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515

  “夫君,浅娘就这么走了,我都没能看到她嫁人生子,咱们女儿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只见王仁表的妻子李氏这时再次抹着眼泪道,她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竟然真的就这么离开了。
  “夫人你就不要再哭了,人各有命,浅娘当初身患绝症之时,我们就应该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了,浅娘的墓地我已经让人选好了,而且浅娘算是夭折,也没办法大操大办,只能等到七天之后,咱们一家人给浅娘她送行了!”王仁表说到这里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
  王仁表虽然是同安大长公主名义上的儿子,但两人的关系不太好,导致他的仕途无望,他的女儿在各家贵女中也不显眼,长这么大连个朋友都没有,而且又在这个年纪悄悄的走来,可以说来的时候无人知道,走的时候也无人注意,这让王仁表心中也更加的不是滋味。
  “老爷,浅娘可是咱们唯一的女儿,她生前跟着咱们没享什么福,走的时候再怎么着也得风风光光的,怎么就不能大操大办了?”李氏这时却是哭着开口道,她平时也不是不明事理的女人,只不过因为女儿的去世,导致她悲痛过度,这时也有些不讲理起来。
  “夫人,你的心情我明白,可是咱们王家的规矩森严,该怎么办就得怎么办,咱们要是不按规矩来,恐怕不但外人会说咱们王家不讲规矩,连家族里的人都会骂咱们的!”王仁表这时苦口婆心的规劝道,他也想给女儿一个风光的葬礼,可是他的身份本来就很尴尬,又是世家大族出身,因此也不得不顾及别人的看法。
  “呜~我可怜的女儿啊!”听到王仁表不同意,李氏也立刻高声痛哭起来,其实她也知道自己提的要求有些过分,但是在爱女心切之下,她也不会考虑其它太多的东西。
  “娘亲,您不要哭了,姐姐只是睡着了,等到翼儿长大了,姐姐自然就会醒来了!”正在这时,旁边王仁表的儿子再次开口道,只是听到他的话,李氏却哭的更厉害了,最后更是一把抱住儿子,女儿走了,这个儿子就是他们夫妇的命根子了。
  不过再多的眼泪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等到李氏哭累了之后,终于也恢复了一些理智,只能同意自己丈夫的做法。
  本来人去世了,接到消息的亲戚朋友也都应该来探望一下,不过王仁表的身份尴尬,甚至很多人顾忌到同安大长公主,根本不敢与王仁表来往,因此他也没有什么朋友,浅娘更是未出阁的女子,也不可能认识什么人,因此王仁表也没想过会有什么人来探望。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有下人前来禀报:平阳公主与驸马李休一同来了!
第496章
文武全才王方翼
  马车在王府门前停下,李休与平阳公主携手从车上下来,然后抬头看了看已经挂上白绫的王府大门,都不由得有些沉重的对视一眼,在接到这位王家小娘子的噩耗之后,李休终于决定来探望一下,毕竟玄奘不在,他也算是全了朋友之义。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快步迎了上来,看到他们夫妇立刻行礼道:“下官王仁表,拜见公主与驸马!”
  “王兄不必客气,算起来你还是我与公主的表兄,大家都是一家人,今日我与公主忽闻噩耗,心中也是悲痛不已,所以特来吊唁!”李休这时也十分客气的道,同时他也在打量着王仁表,只见对方中等身材,五官端正一脸正气,看起来像是个颇为方正的人。
  听到李休竟然和自己这么客气,甚至还称自己为表兄,这让王仁表也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他只是长安城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虽然名义上同安大长公主的儿子,但这层身份非但没给他带来好处,反而还让他处处受制,而李休却是大唐的一等公,又与李世民私交极好,身份可与长孙无忌相比,这样的人与他相比,简直就是天与地的差别,所以他一时间竟然感到有些惶恐。
  “王表兄,当初我游玩之时,曾经在寺中与浅娘有过一面之缘,后来才知道她竟然是王表兄的女儿,也算是我的侄女,却没想到她竟然过早的夭折,实在让人心痛,所以我才与驸马冒昧前来,还望王表兄不要见怪!”平阳公主这时也轻声开口道。
  玄奘与浅娘的事不能曝光,如此一来,平阳公主与李休前来吊唁就得有个正当的理由,如果仅仅靠平阳公主与王仁表这个不靠谱的表亲关系肯定不行,所以在来之前,李休就特意叮嘱平阳公主撒了这个小谎,反正浅娘已经不在了,平阳公主怎么说都可以,王仁表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追究。
  果然,一听平阳公主以前竟然见过自己的女儿,这让王仁表也不禁悲从中来,眼泪也再次涌出来,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当下擦了擦眼泪,强笑着向李休道:“驸马与公主勿怪,小女忽然离开,下官也是悲痛欲绝,实在有些失礼了,两位快快请进!”
