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15

  “山河壮丽、国泰民安,当初太上皇起兵时,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也同样有这样的抱负与胸襟,现在总算是实现了!”裴寂指着远处的山川开口道,似是自语,又似是向李休诉说当年的故事。
  “太上皇能够成功,也少不了裴公这样的仁人志士相助,所以这壮丽的河山也同样有裴公你们的功劳!”李休这时却是不动声色的道,他知道裴寂单独叫自己出来,肯定是有话要说,只不过他并不率先点破。
  “驸马,之前我和你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不知你考虑的如何了?”裴寂倒是没有转弯子,当下单刀直入的问道。
  “这个……”李休听到这里却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开口道,“我听说按照祖制,若是皇帝驾崩,必须在宫中停灵多日才能下葬,不知裴公可考虑过这个问题?”
  “呵呵,驸马果然考虑周全,不过你倒也不用担心,等到回去后随我见一个人,你自然也就明白了!”裴寂这时却是再次开口笑道,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第778章
李渊气晕了
  夜已经深了,李休瞪大眼睛躺在床上,双目无神的盯着床顶上的一处雕花,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房间外的风雪又变大了,“呜呜”的寒风吹个不停,不时有雪花打到窗纸上,发现“沙沙”的声响,似乎带着几分催眠的魔力,但是李休却没有丝毫的睡意,脑子里也是乱成了一团麻。
  也就在这时,睡在一旁的月婵忽然翻了个身,然后轻轻的搂住他道:“夫君这是怎么了,您今天从三原县回来后,就一直显得失魂落魄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没什么事,只不过因为皇陵选址的事有些伤神,你也不要担心,等下我就睡了!”李休这时立刻开口道,脸上也带着淡定的笑容,似乎真的没有什么事。
  月婵这时其实也困极了,她只是发现李休没睡,所以才随口问了一句,听到李休的话也没有怀疑,当下再次劝说了李休几句,随后就沉沉的睡去了,这也让李休松了口气,他可不想让家里人为自己担心。
  外面风雪交加,房间里温暖如春,可是李休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最后索性站起来穿上衣服,然后又给月婵盖好被子,这才一个人来到书房,并且坐在那里沉思了好半天,脸上的表情也是变幻莫测,时而担忧时而无奈。
  李休几乎在书房里呆坐了一整晚,直到窗外发白之时,他这才露出果决的表情,随后一咬牙站了起来,将书房中的一个暗格打开,这里是他存放重要物品的地方,然后只见他从脖子上拿出钥匙,将暗格里的金属柜子打开,并且从里面取出一张厚厚的宣纸,并且仔细的看了看上面写的内容,这才小心的折好放在怀里。
  外面天还没有亮,不过李休却让人备马,这时外面的风雪已经停了,路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并不影响通行,随后李休骑上马踏雪而去,一路直奔来到南山裴寂的家中。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早早的起床,来到两仪殿中处理政务,前段时间侯君集和程咬金灭掉了吐谷深,不过大唐一时间却不敢接受,因为吐谷浑国内到处都是天花横行,虽然大唐的军队都种过牛痘,但国内有些地方因为一些原因,还是有不少人没有种过牛痘,所以大唐也担心吐谷浑的天花传出来,为此也封锁了边境,严禁任何人进出吐谷浑。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天气也越来越寒冷,吐谷浑国内肆虐的天花总算是慢慢的平息下来,现在大唐也开始派驻官员进入吐谷浑,接下来就是完全接收吐谷浑的国土与百姓,不过以之前天花的传染范围来看,恐怕吐谷浑境内的人口肯定会大减。
  也正是因为吐谷浑的事,所以这段时间李世民也十分的忙碌,又要选拔官员去西南,又要命令进入吐谷浑的驻军听从官员的调遣,另外还有一些必要的物资也要运进去,再加上吐谷浑的领土面积可不小,而且地形也十分复杂,大唐想要吞并这么大的地方,也需要划分出州府,这些事情虽然不需要李世民亲力亲为,但大的方面还是需要他主持,因此他这段时间也是起早贪黑,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太上皇……太上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内侍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声禀报道,可是说到最后关键的地方,却又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不出来。
  李世民听到事关李渊,而且看样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这让他也急的一下子站起来,瞪大眼睛怒斥道:“好好说话,太上皇到底怎么了?”
