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515

  马匹交错、刀槊交击,武器撞击时带起的火花四溅,秦琼虽然年老,但却越战越勇,泉盖苏文反而有些遮挡不住,最后一次交锋时,秦琼忽然大吼一声:“开!”
  原来秦琼的马槊一下子崩开了泉盖苏文的斩马刀,结果使得对方再也抓不住刀柄,眨眼之间这把刀就飞上了半空,而泉盖苏文也一下子失去了武器。
  不过泉盖苏文也是武艺精湛,就在失去武器的同时,猛然伸手将背上的刀抽出两柄,他本来就身背五刀,这些除了是他的佩刀外,也是当年他在战场上的战利品,每遇到一个强敌,他都会在杀死对方后拿过对方的佩刀,这五柄刀也是他遇到过的最强大的五个敌人。
  两柄佩刀在手,泉盖苏文也再次架住了秦琼刺来的马槊,马战一向都以长兵器为主,短兵器自然十分的吃亏,而且秦琼也没有给对方机会,一杆马槊如雨点般刺出,或挑或捻、或崩或架,泉盖苏文手中的佩刀也遮挡不住,眨眼间自己身上就已经受伤多处,最后右手的佩刀也被秦琼再次挑飞。
  失去了一把刀,泉盖苏文也再次想要伸手抽出背后的佩刀,然而在秦琼这种老将面前,同样的机会绝对不会给敌人两次,所以就在泉盖苏文伸手之时,只见秦琼又是一槊刺出,这下泉盖苏文根本无法抵挡,眼睁睁的看着这一槊刺中自己的右肋。
  武将身上虽然有铠甲护身,但铠甲主要防守前胸、腹部和后背等一些要害,两肋的地方是铠甲防护的弱点,结果被秦琼一槊刺穿,泉盖苏文也只感觉肋下一凉,随后全身的力气都像是要消失一般。
  “起!”秦琼双臂较劲大吼一声,竟然将泉盖苏文从马上挑了起来,随后猛然甩出,将大口吐血的泉盖苏文扔到地下,周围的唐军这时也一拥而上,将重伤的泉盖苏文架了起来,不过随后秦琼回马,一刀将泉盖苏文的头颅砍掉,毕竟这时已经没必要再留活口了。
  “泉盖苏文已死!!”秦琼用刀槊挑起泉盖苏文的头颅,随后冲着战场大吼一声,唐军这时也连声大吼,将泉盖苏文战死的消息传到整个战场,结果这让高句丽军队好不容易鼓起的斗志也迅速消失,不少人更是直接放下武器放弃了反抗。
  不过唐军这时已经不再打算留俘虏,因此哪怕敌人放弃了抵抗,他们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有些高句丽士卒在死亡的威胁下,再次鼓起勇气反抗,但这时他们已经变成一盘散沙,面对唐军的包围,他们的反抗也变得那么微弱。
  看到大局已定,秦琼这才拍马回来,不过当他看到程咬金和李休时,却是苦笑一声道:“真是老了,区区一个泉盖苏文,竟然让我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若是放在十年前,恐怕三个回合就可以取他的项上人头。”
  “哈哈,叔宝你就别矫情了,咱们的确都老了,等到打完这场仗,咱们也该退下来回家养老了,以后是薛仁贵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程咬金这时却是大笑一声,拍马来到秦琼的身边,并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李休也理解秦琼的心情,虽然杀了泉盖苏文,但他的确是老了,记得当初他第一次见到秦琼时,对方在战场上连杀四员突厥勇士,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勇冠三军,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简直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句丽人的反抗也越来越弱,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流淌的鲜血在地面汇聚成一条条的溪流,最后化为一道道冰冻的血流,这时天空中的雪花却忽然变大,北风也刮了起来,使得惨烈的战场上竟然被蒙上一层圣洁的白色,似乎连老天都看不下去如此惨烈的战场,所以才降下大雪掩盖这些残酷的景象。
  等到天快黑时,战场上的高句丽人终于被清理完毕,泉盖苏文的尸体与头颅也被收了起来,这些都要送到平壤让李世民亲自查看,同时也有人开始打扫战场,主要是将受伤的唐军将士送到后方救助,同时给未死的高句丽人补上一刀。
  “启禀将军,末将已经搜查了整个王宫,但并未见到泉男建的踪迹!”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有一员将领拍马来到秦琼的面前禀报道。
第1135章
凯旋而归
  泉盖苏文死了,但是他的儿子泉男建却不见了,虽然这个人就算是活着,日后也挑不起太大的风浪,不过他毕竟是泉家的重要人物,所以秦琼也立刻派人在城中搜索,不过这时王宫中忽然起了大火,烧毁了几处宫殿,等到火灭了之后,有人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个被烧毁的秘道,但却不知道通向哪里。
