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855

  范鸿宇在一旁答道。
  “掌上游戏机?在枫林生产掌上游戏机?”
  尤利民大感诧异。
  作为北方大学的研究生,科技型的领导干部,尤利民当然明白掌上游戏机是种什么类型的产品,也清楚掌上游戏机的主要销售市场在哪个方向。家庭游戏机,也是前几年才刚刚兴起,价格很贵。掌上游戏机,前不久则还只是一个概念,或许有了试验机,但尚未形成量产。尤利民实在不曾想到,枫林镇引进的这家外资企业,竟然是生产这样“尖端”的电子产品。
  “是的,省长,在枫林生产掌上游戏机?”
  “这不对!”
  尤利民连连摇头。
  “掌上游戏机的销售对象,应该主要不在国内吧?”
  范鸿宇答道:“现阶段,主要还是针对欧美国家和东南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尤利民问道:“那你是怎么说服香港客户的?”
  在尤利民看来,这确实相当“诡异”。面向欧美和东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尖端电子产品,照常理分析,肯定要建在沿海港口城市,方便外运。建在这穷乡僻壤,交通极度不便的内地小镇,有什么优势可言?单是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和短途交通运输费用都会让任何一位头脑清醒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枫林镇,实在和尖端电子科技产品拉不上什么关系。
  “因为我在这里。”
  范鸿宇微笑答道。
  每个人都瞪圆了眼睛。
  这话牛叉!
  实在太牛叉了!
  因为我范鸿宇在这里,所以他们就必须把电子厂建在枫林镇。听上去,这不是招商引资,这是“行政命令”。
  尤利民顿时就瞪住了他,上下打量,虽然不说话,那潜台词非常明白——范镇长,我也知道你是个人物,但你这话,是不是太离谱了?
  四百万港币不是个小数目,就因为看你的面子,人家港商就愿意拿四百万港币“打水漂”?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省长,是这样的,掌上游戏机最主要的还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开发,也就是和游戏机配套的游戏,才是打开市场的关键所在。很凑巧,我在这个方面有点心得,但是我又没有时间经常去南边,只好请香港客人把工厂建到这边来了。”
  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大伙益发的震惊不已。
  什么游戏硬件软件,梁光华等人压根连听都没听说过。
  尤利民也很困惑,随即转向邱明山,说道:“明山同志,听说小范原先是你身边的工作人员,他是洪州公安学校毕业的吧?”
  一个警校毕业的大专生,如今告诉省长,他对游戏软件开发“有点心得”,香港客人因此不远万里将工厂建到枫林镇来了。
  是不是太扯了点?
  邱明山也苦笑了一声,说道:“省长,据我所知,确实是这样的。但这位警校毕业的同志,业余时间还学了些什么知识,我就不是那么清楚了。反正他脑子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别人很难搞得清楚。”
  不要说尤利民,就算邱明山自己,也已经被范鸿宇“雷”了很多次。
  现在不出所料,果然连省长也被“雷”得外焦里嫩。
  “好,很好!范镇长,那就麻烦你给介绍一下,这里面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吧。”
  愣怔之后,尤利民连连点头,冲着范鸿宇说道。
  “是,省长。诸位领导,这边请!”
  范镇长连忙伸手相邀。
  刚刚走了几步,还未曾接近生产线,一名穿着淡紫色工作服的三十来岁男子,急匆匆地走了过来,看他的样子,是有话要对范鸿宇说,猛可里见到这许多干部装束的领导,连忙停住了脚步。
  范鸿宇随即介绍道:“省长,这位就是电子厂的厂长赛晓宇先生,香港人,独资方的全权代表。”
  尤利民点了点头,说道:“赛厂长,你好。”
  “你好你好……”
  赛厂长的普通话,倒还将就过得去。
  “赛厂长,这位是我们青山省的尤省长,这几位都是我们彦华地区和市里的领导同志。”
  “省长好,各位长官好!”
  赛晓宇又一迭声地说道,连连鞠躬。
  “长官好”!