  李世民一发怒,立刻把内侍吓的全身一哆嗦,不过这也让他终于喘过气来,随即就大声禀报道:“启禀……启禀陛下,大安宫的人前来禀报,说是太上皇忽然发怒,并且乱摔东西,最后竟然气的晕倒在地,现在御医已经赶过去了!”
  听到李渊竟然昏倒了,李世民也是吓了一跳,当即也顾不得再处理政务,直接让人备马,然后在宫中策马狂奔,穿过重重宫殿,最后经玄武门来到大安宫,而当他来到宫中时,发现整个大安宫已经乱成一团,李渊的寝宫中也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李渊砸碎的东西。
  御医已经来了,现在正在宫中抢救李渊,李世民着急也没办法,所以只能在外殿等候,刚好这时他看到一个老内侍也站在殿外,于是立刻将他叫来问道:“王士,我父皇到底为何生这么大的气?”
  这个名叫王士的老内侍在李渊身边服侍多年,也算是李渊身边最贴心的人之一,李世民到现在都不知道李渊为何生气,所以自然要找人问一下,王士正是最好的人选。
  “这个……”老内侍王士听到李世民的询问,却一下子露出为难的神色,甚至吞吞吐吐的不敢说。
  “让你说你就说,有什么话还是朕不能听的吗?”李世民看到王士的样子,当下也是脸色一沉训斥道。
  王士听到李世民的训斥也是吓了一跳,当下一咬终于开口道:“启禀陛下,本来这几天太上皇的心情不错,闲暇时还会在宫里散散步,可是今天宫里的几个小内侍多嘴,聊了几句外面听来的闲话,却刚好被太上皇听到,结果太上皇就开始大发雷霆,奴婢怎么劝都没用。”
  “闲话?什么闲话?”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再次沉着脸问道。
  “就是……就是……”王士这时又开始吞吞吐吐的不敢说,不过当看到李世民严厉的眼神时,当即吓的全身一哆嗦,这才继续开口道,“就是太上皇听说陛下要为窦皇后迁陵,同时也要在三原县境内修陵,所以太上皇才发了这么大的脾气。”
  听到王士的解释,李世民也一下子沉默下来,他为母亲窦皇后迁陵的事才刚刚确定下来,而且也并没有声张,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这也是李世民刻意为之,因为他早就知道李渊知道这件事后会生气,只是没想到李渊竟然气的昏了过去。
  “陛下,太上皇……太上皇正在气头上,我觉得您最好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见他为好!”正在这时,只见王士再次仗着胆子向李世民劝道,他在李渊身边呆了多年,自然明白李渊生气的原因,而且刚才李渊发火时,可没少骂李世民为不肖子,所以他才劝李世民不要见李渊,免得父子二人再发生冲突。
  李世民听到王士的话又是沉默良久,不过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父皇误会我的意思了,不过越是这样,我反而越是要见他解释清楚,否则岂不是显得朕心虚了?”
  王士只是个宫中的老内侍,看到李世民不听劝,他也不敢再说什么,当下退到一边,而李世民则看向父亲李渊的房间,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只见几个御医擦着汗走出来,看到李世民也急忙上前行礼,而李世民则十分着急地问道:“父皇怎么样?”
  “启禀陛下,太上皇只是气急攻心,所以才昏了过去,不过现在已经醒了,臣等已经开了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调养,太上皇的身体就会恢复的!”御医也立即禀报道。
  听到李渊的身体无恙,李世民也总算是松了口气,当下迈步就想进去,不过这时为首的御医却一脸为难的拦住他道:“陛下,臣以为您现在最好不要去见太上皇。”
  “为何?”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道。
  “这个……”御医这时犹豫了一下,刚才为李渊诊治时,他也已经打听清楚了李渊生气的原因,最后终于一咬牙道,“陛下,太上皇虽然清醒了,但是身体还十分的虚弱,绝对不宜再生气,如果您现在进去,恐怕会让太上皇的病情再度恶化!”
  李世民听到御医的话,脸色也不由得再次沉了下来,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又有一个宫女一脸紧张的从李渊的房中走出来,看到李世民也立刻行了一礼道:“启禀陛下,太上皇说现在谁也不想见!”
  侍女的话一出口,李世民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这让周围的人全都吓得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而传信的宫女更是吓的全身发抖,直接一下子跪倒在地,毕竟帝王之威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
  不过片刻之后,李世民却忽然无奈的一笑,当下又抬头看了李渊的房间一眼,这才缓缓的道:“既然父皇不方便见人,那朕下次再来吧!”
