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515

  “夫君,丽质倒是个好媳妇,我这个做婆婆的也很喜欢她,而且她也想要孩子,可是平安郎却是个死性子,甚至丽质想给他纳妾他也不肯,您说他再这么下去,以后真的不打算要孩子了吗?”这天晚上休息时,衣娘却是向李休抱怨道。
  “这个……”李休听到妻子的抱怨也不由得苦笑一声,犹豫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平安郎的想法我也明白,不过不要孩子也不是办法,等有空了我找他谈一谈吧!”
  “夫君能劝一下平安郎就太好了,其实丽质告诉我,孙道长说她不是完全不能生,只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所以如果平安郎实在不想纳妾,那就让丽质试一试,只要有个一子半女的,他们日后也不会感到孤单。”衣娘这时再次开口道。
  第二天一早,李休就叫住正准备去东宫的平安郎,他原来是晋王府的属官,现在正式成为东宫的属官,每天也要陪着李治学习处理政务,等到日后李治登基为帝,他就会正式进入朝堂为官。
  “父亲,您有什么事情?”平安郎跟着李休来到书房开口问道。
  “你母亲昨天又提到你和丽质要不要孩子的事了,我知道你是担心丽质生孩子会有危险,不过丽质却很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这段时间也经常找你娘和我说这件事,你若是真的不同意的话,恐怕丽质也会十分失望的。”李休当下开门见山地说道。
  听到父亲也提到自己和丽质是否要孩子的事,平安郎也不由得苦笑一声,过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父亲,当初我之所以学医,就是想彻底的治好丽质的病,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发现医术再高,也不可能治好这种先天之疾,而以丽质的身体情况,若是怀孕的话,很可能会加重她的病情,所以我才打算不要孩子。”
  “现在你们还年轻,丽质的身体也正处于最好的年龄段,若是这时不生,日后的风险会更大,甚至等到日后她真的生不了了,到时她只会更加的痛苦,你也要考虑一下她的心情。”李休这时却叹了口气道,他何尝不知道丽质的身体情况,只是丽质十分渴望要个孩子,这也是他们夫妻矛盾的根源。
  “我……”平安郎听到父亲的话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不过还没等他回答,忽然只听外面有下人高声道:“老爷,陛下来了!”
第1295章
张亮的处置
  “参见陛下!”李休与平安郎快步来到前厅,当看到李世民时,父子二人也立刻上前行礼道,不过这时李休也满肚子的疑问,毕竟这大清早的,李世民为何会忽然跑到自己家里来?
  “不必多礼,安儿你今天怎么没去东宫?”李世民看到平安郎竟然也在,当下也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自从平安郎成为他的女婿,李世民对平安郎也格外看重,甚至连称呼都改了,说起来这也很正常,毕竟大唐可没有驸马不得干政的规矩,事实上公主下嫁反而是大唐笼络重臣的手段之一。
  “这个……”平安郎不敢对李世民撒谎,但也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和丽质生不生孩子的事,所以这时也看向李休。
  “唉,还不是丽质要不要生孩子的事吗,这小子担心丽质的身体不好,所以一直不肯要孩子,也不肯纳妾,但丽质却一直想要个孩子,为此两人之前还闹了点别扭,我今天也是特意留下他,想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李休倒是没有任何的隐瞒,毕竟丽质也是李世民的女儿,像这种家事遮遮掩掩的反而不太好。
  “呵呵,原来是这件事,其实丽质前天进宫和我提起过这件事,我今天来也是有话要对安儿说。”李世民这时也看向平安郎说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休和平安郎都是一愣,随后只见李世民这时走到平安郎的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朕知道你是担心丽质的身体,但是你也应该知道,丽质是多么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哪怕是天大的危险也阻止不了她,所以朕觉得你和丽质应该再商量一下,该要孩子时也不要犹豫!”