  没能抓到泉男建虽然是个遗憾,不过随着泉盖苏文的死亡,这场持续将近一年的大战也总算是结束了,整个高句丽也完全落入到大唐的掌控之中,不过丸都城也在战火中破坏了大半,而且这里的地形太过险要,又是高句丽的发源之地,对于高句丽人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留下它,说不定日后会有高句丽人再次占据这里对抗大唐的统治,所以最后秦琼决定彻底的毁掉丸都城。
  当然丸都城本来也不是第一次被中原的大军毁掉,事实上现在他们看到的丸都城,早已经不复当年全盛时的情景,许多地方甚至还有一些当年被中原大唐毁掉的遗址,比如唐军就有丸都山的山坡上找到一面石碑,这座石碑是当初母丘俭毁掉丸都城后所立,竟然没有被高句丽人毁掉,也算是一处奇观。
  随着秦琼的一声令下,丸都城这座地形险要的山城也终于迎来了又一次毁灭,虽然城墙的主体是用石头建造的,但是城中的房屋却大都是木制,毕竟山间林木众多,所以在唐军四处放火之下,整个丸都城也很快付之一炬。
  本来丸都城中还有不少高句丽的普通百姓,按照程咬金的脾气,这些人都应该给丸都城陪葬,反正屠城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再做一次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不过秦琼做人还是有底线的,所以最后在放火烧城之前,让城中的百姓都迁到了山下的国内城,相比丸都城,国内城虽然也是高句丽人的旧都,但周围无险可守,倒也没必要毁掉。
  山上的大火一直烧了两天两夜,最后火熄灭时,整个丸都山的山头都被烧黑了,之前下雪时的积雪也被融化成雪水向下流,结果在山坡上又被冻成冰,而且国内城通往丸都城唯一的山路也被唐军毁了,这下想要上山都变得十分困难。
  做完了这一切后,秦琼与程咬金、李休商议了一下,然后开始撤回平壤,战报已经送过去了,李世民也依然呆在平壤没有回大唐,估计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完,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到初冬时分了,大唐也不可能一直让大军呆在这里,所以等到他们回到平壤,估计也就是李世民班师回朝之时。
  不过就在秦琼他们的大军刚准备动身离开国内城,这天却忽然有一队高句丽士卒前来求见,并且送上了泉男建的人头,这让李休他们也都十分的惊讶,随后询问了一下这些人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队高句丽士卒都是泉男建的亲卫,之前泉盖苏文让他们护送着泉男建通过官道逃出丸都山,并且从山的另一边下了山,虽然丸都山只有国内城这么一条上山的道路,但这主要是指即能让人上山,又可以运输物资的道路,如果只是几个人的话,想要下山还是可以找到办法的,比如遇到悬崖以绳索通过等等,就像之前薛仁贵他们从悬崖爬上丸都山一样。
  不过泉男建在逃出丸都山后,得知自己的父亲已死,脾气也变得十分的暴躁,护卫头子因为和他的意见不同,结果竟然被泉男建一刀杀了,这让其它的护卫也是人人自危,最后有人提议投降唐军,于是他们就在夜里趁着泉男建睡着时,砍掉对方的脑袋前来献给大唐,不求要什么功劳,只求大唐日后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
  秦琼和李休等人也没想到泉男建就这么轻易的死了,刚开始程咬金甚至还有些怀疑这个人头是不是泉男建本人,刚好秦琼放过了一些丸都城的居民有人见过泉男建,经过他们的指认后,确定人头就是泉男建,这才打消了他的怀疑。
  无论如何,泉男建也死了,这让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然后全军加速赶往平壤,只是这时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特别是之前丸都山的那场大雪,更让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白天骑在马上都能感觉寒风刺骨,晚上睡觉有时还会冻醒,哪怕李休用睡袋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也没用,因为帐篷挡不住风,哪怕再小的缝隙,寒风也能钻进来,吹的人全身发麻。
  不过冷也有冷的好处,之前李休他们来的时候,遇到下雨时道路泥泞,导致大军前进困难,现在道路上却全都被冻住了,虽然有些打滑,但却十分好走,甚至连鸭绿江上都结冰了,只是还不能走人,幸好有浮桥可以通过,而且军中的物资也消耗了大半,更让大军轻装上阵,所以在回程时,李休他们的大军也走的很快。
