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855

  去年某个时候,最高层发生了人事异动,新的大首长在加快改革开放进程方面,比前任更加坚定,采取了许多雷厉风行的措施。市场经济进一步放开,各地方政府的施政措施都变得比较开明,至少看上去很开明,生怕被扣上“地方保护主义”,“抵制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帽子。
  青山省烟草市场的全面放开,乃是必然。
  范鸿宇笑道:“郑阿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乃是大势所趋,单单靠行政命令来搞生产经营,可能难度比较大了。洪州烟厂要重新振兴起来,还得从经营管理上想办法。”
  “是这个理。范镇长,我知道你年纪虽轻,却是搞经济建设的奇才。你们那个枫林模式,现在可是全省有名。要是依照你的意见,洪州烟厂要怎么弄才能重新振作起来?”
  “付厂长,这我可不敢乱说,搞烟厂,你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范鸿宇笑着奉承了付德臻一句。
  付德臻摆了摆手,说道:“范镇长,这里没有外人,你就别客气了,我是诚心诚意地请教。虽然洪州烟厂是国营单位,但如果在我手里衰落下去了,面上无光啊。”
  这倒是实话。
  付德臻也是爱面子的人。
  再说,烟厂效益不好,连带的,他这个厂长的“待遇”也差了许多。
  见付德臻说得诚恳,范鸿宇也就不再客气,手里把玩着玻璃杯,沉吟着说道:“付厂长,请恕我直言,目前我们洪州烟厂的卷烟,配方太陈旧了,口感一般,完全没有什么特色。这是形成滞销的主要原因。以前没有改革开放,搞计划经济,在省内自产自销,当然没有问题。现在有了竞争,情况就不同了。群众的心理,简单来说,有时候还真有那么点喜新厌旧。同一个牌子同一种口感的香烟,抽了十几年几十年,谁都想换换口味。在这个方面,洪州牌香烟,没有什么竞争力。品种太单一。要想走出困境,首先就得在这个方面下工夫。”
  付德臻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说道:“范镇长说的很有道理,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科技攻关,老彭是课题组长……哦,老彭就是省报那个女记者彭娜的老子,你应该认识彭娜吧?她好像去你们枫林镇采访过。”
  郑阿姨忙即说道:“瞧你这记性。范镇长过年的时候,到家里来拜过年,就是娜娜和他一起来的。人家可是好朋友。”
  说着,郑阿姨情不自禁地在赵歌艳美的脸上瞥了一眼。
  原以为彭娜和范鸿宇在谈恋爱,现在看来自己的猜测错误,这位千娇百媚又有钱的赵董事长,才是范鸿宇的女朋友。
  实话说,彭娜那小姑娘虽然不如赵歌这样美艳无双,却长得非常可爱。站在公允的立场上,郑阿姨认为彭娜和范鸿宇亦是良配。
  当然范鸿宇最终和谁好,郑阿姨可做不了主。
  赵歌嫣然一笑,丝毫不以为意。
  范鸿宇身为干部,工作之中和女同志打交道,乃是理所当然,赵歌不会去吃这样的干醋。
  “啊,对对,你看你看,我都忘了……哎呀,范镇长,还是年轻好啊,这人一过了四十,无论精力也好,记忆也好,都大不如前了。”
  付德臻打着哈哈,说道。
  瞧这个架势,范鸿宇就能断定,郑阿姨压根就不曾和付德臻提起过自己给他家拜年的事情。身为一厂之长,大权在握,春节期间给付家拜年的人,只怕数都数不过来,郑阿姨哪里会刻意向付德臻提起此事?
  好在眼下这一节已经无关紧要,范鸿宇自也不会去“追究”。
  “付厂长,仅仅研究一种新的配方,恐怕不足以改变大局。洪州烟厂是大型国企,要重新振作,是个系统工程,要多花点精力。尤其对市场需求,要多加研究,要摸透。”
  “系统工程?市场需求?”
  付德臻重复了一下范鸿宇的话语,有点迷蒙。
  范鸿宇不由恍然。
  貌似现阶段,所谓“系统工程”尚未全面流行,诸如后世政府建个厕所都以“某某工程”名之的“工程流”还未曾达到鼎盛时期。
  至于眼下跟内地干部讲市场需求,那就更加观念超前了。
  “付厂长,烟厂研制出新配方之后,新的卷烟打算怎么定价?”
  范鸿宇撇开系统工程和市场需求,径直问到了技术性的细节问题。
  “我们打算另外搞一个牌子,除了洪州牌,新的卷烟打算以‘青山’命名,零售价格定三个档次,高档的三块,中档两块,低档的八毛。”
  范鸿宇就笑,轻轻摇头。
  付德臻忙即问道:“范镇长,你觉得我们这个定价有问题吗?还是名字有问题?”
  “都有问题!”
  范鸿宇这一回毫不客气,说道。
  付德臻倒也并不生气,笑着说道:“那范镇长是个什么建议?”
  “名称要变,以省为名不是不可以,但太局限了。至于价格,我认为实在定得太低了。”
  “三块已经不低了,我们讨论过,根据全省普通职工的平均工资来定的价格。”
  付婷婷插口问道:“范镇长,你是大阔佬,那你说,要定多高的价格才合适?”