  “可是……”
  平安郎这时刚想再说些什么,却只见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另外我亲自问过孙道长了,丽质的身体情况也并非完全不能怀孕,只要在怀孕后细心调养,还是有很大可能安全的生下孩子的。”
  看来李世民也早已经被丽质给说动,所以今天也特别跑来做说客的,这让平安郎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最后只好苦笑一声道:“多谢父皇如此关心,不过这件事我还是要和丽质商量一下,如果她真的铁了心要孩子,那我们就冒险试一试。”
  李世民听到平安郎总算是答应了要孩子,这让他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随后又夸赞了他几句,说起来平安郎可是李治身边最得力的助手,东宫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由他来处理,这让李世民也十分的满意,毕竟只要不出意外,日后李治身边就能有一个得力的大臣,就像自己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一样。
  “对了,朕今天来除了安儿和丽质的事,另外还有两件事想和你商量!”正在这时,只见李世民忽然转向李休再次开口道。
  “儿臣告退!”平安郎听到李世民和父亲有事情商量,当即也主动开口告退道,他虽然是李世民的女婿,但有些朝中的机密还是不方便接触,特别是随着他对朝政了解越多,越是感觉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多,反而对自己不是什么好事。
  “不必,安儿你也留下来听一听吧,等到日后也可以讲给雉奴听,毕竟这两件事都有朝政有关。”李世民这时却再次开口将平安郎留了下来道。
  平安郎听到李世民不让自己走,于是也就点头称是,然后站到了李休的身后,随后这才听李世民这时缓缓的道:“就在三天前,一个叫常德玄的人告发张亮有谋反之心,朕也让飞奴司暗中调查了一下,发现张亮的确有不轨之心……”
  随着李世民的讲述,李休也终于知道了张亮那边是怎么回事,说起张亮这个人,李休也算是比较熟悉,因为当初李世民刚登基时,马爷从飞奴司退下来,就是张亮暂时接管了飞奴司,不过张亮对管理飞奴司不怎么擅长,后来李世民还是再次启用了马爷。
  除了掌管飞奴司外,张亮也曾经历任御史大夫、工部尚书、太子儋事等要职,而且在地方上任职时,也颇有政绩,可以说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张亮的能力虽然出众,但人品却很一般,特别是他为了巴结李世民,竟然休掉了自己的发妻,娶了李世民的一个堂妹李氏,结果这个李氏却不是个省油的灯,不但四处给张亮戴绿帽子,而且还喜好巫蛊左道,交结巫师,偏偏张亮还不敢管,甚至还把李氏的奸夫收为义子,这下张亮的名声也彻底的败坏掉了。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上面的事,还不至于让张亮犯下杀头的罪名,而是张亮受到李氏的影响,竟然也开始结交术士,甚至将术士的一些鬼话信以为真,比如有个叫程公颖术士说张亮卧如龙形,必能大贵,结果这竟然让张亮大为高兴,重赏了这个术士,甚至还经常对自己的义子说,自己有个小妾算命,结果算命的说自己这个小妾有王命。
  可以说张亮虽然没有明着谋反,但从他的种种言行来看,他也的确有了不臣之心,结果这件事也不知道怎么被一个名叫常德玄的人知道了,于是就向朝廷告发,李世民刚派人去查,张亮的那些义子们就纷纷背叛了他,向朝廷作证张亮有不臣之心,结果也坐实了张亮的罪名。
  李休听完张亮的事,一时间也露出沉思的神色,毕竟张亮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但是当初李世民秦王府的老人,而且还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过大功,甚至在凌烟阁中的排名还在程咬金之上,再加上张亮只是有不臣之心,但却没有谋反之实,所以处理起来也十分的棘手。
  “安儿,你觉得朕该怎么处置张亮?”就在这时,李世民忽然起了考量一下平安郎的心思,于是这时也笑呵呵的看向他问道。
  平安郎也没想到李世民会第一个问自己的意见,这让他先是一愣,随后就站出来回答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张亮虽然有不臣之心,但却没有真正谋反,再加上他以前为朝廷立下的功劳,所以罪不至死!”