  半个月后,李休他们一行人也终于回到平壤城,李世民得知秦琼他们凯旋而归的消息,也是亲自出城迎接,而秦琼也将泉盖苏文和泉男建的人头送上,更让李世民对他们大为嘉奖,随后在王宫中大排宴宴,款待他们这些得胜归来的将士。
  而在酒宴过后,李休也终于住上了温暖的房屋,睡了一个这段时间最安稳的觉,第二天醒来时,也感觉精神抖擞,特别是在喝了一碗热粥后,更是感觉整个人终于活过来了,难怪别人都说辽东是苦寒之地,之前在外行军时,的确是又苦又寒,这种罪他可不想再受第二次。
  得胜而归,李休本以为李世民会给自己和秦琼这些人放几天假,好让他们休养一下,所以他今天也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可是却没想到刚吃完早饭,就接到李世民召见他入宫议事的消息,这让他也十分无奈,只得赶到王宫,结果见一见到李世民,就见对方神色凝重的开口道:“李休,百济王扶余璋也来了!”
第1136章
百济王与新罗王(上)
  大唐攻打高句丽时,身为大唐属国的新罗派兵前来支援,虽然后来因为作战不力导致泉盖苏文逃跑,但总算是出了把力,后来连新罗女王也亲自赶来拜见李世民,更让李世民对新罗的好感大增。
  不过相比新罗的积极,半岛上另外一个国家百济却显得没有太大的动静,顶多也就是集结大兵在百济与高句丽的边境,但是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也没有出兵。
  其实百济有这样的反应也很正常,因为以前百济和高句丽互为盟友,特别是当初百济差点被新罗打的灭国时,正是高句丽出兵帮了他们,所以两国之间的邦交不断,甚至王族间还有通婚,所以在原来的历史上,大唐在攻打高句丽时,百济也明确的站在高句丽那边,当然以他们的实力,根本影响不了大局,最后被大唐顺手给灭了。
  但是随着李休的穿越,历史的走向也发生了改变,当初高表仁出使倭国失败,顺路去了百济那里,这也开启了百济与大唐之间的邦交,这些年百济可没少派出使节去大唐,而且也向大唐称臣,与新罗一样都是大唐的属国。
  只不过这次大唐攻打高句丽,百济也被夹在中间,一边是自己的盟国,一边是自己的宗主国,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帮谁,最后索性谁也不帮,直到大唐占据了平壤后,百济王扶余璋觉得大局已定,而且他也得知新罗女王赶来求见李世民,生怕大唐与新罗达成什么协议,所以也急匆匆的跑来求见,现在他和新罗女王也都在平壤城中。
  “听说这个扶余璋在国内大兴宫殿、寺庙,导致国力衰退,本以为他是个穷奢极欲的昏聩之辈,却没想到他竟然会跑来求见陛下?”李休来到大殿,听到扶余璋来到平壤的消息也大为惊讶的道。
  当初高仁表与百济建交时,出使大唐的是百济的王子义慈,李休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很好,事实上义慈年幼时就以孝闻名,有“海东曾子”之称,只不过当时李休也打听了一下百济王扶余璋,结果很多人对扶余璋的评价都不高,甚至连以孝闻名的义慈提到自己的父亲时,也是面带愁容。
  “呵呵,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扶余璋,他年轻时也是一个十分有为之人,曾经多次带兵攻打新罗,抢夺原来被新罗占领的土地,并且还与高句丽交好,甚至还曾经派出使节去前隋,只是现在年轻大了,才慢慢的变得有些好大喜功,但在关键时刻,他的脑子还是十分清醒的。”李世民这时却是微笑着道。
  说起来李世民之前也对扶余璋的评价不高,不过直到亲自见过对方后,却发现扶余璋绝不像传说中那么昏匮无能,甚至可以说十分精明,比如这次面见李世民的时机就把握的十分准确,这让李世民也对他高看了几分。
  “能做一国之主的人,的确不可能太简单,那扶余璋这次前来面见陛下都谈了些什么?”李休听到李世民对扶余璋的评价,当下也露出凝重的表情问道,能让李世民这么评价的人并不多,所以他也立刻收起了轻视之心。
  “哈哈哈哈~我之所以说扶余璋这个人不简单,就是因为他来见我后,并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事,反而与讨论起咱们中原的历史来,你猜猜他与朕讨论的是哪一段?”李世民这时却是再次大笑一声道,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十分神秘的表情,看样子他和扶余璋的相处还十分愉快。
  “中原的历史?”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愣,随后脑子转了一下就反应过来,当下也不由得一笑道,“他不会是和陛下讨论汉末三国吧?”
