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515

  这时也天色将晚,李休当下向李世民告辞,而李世民也亲自将他送出两仪殿外,直到李休的背影消失在宫墙后,他这才再次叹息一声,许久都没有说话。
  “陛下,您为何要同意驸马辞官?”正在这时,旁边的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再次追问道。
  “李休他的性格懒散,本来就不喜欢做官,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才让他一步步进入到朝堂之中,这些年也算是难为他了,现在他想走,朕也不想强留,所以就遂了他的心愿!”李世民这时长吸了口气道。
  “可是李休这样的人才整个大唐也找不出第二个,陛下现在放走他岂不是太可惜了?”长孙无忌却依然有些不甘心的道,他也是个自傲的人,很少会真正佩服一个人,而李休则是个例外。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些话,只见李世民却并没有立刻回答,反而转过身走向两仪殿,长孙无忌也急忙跟上,随后李世民让身边的人也散开,周围是空旷的广场,十分适合两人谈话。
  “无忌,我听说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和太子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李世民这时忽然开口问道。
  长孙无忌听到他的话也是一愣,刚才还在讨论李休的事,怎么李世民忽然又说起自己和太子的事了?不过在短暂的惊讶过后,长孙无忌很快就反应过来,当下点了点头道:“臣与太子的确有些争吵,可能太子觉得臣管的太宽了,所以对臣有些不满。”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恐怕根本不敢在李世民面前这么坦白,但长孙无忌却没有任何的顾忌,当然他不会直接说李承乾的不是,而是主动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
  “你也不必帮他说话,承乾他越来越没有分寸,连谁对他好都分不清了!”李世民这时却是冷哼一声道,提到李承乾时,他脸上也露出几分明显的不满。
  “陛下也不必对太子太过苛刻,毕竟他还年轻,有时说话做事也难免有些冲动。”长孙无忌这时却是再次劝道,虽然他对李承乾也十分的不满,但却绝不会在李世民面前直接表现出来,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毕竟人家毕竟是父子,无论李世民再怎么骂李承乾,也许等到气消了之后就忘了,所以长孙无忌也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冲动?我看他是不知好歹,恐怕你还不知道,李休之所以辞官,与太子也很大的关系!”李世民这时却是再次怒道。
  “怎么会有太子有关?”长孙无忌这时真的愣了,他还真不知道这个消息。
  “李休知道你和太子有过冲突,估计他是想劝一劝太子,所以就请太子去他府上一趟,结果太子却根本不肯见他,估计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真正伤了李休的心,让他有了辞官之意!”李世民再次恼火的道,李休可是李承乾的先生,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是李承乾现在却连李休的面都不肯见,如此绝情的行为也让李世民为之恼火。
  “这……”长孙无忌听完李世民的话也被惊的目瞪口呆,他没想到李休辞官的背后还有这样的事,不过随即他心中也是一片暗喜,当然他也不敢表现出来,过了片刻这才谨慎的开口道,“太子此举的确有些过分,还望陛下多加督促,使得太子能够早日改正才是啊!”
第1149章
快过年了
  李休辞官的决定十分突然,而且事先也没有任何的征兆,结果当这个消息传出来时,整个朝堂也为之震惊,不少人也纷纷打探消息,当得知李休是主动提出辞官时,更是引起朝堂上的热议,不了解李休的人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辞官,了解李休的人虽然觉得意外,却又感觉在情理之中。
  “驸马你这次走的也太突然了,朝中因为你辞官的事,已经是吵翻了天,不少人都是不敢想念啊!”理财监中,前来接任的岑文本也是面带苦笑的向李休道,李世民任命他接任理财监一职,所以也需要从李休手中开始交接,有些地方还需要李休给他详细的讲解一下,估计最少也得花上小半个月才能让他完全胜任。
  “也不能算突然,我本来就不太喜欢朝堂上的事,现在咱们大唐强盛,边疆也安定下来,所以我也想好好的休息一下。”李休这时淡笑着解释道。
  “呵呵,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也是十分的震惊,不过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倒也十分符合驸马的性格,其实有时我也挺羡慕驸马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能力从朝堂上抽身而出啊!”岑文本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感慨的神色。