  当下李休与平阳公主陪着王仁表进到府中,因为浅娘并没有出阁,所以灵堂设在了内宅,而当他们来到灵堂前时,只见一个妇人牵着一个男童,正伏在灵前痛哭,事先李休也都已经了解过了,知道这肯定是王仁表的妻子与儿子。
  李休夫妇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前来吊唁的宾客,不过这就已经足够了,当下李休让人送来赠送给死者的衣被,这也是吊唁的规矩,然后他们夫妇站在浅娘的灵前行了一礼,而旁边的王李氏则是再次痛哭失声,王仁表更是暗自抹泪,唯独那个名叫翼儿的男童一副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行过礼后,平阳公主则上前将王李氏搀扶起来,然后低声劝慰,而李休则来到王仁表面前安慰了对方几句,只不过两人第一次见面,还真没什么可说的,反倒是平阳公主和王李氏同为女人,又都是做母亲的人,因此倒是有着天然的话题。
  不过李休也很快就找到了话题,因为他发现王仁表身边的男童正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李休一向都是个喜欢孩子的人,否则家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因此这时微笑着俯下身子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我叫翼儿,今年三岁了!”小家伙开始有些紧张,不过看到李休的笑容很是温和,当下也中鼓起勇气道。
  “傻孩子,驸马问你的名字时,你要回答自己的全名!”王仁表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溺爱的抚着儿子的头顶道,女儿去世了,他也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了,只是每当看到儿子,他都禁不住想到女儿在世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这也让他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
  听到父亲的话,小家伙这才露出恍然的表情,然后扭头看着李休再次开口道:“我叫王方翼,驸马是你的名字吗?”
  听到小家伙后面的那个问题,李休也不由得哑然失笑道:“驸马可不是我的名字,我是公主的丈夫,公主的丈夫就是驸马,这也算是一种官职吧,等等,你叫王方翼?”
  不过就在李休说到最后时,却忽然愣了一下,随后就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孩子道,他事先只知道王仁表还有一个儿子,却不知道他的儿子叫王方翼。
  “是啊,小儿的名字还是我父亲亲自取的,难道驸马觉得小儿的名字有什么不妥吗?”看到李休惊讶的样子,王仁表也不由得担心的询问道,按照风水之说,一个人的名字对人的命运影响很大,王仁表在女儿去世之后,就把儿子当成唯一的希望,因此看到李休听到自己儿子的名字时脸色大变,这也让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王兄误会了,方翼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我以前有个朋友也叫这个名字,所以一时间也有些惊讶罢了!”当下李休急忙掩饰道。
  李休当然不会告诉王仁表,他的这个儿子王方翼将会是唐高宗时期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这个人在历史上可能不是那么有名,但王方翼却是一个文武全才,做地方官时能造福一方百姓,甚至还自己发明了农具,做武将时能抵御外敌,大唐最重要的西域重镇碎叶城,就是由王方翼一手建造的,这样的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能臣。
  只不过王方翼的出身连累了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父子和同安大长公主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位堂妹,就是嫁给了唐高宗李治的那位王皇后,结果后来王皇后惨死于武则天之手,王方翼也受到连累,最后被流放到崖州抑郁而死。
  想到历史上王方翼的一生,再看看眼前这个才仅仅三岁的男童,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唏嘘,不过紧接着他忽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当下也不禁扭头看了王仁表一眼,因为他想到在原来的历史上,王方翼幼年丧父,如此说来,王仁表恐怕也命不久矣。
  “夫君,我们瞻仰一下浅娘的遗容吧!”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平阳公主走了过来,轻声打断了李休的沉思道,这也是吊唁的流程之一。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当然再次看了王仁表与王方翼父子一眼,这才与平阳公主步入灵中,只见里面停放着一口精致的棺材,棺材并没有盖上,李休与平阳公主来到近前,一眼就看到里面躺着一个年轻的少女。
  只见对方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哪怕皮肤已经失去了血色,但看起来依然颇为秀丽,而且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只见浅娘的眉目安详,甚至嘴角似乎还挂着淡淡的微笑,似乎在去世之前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的痛苦,反而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呜呜呜~奴婢拜见驸马、公主!”正在这时,只见棺材旁边一个侍女忽然上前向李休他们行礼道,正是之前经常去李休府上的抚琴,她身为浅娘的贴身侍女,哪怕是浅娘已经去世了,她也会在棺材旁边守着,这也是她主动要求的,说起来她父母早亡,从小就跟着浅娘一起长大,两人之间有感情比一般的姐妹还要亲。
  “不必多礼,你家娘子去世了,抚琴你也不要太过悲痛!”李休看到抚琴痛哭流涕的模样,当下也不由得心中一酸劝道。
  旁边的王仁表看到李休竟然认识自己女儿身边的丫鬟,当下也不由得一愣,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他也不好追问,所以只能把这个疑问埋在心里,打算等李休走后再问一下抚琴。
  李休与平阳公主瞻仰过浅娘的遗容,这才出了灵堂,然后又陪着王仁表夫妇说了会话,这才准备告辞离开,不过在走的时候,抚琴却悄悄的跟上李休,然后趁着王仁表夫妇不注意的时候,深深的向他行了一礼道:“多谢驸马的信,我家娘子看过信后果然十分高兴,就连……连走的时候都面带微笑,走的十分安详!”