  李世民说完转身就走,没有丝毫的拖延,这也让周围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病房之中的李渊也很快得到消息,只见他这时虽然满脸的病容,但是在听到李世民已经离开的消息后,却是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与此同时,李休也已经见到裴寂,只不过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外,却还有另外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
第779章
死士
  裴寂的南山别院占地面积极大,以前还曾是李渊的行宫,后来才被李渊直接赏赐给裴寂,整个别院几乎占据了一整个山头,方圆数十里也都是属于裴寂的土地,光从这个面积上来看,这里几乎相当于一个小镇了,事实上裴寂的别院范围内还真有不少的村落,全都是他们家的佃户和家里下人的家人等等,估算下来也有好几千人。
  更加奢侈的是,裴寂别院后面还有一个专门的猎场,有客人时,裴寂偶尔也会陪客人来猎场打上几只猎物,旁边甚至还有专门的一个院子,可以供客人休息或烧烤猎物。
  李休和裴寂今天就来到猎场这里,不过他们可不是来打猎的,虽然之前刚下过雪,正是适合冬猎的时机,但是两人显然都没这样的心情,他们来到这里后,立刻进到猎场旁边那个让客人休息的院子,而这里也早有一个人在等待着他们了。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人,但李休却依然感觉十分的别扭,只见眼前这个人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身材消瘦五官端正,除了脸上谦卑的笑容,他的长相竟然与李渊一模一样,当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能还能发现一些和李渊不同的地方,但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根本发现不了。
  “你……真的是自愿的?”李休这时再次不确定的问道,上次他见到这个人时,因为太过震惊,几乎是一句话也没说,现在总算可以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
  “启禀贵人,小人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小人的这条命可以换来儿孙们的一生富贵,所以贵人放心,小人是自愿的!”只见这个几乎和李渊一模一样的老者再次开口道,甚至连声音都和李渊很像,唯一不同的就是他脸上那种谦卑的表情,与李渊身上的气度有着巨大的差别。
  “呵呵,驸马不必怀疑,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的命早在十多年前就被我们买了下来,只是一直没有用上,现在总算是到了用上他的时候了!”裴寂这时微笑着开口道,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平淡,似乎不是在讨论一条人命,而是讨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十几年前?”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十几年前岂不是李渊刚起兵时,没想到那时他就已经找好了替身,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估计当时李渊起兵时,自己也没有成功的把握,所以才事先找好了替身,这样万一兵败,他也可以有条退路。
  裴寂这时挥了挥手,眼前这个与李渊酷似的老者也立刻退了下去,这时房间里也只剩下他和李休两人,这时只见裴寂才再次开口道:“这个人的相貌虽然与太上皇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在言行举止上却是相差太大,本来当初留下他只是权宜之计,后来大唐立国,也就用不上他了,所以我也没有再费心调教,否则倒是可以行那李代桃僵之计,可惜现在只能借他的躯壳一用了!”
  “裴公,你……你真的有把握?”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再次苦笑一声追问道,他已经洞悉了裴寂的整个计划,只是心中依然觉得太过冒险。
  “如果驸马想听真话的话,那我只能说有五成的把握,不过这件事并不需要驸马你做什么,一个药方,以及日后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其它的事,自然由老夫来做!”裴寂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道,他知道李休有很多的顾虑,所以从一开始也没打算让李休陷得太深。
  听到裴寂的话,李休也不由得无奈的一笑,他没想到裴寂竟然主动把这件事给担了过去,而他只需要配合就好了,这让李休也没有了拒绝的理由,不这最后他还是问道:“裴公,如果太上皇脱离了皇宫,那日后又有何打算?”
  “呵呵,太上皇的年纪都那么大了,他还能有什么打算?而且他的身体情况你也清楚,恐怕也撑不了两年,而太上皇最后的心愿就是再见一见齐王等人,而且他在中原呆的越久,就越危险,所以太上皇早就已经做好打算要去美洲,到时还望驸马你来安排这件事!”裴寂再次笑着解释道,目光也十分的真诚,似乎不像是在撒谎。
  裴寂的说法和李休从李渊那里听到的一样,其实在他的感觉中,李渊的确已经老了,数年的囚禁生涯,早就磨光了他最后的一点雄心壮志,现在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所以哪怕他脱离了李世民的掌控,恐怕也不敢闹出什么事,唯一的出路就是跑到美洲去与李元吉他们父子团聚。
  说起来李渊还真是够偏心的,哪怕李建成已经去世多年,李元吉也跑到了美洲不在眼前,但李渊的心还是在李元吉和李承道他们身上,至于李世民和其它的儿子,恐怕根本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无奈的叹了口气,当下从怀中摸出一张药方轻轻的放在桌子上道:“既然如此,那一切都拜托裴公了!”