  虽然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在局外人看起来光鲜,但其实在他们这些局内人来说,朝堂更像是一个大泥潭,只要一脚踏进来,就别想再退出去,当然有些人喜欢这个泥潭,也根本不想退出去,但有些人却是想退都退不出去,而李休却是唯一一个能够来去自如的人,这让岑文本自然也十分的羡慕。
  “我是自家事自家知,不过这次倒是麻烦你接手理财监的事了。”李休听到岑文本的话却是苦笑一声,随后又有些歉意的道,以岑文本的能力和功劳,本来李世民对他有更好的安排,但现在却只能呆在理财监了,虽然是暂时的,但也需要他花费不少的精力来适应。
  “驸马客气了,理财监可是个好位置,许多人求都求不来,而且我也很看好银行的发展,日后说不定我还会因为担任过理财监而留名青史。”岑文本却是大笑一声道,他的确很看好理财监,虽然李世民说过只是让他暂时接任,但他却跟着李休学的很认真,而且越是深入的了解,他对理财监也就越看重,甚至觉得日后大唐的财政都可能要以银行为核心。
  有了岑文本这句话,李休也不再说什么,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也将理财监的事务一点点的交给对方,另外还单独召见了刘仁轨,对于他的离开,刘仁轨也有些想不通,甚至还多次出访劝说,但李休的去意已决,他再怎么劝也没用。
  等到李休将理财监的事务交接完后,这时也马上就要过年了,长安城中的年味也更加的浓郁起来,李休现在是无官一身轻,这几天也开开心心的带着孩子们准备过年的事宜,虽然春节在大唐不像后世那么隆重,至少无法与上元节相比,但是在李休家里,春节却一向都是最热闹的节日。
  这天下午,李休带了不少的节日礼物送到马爷家里,不但有送给马爷夫妇的,另外还有恨儿和上官仪夫妇,以及他们两人的孩子的,不过上官仪不在,恨儿和光化郡主忙着张罗酒宴留下李休吃饭,所以马爷亲自接待了他,不过刚一见面,就见马爷笑呵呵的道:“你小子还真是果断,竟然真的把官职给辞了!”
  “我的性子马叔您还不了解吗,朝堂上的东西本来就不是我想要的,现在辞了也干净,这下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过个年了!”李休这时也是笑呵呵的坐下道。
  “辞了也好,朝堂的确是个是非之地,特别是陛下的年纪渐长,那些个皇子们也不省心,你与皇家的关系又太亲近,留在朝堂迟早都会出问题,离的远一点反而更好!”马叔这时也点了点头道,他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但是脑子却很清楚,而且一辈子的人生经历也让他有着远超常人的洞察力。
  “大过年的咱们就别提朝堂上的那些糟心事了,而且我现在无官一身轻,明年也能更好的陪马叔和秦将军一起去辽东,到时咱们不但要把隋军将士的尸骨收殓起来,我还要给他们立碑传记,以便警醒后世人,不要再犯杨广的错误!”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说起立碑传记这件事,他也是考虑了许久,毕竟打了胜仗固然让人高兴,但是打了败仗也要让人吸取教训。
  听到李休的这个想法,马爷也是大为赞叹的道:“这的确是个好想法,当年我们那些兄弟们死的太不值了,明明对方在兵力、装备、数量上都不如我们,可就是因为上面的乱指挥,导致无数人战死在辽东,不但死的不值,而且连尸骨都扔在那里无人管,估计现在除了像我们这种少数幸存下来的人外,恐怕已经没有人记得那些战死将士们的名字了。”
  说到最后时,马爷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悲伤的神色,似乎又想起了当初随他一起征战辽东的老兄弟们,那时的马爷也是刚刚入伍没几年,一心想要建功立业,身边也都是像秦琼那种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可惜最后除了他和秦琼两人外,其它人都战死辽东,再也没能回来。
  看到马爷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其实他之所以辞官,除了厌倦的朝堂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有时间多陪陪马爷,毕竟他的年纪大了,说句不好听的,也许哪天一闭眼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虽然马爷有恨儿这个女儿,但恨儿有了孩子后,也不可能天天陪着马爷,李休虽然不是马爷的儿子,但两人在感情上却与父子无异。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马爷似乎想起什么事情,当下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对了,说起来我刚好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不过你听到后可不许生气!”
第1150章
李晋和李靖
  “什么事?”李休听到马爷有事情和自己商量,而且还不让自己生气,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道,马爷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客气了?
