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515

  看到李靖和自己的意见相左,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不悦的神色,只不过这次对突厥用兵,除了李靖他还真不放心让别人担任主将,因此也不好发作,刚好他看到李休一直没有开口,于是立即开口问道:“李休,你有什么看法?”
  李靖看到李世民这时竟然问李休的看法,当下也不由得惊讶的看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虽然他早就听说李世民十分相信李休,甚至很多人都说李休有左右朝局的能力,但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李休参与军政大事。
  李休这时也同样在考虑着这件事,在原来的历史上,李靖的确是在开春之后出兵,而且以奇兵杀进颉利的老巢,然后一举抓住了颉利,从而灭掉了突厥,但是据他所知,颉利在最初战败的时候,一边向李世民求和,一边也准备将兵马转移到漠北,打算等到草青马肥之时卷土重来,幸好李世民假意答应,并且派人安抚颉利,暗中却让李靖忽然出兵,这才将措手不及的颉利抓住,否则真让颉利逃到漠北的话,那大唐这次努力可就白费了。
  “陛下,臣也赞同行险一搏!”李休权衡许久,这时听到李世民的询问,当下也上前一步道,历史已经被他搅乱了,因此他也不敢保证颉利还会像原来历史上那么大意。
  另外李休还想到,现在突厥的实力比历史大为减弱,颉利还一直和周围的部落打仗,兵力大为减弱,而没有实力的人往往会变得很胆小,万一大唐出兵,颉利很可能会机警的逃往漠北,根本不给大唐抓住他的机会,更何况现在大唐又有火药相助,粮食也充足,战斗力比以前增加了数倍,想要在短时间内灭掉突厥也并非不可能。
  “哈哈~看来李休和无忌你们都赞同朕的想法,那么药师你觉得呢?”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畅快的大笑一声,难得他们三人的意见这么统一,而且他也相信李休和长孙无忌的眼光,因此也更加坚信自己出兵时机的选择。
  “这……”李靖听到连李休也赞同冒险,当下也不由得心中暗恨,虽然他们父子间闹得很僵,但在他看来,自己毕竟是李休的父亲,在这种大事上他也应该和自己站在一起,却没想到他却站到了李世民那边,这让他也是心中气恼,不过他却忘了当初是怎么对待李休兄妹的?
  “药师,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朕就只能换一个人担任此次的主将了!”看到李靖犹豫不定,李世民这时再次不悦的道,如果不是没有能替换李靖的话,他可不会这么耐心的迁就他。
  “陛下,朕愿往,只不过臣有一个要求!”听到李世民要换人,李靖终于一咬牙说道,而且说到这里时,却忽然抬头看了李休一眼。
第593章
去还是不去?
  自从西汉大将霍去病率军大败匈奴,并且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后,封狼居胥一直是中原武将心中的最高理想。大唐与西汉的情况很相似,因为草原上都有一个强大的统一政权,使得中原王朝一直受到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个有抱负有远见的大唐将领,几乎都梦想着有一天像霍去病一样,马踏漠南王庭,兵锋直逼瀚海,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肯定可以名垂青史,让后世人提到他的名字时,都将为之敬仰。
  李靖出身于官宦世家,即有文才,又有武略,换句话说,他比一般的武将更好名,哪怕他觉得李世民的计划有些冒险,但面对这个出征突厥的机会,他依然不肯放过,只不过在最后他却提出自己的一个要求。
  “药师你但说无妨,只要是朕能答应的,一定会全力支持!”李世民看到李靖答应领兵,当下也坐直身子笑道,武将出征在外,一般都会提出自己的要求,毕竟在战场上,他们需要灵活的用兵,因此一般会要求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并且不受后方的干扰,这点李世民也十分理解,毕竟他本来就是个武将。
  不过李休这时却感觉有些不妙,因为李靖在提出要求时,竟然先看了他一眼,这可就有些不太正常了,毕竟从李靖进来后,除了刚开始看到他,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他一眼,而且李休总感觉李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不可捉摸的神情?
