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515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在同等的兵力下,几乎没有人敢主动进攻唐军,事实上李绩现在巴不得对方敢出城交战,这样说不定可以一举拿下安市城,可惜这个城主却是个知兵的人,恐怕自己就算再怎么挑衅,对方也不会出来。
  与此同时,安市城西南方向,李世民率领的大军也在加速赶路,他们现在走过的地方,以前都是高句丽的领土,不过现在却都已经成为大唐的领土,比如昨天他们经过的辽东城,现在已经被李世民正式命名为辽州,成为大唐的国土。
  “高句丽以扶余人为主,但同样有许多的靺鞨人、契丹人,特别是靺鞨人更是数量众多,高句丽军队中有大半都是由靺鞨人组成,这些靺鞨民风剽悍,生性野蛮,男女皆是好勇斗狠之徒,不过他们组成的大军不听号令,作战时也没什么章法,倒也不难对付。”岑文本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向李休介绍高句丽这边的风土人情。
  “驸马请看,那边被俘的结辫男子就是靺鞨人!”岑文本说到这里时,忽然一指路边被绑成一串的俘虏笑道。
  李休也闻声看去,果然看到在道路旁边有一队俘虏正往后方押送,其中有不少战俘都是头顶结辫,看起来与后世的女真人有些相似,事实上这些靺鞨人就是女真人的祖先,不过现在却被大唐视为野人,只是谁又能想到,几百之后,这群野人将中原直到长江以南,千年以后,又彻底的统治了中原?
  “这群靺鞨人除了一身蛮力,似乎也没什么用处,俘虏了他们又有什么用?”李休想到后世女真人的残暴,当下心中也有些不舒服的问道。
  “呵呵,看来驸马还不知道,这些健壮的战俘其实还是挺抢手的,比如现在朝廷用煤量大增,而开采煤矿又太过危险,一般人都不愿意冒险去干,结果这些战俘就有了用处,我听说长安附近的不少煤矿都是驸马家的产业啊?”岑文本这时再次笑着开口道。
  “咳~煤矿的事一直由马叔负责,我对此还真不是很清楚。”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尴尬的道,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煤矿是他家和马爷合伙的生意,不过他只负债分成,平时都是由马爷管这方面的事,他还真不知道煤矿里已经用上战俘做矿工了。
  “哈哈,其实这几年煤矿可是大热,不少人家靠着开矿成为巨富,甚至连我家中都在太原一带开了几个煤矿。”岑文本这时却是毫不在意的大笑道,甚至说话时还向露出佩服的表情,毕竟光是一个煤字,就减少了不知多少人。
  “说起煤矿,其实我听说高句丽这边也产煤,可惜这里太远了,打下来也不值得开采。”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后世的朝鲜就盛产煤,而且还上好的煤,十分适合烧成焦炭,可以用来炼制钢铁,可惜现在交通是个大问题,开采的成本太大。
  “高句丽这里的物产倒是不少,只不过这几天我也在考虑到一个难题,却是想来想去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时岑文本再次开口道,说完之后,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哦?什么问题让景仁你这么为难?”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讶然道,岑文本的才干可是一等一的,甚至几年后就会被李世民任命为宰相,以他的才干竟然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由此可知这个难题肯定不一般。
  “其实考虑这个难题可能有些早了,但是以现在大军的势头,似乎打下高句丽已成定局,所以我也在考虑日后该如何统治这里?”岑文本这次再次皱着眉头开口道。
  李休听到岑文本的话也不由得一愣,他之前一直担心唐军会不会被安市城挡住进攻的脚步,还真没考虑过打下高句丽后该怎么办,不过假如真的打下了高句丽,大唐想要统治这里还真是不容易。
  一来高句丽面积广阔,二来这里民族众多,汉人的数量大都集中在边界一带,再加上这里气候苦寒,想要将这里纳入大唐的统治,就必须驻扎大量的兵力,短时间倒还好,可是时间一久,不但会消耗大唐的国力,甚至还可能会发生变故,比如历史上被新罗趁虚而入,抢走了大唐的胜利果实。
第1081章
傲慢