  “这个……”只见马爷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道,“前几天你母亲曾经来找过我,想要请我帮忙从中说和,毕竟你父亲年纪大了……”
  “马叔您不必说了。”没等马爷把话说完,就被李休给打断道,李休和七娘的母亲早逝,幸好红拂女对他们兄妹不错,李休也一直视她为母,平时逢年过节也会派人送上节礼。
  但是他和李靖的父子关系却是十分的恶劣,特别是他带着七娘反出家门后,两人之间更是再无任何来往,只是红拂女却一直想要缓和他们父子间的关系,特别是这几年李靖不带兵了,她也一直呆在家里,更是几次想要帮李靖和李休说和,但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看到李休拒绝的这么干脆,马爷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就知道你小子会拒绝,不过你就算不喜欢李靖,但他毕竟还是你的亲生父亲,这么僵持下去对你们都没什么好处。”
  “马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亲人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现在我自己的家庭很幸福,孩子们也十分喜欢我,这也是我多年来努力经营家庭换来的,而对于我出生的家庭,从小到大我就没有感受到一丝亲情,父亲不是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互相都看不顺眼,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见,就算是硬是见了面,也只会更加的尴尬。”李休这时却十分认真的道。
  听到李休的这番话,马爷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接下来并没再说什么,毕竟李休也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自己也只能建议,而不能强迫他去做什么。
  告别了马爷后,李休回到家中,不过他想到马爷提到的事情,心中还是有些沉重,倒不是他对李靖有什么感情,而是感觉有些对不起红拂女,虽然对方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却对他和七娘十分的照顾,李休的每个孩子出生时,她都会亲自来探望,并且送上自己亲手给孩子做的衣服,可以说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
  只不过红拂女哪都好,就是太喜欢掺和李休和李靖之间的事,其实她夹在中间也的确十分为难,所以才想为他们父子说和,只不过她却不知道这件事不是她能办到的,无论是李休还是李靖都不肯退让,事实上李休也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退让,结果就导致两人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僵持之中。
  “怎么了,夫君有心事?”晚饭过后,平阳公主特意找了个时间单独来见李休问道,夫妻多年,李休就算表面上掩饰的再好,也逃不过她的眼睛。
  夫妻间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所以李休就把今天去见马爷的经过讲了一遍,结果平阳公主听后也是淡定的一笑道:“原来母亲她还不死心,其实之前母亲就和我们三个说过这件事,希望我们能劝一劝你,不过我和衣娘、月婵商量了一下,觉得夫君肯定不会在这件事上退让,所以就婉言拒绝了。”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看了平阳公主一眼,他没想到红拂女竟然还找过自己的妻子,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平阳公主和衣娘她们最理解自己,所以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估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红拂女才找了马爷。
  “唉,母亲她也真是太操心了,只不过这件事实在没有回还的余地,所以只能让她失望了。”李休这时也再次叹了口气道,他也知道红拂女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但这件事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看到李休眉头紧急的模样,平阳公主也有些心疼,不过这时她似乎也想起什么事情,当下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道:“夫君,有件事我觉得还是能瞒您。”
  “什么事?”李休听到平阳公主的话也是抬头一愣道,平阳公主会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其实这件事是晋儿告诉我的,而且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所以才让我替他保密。”只见平阳公主这时咬着嘴唇道,本来这件事是她和儿子之间的小秘密,只不过今天把话都聊到这里了,她也觉得应该告诉李休为好。
  “晋儿?他有什么事要对我保密?”李休听到这里再次惊讶的问道,上次他倒是帮着李晋瞒过平阳公主一件事,那就是他和武明空的婚事,不过现在两人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只等他们年龄到了就成婚,除此之外李晋好像也没什么事了吧?
  只见平阳公主这时犹豫了片刻,最后终于还是开口道:“晋儿不是在军校吗,卫……卫国公也主管着军校,虽然咱们两家没什么来往,但晋儿毕竟是他的孙子,而且晋儿在兵法上也颇有天赋,卫……卫公也很喜欢晋儿,所以就想将他的兵法全部教授给晋儿,晋儿也很喜欢,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学习军校的课程,也在跟着卫公学习兵法。”
  李靖这个名字是李休家中的禁忌,李休也从来没当他是父亲,所以提到李靖时,平阳公主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能以卫公相称,只是十分的不习惯。
  “晋儿在跟着他学习兵法?”李休听到平阳公主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他还真没想到李靖竟然会和李晋相处的这么好,甚至连兵法都要倾囊相赠?