  “启禀陛下,如果现在出兵,前军将深入草原进攻,如此一来,后方的补给将会变得尤其重要,因此臣想请陛下派一位重臣坐镇后方,以此来保障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保证补给的畅通!”李靖当下一脸郑重的向李世民说道。
  “原来是这个要求,这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个重臣的人选……”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要求先是赞同的一笑,只是说到最后时,他脸上也露出凝重的神色。
  此次攻打突厥关系到大唐的国运,而且就像李靖说的那样,当大军深入到草原时,后方补给的保障会变得尤其重要,因此这个坐镇后方的人不但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威望,哪怕前方的大军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个人也要压服其它人满足前方的大军,同时有这个人坐镇后方,也要使得后方的其它官员不敢拖李靖的后腿,而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恐怕也是少之又少。
  “陛下,不如让臣去协助李尚书坐镇后方吧!”正在这时,忽然只见长孙无忌走上前道,他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能满足李靖的要求,而且以长孙无忌现在的地位,也绝对没有其它官员敢拖延前线的要求。
  “不行,朕还需要你坐镇朝堂,毕竟大军一动,国内肯定兵力空虚,朕担心会有人借机捣乱,另外大军每日消耗甚大,朝堂上也需要有人居中调度,这些朕都需要你的协助!”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却是立刻拒绝道。
  大战一起,李世民也根本离不开长孙无忌,而且像这种国战,肯定要调集全国之力供应前线的大军,因此朝堂上也需要长孙无忌这样的人坐镇,如此让他去了北方,哪怕李世民身边还有房玄龄等人,但他也依然会感觉吃不消。
  “这个……”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也露出犹豫的表情,他也知道自己离开长安的话,李世民就只能独自一人承担朝堂上的压力,可是除了自己之外,恐怕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满足李靖的条件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也不由得扭头看向旁边的李休,因为如果他不能去的话,那么也只有李休了。事实上不光他这想到这一点,连李世民也有同样的想法,因此这时也看向了李休。
  李休刚才就感觉有些不妙,现在看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全都看向自己,哪里还不明白他们的意思?不过他可不想跑到战场上去,一来他怕危险,不是他胆小,而是他现在不是一个人,背后可有一大家子人,如果他真的出了什么事,让平阳公主和衣娘她们怎么办?二来他想到要协助李靖,心中就有种说不出的别扭,因此更加不愿意接下这件事。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所以李休面对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希冀的目光时,却是丝毫没有理会,最后干脆仰起头打量着两仪殿的屋顶,似乎顶上的大梁上长出了花儿似的。
  “咳~李休,朕觉得这件事你最合适,不知你意下如何?”李世民这时却忽然厚着脸皮问道。他自然知道李休心中的想法,如果换做其它事情,他也不会强迫李休,不过攻打突厥的事实在太过重要,后勤更是重中之重,除了长孙无忌外,也只有李休更适合。
  当然李休也可以顶替长孙无忌进入朝堂,然后让长孙无忌去协助李靖管理后勤,不过李休一向远离朝堂,对政务也不熟悉,恐怕一时间也根本无法代替长孙无忌,反而是协调后勤这种事更适合李休,哪怕他不怎么懂,李世民也可以派一些得力的官员协助他。
  “启禀陛下,臣从来没有管理过后勤,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于军务也是一窍不通,攻打突厥又关系重大,因此还请陛下派一个经验丰富的重臣坐镇,这样才不会出什么差错!”李休听到李世民主动开口,当下却是直接拒绝道。
  “李休,后勤之事其实用不着你亲历亲为,到时朝廷会派专门的官员协助你,你只需要监督就可以了,而且有你坐镇,后方的官员也不敢敷衍,这样才保证补给的通畅,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经验的问题!”李休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就立刻开口劝说道。
  “无忌说的不错,我大唐满朝文武之中,也只有你和无忌才能担当这个重任,所以李休你就帮我这一次如何?”李世民这时也面带诚恳的向李休道,而且他在最后一句话时,用了“我”这个自称,而不是平时用的“朕”,也就是说,他其实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向李休请求帮助。
第594章
两个助手
  李世民想让李休协助李靖,总管大军的后勤事务,对此李休却十分的排斥,但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劝他答应,最后李世民更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向他请求帮助,李休也实在没办法拒绝,其实他这个人很容易心软,更不会拒绝一个朋友的求助。
  “好吧,不过臣对这种事实在没有经验,因此还请陛下派个经验丰富的官员协助臣,免得耽误了陛下的大计!”李休最后终于无奈的点了点头道,看到他答应,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都长出了口气,他们真怕李休不愿意答应这件事。
  事情商议已定,李世民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立刻就吩咐长孙无忌下去做出兵的准备,李靖也随着长孙无忌一起离开,李休本来也想走,不过李世民这时却忽然叫住他道:“李休,我知道这次的事有些为难你了,不过如果你不愿意去的话,朕和无忌又不能去,最后恐怕只能让承乾亲自跑一趟,也只有他这个太子坐镇,才能让李靖这些前线的将士放心!”
