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855

  说到这里,范鸿宇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考虑着措辞。
  尤利民便瞥了他一眼。
  这小子,在自己面前说话还有顾忌啊?
  “书记,以人治吏,终究不是正途;以法治吏,才能做到正本清源,江山永固。”
  略略犹豫,范鸿宇便即说道,神情变得很严肃。
  尤利民望着他,目光烁烁。
  范鸿宇挺直腰杆,双目平视尤利民,眼神十分坦然。
  稍顷,尤利民将炯炯的目光收了回来,拿起了桌面上的香烟,范鸿宇连忙给他点上了火。尤利民抽了两口,缓缓说道:“你回去准备一下,九月份,中央党校要开一个厅局级干部进修班,一年时间。我已经和邱明山同志沟通过,他也赞成你去进修。你长时间在块块里工作,有必要及时充充电,静下心来,好好理一理思路。毕业之后,你来黄海。”
  范鸿宇吃了一惊。
  尤利民这是要将他调出青山省。
  先去中央党校进修,再去黄海,尤利民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十分明白。
  在国内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职主要领导干部去中央党校进修,一般就是提拔的先兆。就算毕业之后不是马上提拔,起码在高层领导那里挂了号,提拔重用是迟早的事,而且还不会迟得太久。
  “你是三年前当的市长吧?”
  尤利民又问了一句。
  三年前,范鸿宇出任齐河市长,时年二十九岁。开了国内高级干部任用的先河。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质疑这个任命,说尤利民刚刚出任省委书记,便大肆提拔任用他的亲信干部。范鸿宇曾经给他当过大秘书,这才得以在而立之前,担任地级市市长。
  现在尤利民忽然问到这个,局势更加明了。
  范鸿宇恭谨地答道:“对,是三年前。”
  尤利民点了点头。说道:“你是青山人,在青山工作的时间太长,不是那么合适。明山同志也是这么个意见。”
  范鸿宇轻轻点头。
  尤利民和邱明山对他的器重与关照,实在令人感动。为了他的工作安排,两位省委书记主动沟通,一般的干部,想都不敢想有这样的待遇。
  这个时候,许夫杰又敲门进来,低声说道:“书记,时间到了,车子已经安排好。”
  范鸿宇连忙起身。
  到了尤利民如今的身份地位,每天的日程肯定是安排得相当紧凑。
  尤利民轻轻敲了敲脑门,站起身来,说道:“走,一起去社科院渐渐岑老夫子。老夫子可是国内党史研究界的泰山北斗,你去中央党校进修的同时,可以拜在他的门下,跟他好好研究一下马克思哲学和我党的发展史。他是中央党校的教授。”
  “我也去?”
  范鸿宇顿时瞪大了眼睛。
  尤利民淡然说道:“你才是今天的主角。岑老夫子的性格,你可能不了解吧?说起来,他还是我的老师。老夫子已经多年不带研究生了。我亲自向他推荐你,他非得亲眼见见你本人。要是不合他胃口,你想拜师人家也不收。”
  范鸿宇不由搔了搔脑袋。
  这样的动作,也只有在尤利民邱明山李石远等长辈面前,范书记才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来。
  合着今儿尤利民的所有安排,都是为他做的。
  许夫杰微笑摇头。
  虽然说范鸿宇的待遇让他有点“羡慕嫉妒恨”,却也等于给他树立了一个榜样。只要你有真本事,尤书记绝对不吝提拔重用。
  尤利民双手往身后一背,率先出门,范鸿宇和许夫杰紧紧相随,许夫杰略略落后半个身子,表示都范鸿宇这位“前辈”的尊重,同时也释放出某种友善之意。对许夫杰的友善,范鸿宇自然不会拒绝。尤利民刚才说得明白,中央党校进修一年之后,让他去黄海工作。到时候有很多事情,需要许夫杰帮忙。
  与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搞好关系,历来是官场上“不倒翁”的绝招之一。
  尤利民的座驾,是一台红旗轿车。
  许夫杰坐在副驾驶,范鸿宇陪尤利民坐在后座。红旗轿车缓缓驶出驻京办,一台越野车紧紧跟了上来,挂着首都的小牌号。很明显,这台越野车不是驻京办的小车,应该是中央警卫部门统一提供的牌号。
  范鸿宇没来由的紧张起来,忍不住问道:“书记,我这位师祖,脾气不算太糟糕吧?”