  三天之后,李世民率领的大军终于到达安市城下,不过在这个时候,高句丽那边也终于传来一个确切的消息,高句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两人,率领十五万大军前来救援安市城,甚至有传言说,泉盖苏文正在拼命的集结大军,希望可以在泊沟口一带修建第二道防线,看来他对安市城也没什么信心。
  “参见陛下!”李世民刚一来到安市城,李绩与李道宗就立刻前来求见道。
  “不必多礼,你们这段时间打的不错,知节这段时间打到了哪里?”李世民见到李绩和李道宗也十分高兴的道,这里是他的大帐,李休与岑文本等人也都在这里。
  “启禀陛下,我们在柳城分开之后,各率两万大军进攻高句丽,我们打下辽东城后,一路南下,攻破白智、马踏山、赤峰等城,而程将军则率兵从北路进军,打下后黄、横山、脂米等地,最后一路攻破高句丽的重镇玄菟城,随后也南下攻破了鸣国城,并且率兵到达赤峰城,现在按兵不动,估计是想和我们一起吞掉来援的高句丽大军!”李绩当下开口回答道。
  十五万高句丽大军来援,虽然看起来数倍于唐军,但是在李绩和程咬金这些人看来,却是一块送到嘴边的大肥肉,如果不吃下实在太可惜了,而且以高句丽现在的国力,这十五万恐怕也是他们国内的主力精锐兵力了,只要吃掉了他们,那么日后攻打高句丽就容易多了。
  “呵呵,你还真是看透了知节了,不过高句丽境内多山,北路的确不适合大军,而且按照他之前的计划,本来就是要与你们合兵一处攻打安市城,却没想到对方的援军就要来了。”李世民这时也微笑着开口道。
  本来按照程咬金的计划,辽东这边他与李绩兵分两路,将高句丽西南境内清理一遍,最后再一起打下安市城,而这时张亮那边的卑沙城也应该打下来了,如果一来,三路大军就可以合兵一处,而面对这种情况,泉盖苏文肯定会抽调所有兵力前来迎敌,免得他们打到平壤城下,这时就是苏定方的大军出兵,从海路直扑平壤城了。
  当然上面只是大概的计划,真正的计划要比这个复杂的多,甚至还有遇到变故时做的一些备用计划,毕竟再完美的计划也不可能一步不错的执行到底,中间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出现,比如现在高句丽援军的到来,就不在原来的计划之中,但也没有超出程咬金等人的预料。
  “陛下,据我得到的消息,高句丽的十五万援兵将在五天后到达这里,到时陛下准备如何打?”李绩这时再次开口问道,他手中本来有两万大军,但是一路上打下城池需要派兵驻守,所以现在手中能用的也只剩下一万两千多人,当然对人宣称还是两万人,这也是军事上常用的办法。
  “朕这次带来三万大军,给你一万五千人,正面吸引高句丽的援军,剩下的用作伏兵,知节那里的兵力估计也不足两万了,不过倒是可直插援军的后方,只要截断对方的退路,十五万高句丽援兵就成为了咱们的囊中之物了!”李世民也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做出决断道。
  “陛下英明,臣也是这样的打算!”李绩听到李世民让自己正面迎敌,当下也是心中一喜道,虽然此一战的关键还在于程咬金能不能截住高句丽援军的后路,不过正面迎敌的压力也更大,李世民让自己负责这个任务,也明显是对自己的看重。
  李世民多年后重返战场,这时也显得十分兴奋,当下拉着李绩商量起消灭高句丽援军的细节,他们两人的野心都很大,甚至想要全歼这十五万援军,最后李道宗等人也加入到讨论之中,唯独李休和岑文本这些文臣们插不上话,最后索性就一起出了大营,反正这里不是宫里,倒也没那么多的规矩。
  “景仁,有没有兴趣随我一起去看看这座安市城?”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向岑文本问道,历史上的安市城可是高句丽阻挡唐军脚步的磐石,之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唐军,却被这座不大的坚城挡了数月,直到后来冬天来临,战马与将士都无法再坚持,这才不得不退兵,所以李休对这座坚城也十分的好奇。
  “我也刚好想去看看高句丽人驻守的城池是什么样子,咱们就一起去吧!”岑文本这时也哈哈一笑道,虽然路上遇到过许多高句丽人建德的城池,但那些已经被唐军占领了,而眼前这座安市城,却是他们遇到的第一座由高句丽守卫的城池。
  李休也只出岑文本话中对高句丽人的不屑,这也让他不由得暗叹一声,看来唐军上下都已经沉浸在之前取得的战果中,所以对高句丽人也产生了几分轻慢之气,若是等到消灭了十五万高句丽援兵,恐怕这种傲慢也会达到顶峰。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李绩等人也没把安市城放在眼里,估计在他们看来,安市城只不过是他们吸引高句丽援兵的一个诱饵,等到把高句丽的援兵消灭后,安市城就可能不战而降,只不过李休却比任何人都清楚,安市城可不是什么诱饵,而是一块坚固的石头,天知道以后会让大唐吃多少苦头?
