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855

  刚才李秘书急匆匆叫尚为政回去,必然大有玄机,肯定是首都有人打电话来了,只是暂时还不清楚,给尚为政打电话的是谁。但李秘书不能转达,非得尚为政亲自去接,这就可以肯定,打电话来的那个人,地位更在尚为政之上。
  地位比尚为政高,又关注彦华这个事情的超级大佬,屈指可数。
  无论是哪一位打来的电话,都将直接影响到此番彦华之行的结果。
  尚为政让杨逸时先通报情况,已经说明,事情正在朝着薛益民不愿意见到的方向发展。但薛益民无可奈何。连尚为政都“顶不住”了,遑论他薛益民?
  果不其然,杨逸时通报的情况,都是“利好”,对彦华地区正在进行的国企改制工作,予以相当肯定,不乏溢美之词。
  很明显,薛益民能够察觉到情势不对,杨逸时同样能够察觉。杨逸时性格直爽归直爽,却并不代表他有勇无谋。能够走到今日的高位,杨逸时岂能是简单人物?既然情况正在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杨逸时自然要牢牢把握这个机会,一举将调子定下来。
  部分彦华干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颇为欣慰。
  但邱明山,范鸿宇都保持着相当严肃的神情,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尚为政的神情,仔细看去,曹成也是这样,看似是在注视着正在发言的杨逸时,可双眼的余光,却不时在尚为政脸上闪过。
  尚为政脸色平静,然而观察再细致一点,就能察觉到尚为政的眼神深处,闪耀着一股强行压抑的愤怒之意。
  尚为政的内心似乎相当不悦。
  杨逸时通报完毕,尚为政望了薛益民一眼。
  薛益民微蹙的双眉早已舒展开来,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我谈谈吧。这几天,在彦华走了些地方,了解了一些情况,呵呵,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尚为政的神色,略略有些许放松。
  看来薛益民已经完全领悟到了自己的意图。
  情况骤变,口风不改不行了。
  薛益民的情况通报,与杨逸时有所不同。尽管他一开口就予以了肯定,不过接下来的通报,基本都是避重就轻,关键之处,往往语焉不详,一句带过,所谓的“肯定”,多数是流于表面,用的定语也都是“比较”,“还行”之类,不像杨逸时,是扎扎实实的表扬。
  看来薛益民尚未完全“放弃”,情况突变,原因不明,薛益民暂时只能按照尚为政的“提示”来做。等这个会议结束,了解到确切的“内幕”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无论是谁,一旦到了薛益民这样的高位,都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自己原则的人。
  这样的人,也很难走到如此高位之上。
  薛益民通报情况之后,尚为政示意李秘书发言,看都没有看张力华一眼。
  张力华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去。
  李秘书自能领会尚为政的心思,采取了和薛益民同样的方式来进行通报,不过发言比薛益民简短得多,基本就是个“大纲”。
  照理该是张力华代表他们这个小组发言的,李秘书自不会长篇大论,无端引起张力华对他的不满。
  李秘书发言结束,尚为政挺直了身子,正准备开口,却只见曹俊臣忽然举起手来,尚为政略感诧异,问道:“俊臣同志?”
  曹俊臣微笑说道:“尚老,我想补充几句。”
  “好,俊臣同志请讲。”
  对曹俊臣,尚为政很是客气。
  “是,谢谢尚老。同志们,从这几天的调查情况来看,如同薛主任,杨主任和李秘书所言,彦华的国企改制工作,总体上是不错的,值得肯定。但我认为,也还有两点必须要注意。第一,就是企业所有制属性的问题。这是个原则问题。全民所有制,是我们国家经济构成的主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一点,丝毫也不能动摇。不管在国企改制领域进行何种尝试,国营企业的全民所有制属性,不能改变。当然,现在彦华正在进行改制的这些国营企业,也不能说所有制属性已经改变了,只是有些模糊,定义不清楚。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第二点,就是有关下岗的干部职工安置问题。目前来看,彦华地区也没有找到十分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也是个比较关键的环节,此前全国都没有先例可循,进行尝试探索是必要的。然而不管怎么说,在改制的同时,必须为这些干部职工解决切实的问题。企业不能消化,政府不能消化,直接推给社会,那万一社会也不能消化呢?怎么办?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这是社会问题。所以,我认为,职工下岗,必须慎重,再慎重。直接甩手不管,肯定是不对的。这一点,我希望彦华的同志,能深入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之道,彦华的国企改制就不能算是完美无缺的。我就说这么两点,谢谢尚老,谢谢同志们。”
  曹俊臣气定神闲,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尚为政眼里那一抹愤怒的火苗终于完全消失不见了,嘴角浮起了一丝笑意。
  高洁略显诧异,她确实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在“形势大好”之时,姑父突然跳出来给泼这么一盆凉水。不过高洁很快就发现,范鸿宇嘴角也浮起了一丝笑意。
  这中间,难道还有什么说道不成?