  李休说完,站起来向裴寂行了一礼,然后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了这里,而裴寂则微笑着站起来,然后将药方小心的收好。其实这个药方倒是其次,毕竟让人假死的药物也并非一种,关键的还是李休的态度,以及日后需要他帮忙将李渊送到美洲去,而现在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离开了裴寂的别院后,李休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骑着马沿着黄渠慢慢的走着,冰冷的北风吹在脸上,让他本来有些混沌的脑子也清醒了一些,想到裴寂的计划,他即有些后怕又有些后悔,因为如果其中出了什么差错的话,恐怕他也要受到牵连。
  不过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也容不得李休再后悔,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祷裴寂行事谨慎一些,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不过李休现在也没空想这件事,因为他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做!
第780章
太原
  几天之后,地面的积雪也融化的差不多了,毕竟是初冬,天气还不是那么寒冷,而李休也做好了准备,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率领着队伍离开了长安,他要赶往太原将窦皇后的墓迁到长安来,李世民也为他准备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除了护陵的卫队,还有礼部的官员,以及一批李氏宗亲,而在这些人中,以河间郡王李孝恭的身份最为尊贵。
  “驸马,本王的身体不好,这次前往太原,也要有劳驸马多多操心啊!”李孝恭刚一见到李休,立刻笑呵呵的上前打招呼道。
  李孝恭是个四十多岁的清瘦中年人,脸色有些不太好,似乎有点酒色过度的样子,事实上自从李世民登基后,李孝恭也不再领兵,每天也在府中以酒色自娱,而且屡屡传出他身体不好的消息,现在看他的样子,倒也不像是假话。
  “郡王客气了,这次为窦皇后迁陵,各种礼仪十分繁琐,我年轻没有经验,所以还需要郡王多多指点啊!”李休这时也十分客气的道。
  别看眼前这位河间郡王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但李休却不敢有丝毫的小视,要知道当初李孝恭可是大唐有名的良将,也是他和李靖合作灭掉了南方的萧铣,而且后来李世民立凌烟阁功臣,李孝恭则是名列第二,仅在长孙无忌之下,由此可知此人的能力。
  “指点可不敢当,我虽然名为大宗正,但毕竟是个武人,对于礼仪方面可不敢说精通,幸好陛下已经派了不少礼部的官员,等到了太原,咱们就直接听他们的使唤就是了!”李孝恭也同样十分客气的道。
  大宗正这个职位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权,但他却可以管理所有皇族成员,换句话说,李休也同样归眼前这位河间郡王管,比如李休犯了法,官府是没有资格审问他的,这时就需要移交给宗正府来审理,而皇族一向都是出了名的不好管,所以能担任大宗正的人向来都是德高望重之辈。
  李孝恭说话十分直爽,李休也和马爷这些武将相处惯了,所以两人倒也相谈的十分投机。值得一提的是,李孝恭还是李靖的好友,只不过李孝恭知道李休和李靖这对父子之间的别扭,因此也话里话外也尽量的不提李靖。
  不过李孝恭也仅仅在刚见面时也李休谈了一会,之后就躲在马车里不出来,也不再主动与李休说话,对此李休也不奇怪,甚至他也刻意不与李孝恭接触,主要是怕让对方担忧。
  说起来李孝恭虽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其实当初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时,李孝恭其实是更偏向于李建成,因为李孝恭不但是他们的堂兄,更与李建成的年纪相仿,所以两人从小也算是玩伴,以李孝恭在军中的地位,如果李建成得到皇位,他肯定会成为军中的第一人,甚至攻打突厥时李靖可能就得不到主将的位置了。
  不过十分可惜的是,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李孝恭也一下子失了势,不过李世民倒也不想赶尽杀绝,甚至为了安抚他,还封他为河间郡王,不过想领兵却是不可能了,而李孝恭为了避嫌,也每天沉迷于酒色之中,同时也尽量的不与朝中的官员接触,免得引来猜疑,可以说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污,以此来自保。
  相比之下,同为宗室名将的李道宗和李神通就比李孝恭强多了,他们当初就比较支持李世民,所以在李世民登基后,他们也得到重用,而李孝恭现在只能闭门不出,甚至连李休这样的重臣也不敢太过交往,免得惹祸上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