  不过历史上的安市城虽然没被唐军打下来,但现在历史的进程已经被李休改的乱七八糟,别的不说,唐军中就有一种攻城的利器,那就是火药,当然了,唐军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火药,而是唐军本来就强大,火药只不过是给唐军增加了一些进攻或防守上的手段罢了。
  当下李休与岑文本一起来到安市城数里外,然后两人找了个高地拿出望远镜,当初李休向李渊献上老花镜,后来又制出了望远镜,现在军中也已经推广开来,都尉之上的将领几乎人手一个。
  不过就在李休举着望远镜向安市城墙上打量时,却忽然发现城门的正上方,也同样有一个高句丽将领向自己这边看来。
第1082章
初次试探
  “咦?城墙上那个高句丽将领好像也拿着一枚千里眼?”就在李休打量着安市城头时,旁边的岑文本也忽然惊讶的开口道。
  其实李休这时也看到了,对面城头上站着一个身穿铠甲的中年男子,手中拿着一枚唐军制式的千里眼,正在向他们这边打量,而且看这个人身边的旗号,应该就是安市城的城主。
  看到对方手中的望远镜,李休倒没有显得太惊讶,反而十分淡定的道:“千里眼虽然是咱们军中的装备,但是这几年也偶有一些将领战死,他们身上的千里眼自然也就流失了出去,所以像安市城主这种高句丽贵族手中有千里眼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原来如此,不过就算是这样,流失在外的千里眼数量应该也不多,这个安市城中手中出现一枚,足以说明这个人在高句丽的地位不低啊!”岑文本听完李休的话也继续说道。
  “呵呵,这个安市城主在高句丽的确十分的特殊,景仁你还记得之前被泉盖苏文杀死的荣留王吗?”李休倒是知道一些内情,于是这时再次微笑着开口道。
  “荣留王?难道这个安市城主与荣留王有关?”岑文本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道,之前高句丽内乱,荣留王死于泉盖苏文之手,大唐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出兵,连打的旗号都是为了给荣留王主持公道,要铲除泉盖苏文这个乱臣贼子。
  “不错,据我所知,这个安市城主姓杨,但却是荣留王的心腹,前段时间荣留王死于泉盖苏文之手,随后泉盖苏文另立新王,要求各城城主效忠,但是这个杨城主却是宁死不从,结果泉盖苏文恼火之下竟然率兵攻打安市城,可惜最后却是无功而返,如果不是咱们打进来的话,恐怕泉盖苏文与这个杨城主之间还会爆发一场大冲突!”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哦?那个杨城主看来还是个忠义之人,哪怕旧主身死也不肯屈服!”岑文本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赞叹的表情道,他是读书人,对于这种忠义之人一向心怀好感。
  “是啊,这个杨城主对荣留王的确心怀忠义,不过他与泉盖苏文有矛盾,但也并不欢迎咱们大唐,看样子他不但忠于荣留王,而且还忠于高句丽!”李休这时语气淡然的开口道,这个杨城主虽然从姓氏上看起来像是个汉人,但是因为大唐的文化兴盛,周边很多小国羡慕大唐的繁华,所以就给自己改了汉姓,所以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汉人?