  “不错,就是三国,他说以前高句丽在时,就相当于三国时的魏国,实力最为强大,而他们百济就是蜀国,地处边陲实力弱小,而新罗就是吴国,本来三国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但是现在最强大的高句丽被灭了,这个平衡也被咱们给打破,而现在百济的实力又比不上新罗,所以他也是借此来向朕警示。”李世民这时再次笑道。
  “这个扶余璋倒是挺会绕圈子,陛下之前应该也见过新罗女王了吧,不知她怎么说?”李休这时也饶有兴趣的再次问道,他走的时候,新罗女王还没来平壤,所以他也没见过对方,不过对方能以女子之身坐上王位,而且还是新罗第一个女王,恐怕也不是个易与之辈。
  听到李休问起新罗女王,李世民脸上却也露出几分凝重之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新罗女王名叫金德曼,这个女人可不简单,之前你提醒朕要小心新罗,后来果然像你说的那样,金德曼见到朕后,也一直在哭穷,而且还说高句丽以前占据了他们不少的土地,所以希望可以要回这些国土。”
  “果然如此!”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冷笑一声,随后却又不放心的再次开口问道,“那陛下应该没有答应她吧?”
  “你当初都提醒过我了,所以我自然也没有答应,而且我这段时间也仔细的想过,日后想要统治辽东,就必须面对新罗日后可能带来的威胁,所以现在扶持一下百济也是应该的。”李世民当下神采奕奕的再次开口道,看样子他真的是想明白了,估计除了李休的功劳外,也有那个扶余璋的功劳。
  “陛下英明,不过陛下打算如何扶持百济?”李休这时也是精神一振,当下再次开口问道,扶持百济就是为了削弱新罗的影响,只是新罗这次帮着大唐攻打高句丽,李世民也不好意思明面上压制新罗,所以只能扶持百济。
  “扶持百济的办法朕也已经想好了,今天找你来就是要和你商量一下,另外我还打算在明天召集扶余璋和金德曼一起议事,到时也会帮着他们调解一下!”李世民这时再次笑道,说到“调解”这两个字时,他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听到李世民已经有了办法,李休也十分感兴趣,当下李世民让人将地图取来,然后叫李休上前,两人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他先是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李休最后也做了一些补充,使得这个办法也更加的可行。
  李休与李世民一直商量到下午,中午还陪对方吃了个饭,等到太阳西斜之时,他这才告辞离开了王宫,现在已经到了冬天,不但天气越来越冷,而且连白天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万幸的是平壤这边倒是没有下雪,再加上靠近大海,因此比丸都城倒是暖和一些,难怪当初高句丽人的祖先会从那边搬到平壤来。
  当李休回到住处时,却没想到秦琼和程咬金竟然都在这里,这让他也不由得惊讶地问道:“两位将军怎么在我这里,难道你们不休息吗?”