  “不必客气,玄奘是我朋友,帮他也是应该的,不过你家娘子不在了,你以后可有什么打算吗?”李休这时有些关心的道,相比那位浅娘,他与抚琴接触的更多,因此对她日后的命运也很关心。
  “多谢驸马的关心,娘子走的时候,特意叮嘱奴婢照顾小公子,而且老爷夫人也都同意了,让我做公子的侍女!”抚琴这时神情黯然的道,她只是个小丫鬟,也根本没有什么长久的打算,不过王府待她不薄,所以她也听从王府的安排。
  “这样也好,我观你家小公子虽然年岁小,但却聪慧无比,日后的成就肯定非同一般,如果你以后有什么难处的话,也尽管可以去找我!”李休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道,只是说到最后时,他忽然又想到王仁表在历史上的命运,这让他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连王仁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算是想救恐怕都是有心无力。
第497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几天之后,浅娘下葬,李休与平阳公主再次去了王家,参加了她的葬礼,并且亲眼看着她的棺椁被埋入坟中,王仁表夫妇中年丧女,伏在坟前痛哭不已,最后王李氏甚至因悲伤过度而晕倒,幸好李休懂得一些急救手段,指挥着王仁表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胸口,这才让王李氏清醒过来。
  看到王仁表夫妇经历的丧女之痛,也已经身为父母的李休和平阳公主也都感同身受,甚至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如果晋儿也出现什么意外的话,他们会有什么的反应?
  参加完浅娘的葬礼,李休与平阳公主正准备要离开,却忽然只见抚琴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跑过来道:“多谢驸马与公主来参加娘子的葬礼,如果娘子她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也会十分高兴的!”
  “这些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抚琴你回去后多多照顾一下你家老爷和夫人,我真担心他们会因悲痛过度而伤到身体!”李休这时看了看墓边刚刚醒来,但再次与丈夫抱头痛哭的王李氏一眼,心头也颇为沉重。
  “嗯,多谢驸马的关心,奴婢定会注意的!”抚琴说到这里时,伸手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然后郑重的交给李休道,“驸马,这是我家娘子在她临终之前,亲自给您写的一封回信,再三叮嘱我把信交给您,那天您去家中吊唁时,奴婢没把信带在身上,所以才没来得及把信交给您!”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当下接过书信道:“没想到你家娘子竟然还会给我回信,希望我的那封信能够让她开心一些!”
  “其实奴婢真的很感谢驸马,我家娘子在接到您的信后,真的笑得很开心,哪怕是在走的时候,也把信紧紧的攥在手中,只是那封信不宜让老爷和夫人看到,所以后来我收了起来,今天安葬的时候,我又悄悄的把信放在娘子的手边,希望这封信可以陪着她上路!”抚琴说到最后时,眼泪也止不住的再次流了出来。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暗自叹息一声,当下再次安慰了抚琴几句,这才又来到墓前,向王仁表夫妇告辞离开,等到上了马车之后,平阳公主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夫君,你之前竟然给浅娘写过信?”