  “呵呵,咱们虽然是打着为荣留王主持公道的旗号,但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咱们的真正目的,不过这个杨城主虽然一片忠心,但最后恐怕也只能给高句丽陪葬了!”岑文本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惋惜的神色道。
  李世民带来三万大军,再加上李绩和程咬金手中的四万大军,虽然留守了一部分,但合在一起也有五万多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还有张亮手下的两万人,如此强大的兵力,哪怕是当初的突厥也挡不住唐军的脚步,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安市城了。
  听到岑文本的话,李休却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虽然他相信大唐应该有能力打下安市城,但是却绝不会像岑文本或李绩他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李世民的大军到达安市城下,休整了整整三天,而这时再次有消息传来,十五万高句丽的援军即将在后天到达安市城,说起来高句丽的军事情报,一般也不是那么容易泄露的,但是之前荣留王被泉盖苏文杀死,导致高句丽国内分裂,虽然泉盖苏文用高压手段,使得许多人投靠了他,但依然有一些人忠于荣留王,再加上大唐的暗中联络,所以现在高句丽的一些贵族已经暗中投靠了大唐,时不时的向大唐传送一些情报。
  “杀杀杀~”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数万唐军杀气腾腾的奔向安市城,李世民打算趁着援军还没有到来时,试探一下安市城的虚实,毕竟之前李绩来到这里时,也一直没有进攻过,甚至连扎营都离安市城比较远。
  李绩亲自指挥着两万大军杀向安市城,弩箭与投石机也被拉到阵前,随着令旗一闪,无数弩箭率先飞向城头,不过城头上的高句丽人也早已经竖起盾牌,弩箭的效果也不明显,不过随后投石机开始发威,如果只是单纯的投石机,效果也很有限,但是唐军使用的却是火油弹和火药弹。
  一时间安市城头上烈焰飞腾,爆炸声也响成一片,无数高句丽人或是被炸下城头,或是全身着火主动跳下城头,城头上的防守也被彻底打乱。
  李绩身为名将,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随着身边的号令下达,早已经准备多时的云梯队与攻城车也立刻跟上,后方的弓弩手也拼命的射箭压制城头上的高句丽人,可以说一切看起来都十分的顺利,似乎与之前的攻城战没什么两样。
  眼看着云梯搭到了城墙上,攻城车也推到城墙边,下面顶着盾牌的士卒也顺着攻城车登到高处,一边向城头上射箭压制敌军,一边放下车顶的吊桥搭在城头上,以方便下面的士卒爬上车冲上城头。
  攻城车其实是一个攻城器械的统称,里面也分很多各类,比如有攻击城门的冲车,其实就是一根沉重的实木下面加四个轮子,使用时利用惯性冲击城门,另外还有一种叫登城车,也就是现在唐军所使用的攻城车,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带轮子的高大梯子,一般比城墙都要高,用的时候推到城墙边,上面的士卒向下射箭,下面的士卒顺着梯子爬上去,然后放下顶上的吊桥搭在城头,再顺着吊桥杀到城头上。
  中原王朝的士卒擅长守城,同样也擅长于攻城,比如这些攻城的器械,就不是一般的小国能够制造出来的,特别是那个高大的登城车,更是需要极高的工艺,平时都是拆开携带,然后到了战场才会由工匠组装起来,也只有大唐的军中才有能力携带大量的工匠。
  “将士们要登上城墙了,看来这个安市城也并没什么特殊的。”李世民这时也手持望远镜打量着远处的城头,脸上也带着一种十分轻松的笑容。
  之前李绩还担心安市城不太好打,毕竟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收集情报,都显示这个安市城主不是一般人,不过现在看来,李世民倒是有些担心万一打下了安市城,会不会把即将到来的高句丽援兵给吓跑了?