  尤利民不由失笑。
  范鸿宇这是自认是他尤利民的弟子,尊称岑老夫子为“师祖”。
  不过眼见这个飞扬跋扈的家伙忽然露出紧张神情,尤利民也觉得有趣。以前范鸿宇还是个小小镇干部的时候,面对他这位一省之长,也是侃侃而谈,毫无紧张之意。
  “怎么,知道自己底子薄了?”
  尤利民反问一句。
  范鸿宇嘿嘿一笑,说道:“我就公安学校那点底子,后来在省委党校混了大半年,马马虎虎。岑老夫子这样的当世大儒,我肯定害怕啊。”
  岑老夫子确确实实当得起“当世大儒”的称号,别的不说,单单尤利民的老师这一点,就不得了。更不用说他在国内党史研究界和马克思理论研究界的鼎鼎大名了。范书记撑死就是一个半吊子的党校本科文凭,骤然面对这种顶级大师,说不紧张还真的有点假。
  尤利民其实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专程给他做出这样的安排。
  老一辈干部,文凭不高可以理解,范鸿宇他们这一代年轻的政治新秀,文凭太低,就不好见人了。尽管尤利民不是唯文凭论者,但国内大环境如此,也不得不随一回大流。尤利民可不想到关键时刻,范鸿宇因为所谓的学历问题而走麦城。
  拜在岑老夫子门下,任何人都不能再挑剔范鸿宇的学历和文凭。
  “也不用太担心,老夫子脾气是比较执拗,不过也是性情中人。在他面前,你只要保持本色就行。拿出你在齐河大堤上给总理立军令状的豪气来。”见范鸿宇是真的紧张,尤利民便不再调侃他,微笑说道,随即又感叹了一句:“我也有差不多一年没见过老夫子了。”
  听这意思,尤利民和老师之间的感情,着实深厚。
  身为政治局委员、黄海省委书记,工作可有多忙,一年没去拜见先生,尤利民就透出意一丝惭愧之意,当得是尊师重道的典范了。
  大红旗穿梭在首都的街道之上,车速不是很快。现阶段的首都,虽然还没有达到后世那样令人恐怖的拥堵程度,却也已经初现端倪。
  差不多四十分钟之后,红旗车停在一条幽静的胡同口。胡同比较窄,车子不方便进去。大家簇拥着尤利民,步行走进胡同。
  范书记深深吸了口气,挺直了胸膛,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第879章
泉城
  二十世纪最后一年,黄海省省会泉城市,红宝石城市广场,霓虹闪烁,灯火辉煌,人流如织,说不出的热闹繁华。
  正是一年最热的季节,许多人一吃完晚饭,就急匆匆出门消暑来了。其实太阳刚刚落山未久,户外更加酷热难当。不过这拦不住市民的脚步。
  人都爱个热闹。
  红宝石广场是泉城市前不久新建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广场,规模极大,比前边的两个城市广场都要新潮大气,许多知名品牌纷纷入驻,有好几个大型卖场。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了泉城市民的新宠。
  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届领导措施得力,黄海省经济发展极快,丝毫也不下于东南沿海省份。黄海省会泉城市,更是成为华夏国东部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眼生辉。
  城市广场外边的停车位上,停靠着一排排的小轿车,其中不乏价格昂贵的名车。奔驰宝马奥迪应有尽有,甚至还偶尔能见到一两台在国内还不常见的名贵跑车。顶级跑车这个东西,还要再过几年,才会在华夏大地大行其道。
  两台小车先后驶将过来,停靠在红宝石广场附近的停车坪里。打头的车,是一台老款奥迪,紧随其后的则是一台深灰色的宝马,显得比较高端大气。不过有眼光的人,一般不仅仅会看车,还会看车牌。奥迪车挂着省城的小牌号,虽然不是省委或者市委领导的座驾,却也非同一般,车主应该是颇有一定地位的领导干部。宝马的车牌就比较大众化,应该是富裕人家的座驾。
  奥迪车一停稳,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便急匆匆地从副驾驶座上跳下来,拉开了后座车门,伸手遮住了车门上方。随后,一位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便缓缓走下车来,一举一动都彰显着气度和官威。
  和大多数人到中年,大腹便便的领导干部不同,这位中年男子身材很标准,穿着洁白的衬衫,笔挺的黑色西裤,油光铮亮的黑皮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显得十分精神,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好几岁。一下车,便背着双手站在那里,打量着红宝石城市广场。和巨大的红宝石广场比较而言,个人显得极其渺小。然而这位中年干部站在那里的气度,却带着居高临下的神情,仿佛他才是红宝石广场的主宰者一般。
