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55

  “三个办法?呵呵……”
  邱明山这回是真笑了,不由得放下了二郎腿,挺直了腰身。邱明山不是庸才,一直以来,都很有些想法,对经济建设领域的研究,亦有所涉猎。不然的话,双手空空如也,他也不会筹划着要修路了。但范鸿宇一家伙就说出“三个办法”来,还是出乎邱明山的意料。
  “你说说看。”
  “第一个当然是打银行和上级的主意了。咱们彦华是革命老区,实话说,连农业基地都称不上,最多是农业大区。又是山又是水的,丘陵沟壑纵横,赶上益东了……”
  益东省乃是著名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没有一点财政基础,修路是大事,上级不支持,银行不支持,说不过去。”
  邱明山“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钱那么好要到?上级财政比我们还紧张,尤其是中央财政,比我还两手空空!银行的钱,也不是说要就能要到的。最多是有点政策性的贷款,杯水车薪,做得了什么事?”
  彦华地区毫无工商业基础,连个抵押物都拿不出,银行能给点政策性的扶持贷款,已经很够意思了。
  范鸿宇笑道:“不管多少,能要到一点算一点,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得多了。”
  “这个主意不高明。”
  邱明山毫不客气地说道。
  “第二个主意,那就是集资!”范鸿宇笑着说道,随即就自己摇头,自己否决了:“几千万,在咱们彦华地区集资,想都不要想。”
  原来你也知道。
  集资这个东西,在后世乃是“洪水猛兽”,一听说集资,立即就让人联想到诈骗案。也确实是出了好些个大案子,牵连甚广,甚至首都的大人物,都有不少被牵扯了进去。但在八十年代,集资并不是个贬义词,很多地方,经济刚刚起步,资金严重不足,经常会通过集资来解决初始资金的问题。也并不是说,每一回集资都是“诈骗案”,很多集资的行为,还是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只是媒体有选择性的报道,集资才逐渐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既然银行和集资都靠不住,那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整体发包了。”
  范鸿宇微笑说道,神态轻松自然。
  “整体发包?”
  邱明山却满眼小星星。
  这句话,他着实听不明白了。
  承包租赁这种经营模式,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彦华地区偏僻落后,也已有所尝试,并不是完全的新名词。但那都是针对具体的经济实体,比如工厂,公司之类的,修路搞“整体发包”,邱明山当真闻所未闻。
  “你是说,让别人出钱给咱们修路?”
  “是这样的。”
  范鸿宇很笃定的点头。
  “几千万呢!”
  邱明山提醒了范鸿宇一句。
  他堂堂一个地区行署专员,手里能够周转的资金,不过区区两百万。几千万的一条路,谁能掏得起这笔钱?谁又愿意掏这笔钱?
  范鸿宇说道:“专员,投资多少,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投入产出的比率。不管投资多大,只要预期回报足够,就会有人动心。当然,投资修路的回报,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收回投资比较缓慢,所以我们还必须要有一些别的激励措施。这个咱们待会再谈,先谈谈3号线整体发包的可能性。”
  邱明山的脑子,高速运转起来。
  虽然修路发包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名词,但邱明山肚子里,是真的有料,很善于接受新的思想。范鸿宇只是寥寥数语,却触动了他的神经,在他眼前展现出一个全新领域的一角来,尽管还是云山雾罩,虚无缥缈,邱明山却仿佛透过漫天烟雾看到了一丝光明。
  “这条路,我没有做过详细的预算了解,如果按照较高的标准来修的话,到底需要多少预算,不是那么清楚,暂时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算两千多万吧。我们地区先确定,给掏一部分,百分之三十或者四十,其余的,筹资。这条公路整体发包出去,今后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内的经营权,归投资方所有。他们可以在规定的幅度内收费,收回投资。这个事情要操作成功,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宣传,第二是政策透明,第三则是寻找真正有实力的大投资方。我们先拿出一个整体的规划,要全面,详细,公开,透明。然后通过所有的媒体渠道,向外界发布,吸引有意向的投资者前来洽谈。”
  范鸿宇一口气将自己的大致方略都说了出来。
  邱明山双眉紧蹙,以最快的速度消化着范鸿宇的“新知识”,缓缓说道:“从来没有人这么搞过……”
  范鸿宇一笑,说道:“专员,改革开放,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搞过的事情,不见得就不能搞,关键出发点是好的。咱们国家这么大,普遍经济都不发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国内的交通网络搞上去,单纯依靠政府修路,依靠银行贷款修路,那是远远不够的。而道路通畅,物流通畅,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不然,咱们的东西出不去,外边的物资进不来,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专员,您的思路非常正确,要想富,先修路。咱们彦华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仗,就是修路。具体到下面的县市甚至乡镇,修路都是第一要务。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路修好,完成全区交通网络的升级换代,就是最大的功劳。基础打好了,经济腾飞指日可待。不管什么方式,我认为,都值得尝试。”
  邱明山陷入了沉思之中。
  范鸿宇这番话,对他触动很大。
  “专员,不管这个模式能不能行得通,我们先搞了,就是一个创举!”