  不过就在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安市城头却忽然发生了变故,只听城中一阵嘹亮的号角声,紧接着一批高句丽士卒冲上城头,而且这些人手举火把,手中拿着一个皮囊,点燃之后就往登城车上的车,皮囊里装的也是火油,结果眨眼之间攻城车上就燃起大火,上面的士卒来不及逃,只能惨叫一声跳下来,有些运气好的能跳到护城河里,有些则直接摔死在地面上。
  十几辆登城车在眨眼间就变成了十几个巨大的火炬,哪怕车子事先已经被淋湿,但也架不住火油的灼烧,而随着这些威胁最大的登城车被烧,那些搭在城墙上的云梯也被一个个的推下去,哪怕这时后方的火油弹和火药弹一直发射,但城头上的高句丽人却像是疯了一般,根本不计任何的伤亡,哪怕有些唐军士卒侥幸登上城头,却还是被一些高句丽人抱着一起跳下城,最后摔成两滩不分你我的肉泥。
  李休不是第一次参加战争,当初攻打突厥时,他也曾经亲眼目睹过战争的惨状,不过突厥是游牧民族,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唐军攻打的城池,但是高句丽这边的城池却建造的十分坚固,这也让他亲眼看到了攻城战的残酷。
  甚至李休这时也在暗自思考,唐军中虽然装备了一些火器,但使用的作战方式依然属于冷兵器时代,如果是后世那种热兵器横行的时代,战争肯定会比现在残酷百倍千倍,只不过后世的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想像不出来后世战争的真实模样。
  李绩的第一波进攻很快被挡下来了,当然主要也是他看到伤亡太大,而且也不可能一举攻占城头,所以就下令退兵,然后又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进攻,不过安市城的防守却十分的顽强,哪怕唐军数次攻上城头,最后依然被他们打了下去。
  后方的李世民看到这里,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太好看,虽然这只是试探性的进攻,唐军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他也没想打下安市城,但是也依然让他领教了安市城的顽强,看来他之前的确是小看这座安市城。
  三次试探性的进攻后,李世民下令退兵,这次进攻除了在安市城下增添了无数的亡魂外,再也没有其它的进展,而这也为李世民的御驾亲征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1083章
高延寿、高惠真
  时间已经进入到五月份,天气也越发的炎热,安市城东却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加速向这边赶来,先是前锋的大军赶到,然后叫开了安市城的城门,虽然李绩早就到达了安市城,但并没有围城,所以城中也可以自由的进出。
  随着前军的到达,后面的大军也源源不断的到达安市城,这支大军也正是泉盖苏文派来的援军,数量高达十五万,不过对外宣称却是二十五万,差点增加了一倍,说起来高句丽人倒是处处都向中原学习,连用兵上都如出一辙。
  到了中午的时候,统率这支大军的高延寿与高惠真两人也终于到达这里,说起来高姓是高句丽的王族,高延寿两人也的确是出身于王族,不过他们却一直忠心于泉盖苏文,之前泉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死荣留王,这两人也从中出了不少的力气,所以也十分受泉盖苏文的信任,这次更是任命他们率领援军前来救援安市城。
  安市城主姓杨名万春,他一直都是荣留王的心腹,而且在荣留王死后,还曾经和泉盖苏文打过一仗,只不过现在面临着大唐的入侵,他才不得不放下心中的仇恨,暂时与泉盖苏文合作,毕竟相比之下,现在大唐的威胁也更加直接,若是整个高句丽都被大唐占据了,那他们再争斗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杨万春虽然十分不喜欢高延寿和高惠真,但这时也不得压下心中的厌恶,亲自出城迎接对方,毕竟他们还要共同对抗唐军,有些必要的情况他也要介绍一下,免得高延寿他们吃亏,毕竟这十五万大军可是高句丽打败唐军最大的依仗。
  杨万春不喜欢高延寿两人,同样,高延寿两人也同样不喜欢杨万春,所以他的态度也十分的冷淡,甚至杨万春在出城迎接时,两人都没有露面,反而只派了人请对方到自己的大帐中相见,这让杨万春也是心中恼火,不过为了大局考虑,他还是压下心头的怒火来到高延寿的帅帐之中。
  高延寿是个典型的高句丽人,身材粗壮但个子不高,长着一张大饼子脸,满脸都是络腮的胡子,细长的眼睛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看到杨万春进来时,他的脸上才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容道:“多日不见,杨城主风采依旧啊!”
  高延寿在高句丽官居北部耨萨,所谓耨萨,其实就是高句丽的一个官职,地位相当于大唐的都督,手中掌握着一地的军政大权,而旁边的高惠真则官职南部都督,可以说两人在高句丽的地位仅在泉盖苏文之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