  范鸿宇笑道:“我可不是大阔佬,我是国家工作人员……付厂长,我认为,新的卷烟品牌,价格定在二十元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二十元?一包?”
  付德臻差点跳了起来,郑阿姨付玉龙付婷婷也一起瞪大了眼睛。
  “这怎么能行?群众压根就消费不起……”
  付德臻随即连连摇头,觉得范鸿宇就是在信口开河。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付厂长,既然云轩购物广场能够有两万二一套的皮尔卡丹,为什么洪州烟厂不能有二十块一包的香烟?”
  “这……这不是一个概念吧?”
  “当然是一个概念。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消费者的心理。同样的一套衣服,街边裁缝做出来和皮尔卡丹做出来,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品。前者是衣服,后者就是奢侈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就好像这两年,忽然就流行外烟,三五,万宝路,希尔顿,价格基本都在十块以上。就口感而言,外烟其实很难抽,完全不适合我们的国情。为什么一下子变得这样流行呢?关键就是显摆!很多人觉得能抽得起十块钱一包的外烟,就表示他是有钱人,高人一等。这就是市场需要。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给市场创造一个名牌?人们需要奢侈品,我们就给他一个奢饰品。所谓摸准市场脉搏,说白了就是这样简单。”
  范鸿宇轻轻一摆手,语气十分笃定地说道。
第267章
不怕你不服
  付德臻很不雅观地咽了一口口水,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情。
  付德臻不是笨人,不然也做不到卷烟厂的一把手,范鸿宇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他能够分辨得出来。只是一时之间,有点难以接受范鸿宇的“高端理念”。本质上,付厂长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尽管这几年社会的变化有点快,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很难在瞬间转变。
  付德臻平常抽的是最高档的硬盒洪州牌香烟,市场零售价也不过是两块五毛。现在范鸿宇却让他生产零售价二十元的香烟,叫他如何不惊讶?
  反倒是郑阿姨的接受能力更强一点,闻言一拍大腿,叫道:“老付,范缜长说的有道理啊。以前在洪州,二十块钱一件的衣服就是高档服装了,谁能想到,江口还有两万一套的衣服?再说了,这外国烟能卖十块,我们洪州烟为什么不能超过它们?外国的东西,也不见得样样都比我们的好。尤其是这香烟,你自己也说了,外国烟完全抽不惯。说起来,咱们青山人,还是习惯抽青山烟。我觉得啊,范缜长这个建议非常好。你想想,要是真这么干了,一盒烟就抵得上以前五盒烟的利润,厂里的难题,不就解开了吗?”
  付婷婷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爸,范缜长说的真有道理……他可是搞经济的行家里手,省报都报道过的……”
  以前付婷婷对范缜长可没有啥好印象,充其量就是一个乡下来的有点小帅气的土包子,何曾入得付大小姐的法眼?经历过今天的事情之后,付婷婷对范鸿宇的观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事事处处都向着范鸿宇了。
  女人的心思,真是不好揣摩。
  付德臻摇摇头,说道:“哪有那么简单?现在厂里的问题是挂账太多,压库太多。两块钱一盒都销不出去,更不要说二十块一盒的烟了。那样一来,挂账不是越来越多?”
  郑阿姨和付婷婷不由语塞。
  这么说果然也有道理。
  对于市场营销,她们完全不懂。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付厂长,你说的是普通情况。”
  “那什么是特殊情况?”
  付婷婷马上又插口问道,饶有兴趣地望着范鸿宇,只是顾忌着赵歌,不敢太过直露。
  赵歌自也不会在意。
  如果付婷婷这样的,都能对她造成威胁,赵歌这一年多的老总,算是白当了。
  “高端市场,就是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高档香烟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哪些人?”
  范鸿宇依旧带着笑意,很有耐心地开导道。
  “当然是有身份有地位,爱面子的人。”
  付婷婷立即答道,说完,又有点忐忑,似乎生怕自己说错了,惹得范鸿宇瞧不起。
  范鸿宇脸上露出欣赏之意,说道:“完全正确!”
  毫不吝惜地朝付婷婷伸出了大拇指。
  争取到付德臻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支持和认同,很有必要。从付玉龙和付婷婷的纨绔程度也能看得出来,付德臻很爱自己的家人孩子。只要郑阿姨和付婷婷都向着自己,说服付德臻的阻力就能降到最低程度。
  “付厂长,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一个炫富的社会,进入一个相互攀比的大环境。国家的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国家,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新富阶层。实话说,我们以前都穷怕了,突然之间,有些人变得有钱了,成了暴发户。那么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宣泄的途径。出风头,炫富,都属于这个途径。今天上午,我们在云轩市场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
  范鸿宇随即将“黑人男子”怒剪皮尔卡丹的故事描述了一遍。
  “竟然有这样的事?”
  郑阿姨,付婷婷等人不由目瞪口呆。
  一万块钱今儿让她们大受委屈,愤愤不已,觉得被人狠狠宰了一刀,不料还有人一口气剪了两万二千元硬扎扎的百元大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