  范鸿宇又低声提醒了一句。
  所谓“经验”,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有成功的范例,一个新的思路提出来,只要理论上具备了可行性,现阶段那就是很了不得的“政绩”,为解放思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哪怕这个整体发包修路的工作,最终未能在彦华地区第一个完成,只要在其他地方成功了,证明了可行性,作为第一个提出这种模式的邱明山,就会在上级领导眼里形成“有想法有能力”的好印象。
  尤其是一个贫困地区的官员,能有如此超前的眼光,更加难能可贵。
  邱明山不由暗暗苦笑了一声。
  这个家伙,还真是有“奸商”的潜质,只要有好处,无论是看得见看不见的,他都想要。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桃子摘到自己篮子里再说。
  但是,从政不就是需要这样的“无耻”思维吗?
  “嗯……你刚才说,还需要一些激励的措施,你谈谈吧。”
  稍顷,邱明山说道。
  他现在对范鸿宇说的这个模式,起了极大的兴趣,自然要做全面的了解。
  “好的。这么大的投资,要让人家过来修路,单是收费的回报,吸引力不够。我们还得把整个矿区的前景考虑进去。现阶段开矿,确实没有太大的赚头,尤其是煤矿,搞不好还要亏本。有色金属矿略好一点。但这都是暂时性的现象,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各类资源,有色金属矿藏的需求量,会成几何倍数增长。再过段时间,咱们彦华地区这些矿藏,就会成为无价之宝。这七十几公里的矿脉,是个大聚宝盆。我相信,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大公司,会看到这个前景的。对于他们来说,几千万的投入,不是大数目,他们更加看重优先权!”
  “优先权?”
  “是的。在矿区开矿的优先权,这就是我们的附加条件。无论是谁,只要他来修这条路,我们就给他开矿的优先权。当然,具体的优惠政策,可以详细谈。专员,这是个大动作,咱们主要盯着那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小鱼小虾,不必理会!”
  好家伙,其志不小啊!
  眼下,如果真有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愿意跑到彦华地区来考察,来商讨合作修路的事宜,单单这个动作本身的影响,就是无可估量的。
  彦华地区和邱明山本人,必定声名大噪。
  瞧瞧吧,老邱一当上专员,情形立马就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由此证明,他就是有能耐,绝非李有智之类思想保守的老式干部可比,省委提拔他,果然有道理。
  好一招“空手套白狼”!
  奸商!
  邱明山望向范鸿宇,在心里为他打上了新的“标签”。
  正说话间,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邱明山站起身来走过去,接起电话,“嗯”了一声,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说道:“好,请她进来吧!”
  说着,邱明山瞥了范鸿宇一眼,看得范鸿宇有点莫名其妙。
  难道这个拜访者,和他范主任有莫大关联?
第90章
范鸿宇被坑了!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香风涌动,彦华市枫林镇新任镇长高洁同志,款款走了进来。
  高洁今天的打扮,极其干净利落。
  原本齐肩的长发已经剪短了,变成了干练的齐耳短发,穿着得体的灰色女士西装,黑色薄毛衣,笔挺的黑色直筒裤,黑皮鞋,典型的“白领丽人”模样,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个女干部,不能是别的职业。
  尽管如此,却依旧难掩她秀美的容颜,明眸皓齿,酥胸高耸,柔媚十足,和浑身的干练气质混合在一起,别样诱惑。
  “专员好!”
  高洁朝邱明山微微鞠躬,娇声问好。
  邱明山含笑颔首,说道:“高洁啊,来了,坐吧。”
  “是,谢谢专员。”
  高洁答应一声,来到范鸿宇对面的沙发前,不忙着坐,等邱明山从办公桌那边转回来坐下了,她才坐了下去,上身挺得笔直,很专注地望着邱明山。
  高洁原本是中立派,后来在范鸿宇的影响下,逐渐开始偏向邱明山。现在外界应该也将她划入邱明山的“阵营”了。从刚才这一番对答来看,她和邱明山之间,正处于某种磨合期,亲近中谨守规矩,远不如范鸿宇那么挥洒自如。
  这个和性别没关系,主要还是默契的程度。
  “怎么样,这段时间的工作开展,还算顺利吧?”
  邱明山笑哈哈的问道,对待高洁的态度与对待范鸿宇迥然不同。
  高洁却轻轻摇头,直言不讳地答道:“专员,实话说,不太顺利。”
  邱明山双眉微微一扬,关心地问道:“哦?那你说说看,怎么个不顺利法?”
  高洁黛眉微蹙,说道:“关键还是个观念的问题。思想观念的差距太远……枫林镇班子成员,除了我之外,其余最年轻的也在三十五岁以上。而且很多都是本乡本土的干部,各种亲戚朋友关系,太复杂了,乡土观念太重。表面看,镇党委和政府班子的同志们,对我的工作都很支持,但一涉及到实际的工作,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考虑事情的出发点,不是有利于工作,而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没有损害……哪怕再小的一件工作,想要有点改变,都要出一身老汗,还不一定能成。”
  在邱明山面前,高洁也没怎么拐弯抹角,直接就开门见山了。
  范鸿宇就笑。
  这不是枫林镇一家独有的情形,几乎每个乡镇,每个市县乃至每个地区,现阶段都是这种班子成员配置,年老干部居多,中青年干部很罕见。至于高洁这样二十四五岁的女镇长,简直是特例中的特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