第481章
该回去了!
  通报会开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尚为政总结了在彦华调查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薛益民那个套路,大而化之的进行了肯定,但也腔调了曹俊臣说的那两点意见。最后含笑勉励彦华的干部们,继续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倒像是一般的领导视察地方了。
  至于让范卫国和高洁去省城述职顺便休假的话题,却再也不曾提起。
  目送尚为政和调查组的其他同志离开会场,彦华地区的干部们才相继离去,也没有谁交头接耳的说话,更不曾喜形于色,各自登车离开宾馆,一个个都憋得相当辛苦。
  “尚老?”
  薛益民和张力华都不曾回自己的房间,跟着尚为政走进了简陋的普通客房,张力华便迫不及待地发问了,满脸疑惑之色。
  尚为政缓缓在椅子里坐了下来,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想休息一会。”
  看上去,尚为政真的有些疲倦了。
  心累!
  已经退二线了,还卷入到这是非窝中,尚为政忽然有点后悔,真不该接这趟“差事”。然而,身在官场,有些人情欠下了,一定要还的。只是再没想到,彦华这些人还留了这样的后手!
  张力华张了张嘴,还待要说,薛益民已经朝尚为政微微鞠躬,低声说道:“是,那我们就不打扰尚老休息了。”
  拉了拉张力华的衣袖,退了出去。
  “怎么回事?”
  一回到薛益民的房间,张力华就炸了,“砰”地关上房门,直着嗓子嚷嚷起来,满脸涨得通红。
  “怎么会这样?”
  薛益民摇摇头,瞥他一眼,说道:“不清楚,肯定是首都那边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力华,你镇定点,不要太急躁!”
  最后这一句,已经略略有点不悦。须知这是在彦华,你张力华好歹是个正局级干部,代表着国家体改委的脸面,怎么也得注意个影响。这么沉不住气,太没风度了。
  张力华闷哼一声,怒道:“首都能发生什么事?这个事,可是董老和刘老都亲自关注的……”
  “力华!”
  薛益民一声低喝,神情一下子变得十分严肃。
  张力华所言的董老和刘老,乃是和最高首长都能并驾齐驱的终极大佬。岂能随口乱说?这话要是传扬出去,谁知道会引起何种风波?
  太不注意了!
  张力华猛醒,神色便有些讪讪的。
  便在这个时候,张力华的传呼机滴滴地鸣响起来,张力华拿起一看,说道:“是张冰的电话。”
  薛益民点点头,说道:“就在这里拨过去吧。”
  “好。”
  张力华点点头,走到床头,拿起了电话。
  “喂,五叔吗?我是小冰!”
  电话那边,传来张冰刻意修饰过的声音,尽量让人听起来像是淑女。
  张力华在张家堂兄弟之中,排行第五。
  “小冰,什么事?”
  “是这样,我刚才听到一个消息,陆月跟我说的……说是,彦华来了几个老头子老太太,都是以前的什么赤卫队员和支前模范,今天上午,就刚才,去大内看望老人家了。”
  张冰急匆匆地说道,也顾不得修饰自己的声音了。
  “什么?谁让他们去大内的?”
  张力华顿时气急败坏地低吼起来。
  张冰所言这位“老人家”,指的是哪位,他自然一清二楚。
  “不大清楚,听说是杨老……应该是他。五叔,你可能不知道,杨老老家就是青山的。不过我这也是听说,不肯定。”
  张冰也压低了声音,似乎意识到这个话题过于敏感,纨绔如她,也不敢大声嚷嚷。
  “怎么可能?不会是他!”
  张力华想都没想就否决了,早上开会的时候,杨逸时的态度他看得明明白白,如果是杨老爷子带彦华的这些老家伙去大内见的老人家,杨逸时不会这样着急上火,为了保住彦华的这几个干部,差点和尚老当场翻脸。既然杨逸时到了彦华,还是调查组的副组长,这样的大事,杨家不可能不给他通个气。
  “那……我也不知道是谁……不过五叔,你们动作要快点,慢了只怕要出问题。”
  张冰急急忙忙地说道。
  “哼!”
  张力华再次闷哼了一声。
  还怎么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