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855

  “嘿嘿,这位范处长那么年轻,听说搞经济建设是把好手。不过,大机关和基层的情况毕竟不同,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谭启华试探着问道。
  这才是他刻意与萧郎套近乎的真实目的,眼见得省府一秘就要换人,谭启华有必要对范鸿宇了解得更深入一些。尽管因为宇阳县“一七大案”,“枫林模式”和彦华地区去年的“政治大博弈”,范鸿宇声名远播,但那都是大面上的印象,具体性格如何,萧郎应该更加清楚。
  当然萧郎也不可能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多了解一点总不是坏事。
  “鸿宇同志的性格和我有所不同,他的个性相当鲜明。”
  萧郎微笑着说道,轻轻摇了摇头。
  其实在萧郎内心,也不认为范鸿宇是十分合适的秘书人选。范鸿宇此人,刚烈果决,杀伐决断,是典型做“一把手”的性格。想要指望他左右逢源,在省政府办公厅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只怕不大靠谱。
  但是,料必尤利民比他萧郎更加清楚这一点,却指定范鸿宇来接替他的位置,萧郎估计,范鸿宇在尤省长心目中的定位,更加趋向于“参谋”角色,而不是秘书。一些文字工作和琐碎事务,尽可以交给别人去办,反正秘书一处不止范鸿宇一个工作人员。
  “听说,这回来我们青山考察的香港客人令董事长,他的公子在枫林镇投资办了一个电子厂?”
  见萧郎不肯深谈范鸿宇的性格,谭启华便转换了话题,继续锲而不舍地打探范鸿宇的情况。他隐约听说,乌日新似乎和范鸿宇关系非同一般。初听到这个消息,谭启华有点不愿意相信。老乌的情况,他非常清楚,貌似和范鸿宇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就和范鸿宇搞到一起去了呢?老乌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才,未必尤省长还真看上了这个胖子?果真如此,于省长也不至于让老乌靠边站。
  但乌日新被调整分工之后的诸般表现,让谭启华心生疑惑。
  乌日新并没有如同他想象中那样哭丧着脸,如丧考妣,反倒乐呵呵地接受了现实,一门心思扑到工会和后勤事务上去了,干得挺来劲。
  这绝不是老乌的性格。
  谭启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
  乌日新的城府,还没这么深,一定有所仗恃,深信这一切厄运,都只是暂时的。
  正因为如此,谭启华必须想办法搞清楚这中间的内幕,这将决定他今后对待乌日新的态度。万一传言是真的,乌日新真的和范鸿宇关系密切,只要尤利民还呆在青山省长的宝座上,乌日新总有出头之日。现在顺着于伟光的意思,将老乌踩得太狠,将来怕是不好再见面。
  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清呢?只要乌日新没被彻底撸掉,赶出交通厅,就不一定没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实话说,在谭启华内心深处,还真希望这个消息是靠谱的,乌日新真的搭上了范鸿宇的线。如果乌日新能够尽早取代他谭启华的位置,他正好跳出漩涡,优哉游哉去齐河市上任。
  萧郎笑了笑,说道:“是这样的,令千秋先生的公子令和繁,确实在枫林镇投资了一个电子厂,规模很大,用工超过了一千人。正因为电子厂效益很好,令董事长才决定亲自过来考察。”
  果然如此,连这个香港大客商都是范鸿宇的关系户,这年轻人,着实了得。
  谭启华暗暗心惊。
第386章
惊变
  巨大的喷气式客机缓缓停靠在红地毯一侧。
  舱门打开,一位五十几岁的中年男子,身穿短袖白衬衣,深红色领带,西服笔挺,皮鞋铮亮,出现在舱门处。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位同样装扮的年轻男子,不到三十岁,两人长得很像,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父子就是叔侄。
  随后还有好几位同样西装革履的男女。
  萧郎就以眼神向刘建国示意。
  他与令和繁见过面,令和繁陪同的这位五十几岁男子,毫无疑问就是他家老头子,令氏集团董事局主席令千秋。
  刘建国和谭启华率先上前,满脸笑容。
  “欢迎,我是青山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刘建国,受尤利民省长委托,特来迎接令董事长和诸位贵宾。热烈欢迎令董事长和令氏集团的贵宾们前来青山考察参观。”
  令千秋忙即与刘建国握手,连声说道:“感谢尤省长,感谢刘主任,贵方太客气了。这样隆重的礼节,愧不敢当!”
  令千秋神情儒雅,风度翩翩,戴着一幅玳瑁眼镜,像学者多过像商人。和他儿子令和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令和繁虽然也颇有绅士风度,但整个人朝气蓬勃,锋锐无匹,颇具侵略性。
  大家在机场寒暄尽礼,随即登上省政府派来的小车,直驶青山宾馆。
  青山宾馆以省为名,是青山省最大的国营宾馆,前身为青山省委省政府招待所,几乎所有重要的客人都是下榻于此。
  省长尤利民,常务副省长韦春晖和其他几位副省长,俱皆在青山宾馆迎候,独独缺了分管交通的副省长于伟光。
  这个欢迎阵势,规格之高,无与伦比。以往只有巨头级大人物莅临青山之时,才会见到如此盛况。
  身为令氏集团的掌舵人,令千秋见过大世面,但如此规格的欢迎仪式,也还是经历得不多。当下不敢矜持,疾步上前,和尤利民韦春晖等人紧紧握手,寒暄客气,相当谦和。
  令和繁亦步亦趋,绝不僭越。
  越是世家大族,这些上下尊卑的礼节越是讲究。令和繁在家里尽可以叛逆,尽可以和老爷子闹翻,坚决不和徐氏集团联姻,那都是家事。一旦到了这种隆重的公开场合,那就得规规矩矩,不逾雷池一步。
  “令董,久仰大名!”
