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55

  合着范鸿宇同志刚刚被发配到车间去做工人,反倒有能耐决定谁来当农机厂的厂长?
  “这个怎么帮啊?”
  赵歌又是吃惊又是好奇,连忙问道,脑袋凑过来了一点。赵歌穿米黄色套头紧身毛衣,秀发用白色小碎花手绢在脑后扎成一束,脸上不施脂粉,显得极其清纯。
  范鸿宇想了想,说道:“歌儿姐,听说方文峰,张阳还有宁红以前是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这个情况,你知道多少?”
  赵歌比他年纪大点,在厂里待得时间比较长,而且女同志总是比男同志更加喜欢关注这些隐私,故而范鸿宇有此一问。
  赵歌说道:“这事啊,我也是听人家说的。他们不但是一起插队的知青,当年宁红喜欢的好像是张阳,还和张阳谈了恋爱,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却嫁给了方文峰。再具体的,我也不是那么清楚了。就算是现在,张阳和宁红之间,好像也还有那么点意思呢……”
  范鸿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30章
改革方案
  赵歌所言的,张阳和宁红之间,现在都还有那么点意思,范鸿宇很快便亲身感受到了。
  第二天,范鸿宇就正式到总装车间报到。
  农机厂的车间,都是很老式的厂房,很大的一个车间,砖瓦结构,中间立着一些粗大的支柱,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作业台和机械设备。
  说是总装车间,其实也不是那么合适。严格来说,三车间是一个独立的总装厂,很多道复杂的加工工序,都在这里完成。而其他两个车间,反倒成了配套的上游生产线,按照三车间的生产调度单安排自己的生产事项。搁在后世,这就是订单式生产。三车间为主,其他两个车间是“零部件供应商”。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形,完全是因为张阳个人的强势。
  张阳是农机厂公认的技术权威和调度能手,他本来就是农机厂总调度员兼三车间主任,头上顶着个党委委员的头衔。他认为这样安排更加有利于生产,那就这样弄了。
  老吴厂长对他无条件信任。
  不过,威风凛凛的张主任,办公室颇为寒酸。整个三车间的办公室,是在车间一角搭出来的一个阁楼,粗大的角钢作为支架,木制地板和木制墙面,里面就是几张老式办公桌,几台电话机,丝毫也显示不出全厂生产调度处的重要性。
  据说当初搞这么个“空中楼阁”似的办公室,也有过争议。
  张阳坚持要这么做。
  他的理由很简单:站在办公室,就能将全车间的情形一览无余,任何人想偷懒摸鱼,都逃不过他的双眼,哪里出了问题,也是一看便知。
  这理由十分过硬。
  因为范鸿宇要过来,张阳吩咐在办公室临时加了一张桌子,和车间调度员宁红面对面。对于范鸿宇“到任”,张阳搞得比较夸张,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整个三车间的干部和班组长,齐聚一堂,鼓掌欢迎范统计员。
  范秘书到范副股长再到范统计员,范鸿宇同志是越混越回去了。
  以范鸿宇曾经看过的所有重生小说来对比,范鸿宇同志就算不是最差劲的重生者,也该算是之一了。
  这混得,丢人啊!
  只是情势格禁,范鸿宇同志也莫可奈何。
  谁叫他一回来,就碰到了如此要紧的关口呢?
  时也,命也。
  欢迎会上,张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范鸿宇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上过大学,在地委大机关见过大世面的范鸿宇同志,能够给三车间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推动三车间的改革早日圆满完成。
  欢迎会过后,张阳请宁红和范鸿宇单独留了下来,三人开了个小会,主要是研究一下范鸿宇具体的工作范围,以及和宁红的配合。
  宁红三十岁左右,非常的文静秀气,脸色略显苍白,尽管和大家一样,穿着厚重的劳动布制服,却是干干净净,点尘不染。工作服穿在她身上,只见其美,不见其粗。把蓝领工作服穿出职业套装的韵味来,这女子当真有内秀。
  宁红话语不多,对张阳的安排,基本上没有表示任何异议。
  宁红望向张阳的时候,范鸿宇分明在她眼里看到了和赵歌相似的眼神,欣赏乃至钦佩。但赵歌的眼神之中,还多了几分崇拜。这是宁红的眼神中所没有的。
  尽管如此,却也已经足够了。
  赵歌说的情形,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范警官号称“神探”,察言观色,捕捉别人脸上眼中细微的表情变化,乃是他的专长。
  宁红和张阳,曾经是恋人。
  一念及此,范鸿宇有刹那间的走神。
  恋人的眼神,就是如此吗?
