纱帽就一定会落在陆月的头上。到时候再另调一位市长过来,陆月又如何自处?难道再将新市长挤走?
  那不现实,也不靠谱,有害无益。
  所以陆月现阶段的策略,应该是稳打稳扎,在宋珉和岳西亭之间寻找某个平衡点,既不过分靠拢宋珉也不过分靠拢岳西亭,而是利用书记和市长之间的某种分歧,“待价而沽”,站稳脚跟,努力在工作上出成绩,等过一段时间,成绩出来了,资历也到了,那时再官升一级,顺理成章。
  只是这个度,当真不好拿捏,很考验人的政治智慧。
  不过就目前来看,陆月尚未有“处置失误”之处,这一点,从岳西亭忽然叫板,宋珉淡然处之就能看得出来。最起码已经成功地“离间”了市委书记和市长,宋珉和岳西亭联起手来对付陆月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只要市委书记和市长不合力对付自己,陆月自信,要在彦华市站稳脚跟,难度不大。单独应对宋珉或者岳西亭的“压迫”,对于陆月来说,并不十分费力。
  这中间的种种弯弯绕,范鸿宇倒也能够想得清楚。
  “同志们,我的讲话完了,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谈谈看法吧……”
  终于,岳西亭结束了自己的发言,缓缓往沙发里一靠,微笑说道,神态颇为轻松。
  会议室里变得很安静,只偶尔有喝水的声音传出。
  一般这样的座谈会,都不会有人主动跳出来,第一个发言的,那样显得自己太没有城府。
  “陆市长,请你谈谈看法吧。”
  宋珉微微一笑,忽然点了陆月的名字。
  坐在宋珉左首第一个位置的李副书记,眉头便蹙了起来,有些不悦。
  按照市委班子排名,他在陆月之前,又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岳西亭发言之后,理应是他讲话。现在宋珉却越过他,直接点陆月的名,李副书记自然不大高兴。
  平日里,宋珉是个很讲规矩的人,今天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一反常态,不知到底是何用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副书记肯定不会因此对陆月“好感激增”。
  正是这个年轻人,抢了他的风头。
  “好的,宋书记……”
  陆月挺直了身子,微笑答道。自从陆月进门到现在,他脸上几乎始终都挂着淡淡的微笑之意,看上去温文尔雅,风淡云轻,世家子气度俨然。只是这种世家子气度,和彦华市这些土包子不大“兼容”,显得有点假惺惺的,有“装逼”的嫌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