  宝马车停稳之后,走下来三个人,两男一女,一老两少。
  年纪较大的那位男士,约莫五十岁上下,打扮齐整,满脸精明强干之色,一看就知道是商场老手。生意人和官场领导的气质,区别很大,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来。
  剩下的一男一女,就要年轻得多,都是二十几岁年纪。男的高大英俊,一副运动员的好身板,尽管也穿着白衬衣黑西裤,尽量将自己打扮得老成一些,却无论如何都压抑不住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蓬勃朝气,给人的感觉比较嫩。他身边的女郎,看上去比他还要年轻,衣着打扮倒是比较朴素,简单的紫色裙装,略略化了淡妆,洁白圆润的脖子上,佩戴着一条珍珠项链,闪耀着淡淡的米黄色光泽,手指上戴着一颗结婚戒指,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装饰物。越是这么简单朴素的打扮,越是衬托出她的美艳明媚。
  范虹彩本来就是大美女,首都大学出名的校花,曾经和李秋雨,佟颜一起,被首都大学的男生们誉为“校花三人组”。
  和她一起下车的年轻男子,自然就是她的丈夫李峰。
  李峰本来和范虹彩一起在首都工作,李峰还在首都开设自己的电脑公司,毕业不过几年,就在首都IT界小有名气,范虹彩则在首都某个科研单位上班。还在上学的时候,范虹彩曾经流露过要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的意愿。奈何李峰实在“缠人”,被他一阵“忽悠”,将范虹彩哄得晕头转向,就此答应他不再出国。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因为李峰的忽悠,还有一个原因是范卫国调到首都工作,范虹彩舍不得爸爸妈妈,也就安安心心和李峰在首都住了下来,时不时陪着老妈逛逛街,在老爸面前撒撒娇,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不料去年风云突变,李峰的父亲患了重病,虽然及时送医抢救了回来,身体却大不如前,医生嘱咐他要绝对静养,不能再劳神费力。李氏家族庞大的产业,顿时就群龙无首。李峰的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是极好的,对商场上那些尔虞我诈却一窍不通。李峰在堂兄弟之中排行第三,实则是家里的独子。眼见大厦将倾,无奈之下,只得关掉首都的电脑公司,带着妻子一起赶回泉城,接手家族产业。
  好在李峰不是书呆子,从首都大学一毕业,就拒绝了好几个用人单位极其优惠的条件,直接开办了自己的电脑公司,自己创业。几年下来,钱赚了些,不靠父母接济也过上了小康生活。李峰的父亲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下海经商之前还是政府干部,思想比较开明,尽管很想要儿子回来继承自己庞大的家业,但见李峰坚持要自己创业,也并不反对。不管怎么说,搞电脑开公司也是现今世界的一个大潮流。眼见得自己不过五十来岁,最起码还能工作十年以上,便不是那么心急。等再过些年,自己真的打拼不动了,儿子也已历练出来,到时候将所有家产一股脑交到他手里,由得他去处置便了,自己只享清福。
  现在人算不如天算,李峰被迫中途接手家族产业,这才发现,传统型的公司和IT产业还真不是一回事,别的不说,传统产业人脉关系的复杂程度,就远不是IT公司可堪比拟的。尤其李家的产业是以房地产为主打,对人脉关系的要求更高。
  自从我国开放房地产的口子以来,凡是经营房地产的公司,不管你规模多大,头一要紧的就是和政府搞好关系。你的背景厚不厚,靠山硬不硬扎,往往直接决定了公司是否能够发展壮大,甚至直接可以决定公司的生死。
  这个实在不是李峰的专长。
  比如今天晚上请东城区的冼汉诚区长出来吃饭,就是他不得不应付的一桩苦差事。照理,他早就应该请这顿饭了,一直拖延着,已经得罪了人。冼汉诚还以为他拿捏呢。
  所幸还有钱叔叔从旁协助,多多少少让李峰有了点底气。
  钱叔叔就是和他们同车过来的那位五十余岁中年男子,现任“九峰实业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老钱是九峰实业最资深的元老,跟着李峰的爸爸一起创业打天下的第一批老人,对李家和九峰公司忠心耿耿,李峰的父亲在病榻上含泪拜托他,请他一定要全心全力辅佐自己的儿子,将九峰实业继续发扬光大。
  所以凡是公司的大事,李峰都要和钱叔叔商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