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855

  这是一份报告草案,范卫国亲笔所书,字迹比较潦草,还有不少涂改之处,不是那么好辨认。
  “看得清吧?”
  范卫国问了一句。
  范鸿宇笑道:“爸,瞧这话问的,我是你儿子。”
  做儿子的,认不全老子的手稿,未免太过不孝。
  范卫国也笑了,点上一支烟,往后靠在了沙发里,略事休息。
  草案内容不短,估计范鸿宇看完,需要一点时间。
  范鸿宇很认真地翻阅那份草案,速度比较快。因为这份方案的主题思想和大致内容,基本与彦华市的方案差不多,根据两县市的实际情况不同,细微处略有区别。
  可以看作是全文照抄。
  “怎么样,提点意见吧。你现在可是经济建设方面的大行家。”
  等范鸿宇放下材料,范卫国笑着问道,也算不得是调侃,范鸿宇着实大名在外,范卫国对儿子早已没有丝毫小觑之意。
  范鸿宇没有急着回答,也点起一支烟,抽了几口,缓缓说道:“爸,为什么不等地委和行署的正式批复?”
  这又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彦华市的方案上报地委行署已有两个月时间,却一直没有得到正面的批复,只有常务副专员赵学庆签署了比较肯定的意见,此后就没了下文。不要说梁光华没有签字,纵算是一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邱明山,也不曾有答复。
  彦华市等不及,早已经全面铺开,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高洁领导的市招商办,引进了一位港商,正在就市百货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进行谈判,而且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天就要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了。彦华市百货公司将成为全地区第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营企业,外商将获得控股权。也就是说,市百货公司的所有制属性,将会被改变。百货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将不再是“吃皇粮的”,变成外商的雇员。
  这位港商,亦是透过令和繁那边搭桥牵线引进来的。
  等协议正式签署,高洁上任之后的“开门红”就有了,投资额不下于两百万港币,折合人民币超过一百万,比过去几个月市招商办的引资总和还要多。
  “等不及啊……眼看着人家热火朝天干起来了,咱们这边毫无动静,心里头着急。这要是一步落后,那就步步落后了。”
  范卫国实话实说。
  别看范卫国平日里行事做人都很低调,心里头可是很有想法,暗暗地将彦华市和宋珉当成了“竞争对手”,憋着一股气,要在宇阳县大放异彩,压宋珉和彦华市一头。
  范鸿宇却蹙起了眉头,轻声说道:“爸,那为什么邱专员没有正式批复?这中间,难道就没有一点原因吗?你可是很清楚邱专员的性格。”
  “嗯?”
  范卫国的眉毛悠忽扬起,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这确实是个反常现象。
  支持改革开放,邱明山从来都是不遗余力。
  “因为我向邱专员谈过自己的看法,这个方案,暂时不能批复。”
  范鸿宇自己揭开了谜底。
  “为什么?”
  范卫国这回真的吃了一惊,诧异地望着范鸿宇。他明白范鸿宇对邱明山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大事上头,大凡范鸿宇的意见,邱明山总是会慎重考虑。范卫国只是不大明白,范鸿宇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
  “很简单。至少在现阶段,所有制问题还是红线。这是大原则,没有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任何一个局部的尝试,都有很大的风险。”
  “这个方案,是高洁搞出来的吧?”
  范卫国更加诧异了。
  范鸿宇和高洁是何种关系,范卫国心里有数,那是真正的铁杆加死党。为了范鸿宇,高洁“大闹”市委书记办公室,差点和宋珉翻脸的事情,范卫国一清二楚。
  很难想象,没有范鸿宇的“首肯”,高洁会搞出这样的方案来。
  “爸,这个方案本身是很不错的,但现在时机不对。有些事情,现在做,还是晚一两年再做,区别很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
  范鸿宇很隐晦地点了一句。
  “晚一两年?时间不等人啊……”
  范鸿宇就笑,说道:“爸,您要真这么心急,那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折中一下,就改其中的一点。公有制企业可以进行改革尝试,也可以引进外资,甚至出让经营权和管理权,但所有权一定不能给。公有制的属性一定不能改变。算是一种变相的承包吧。”
  “咱们,得多做一手准备,给自己留条退路!”