  “公主有所不知,当时老爷也是被逼无奈,这才给那位王家小娘子写了信!”没等李休开口解释,旁边的月婵就抢先说道,接着就把那天抚琴来求李休的经过讲了一遍。
  月婵是李休的贴身侍女,而且又与抚琴相熟,对于传说中的王家小娘子,她也十分的好奇,因此今天也随着李休一起来了,等到她把事情的经过讲完之后,也不禁十分好奇的看着李休手中的信问道:“老爷,您就不看看那位王家小娘子给您写的回信是什么吗?”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微笑着看了月婵一眼,自然也知道她是什么心思,不过他也的确很好奇那位浅娘给他写了什么,平阳公主也同样好奇的盯着他,于是李休就把信打开,结果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也不由得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谢谢?这回信也太简单了吧?”月婵看到浅娘的回信,当下也不由得有些失望的道,只见信上只写了一句“谢谢”,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内容,她本来还希望可以通过这封信,猜到李休之前给浅娘写了什么,毕竟那封信除了李休和浅娘外,其它人都没有看到过。
  不过月婵的失望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只见平阳公主好奇的追问道:“夫君,刚才我就想问你,你之前给浅娘的信上都写了什么,我听抚琴说,浅娘接到你的信后也十分的高兴,甚至临终时也攥着信不放,如果是那位玄奘大师写给她的信也就罢了,可她为何那么在意你的信?”
  看到平阳公主也好奇自己信上的内容,李休也不禁露出几分黯然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其实那封信与其说是我写的,还不如说是我代玄奘写的,因为上面有一首玄奘的诗!”
  “诗?什么诗?”平阳公主再次很感兴趣的问道。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李休叹了口气将这首后世十分有名的诗背了一遍道。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平阳公主与月婵听完这首诗后,两人却全都陷入到沉思之中,虽然这首诗对于大唐这个时代来说,简直有些大逆不道,但是诗中那个僧人纠结的心态却让人感同身受。
  过了好一会儿,平阳公主这才从诗的境界中清醒过来,不过却很快有些怀疑的看了李休一眼道:“夫君,我虽然听说那位玄奘大师佛法精深,但却从来没听说他做过什么有名的诗句,反倒是夫君你的诗才无人不知,所以这首诗不会是你写的吧?”
  平阳公主虽然有些怀疑,但她也不敢肯定,毕竟这首诗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个僧人所做,而且从诗中的透露出的感情来看,也的确很符合玄奘的身份,可是作为李休的妻子,她却是最了解李休的人,因此直觉告诉她,这首诗应该和李休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呵呵,诗中之人写的就是玄奘,至于是谁所作的诗,又有什么关系,娘子你不要太着相了!”李休这时却是耍了个太极,即不承认也不否认的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平阳公主也几乎可以肯定,这首诗肯定出自李休之手,不过舍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她是浅娘的话,在弥留之际能够见到这首李休假借玄奘之名写的诗,肯定也会欣喜无比,因此她的一片痴情终于还是得到了情人的回应,这恐怕也是浅娘能够含笑九泉的主要原因。
  浅娘安葬之后,李休虽然偶尔还有些伤感,不过也终于恢复了原来平静的生活,只不过整个大唐朝堂上下,包括李世民本人,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窗前看着天空,期盼着天上能够降下雨雪,也好缓解甚至是阻止明年可能到来的蝗灾。
第498章
去洛阳
  清晨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李休这才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外面阳光灿烂的样子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大唐上下都在等着盼着祈求下雪,可是这老天也真是邪门了,从入冬之后却一场雪也没下过,地面干的全都是几寸厚的粉尘,一脚下去荡的全都是黄土。
  “老爷您可算是醒了,今天一大清早,同安大长公主就来了,现在公主正在前厅接待对方呢!”看到李休醒来,这时只见月婵笑着走过来道,然后帮他穿衣洗漱。
  “同安大长公主?她这里做什么?”李休才刚刚睡醒,脑子一时间还没有转过弯来。
  “呵呵,老爷都睡糊涂了,同安大长公主来咱们这里,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和之前老爷与公主去见那位王仁表王老爷的事有关,毕竟平时这位同安大长公主可与咱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交往。”月婵笑呵呵的开口道。
  经过月婵的提醒,李休这才忽然想起来,同安大长公主和王仁表之间复杂的关系,当下也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这位大长公主还真是小心眼,仅仅自己和平阳公主去了两仁表家里两次,她就跑来兴师问罪来了。
  不过这种小事李休也不会放在心上,当下起了床活动了一下身体,吃过早饭这才来到家里的学堂,因为家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李休索性就在家里修了座学堂,其实就是座专门用来教学的小院子,并不是很大,不过足够他教自己的这些学生学习了。
  当李休来到院子里时,立刻听到学堂里传来一阵阵的读书声,七娘不在这里,恨儿就成了这些孩子的大师姐,所以平时李休不在时,恨儿就代他领着孩子们读书。
  李休的学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个,不过依然不值得分班,李休都是按照他们的学习程度,分别进行教学,平安郎和晋儿虽然小,但每天也会跑来找丽质她们玩,有时也会跟着一起听李休讲课,虽然他们什么都听不懂,但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