  “臣理解陛下的苦心,既然臣已经答应了这件事,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托负!”李休这时也郑重的行了一礼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休既然已经趟进了大唐这摊浑水里,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去做。
  “你能明白就好,我也知道你不通军务,不过这也没关系,刚才我考虑了一下,觉得有一个人很适合协助你,有他在,你也不必太过操劳!”李世民这时再次笑道。
  “哦?不知陛下所说的是何人?”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好奇的追问道,他本以为要等几天李世民才会安排好人,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选好了协助他的人了?
  “岑文本!”李世民笑呵呵的将自己想到人说了出来。
  “原来是他,那就没问题了!”李休听到岑文本的名字也是眼睛一亮道。
  他与岑文本曾经因为月婵的事见过一面,当时就对他印象深刻,后来他也关注过岑文本的一些事,发现这个人的确不简单,虽然不像李世民手下的那些武将显眼,但却长于内政,曾经多次随李世民出征,一向都负责后勤方面的事,历史上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所有事物的调度与谋划就全部出自岑文本之手,可惜刚到幽州岑文本就得了急病,最后病死在了辽东的军营之中。
  “呵呵,朕就知道你肯定会对岑文本十分满意,不过你和他并没有太多交往,有时用起来可能不太得心应手,所以朕就把你们农部的许敬宗再派给你,他是你的下属,以前又做过我的记室参军,对军务同样十分的擅长,有他和岑文本一同协助你,后勤方面的事肯定不在话下!”李世民这时再次说道,为了这次出征突厥,他可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还是陛下想的周到,我本来还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胜任,现在有了岑文本和许敬宗,心中也更加有底了!”李休听到这里再次向李世民行礼道,不过说到这里时,李休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犹豫了一下这才再次开口道,“陛下,此次出兵肯定要几路大军齐发,只是除了主将之外,不知您还打算派那些将领?”
  “咦?你怎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就十分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当下笑呵呵的反问道。
  “这个……”李休也是忽然想到当初他答应过别人一件事,现在也是时候兑现了,因此最后他一咬牙道,“启禀陛下,臣是想到秦将军勇贯三军,而且又与突厥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一生有两大宏愿,一是灭突厥,二是灭高句丽,因此臣想替秦将军求个情,希望陛下能够派他出征!”
  当初玄武门时,秦琼出功不出力,为此引得李世民大为不满,后来李世民虽然去探望过秦琼,算是缓和了一下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不过自从他大败突厥之后,秦琼虽然还担任着左武卫大将军一职,但李世民却再也没有派他上过战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李世民在故意闲置秦琼。
  听到竟然忽然为秦琼求情,李世民也露出踌躇的神色,他对秦琼的确有些生气,而且这次也没打算用他,不过既然李休都开这个口了,他也不好拒绝,毕竟刚才李休为了帮他,也答应要参加这次大战,因此李世民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李休你开口了,朕自然会给秦琼安排一路大军,希望他不要再辜负朕的期望!”