  每个人都忍俊不禁,碍着省长在,谁都不敢笑出声来,各个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
  “范镇长,好像赛厂长有话要跟你说。”
  尤利民何等眼光,一下子就看了出来,笑着说道。
  “是的是的,尤省长,我确实有事要向范镇长汇报……是这样的,范镇长,总公司令总和赵总他们,昨天晚上就到了洪州,今天一大早就启程赶过来了,半个小时前在市里给我打了电话,估计很快就到了。我刚才给你打电话,你不在办公室……”
  赛晓宇急急忙忙说道。
  所谓总公司令总和赵总,指的自然就是令和繁与赵歌。
  按照范鸿宇当初的安排,在江口成立了一个有限公司,赵歌担任董事长,夏言出任总经理。这是一个独资公司,第一笔合作业务,就是和繁盛公司合作,生产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不过这个项目,主要是赵歌在负责,夏言已经带着朵朵去了琼海,和李春雨一起,准备在琼海炒楼花。
  令和繁与赵歌忽然在此时急匆匆赶来枫林镇,范鸿宇事先也得到了电话通知,但这几天他实在太忙了,令和繁赵歌的具体行程,他就没有过问,没想到这么凑巧,也是今天赶到。
  高洁脸上闪过一抹异色,随即对尤利民说道:“省长,总公司令总和赵总,就是电子厂的投资商。”
  尤利民恍然,笑着说道:“很好嘛。俗话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好我也很想和这两位香港来的客人好好谈谈,对他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支持我们青山省的经济建设。”
  梁光华也点头说道:“是啊,这个电子厂,已经招收了两百多名工人,绝大部分都是本地群众。别的不说,一家伙为我们解决了两百多个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就是很大的贡献啊……”
  在红星县视察红色教育基地的时候,梁光华还时不时能够说上几句话,毕竟“红色教育基地”是党委书记的正管,梁光华对这一块的工作也比较熟悉,一点不露怯。这到了枫林镇,所见所闻,全都是新鲜玩意,梁光华自己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基本上插不上话,早就被憋得厉害。现在总算逮到一个机会,显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也略略为自己挽回了一点颜面。
  赛晓宇立即接过话题,说道:“这位长官,现在已经不止两百多工人了,我前几天就接到总公司的电话通知,马上扩大生产,全体员工,三班倒,赶订单。我们这几天又招收了一百多人,正在抓紧培训。估计到这个月月底,工人总数要超过五百人。”
  高洁连忙解释道:“赛厂长,这是我们彦华地委的梁光华梁书记!”
  赛晓宇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电子厂建立时才来到枫林镇,平日里也是呆在厂里,很少外出,对于内地这许多官衔,压根一无所知,满口“长官”,听得人心里特别古怪。高洁可是清楚得很,梁光华并非那种心胸宽广的领导,在枫林镇遭受“冷落”,只怕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毕竟,眼下他才是彦华地区的一把手。
  “书记好书记好……”
  所幸赛晓宇反应敏捷,立马改口,一迭声地向梁光华问好。
  “你好!”
  梁光华脸色稍霁,微笑点头答礼。
第231章
赚大钱了
  年轻的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着,并没有因为领导视察而减缓手中的动作。当然,好奇张望的人不少,但总是匆匆一抬头,马上又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有那么点“忙里偷闲”的意思。
  甚至于尤利民亲自向一位年轻姑娘发问时,那位圆圆脸的小姑娘一边回答着省长的提问,手里也是丝毫不停,麻利得紧。
  地市领导的脸色便都起了些变化。
  这高洁和范鸿宇,执行领导的指示也太得力了。尤省长说不准搞迎来送往的那些繁文缛节,但也不代表着省长问话,工人都可以“爱理不理”。
  这就过分了点。
  范鸿宇便解释道:“省长,目前电子厂实行的是大计件工资。每一条流水线的工人就是一个计件小组,工厂按照流水线产能的高低来发放工资,流水线内部再进行分配。所以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不能懈怠,哪个环节卡住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益都要受影响。”
  尤利民连连点头,说道:“嗯,这个计件工资的方法比较好,有效的打破大锅饭。我们现在搞企业改革,就是要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过多年计划经济影响太深了,改革难度不小。你们这些工厂,一上来就搞计件工资,是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尤利民身为省长,经济体制改革,乃是他的正管,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出路在何方,正是他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电子厂虽然是外商独资企业,也能给他不小的启发。
  正说话间,一台挂着省城牌号的出租车径直驶到了车间的大门口。
  两名便衣警察立即上前,拦住了从车里下来的四名客人。这四位客人一男三女,都很年轻,西装革履,打扮入时,显见得是来自大城市的。
  范鸿宇笑道:“投资商到了。”
  尤利民眼神一亮,随即大步向车间门口走去。
  早已经有随员急匆匆向门口负责警卫工作的便衣警察打手势,让他们“放行”。
  这个工厂是他们几位投资的,在自己的厂门口,却被人堵住了不让进,很明显不大合适。
  来的正是令和繁汤敏赵歌,另外一名年轻女子,年岁可能是几人之中最大的一位,大约在二十七八岁上下,范鸿宇估计,应该是令和繁给赵歌找的助理。这事,赵歌在电话里和范鸿宇谈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