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荣耀(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1274

最终,王为去了市局上班。
名义是借调!
至少眼下,王为还是西城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兼红玉派出所副所长,这是正式发了任命文件的,不能随便更改。
借调到哪个部门呢?
不大好去禁毒支队。
你说西城分局停了他禁毒大队副大队长的职,市局借调他去禁毒支队,这脸打得啪啪响啊。
这难不倒老洪头。
王为本就是精英刑警,还是干回老本行吧。
于是王为就到刑侦支队报到了,不过袁怀英给他安排的,不是去重案大队帮忙,而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王为去了经侦大队。
几年之后,经侦大队会从刑侦支队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经侦支队。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再将经侦大队挂在刑侦支队下边,就很不合适了,权威性不够,人手更不够。
事实上,现在经侦大队已经是刑侦支队内部规模最大的一个部门了,人员配备之多,远在重案大队和其他大队之上。
经侦大队的大队长,也是由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兼任的。
显示出支队领导和局领导对经济案子侦办的重视。
对王为到来,经侦大队的头头鲁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鲁洋三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仪表堂堂,颇有阳刚之气。不管他对王为的观感如何,这个态度是一定要做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鲁洋也是洪峰的“亲传弟子”。
边城市公安局任谁都知道,鲁洋和白娇娇一样,都是洪峰一手带出来的,栽培提携,不遗余力。鲁洋对洪峰不说“感恩戴德”,起码是非常尊重的。
不过洪峰一直以来,对经侦大队的工作就没有过多的指点。
鲁洋私下里问过洪峰,洪峰明白告诉他,经济案子的侦办,是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洪峰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不能随便下指示,毕竟改革开放是十几年前才开始的,经济大发展更是近几年的事。经济案子如何侦办,主要还得靠鲁洋自己和经侦大队的一帮兄弟们去摸索。
外行指导内行,是要出问题的。
对这一点,洪峰看得很清楚。
这让鲁洋对洪峰益发敬重。
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比起一些领导嘴里说实事求是,实则一手遮天,大包大揽要强得太多了。
细论起来,王为是鲁洋的师弟。
当然,洪峰好像一直没有公开承认,王为是他的“弟子”,不像鲁洋白娇娇他们,洪峰是明白承认过的,是他们的“老师”。
这也难怪,迄今为止,王为从未正儿八经在洪峰身边待过,他都没在市局工作过嘛!
偶尔提点两句,算不得师父吧?
甭管大家承认不承认,大家都是这么看的,鲁洋也是这么认为的。既然是师弟,那就不能委屈了,否则,老头子面上须不好看。
所以,尽管名义上王为是借调到经侦大队,并且袁怀英刻意提醒鲁洋要低调,鲁洋才不管那么多,给王为召开了很热烈的欢迎大会,经侦大队二十来号人,出了出差的几个,其他十六七位悉数到齐。
在欢迎会上,鲁洋给予了王为很高的评价。
告诉大家伙,王大队是来帮忙的!
别看王大年轻,正儿八经是精英刑警,是领导,大家要牢记这一点。
虽然鲁洋说得比较含蓄,没有完全点明,但话里话外那意思,大家一清二楚。能够入选经侦大队的,谁是省油的灯?
鲁支队这是告诉大家,王为在经侦大队也是领导,是副大队长!
尽管没有明确的分工,然而关键时刻,如果在场的人员中,没有其他的副大队长在,那王为就是领导,就是指挥者,大家都得听他的。
别小看这个“授权”,要紧关头说不定能起大作用。
至于市局这么干,实际上等于推翻了分局的决定,那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不公然打脸,就算是全乎了分局的面子啦。
凡事哪能真的面面俱到呢!
第487章
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老头是百分之百支持这个事情的。”
白娇娇对王为说道。
地点是在宣仁大街宝元商贸集团公司斜对面不远处的一家茶楼里。宣仁大街是整个边城最成熟的商业社区,几乎什么样的店铺都有。
现在是上午十点多,茶楼里很冷清,这个时间段不是饭点,只偶尔有人在这里泡茶闲聊。
不过,王为和白娇娇似乎都不是那种常见的客人。
这两位太年轻了,不大像是能悠悠闲闲大白天泡茶的人。年轻人也不喜欢这个调调,他们喜欢玩刺激的东西。
王为和白娇娇来这里,也不是为了喝茶聊天,而是为了近距离观察宝元商贸集团的情况。
根据上头的指示,今天,将有重要人物莅临宝元商贸集团考察。
这位重要人物是谁,普通群众不清楚,内部还是知道的,正是以前的“边城王”,现任天南省政法一哥秦文秦书记。
秦文算得是前来边城视察次数最多的省领导之一。
这跟他以往在边城工作多年的经历直接相关。
然而不管秦文多少次视察边城,边城这些领导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为人家秦书记来的次数多,你们就马马虎虎怠慢他。
那是纯粹找难受。
事实上,每次秦文视察,边城这边都是“如临大敌”,打叠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城区公安局和派出所警力,几乎倾巢出动,来维持市面上的秩序。
边城的干部们都很清楚,秦书记相当在意这一点。
世面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这才是上位者喜闻乐见的。
每当这时候,不管是基层派出所的管区民警,还是分局乃至市局主要业务部门的一线刑警,禁毒警察,治安警察,交警等等,全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上街维持秩序。
还要尽量做到不动声色,不惊扰市民。
难度还是不小的。
类似的任务,王为在另一个时空经常接到,在本时空,时间上虽然还只过去了一年多,王为也已经执行了不下三次这样的任务,可谓是轻车熟路了。
不过这一次,他却不是来执行任务的,就是来看热闹。
市局和鲁支队都没有给他安排维护秩序的任务,就算要安排,也绝不会给他安排到宣仁大街宝元商贸集团这边来。
王为上回闹出的偌大风波,还不就是在宝元商贸集团门口整的?
尽管没有任何过硬的证据证明,王为倒霉是由于跟舒宝元舒大老板结怨,但私底下,大家伙早就知道了,怎么可能那么不长脑子,还把王为派到这里来碍眼。
万一给舒宝元乃至闻市长看到,又不知要掀起什么样的风波来。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上级领导不安排,王为自己跑过来了。
还拉上白娇娇一起过来看热闹。
两人就在茶楼的二楼,宝元大厦正对面,靠窗坐着。
一壶茶,两碟点心和几颗水果。
都穿着便衣。
宝元商贸集团门口,还是很热闹,不时有人员匆匆进出。当然,最开始几天那种人山人海的盛况,自是不复存在了。原因倒也简单——边城民间的财富,不是无限的。
一个户头至少五万以上,真能拿得出这么一大笔钱的,终归是少数。
当初宝元集团宣传到位,第一波确实冲过来许多的人,争先恐后把钱往宝元集团送,挤都挤不开。现在十几天过去,这种热潮终于开始消褪。
起码到目前来说,结果还是皆大欢喜的。
宝元集团“顺应民情”,一再扩大了“优惠政策”的指标,限额由一千个扩大到三千个,基本上满足了广大边城民众的旺盛需求。
每个户头不少于五万,限额三千个指标,是什么概念呢?
就算都按五万来算,三千个指标届满,就是一亿五千万,不要说九十年代,纵然在后世,这也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可不是首富嘴里的小目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