  “多谢陛下!”看到李世民同意,李休也立刻兴奋的道。
  事情商议已定,李休当即向李世民告辞离开,等到出了皇宫之后,他却禁不住扭头看了一眼这巍峨的皇城,然后暗自摇了摇头,他一直想要置身事外,不愿卷入到朝堂之中,不过这次却是要破戒了。
  回到家里,李休立刻把平阳公主和衣娘都叫到书房,然后把今天的事向她们讲了一遍,不过当听到李休要随同大军一起攻打突厥时,衣娘却不由得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流着眼泪道:“夫君怎么能答应随大军出征,妾身马上就要生产了,你这一离开,妾身生产的时候岂不是见到夫君了?”
  衣娘已经怀孕九个月了,眼看着就要生了,当初上元节时,她就感觉身子困乏,其实当时就已经怀孕了,而且现在马上就要生了,而且上次生平安郎时,她就差点难产,因此对生产也怀着几分恐惧,本来有李休陪着还好,可是现在李休不在家,她就感觉像是少了一根主心骨似的。
  “这……事关国运,我也没办法拒绝,如果我不去,陛下就只能让承乾他去督军了,你说我这个做先生的,总不能自己呆在家里,看着还是个孩子的承乾上战场吧?”李休听到衣娘的话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衣娘怀孕毕竟只是他的私事,所以他也不可能当成拒绝李世民的理由。
  “衣娘你也不必担心,夫君只是呆在后军之中调度粮草物资,并不用亲自上战场作战,因此并没有什么危险,至于夫君不在家也没什么,家里还有我和月婵照顾你呢!”平阳公主这时却是细声安慰衣娘道,她知道衣娘其实最担心还是李休的安全。
  “话虽如此,可是夫君他们这次是要去找突厥,而且还是主动出击,草原上气候恶劣,去年一场大雪灾就冻死了无数人畜,夫君去了哪里怎么能让人放心?”衣娘却还是抹着眼泪道,自从她嫁过来,还从来没和李休有太长时间的分离,而且战场上又那么危险,哪怕只是管管后勤,但她依然不舍得不放心。
  “衣娘,不要把我想成小孩子,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而且我又不是一个人去,到时身边会带上府中的护卫,另外前方还有无数的大军,而且我也只是呆在后方的城镇之中调度物资,可以说有吃有喝,真正辛苦的是前线的将士,所以你就不必担心我的安全了!”李休看到衣娘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也不由得再次开口安慰道。
  “是啊,而且夫君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如果灭掉了突厥,那么我大唐就会彻底摆脱最大的一个威胁,北方百姓也不用再担心突厥人南下抢掠,甚至朝廷也可以趁机控制草原,使得北方边疆真正的安宁下来,当然夫君此去肯定要冒一些风险,但是相比那些前线的将士,夫君所冒的这点风险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平阳公主这时再次劝说道,不过说到最后时,却已经变成了晓以大义,毕竟她本来就是个武将,比任何人都清楚战场上的危险,但就算这样,有些事情还必须有人要去做。
  衣娘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平阳公主说的这些道理她也懂,只不过她现在怀着孩子,一时间有些想不过开罢了,现在平阳公主既然这样说,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当下擦了擦眼泪这才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夫君出征在外,那妾身就与姐姐一同守家,等孩子生下来后,就一同等候夫君凯旋归来!”