  说起兵法,就不得不提世家,世家把持着儒家知识的传播,使得普通人无法像世家子弟一样享受教育的权利,而与世家相对的就是将门,也就是世代为将的家族,虽然世上的兵书很多,但兵法的传授其实也是以家族的形式代代相传,于是也就形成了将门。
  不过相比世家,将门的影响力要小得多,毕竟一个国家不可能天天打仗,而且武将也只管打仗,国家的方方面面却都需要文官,这也使得世家的影响力遍布整个国家,甚至连军队有时也要受世家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兵法秘不外传,所以李世民才设立了军校,专门用来提高军队将领的兵法素养,顺便也能保证军队的忠心,现在随着军校的发展,军中的效果也慢慢的体现出来了,这也使得李世民对军校越来越重视,李靖现在就主管着军校的兵法教育。
  说起来李靖也不是将门出身,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文官,但他的舅舅却是前隋名将韩擒虎,所以李靖从小就精通兵法,后来又虬髯客相遇,又得到对方将兵法倾囊相赠,使得李靖取两家之长,又结合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战场上总结的经验,成为大唐的兵法大家,甚至被后世称之为“军神”,而他本人也曾经写过多部兵书,可惜后来失传了大部分,但流传下来的一小部分也足以将他捧上兵法大家的神坛。
  也正是李靖在兵法上的成就,所以李世民才让他主管军校,不过李靖顶多也就是将自己的兵法拿出一部分,给军校提供教学用的素材,他本人很少给学生们上课,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单独给李晋开了个小灶。
  “晋儿很喜欢跟着卫公学习兵法,但又怕夫君你不高兴,所以才让我瞒着你。”平阳公主看到李休皱着眉头不说话,担心他真的生气,于是再次开口解释道,只是说到这里时,她忽然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片刻终于再次开口道,“而且我觉得卫公这么说其实也是变相的在与夫君和解,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夫君也可以对卫公释放一点善意,毕竟双方闹的这么僵,的确对谁都没有好处。”
  平阳公主虽然拒绝了红拂女,但她也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李休和李靖这种僵持的关系并不正常,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希望双方能够和解,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呢?
  听到平阳公主的话,李休也不由得苦笑一声,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道:“我没有不高兴,晋儿愿意跟着他学习兵法就学吧,至于……”
  说到这里时,李休忽然停了下来,脸上也露出犹豫不定的表情,似乎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善解人意的平阳公主也立刻猜到了他的心思,于是再次开口道:“我就知道夫君不会怪罪晋儿,不过晋儿既然受卫公的照顾,我看不如今年给母亲送节礼时,就多准备一份,以晋儿的名义送过去,夫君你觉得如何?”
  “唉~罢了罢了,娘子你看着办吧,只要不让我和对方见面,其它的怎么做都行!”李休听到这里忽然叹了口气无奈的道。看到李休同意,平阳公主也十分高兴,当下代晋儿谢过了李休,这才转身离开去准备节礼了。
  看着平阳公主高兴的模样,李休也再次摇了摇头,不过也没说什么,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有侍女前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前院的知客说有重要的客人来访!”
第1151章
萧瑀的邀请
  马上要过年了,朝廷也准备要给官员们放假,不过在放假之前,却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官场上的往来送礼,特别是像李休这种位高权重的大臣,每到逢年过节,家门前都是车水马龙,道路都被堵住了。
  今年李休已经辞官了,但前来拜访的官员却一点也没少,毕竟李休是自己主动提出辞官,而且李世民对李休的赏赐也一点没少,这让不少人也都知道,李休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依然还在,所以这几天李休家中也是宾客盈门。
  当然了,像这种前来拜访的官员也不是真的奢望能见到李休,倒不是说李休不愿意见,而是真的不能见,毕竟这些人实在太多了,如果他每个都要见的话,恐怕一天下来都能把人累死,更别说干其它的事情了,所以这些人一般都是由知客的管事招呼,进来到大厅里喝杯茶,与相熟的人聊上几句也就离开了。
  不过也有一些关系比较近的访客,比如像程咬金、苏定方等人,肯定都是由李休亲自出面接待,不过这些人前来拜访时,一般都会提前送来拜贴,也好让李休有个准备的时间,但是今天李休没有接到任何的拜贴,家里却来了一个让他不得不亲自出面的重要客人。
  当下李休快步来到前院的一个专门的客厅中,这里也是他接待重要客人的场所,而当他进来时,一眼就看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那里品茶,这让李休也急忙上前行礼道:“萧公光临寒舍,真是让在下感觉蓬荜生辉啊!”
  “呵呵,驸马这里若是寒舍的话,那我们终南书院可就成马棚了!”只见这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到李休的话,却是开口调笑道,这个老者正是担任终南书院山长一职的萧瑀。
  “萧公客气了,不知萧公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李休当下客气了一下,随后就直入正题道,马上就要过年了,终南书院那边估计也要放假了,萧瑀身为山长,肯定有许多的事情要忙,怎么会忽然跑到自己家里?
  “老夫今日前来的确是有件事情想要驸马商量!”萧瑀倒也没有拐弯抹角,说到这里只见他沉吟了一下这才又开口问道,“听说驸马前段时间辞了官?”
  “不错,我本来就是个闲散之人,进入朝堂后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实在无法适应朝堂上的事情,索性就辞官回家,做一个闲云野鹤也更适合我。”李休当下笑呵呵的点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