  稍顷,范鸿宇很郑重地加上了一句。
第295章
战幕拉开
  “鸿宇,今天的《青山日报》看了没有?”
  枫林镇,党委书记办公室,范鸿宇正准备起身去工业园瞧瞧,电话就响了起来,话筒那边,传来蔡洋的声音,听上去,略有一点急促。
  范鸿宇敏锐地意识到,可能出了些事。
  “还没到呢。”
  枫林镇地处偏僻,当天的《青山日报》最快也要下午才能送达,很多时候都是次日送到的。
  “发生了什么事吗?”
  “嗯……电话里说不大清楚。这样吧,你来一趟我这里。”
  “好。”
  范鸿宇没有迟疑。一般来说,蔡洋不会发出如此急迫的要求,肯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了,而且多半与政策层面相关。
  枫林与彦华市区的水泥路面已经全部翻修完毕,范鸿宇的华沙小车,二十分钟之后就驶入了地委大院,范鸿宇跳下车来,直驱行署专员办公室。
  楼道上静悄悄的,偶尔有工作人员进出,微笑着和范鸿宇打招呼,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不像有大事发生的样子。
  “蔡哥。”
  大步来到邱明山办公室门外,范鸿宇叫了一声。
  “看看这个……”
  蔡洋顾不得和他寒暄,径直将一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青山日报》递给他,指着头版的位置,说道。
  ——打破思想桎梏,持续深化改革!
  一道黑字加粗的标题,映入范鸿宇的眼帘。
  作者署名是陆月。
  文章处于头版第二条的位置,版位相当显眼,几乎占据了头版一半的篇幅。这在省级党报的排版上相当罕见。一般来说,太长的文章不会安排在头版,就算文章很重要,也只会在头版安排部分版面,多半内容会转入其他版面。
  这一回,《青山日报》却几乎将一半的头版版面给了陆月,可见对这篇文章的重视程度。
  陆月这篇文章,偏重于理论,系统阐述了陆月对于目前改革开放的看法。其中结合实际,以彦华市正在展开的公有制企业改造为重点,加以诠释。
  陆月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企业的所有制属性,严重制约了大部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壮大。大部分企业,包袱沉重,深陷亏损的泥潭,对财政拖累很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陆月在文章中直截了当地举了彦华市百货公司为例。
  彦华市百货公司在前不久已经正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港商投资一百万人民币,拥有新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权。百货公司以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折价,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彦华市百货公司的所有制已经改变,不再是国营企业,而是合资企业。百货公司的所有干部职工,经过竞聘上岗,与新公司签署合同,成为合同制员工。
  股份制改造完成仅仅一个月,市百货公司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月便实现扭亏为盈,并且盈利幅度很大,超过了百货公司历年来盈利率最高的月份。
  前途一片光明。
  陆月在文章中对这个股份制改造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还特意提到了彦华市委常委会议的决议,很隐晦地指出这是彦华市委的集体决定,并且更加隐晦地提到了,彦华地委行署对此事的态度相当暧昧,迄今未曾有明确的表示。
  陆月认为,这是一条新路子,事实证明,已经走对了,那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公有制企业扭亏为盈再创辉煌做出新的贡献。
  文章的末尾,加了编者按,指出本文作者乃是彦华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协助市长负责全市经济建设工作,分管招商引资工作。认为这是一个新思路,为公有制企业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可见《青山日报》决策层,对陆月的观点也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范鸿宇就站在外间办公室,将这篇文章看完了。
  “挺有水平。陆市长不愧是首都大学的高材生,理论功底相当深厚,一篇理论文章也能写得这样文采斐然,家教渊源啊……”
  范鸿宇轻轻放下报纸,笑着说道,神态相当轻松。
  蔡洋却没有那么乐观,蹙着眉头说道:“这里面有玄机。”
  “当然有玄机,上下呼应嘛。”
  范鸿宇依旧很轻松,微微一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