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荣耀(校对)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1274

“杨明轩在哪个劳改队服刑?”
问话的还是王为。
因为这个思路是王为提出来的,所以也就由他来主导。当然,也就是王为,换一个像他这样年轻的刑警,大家伙根本不可能给他这么大的面子。
洪局和袁支队,戴支队这些领导都在,什么时候轮到你出头露面了?
后生仔一旁呆着去,慢慢学经验!
一年前的王为,就是这种待遇。
但眼下的王为,明显不同了,不要说在边城公安系统早就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就算在全省刑侦系统,都算是颇有名气的“刑侦新星”。
因而这个时候由他来询问,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丝毫僭越之意。
“就是我们边城监狱……”
王为和身边的白娇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到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其他刑警们的表情,也差不多。
边城监狱,又名边城新生劳改农场。
新生劳改农场始建于五十年代,是天南省建国之后第一批兴建的劳改农场,地址在边城市区以北,离边境线大约有两三百公里。
新生劳改农场的占地面积不小,拥有耕地将近两万亩。
这在山多地少的边城,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
劳改农场最先建立的时候,是归边城市下边的一个县管理的,业务管理由天南省公安厅负责,但是很快就交由省公安厅全权管理了,管理序列也从地方划了出来,直接归口省公安厅管理。八十年代初期,改归天南省司法厅管理。
和云山铜矿一样,新生劳改农场是正县团级架子,下辖八个劳改大队。
劳改农场辖区自成一体,除了农耕大队之外,还陆续建起了加工,修理等小型工厂,让在押犯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新生劳改农场虽然号称边城监狱,实际上收押的犯人来自全省各地,远远不止边城一个市的犯人。
那是真正鱼龙混杂的地方。
相对来说,边城监狱的犯人构成,比其他监狱的犯人构成更加复杂,大批的涉毒,涉枪罪犯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劳改农场的气氛比其他监狱的气氛更加多了三分暴戾之气。
固然有一部分犯人在里面接受劳动改造之后,完成蜕变,变成了新人,昂首挺胸开始了新生活,但也有一部分犯人在里面相互“交流”犯罪心得,益发的变得五毒俱全,成为更有反侦查经验,手段更加狡猾多变,更难对付的“惯犯”。
许多犯罪团伙就是在监狱里纠集形成的。
这些所谓的牢友在一起,臭味相投,相互“学习”,出狱之后自然而然就纠集在一起,形成新的犯罪团伙。这种经过监狱“强化”的犯罪团伙,破坏力更强。
这种情形,王为这样的资深刑警实在见得太多了。
故此,劳改释放人员也是派出所管片民警,分局县局刑警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不少劳改释放人员还被发展成了派出所和刑警队,治安队的线人。
也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价值吧。
在王为看来,如果边城冒出来新的涉枪犯罪团伙,除了从那边越境过来的,类似青龙这样的悍匪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边城监狱纠集形成的。
当然,一些社会上的流氓混混,慢慢发展“壮大”起来之后,也能形成涉枪犯罪团伙。
但几乎每个这样的团伙,其中都有不少刑满释放人员参与,而且基本都是“骨干”,中坚力量。
“杨明轩减刑一年,监狱里给他的评语很不错的,说他积极改造,服从管理,是监狱里的积极分子……”
顾啸又加了一句说明,话里话外,竭力为杨明轩辩护。
监狱里的改造积极分子,可不见得就一定能获得新生,往往只是说明,这个人比较会来事,会见风使舵,会讨人欢心。还有一点就是,他可以成为管教干部的好帮手,帮着管教干部管理其他犯人。
杨明轩这种豪气大方的性格,在那种地方,确实会比较混得开。
再说,他家庭条件应该也不错,家里人给他在监狱拉点关系什么的,肯定能获得管教干部更多的关照,在监狱里“脱颖而出”也就十分的理所当然了。
所有这一切,都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嫌疑。
第685章
情敌?
“他刑满释放是多久的事?”
