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荣耀(校对)第9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6/1274

“是他!”
王为扫一眼尸体,就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薛良坠楼之后,可能是脑袋先着地,脸已经有点变形了,王为还是一眼就将他认了出来。除非你把脑袋彻底摔烂,不然的话,绝对逃不过王神探的双眼。
王为随即蹲下身来,开始仔细检查薛良身上的伤痕,想要找出一点蛛丝马迹。但是这个难度很大,一来现在是晚上,纵算有人打着手电筒,也远不如白天看得那么清楚。二来薛良从高空摔下,头部先着地,本来就摔得浑身是伤,尸体旁还一滩鲜血,很难查出什么异常来。
不过王为还是有了一点收获。
那就是在薛良的下颌隐秘之处,王为找到了一道血红的抓痕。从这道抓痕的新鲜程度来看,应该就是不久前才留下的,血迹殷然。
“指甲抓的。”
白娇娇也早已在王为身边蹲下,不知她从谁手里拿了一个手电筒,照射在薛良脖颈处,双眉微蹙,说道。
“嗯。”
王为轻轻点头。
“如果没有特殊理由的话,薛良不大可能在这个时候自杀。”
当然,这句话王为刻意压低了声音,只有白娇娇能听得到。毕竟还没有召开案情分析会,王为不想误导其他同志的思路。
白娇娇嗯了一声,没有提出异议。
她和王为昨晚上都去见过薛良,尽管她坐在外边车里,没有进门,但仓库里发生的一切,她都亲眼目睹,昨晚上薛良还手舞足蹈,信心满满地跟王为谈判,觉得天下事俱皆在自己掌控之中,那可能一天之后就心情大变,跳楼自杀?
“有没有可能是意外?”
赵子平也蹲到了他们身边。
说起搭档,在另一个时空,王为跟白娇娇,赵子平都是老搭档,当然,这两位是他的领导,但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似乎也没有人太在意这个上下级关系。
刑警支队内部,等级不是那么森严。
毕竟破案子需要大家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是相互拆台,这案子就不用破了。
“那要上楼去看看,才能知道他是怎么掉下来的。”
有这个想法的,当然远不止他们三个。
很快,大家便搭乘电梯上了九楼。
高楼层,电梯房,是眼下新盛县,边城市乃至整个天南省所有高档楼盘的代名词,有这两个特点的小区,都可以被称为高档小区。
毕竟现在大多数新建的楼盘都还是楼梯房。
住在四楼以下的还好,要是住在五楼六楼的,每天光上上下下这几趟,都会累得不行。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更是视为畏途,几乎就被禁足了。
上到九楼,三单元门口也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几个本地的警察守在那里,看着他们上来,立即就上前阻止。
谁叫他们都穿着便服,还没有本地警察作陪,人家不认识他们,自然要上前阻拦了。
白娇娇掏出了工作证。
“西城分局刑侦大队白娇娇?你就是白大队?”
接过白娇娇证件的年轻警察大吃一惊,连忙双手将证件递回给白娇娇,满脸又是惊讶又是敬佩的神情,还夹杂着说不出的惊喜之意。
在整个边城公安系统,白娇娇都是传奇。
她被树立为典型宣传好长一段时间了,边城公安系统一多半人都对她久仰大名。
这么漂亮强悍的警花,是边城全体公安人员的骄傲,再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在新盛县,在案件现场见到这位传奇般的“女英雄”!
好像,比传闻中更漂亮呢!
当然,也更冷峻!
“嗯,我是白娇娇。”
“白大队,久仰大名……”
年轻警察很激动,压低了声音,一叠声地说道。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眼下不是讲客气的时候,搔了搔头,说道:“白大队,你们是来勘察现场的吗?”
有关西城分局异地侦办新盛县“社团势力案”的情况,虽然还没有正式给新盛县政法系统的同志公布,但内部消息也已经渐渐传开了。
对西城分局刑侦大队长忽然出现在新盛县命案的现场,大家伙也已见怪不怪。
“对,薛良的案子我们正在调查。”
“好的好的,白大队,这边请!”