  “别提了,我和叔宝的确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却没想到遇到了一点事,所以想来驸马这里打听一下消息。”只见程咬金这时一口把茶水倒进口中道,然后顺手又倒上杯,并且给李休也倒了一杯,虽然这里是李休的住处,但他也一点不见外。
  李休这时也坐下来,然后好奇地问道:“什么事情让你们两位竟然一起来我这里?”
  “今天有人给我们送礼,而且还十分的贵重,我和知节不知道该不该收,所以才来向驸马请教一下。”只见秦琼这时也开口道,只是说到有人送礼时,他脸上也有些不太自然。
  “对啊对啊,这次别人可是送了我们一份大礼,老夫看着也十分心动,叔宝本来不想收,但我却又舍不得,所以就来驸马这里打听一下消息。”程咬金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道。
  听到这里,李休也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以秦琼的性格,他对这些身外之物并不怎么在乎,也不会轻易的收人礼物,不过程咬金就不一样了,他可是个守财奴,别人敢送他就敢收,之前他甘做秦琼的副将,使得秦琼也承了他一个大人情,如果秦琼这时把礼物退回去,就显得程咬金太贪婪了,虽然这是事实,程咬金自己可能也不会在意,但秦琼肯定会心中过意不去,所以这才陪着他一起来了。
  “有人给你们送礼,我猜要么是新罗女王,要么就是百济的扶余璋吧?”李休当即也再次开口道,程咬金和秦琼都是大唐重臣,新罗和百济又都有求于大唐,自然不会忘记拉拢他们。
  “哈哈~还是驸马聪明,这次送礼的是那个新罗的女王,而且还真会投其所好,给叔宝送的是宝刀名剑和好马,给我送的却是金银财宝和美女,实在让人不忍拒绝啊!”程咬金看到李休猜到了送礼的人,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
  “驸马,陛下对新罗是个什么态度,你说这礼物我们能不能收,要是不能的话,我和知节马上就退回去!”秦琼再次开口问道,脸上也露出焦虑的神色。
  李休听到这里也刚想开口,不过这时却只见一个护卫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国公,新罗女王前来拜访!”
第1137章
百济王与新罗王(中)
  秦琼和程咬金收到新罗女王送的礼物,两人搞不清楚现在朝廷对新罗的态度,所以才跑到李休这里打听情况,毕竟他们两人是武将,像这种邦国外交之类的事情并不怎么熟悉,只是让他们都没想到的是,新罗女王恰恰在这个时候前来拜访李休。
  “嘿嘿,看来这个新罗女王也知道谁对陛下的影响力大,给我们只是送了些礼物,但对驸马却是亲自跑来拜访啊!”只见程咬金这时却是一笑道。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个新罗女王前来见驸马,肯定是想从驸马这里得到些什么!”秦琼这时也开口提醒道,同时脸上也露出担心的神色,毕竟这个新罗女王又是送礼又是亲自登门拜访,这让他也有种很不安的感觉。
  “呵呵,我知道这个新罗女王想要做什么,不过她这次恐怕要失望了!”只见李休这时却是淡然的一笑,随后扭头对报信的人吩咐道,“去告诉前来拜访的人,就说我刚从丸都城回来,身体有些不适,谁也不见!”
  “喏!”报信的人答应一声,转身就离开了这里,不过这让程咬金却是十分惊讶的问道,“驸马你竟然不想见见那个新罗女王?”
  “明天陛下就要召集她和百济王议事,到时我也会去,所以现在可不方便和她私下里见面!”李休这时再次微笑着道,他对新罗本来就没什么好感,而且也正是他一手促进了大唐对新罗的打压,自然也更不愿意见新罗女王。
  听到李休这么说,程咬金和秦琼也都是了然的点了点头,不过就在报信的人出去不久,结果竟然又回来禀报道:“启禀国公,那位女王殿下不愿离开,说是想请国公再考虑一下,她有重要的事情要与国公商议,而且还携带了重礼!”
  “不见,让她把礼物也带回去!”李休却是十分果断的道,吃人家的嘴短,他可不想和新罗扯上什么关系。
  看到李休的态度这么坚决,报信的人也不敢再说什么,当下弯腰出去,不过这时秦琼却是开口道:“驸马,既然你不收新罗人的礼物,那我们是不是也把礼物送回去,免得日后惹来什么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