王为神情很专注,似乎对这个杨明轩特别感兴趣。
实际上,他现在这个态度是有点出人意料的,现在时间这么紧,案情这么急如星火,还有大把目标等着排查,在这里多耽搁一分钟,犯罪分子就多一分可能潜逃境外。你将一大堆精英刑警都拖在这里,仔仔细细地问一个杨明轩的情况,真的合适吗?
还是说,你就认定这个杨明轩有很大问题?
但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相反,大家都全神贯注。至少市局来的人是这样,朱群和县局的同志,自然是有些疑问的,但洪峰袁怀英都没说话,县局同志更加不会胡乱开口。
再说了,他们以前尽管没有和王为一起共过事,对这位新近如同火箭般崛起的王大队,却也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了。
接连破了好几起大案要案,还面对面干掉名震东南亚黑道二十年的悍匪青龙,没有几分真本事是断然做不到的。
从顾啸跟老何的神态来看,他们明显不相信杨明轩有问题。
“两年前吧。我记得他就是两年前过年之前回家的,当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为他接风洗尘……”
说起来,顾啸这个保卫科长算是相当的尽职尽责,对这些情况很是了解。
“那他出狱之后,还在矿上工作吗?”
“没有。他判五年刑,矿上已经把他的工作开除了……而且,就算矿上不开除他,他也不会留在矿上了,他姐姐在县里工作,人缘关系很好,给他在县里找了个铺面做生意。”
“他姐姐在县里工作?”
“嗯。他姐姐原先也是在矿上工作的,后来嫁到了县里一个局长家,就调到县里去工作了,现在在县里也是很有办法的人。”
这样的人,在矿上无疑是“能人”的代名词,对她的情况,应该很多人都了解。
“杨明轩都有很久没有回过矿里了……”
顾啸说道。
还是在极力为杨明轩辩护。
不过这时候,老何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只见这位四十几岁,有点谢顶的中年男子蹙眉说道:“好像,他昨天回来过……”
“哦?什么时候?为什么?”
王为立马紧盯着问了一句。
“昨天是老金六十大寿……哦,老金是以前三采区的党总支书记,和杨明轩的老爸是搭档,他俩一个党总支书记,一个三采区主任,几十年的老伙计了,两家关系一直很不错的。杨明轩是回来喝寿酒。”
白娇娇插口问道:“杨明轩的父母,住在矿上还是住在县里?”
老何说道:“有时候住在矿上,有时候住在县里,这段时间,他们住在县里的时候多一点,听说杨明轩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
“警察同志,我其实觉得,杨明轩应该没有多大的嫌疑,他没有理由干这个事啊,他家里条件好,不缺吃不缺喝的……”
王为微微一笑。
老何这个话说得很没有觉悟,却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他不是专业刑警,也许可能还和杨明轩家里关系不错。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从内心深处就觉得杨明轩没什么嫌疑。杨明轩是坐了四年牢,但坐牢归坐牢,在他看来,杨明轩就不是个坏人。
“他昨天喝完寿酒就回去了吗?还是住在矿上?”
老何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答道:“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喝完酒就回去了,连夜回去,没有住在矿上。”
接话的又是顾啸。
“你能确定?”
王为马上问道。
顾啸点点头,说道:“能确定,我和他在一桌喝酒,还和他聊过几句,他爸爸妈妈这阵子都住在县里,所以他喝完酒就回去了。”
“他自己开车来的?还是搭车来的?”
王为继续询问。
这下,顾啸也犹豫起来,迟疑地说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搭车来的吧?没听说他买了车啊……小车太贵了吧?摩托车应该是有的,但是几十公里,骑摩托车也很辛苦。”
九十年代,绝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买得起小轿车的,要知道,眼下一台桑塔纳都要卖十几二十万,而王为这个副科级禁毒大队长的工资,津贴,补助什么的加起来,每个月也就四百来块钱。
他要是没开金手指,不要说私家小轿车,怕是连摩托车都买不起。
像云山铜矿这种情况,应该每天都有两班车往返县城,一般是上午一班下午一班。
王为没有继续关注这个,转换了一个新的话题:“在矿上,杨明轩还有什么朋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