  看到衣娘终于想通了,李休也是松了口气,不过这时只见平阳公主却再次开口道:“夫君,虽然灭掉突厥的意义重大,但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安全方面我倒不是很担心,府上的护卫都是我当初的老部下,到时你带走一大半,有他们在,我和衣娘也能更放心,不过刚才衣娘妹妹也说了,草原上气候恶劣,而且这场仗很可能打到冬天,所以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听到平阳公主也叮嘱自己保重身体,李休也不由得无奈的一笑,看来无论平阳公主再怎么与普通女子不同,但是作为妻子,她也和衣娘一样担心自己,不过这也让他颇为感动,当下再次安慰了她和衣娘几句,随后就召集府上的护卫,随时准备出征。
第595章
出征
  贞观四年秋,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六路大军直扑突厥,其中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李绩率领大军从东路进发,秦琼率领大军从西路进发,李道宗则另率一支骑兵,从灵州往西北挺进,另外还有两路军镇守东西两侧,防止颉利战败后逃亡。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大军开拔之前,李休这个后勤大总管必须在李靖他们的大军出动前直到朔州,也就是后世的山西朔州市,按照李世民的计划,这里将是李靖大军的出兵之地,同时也是大军的物资集中地,所以李休也必须坐镇在这里。
  朔州又称马邑,隋朝时曾经设立过马邑郡,直到武德四年才改名为朔州,不过不少人还是习惯把朔州称为马邑,据说当初秦朝大将蒙恬曾经在雁门关外围城养马,这才成就了马邑之名,而在汉朝之时,马邑更成为西汉北伐匈奴的要冲,李广、卫青、霍去病等赫赫有名的大将,全都曾经在马邑驻守过大军。
  事实早在今年年初,李世民就已经开始暗中向朔州运输粮草、武器等物资,而且负责调度的官员也早就被派到这里,现在就等着李休他们到达那里接管这些后勤方面的事务,因此李休也不敢耽搁,接到正式的任命后,立刻就带着护卫准备离开长安。
  “夫君,路上千万要保重自己的身体!”灞桥之上,平阳公主和衣娘眼泪汪汪的为李休送行道,在她们的背后,晋儿和平安郎这些孩子都在,甚至连李承乾和丽质他们兄妹也都来了,一个个都在抹着眼泪,舍不得李休离开。
  “放心吧,如果战事顺利的话,今年我还能赶回来和你们一起过年,到时我还等着你们给我包饺子吃呢!”李休这时却是笑呵呵的道,在他的身后,不但有这次保护他的护卫,另外许敬宗和岑文本也都在,他们将和李休一同赶往朔州。
  “夫君,这里是我给你准备的一些东西,有吃的有穿的,那边气候寒冷,又不像家里有人照顾,你可千万要照顾好自己!”衣娘这时也抹着眼泪道,而在她的旁边,则准备了一辆马车,车上装得满满当当的全都是她准备的东西,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以为李休要搬家呢。
  “不要担心,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们快回去吧,我也要抓紧时间赶路,另外衣娘你马上就要生产了,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李休看了看车上的东西,虽然心中有些无奈,不过还是笑着安慰道。
  “就是,你们就别担心了,有我在,不会让这小子发生什么危险的!”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马爷这时也骑着马上前道。
  在知道李休要去朔州后,马爷经过深思熟虑,又和光化郡主商量了一下,决定和李休一起去朔州,而且主动要求担任李休的护卫头子,他这次并没有得到朝廷的任命,所以只能以这个身份去朔州,就算不能上战场,也能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这场国战,毕竟马爷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像这种大战他自然也不想错过。
  听到马爷这么说,平阳公主和衣娘也不好再说什么,当下李休也向家人告别中,不过听到他要走,后面的一堆孩子也都围了上来,一个个拉住他的衣服不舍得他离开,连一向调皮捣蛋的晋儿都哭了,毕竟他们这些孩子和李休接触的更多,所以他们和李休的感情甚至比对他们母亲的感情更加深厚。
  看到孩子们都不舍得自己离开,李休也十分的伤感,不过还是强打精神安慰这些孩子,最后平阳公主和衣娘也帮忙,这才把孩子们哄好,而且为了怕他们再伤心,李休特意让侍女们带孩子回马车上,免得等下这些孩子又哭。
  “对了,怎么没看到月婵?”就在李休正在离开之时,忽然发现人群中竟然没有看到月婵,当下也十分奇怪的问道,他记得今天早上时,还看到月婵忙里忙外的为他收拾东西,甚至还说要和李休一起去,毕竟有她在身边,也能照顾一下李休的生活,不过她是个女子,李休虽然不是武将,但也要呆在军营之中,因此实在不方便带着她,于是就拒绝了。
  “刚才作坊里忽然有事,所以月婵就去处理了!”衣娘听到李休的询问立刻回答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没有怀疑,因为茶叶作坊本来就十分繁忙,特别是现在正是秋茶上市的时候,所以作坊里的事情也就更多,有时连他想找月婵,都需要去作坊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