  那赵歌……
  “鸿宇,你对这安排,有什么意见吗?”
  张阳笑着问道,打断了范鸿宇的神思。
  “没问题,就这么定吧。你给我半个月时间来熟悉情况。半个月之后,我给你一份完整的改革方案。”
  范鸿宇这回,把话说得比较满。
  张阳的性格,很对他的胃口,他就没必要在张阳面前装模作样。有一种人,你和他面对的时候,是可以完全放松的,张阳无疑就是这种人。
  张阳双眉扬起,又惊又喜:“当真?”
  宁红也朝范鸿宇投来诧异的目光。
  这样的话,范鸿宇还真敢说啊!
  合着小范不是被“发配”,而是农机厂高薪礼聘的管理专家,专门来做“救世主”的。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军中无戏言。”
  “好,太好了,我等着呢。”
  张阳又兴奋起一拍桌子。
  貌似张主任有这个拍桌子的习惯,要是不了解他的人,只怕会以为他在发火骂人。
  范鸿宇果然不曾戏言,不到半个月,大约在第十二天上头,范鸿宇就真的将一份长达万字的改革方案,交到了张阳的手里,一手漂亮的硬笔行楷体,先就令张阳赞不绝口。
  才子就是才子。
  这报告不用看内容,单是这排版这格式这书法,就已经让人看得心旷神怡了。
  范鸿宇这份改革方案,在农机厂引发了轩然大波。举凡后世行之有效的什么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等等方法模式,范鸿宇都用上去了。这在八六年,绝对是新潮得不得了的东西。
  张阳几乎没怎么修改,就直接将报告提交给了厂党委的主要领导。
  在张阳看来,范鸿宇这份方案,接近完美无缺,不但将他这些年苦苦思索的改革思路全部包含了进去,还有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新,一些方式方法,张阳甚至从未想到过,一见之下,就感到茅塞顿开,细细研读,眼前豁然开朗,许多冥思苦想多时找不到合适答案的问题,范鸿宇都一一找到了解决的方案,原来企业可以这么管的?
  张阳感到自己隐隐接触到了一方新天地。
  只是张阳兴奋不已,厂里的其他领导,就未必有他这样的好心情了。
  厂党委副书记办公室内,方文峰双眉紧锁,脸色铁青。他的面前,就摆着范鸿宇那份方案的“复件”。是复件,不是复印件。
  八六年那会,复印机还是稀罕之极的物事。也许在沿海发达地区,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已经比较流行,但在内陆小县宇阳,复印机是贵得离谱的高档办公用品。小小农机厂,可还购置不起。据说只有县委县政府有这先进玩意。
  报送给厂领导的几份复件,全都是复写的。
  范鸿宇早有准备,在最后誊清时,复写了好几份。
  沉思良久,方文峰抓起桌面上的电话,给三车间办公室打了过去。
  接电话的是宁红。
  “小红,张阳在不在?”
  听出电话那头是宁红的声音,方文峰的语气变得很温和。
  方文峰一般不发脾气,对谁说话都轻言细语。
  “不在。你找他啊?”
  宁红的语气也很温和,却透出一股淡淡的客气之意,有点不大像是妻子对丈夫说话的口气,更像是朋友,甚至还不是关系很密切的那种朋友。
  “对,你帮忙找找吧。如果他现在有时间的话,请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和他商量点事。”
  “好,你稍等啊,我这就去找他。”
  三车间调度员宁红同志接受了方副书记的命令。
  听上去就是这种味道。
  半个小时过去,方文峰已经很不耐烦,在办公室内踱来踱去,双眉拧成了一个川字,好几次想要拿起那份方案,直接去三车间找张阳,最终还是忍住了。
  等方副书记的耐心差不多被消耗得一干二净之时,张阳才姗姗来迟。
  一见到张阳,方文峰双眉立即舒展,脸上露出了柔和亲切的笑容,紧着请张阳落座,又亲自泡了茶水,对张阳的怠慢,似乎没有半点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