  尤利民握住令千秋的手,微笑说道。
  “不敢不敢,尤省长太谬赞了。令千秋不过是香港一个寻常商人,焉敢当省长如此赞誉?”
  看上去,令千秋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发自内心。
  “令氏集团在香港本就是大名鼎鼎的名门世家,尤其令公子和繁先生,早就在我们青山有投资项目,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谨代表枫林镇的干部群众,对令公子深表感谢。”
  尤利民也是相当客气。
  令和繁又是连声谦逊,不过看得出来,令董事长内心其实颇感骄傲。做父亲的大抵如此,别人夸奖自己,忙不迭地谦逊礼让,夸奖自己的儿子,却情不自禁的“傲气外露”。
  在宾馆门口纷纷扰扰好一阵,才算是见礼完毕。
  “令董,令公子,请!”
  尤利民伸手延客,特意加上令和繁,脸面给得十足。
  原本令千秋今天能够前来青山考察,乃是令和繁一力促成,居功甚伟,倒也当得起省长对他加意客气。
  当下宾主双方携手入内。
  青山宾馆前几年翻修过,装修庄重大气,略嫌呆板,灵动不足。不过此刻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平添许多喜庆气氛,将这一小小的瑕疵很好地遮掩了过去。
  令千秋对此番考察相当重视,不但令和繁随行,令氏集团的另外几位主要干将,基本都跟了过来。令和繁说得明白,这回要修高速公路,投资很大。当然,青山方面会给相应的优惠条件。比如在省城洪州市给令氏集团一块地皮,无偿使用三十年,还有其他的优惠政策。总之做生意一定要做到互利互惠,双赢才是合作的基础。
  与儿子一样,令千秋这几年一直在关注大陆的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的历程。香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想在香港“一夜暴富”,难度不小。做生意要赚大钱,拼的是实力。在香港比令氏集团规模更大,实力更雄厚的公司比比皆是,令千秋奋斗了半辈子,也依旧未能跻身香港一流大富豪行列。
  但在一个剧烈变更的环境之中,想要一夜暴富,实力就不是第一位的了,眼光和观念往往更加重要。只要能及时抓住机遇,三五年时间便实现质的飞跃,绝不是梦想。
  令和繁就是最好的例证。
  两年前,繁盛贸易公司还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因为抓住了机遇,两年过去,繁盛公司竟然就已经资产过亿,翻了几十倍,并且前景无比看好。
  纵算是徐氏集团最优秀的年轻子弟,也无人能望其项背。
  这也是令千秋下定决心来青山考察的主要原因。
  现在青山省摆出这样隆重的欢迎阵势,更加让令千秋深感满意。至少青山这边的诚意毋庸置疑。令千秋尤其想要见见范鸿宇,这个年轻人,在他儿子嘴里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代名词。对令和繁的性格,令千秋相当了解,傲气凌人,几乎对谁都不服气。如今竟然对内地的一位小干部如此推崇,让令千秋大感好奇。
  “尤省长,请问,范鸿宇先生,还在贵省工作吗?”
  和尤利民并肩而行,令千秋问道,声音压得比较低。
  尤利民微笑答道:“令董,范鸿宇正在省委党校学习。令董也听说过他?”
  令千秋忙道:“听说过听说过,犬子对范先生十分钦佩,推崇为不世出的天纵奇才,对市场前景把握之精准,无人可比。不瞒尤省长说,我很想见见这位神奇的范先生。”
  尤利民笑道:“令董放心,我会安排的。尽快让您见到这位神奇的范先生!”
  “好好,谢谢尤省长。”
  令千秋很满意。
  当下令千秋一行在宾馆豪华贵宾房简单洗漱一下,略事休息,便即和尤利民等青山省政府的高官进行了友好会谈。
  初次会面,双方都是说的客套话,具体的谈判,尚未正式开始。
  简单会晤之后,尤利民代表青山省政府,在青山宾馆举办午宴,隆重款待令千秋一行。
  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刘建国悄悄将萧郎拉到一边,低声问道:“萧处长,这宴会的座位,怎么安排?”
  原本这样的事情,刘建国不必再问萧郎,可以自己做主。关键是现在出了意外状况——于伟光副省长缺席!
  刘建国得到的消息是,于省长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但这不代表他肯定不出席午宴。现在午宴马上就要开始,到底要不要给于伟光安排座位?如果给他安排了,于伟光不来,贵宾席上就会空一个位置;倘若不安排,万一他又来了呢?
  岂不是要刘建国去背这个蔑视于省长的“黑锅”?
  萧郎笑了笑,说道:“我已经请示过省长了,照常安排。”
  “照常安排?万一……”
  萧郎明白刘建国的意思,微笑说道:“刘主任,放心好了,于省长会来的。”
  那可不一定!
  尤省长和袁书记的分歧,已经越来越公开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