第783章
毫无线索
案发现场就在九楼三单元门口走廊窗口处。
这处窗口直通墙外,大约有八九十公分高的砖墙,其上是活动的推拉玻璃窗,宽度大约在一米五左右,两扇玻璃窗重叠在一起,露出约七十公分的空隙。
九十年代的高层建筑,在安全防护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并没有将玻璃窗设计成限制推拉的模式,薛良个子并不粗壮,这七十公分的空隙,足够他挤过去了。
如果他不是自杀而是他杀,也足够凶手将他从这空隙中塞出去,很轻松,可以毫不费力。
“白大队,你请看这边,这里有痕迹,死者应该就是从这个地方翻过去的……”
年轻警察很热情地指点着窗户,对白娇娇说道。
因为袁怀英第一时间通知了专案组,所以九楼这个案发的第一现场,白娇娇,王为,赵子平是第一批上来勘察的专业刑警。新盛县局刑侦大队的同志反倒还没有上来。
当然,在这里警戒现场的这几位警察例外。
不过他们是辖区派出所的,不是县局刑侦大队的。
很快,洪峰,肖世高,刘柏凡,袁怀英,魏明辉等领导和新盛县局刑侦大队的同志都上来了,顿时就将小小的走廊挤得水泄不通。
老实说,新盛县局刑侦大队的同志是比较有意见的,凭什么不让他们第一时间勘察现场,反倒是西城分局的两个年轻人在这里挑头唱主角?
有关异地侦办的情况他们当然听说过,但现在这是命案好不好?
不过袁怀英随即很明确地宣布了,这个案子归西城分局的同志主管,新盛县局的同志提供协助。
命案是命案,但薛良的命案,不可能和“社团案”没有牵连。现在大家都在心里高度怀疑,薛良突然坠楼,只怕起因还是和“社团势力案”有关。
只是在没有找到确切证据之时,谁都不好随便下这样的结论。
实际上,在这个案发第一现场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脚印,指纹和其他任何线索都没有,地面干净得像刚扫过一样。
事实上,如果是他杀的话,从这个现场就能分析得出来,凶手的反侦查能力相当强,而且犯案的时候很从容,没有丝毫慌乱,因为他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问问他家里人,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九楼三单元,就是薛良的住宅。
薛良的老婆和两个孩子,住在这里,另外还有薛良的岳母娘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帮女儿带孩子。
薛良老婆很年轻,年轻得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资料显示,薛良今年已经四十二岁,但他的老婆看上去绝对不超过二十五岁,至少比薛良小一二十岁,要是不了解内情的人,搞不好会将薛良的岳母当成薛良的老婆。
他俩年纪倒是相差不大。
新盛是边境地区,这边不少地方都有早婚的习俗,女孩子十六七岁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生子的情况在所多有。
薛良的岳母看上去也就是四十岁出头的样子。
当然,经过询问,大家伙很快就搞清楚了内情——这不是薛良的原配,是他的第三个老婆。确实比薛良年轻十七八岁,几年前还没满二十岁的时候就跟了他,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女儿都还十分年幼。
很显然,这母女俩也还是刚刚知道薛良的死讯,完全被这个消息打垮了,母女俩抱头痛哭,给询问的公安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而且,从她俩这里得到的线索也相当有限。
这娘俩一看就是那种没读过多少书,也没有见过多大世面的人,薛良娶了她女儿,也不过就是当成泄欲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大事情上头,从来都不跟她们提起。
不管怎么询问,她们都想不到什么重要线索来,只说薛良这几天比较烦躁,在家里动不动就骂人,并且常常是一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其中有两天,根本就没回家睡觉,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他那年轻的第三任妻子也绝不敢乱问。
这是有“惨痛教训”的。
因为“多嘴多舌”,这个年轻女人不知道挨过多少揍,渐渐的也学乖了,根本就不问。
也许她们母女俩唯一提供的让人稍微感兴趣一点的线索就是,薛良跟他的前两任老婆,并没有真的“离婚”,而是离婚不离家,还住在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