  平安郎的话一出口,李休和李世民却是相视一笑,平安郎虽然沉稳,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事情还是欠考虑,看来日后也需要多加历练一番才是。
第1296章
薛延陀之乱
  张亮虽然有不臣之心,但毕竟没有真正的谋反,再加上他以前的功劳,所以平安郎觉得他罪不致死,不过李世民听后却是淡然一笑,随后看向了李休,看样子是想让李休教导一下平安郎。
  身为父亲,教导儿子本来就是他的责任,所以这时只见李休伸手拍了拍平安郎的肩膀道:“平安郎,表面上来看,张亮的确是罪不致死,但是除了上面的罪责外,这些年张亮还收了五百名义子,若无谋反之心,何必养这么多人?”
  “这……”平安郎听到父亲的话也不由得一愣,刚才李世民倒是讲了张亮有不少义子,不过他还真没太注意,却没想到有五百人之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初李承乾谋反,也不过才收拢了一百多人的死士,而张亮却收了五百名义子,这五百人很可能会被张亮安插在军中或地方,这可就是一股足以引起朝廷警戒的势力了。
  “张亮,自取死路,不值得同情!”李世民这时也忽然开口道。
  其实如果仅仅只凭张亮有不臣之心,李世民念在他往日的功劳上,恐怕也不会起杀心,顶多也就是将他贬为庶人而已,不过张亮却自取死路,竟然收下五百名义子,这些人或是在军中,或是在地方,而且这些人良莠不齐,其中有不少人仗着张亮的势力胡做非为,已经形成极大的危害,再加上张亮本身又有不臣之心,这才是李世民狠下心要杀他的主要原因。
  平安郎也是极其聪明的人,得到李休和李世民的指点后,也是立刻明白过来,当下也是点了点头,另外他还想到一点,那就是现在李世民的年纪大了,可以说现在正值大唐皇帝新老交替之际,自然容不得任何潜在的威胁,而张亮却是犯了这个大忌讳,也难怪自己的父亲和岳父都如此的不留情面。
  “儿臣明白了,多谢父皇和父亲的指点!”当下平安郎也向李世民两人表示感谢道,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其实却是错综复杂,若不是有李休和李世民的指点,恐怕光靠平安郎自己很难悟的出来。
  看到平安郎已经明白自己要杀张亮的原因,李世民也高兴的点了点头,不过随后他就想到了今天来找李休的第二件事,当下脸上却露出几分喜色的道:“李休,刚刚接到的消息,薛延陀的夷男死了!”
  “真的!”李休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由得大喜过望地叫道,自从突厥被灭后,薛延陀就成为草原上的霸主,虽然表面上臣服大唐,但双方却是摩擦不断,而且夷男此人也的确是个雄才大略之人,哪怕几次受到巨大的打击,但依然挺了过来,在漠北草原称雄,成为继突厥之后大唐最大的威胁。
  当然李世民也曾经多次想要发兵灭了薛延陀,但是漠北草原太过遥远,大唐劳师远征实在不智,所以最后只能打消了直接出兵的念头,改为暗中联络回纥等部落打压薛延陀,另外飞奴司也在积极的离间薛延陀的内部,只不过有夷男这个枭雄在,大唐这些暗中的策略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哈哈哈~千真万确,飞奴司的几路情报都已经确认了夷男死了,而且他的长子拔灼已经继承了他的汗位,不过夷男可不是只有拔灼这一个儿子,另外还有一个叫曳莽的儿子,这个曳莽不是夷男的正妻所生,但却极受夷男的宠爱,手中掌握着薛延陀东部的不少部落,现在这个曳莽不服他大哥接任汗位,两人之间也是剑拔弩张!”李世民这时再次大笑一声道。
  夷男的两个儿子早就进入到他的视线之中,甚至飞奴司也早与这两人有过接触,现在他们两人为了汗位而不和,这也正中了他的下怀。
  “太好了,夷男的两个儿子不和,只要从中稍加挑拨,定然可以让他们自相残杀,到时无论谁胜谁负,都将使得薛延陀元气大伤,到时哪怕咱们大唐不出兵,恐怕回纥这些死敌也不会放过他们!”李休这时也再次惊喜地叫道,薛延陀不灭,大唐就没办法统一草原,而现在正是灭掉薛延陀的好机会。
  “不错,朕也是如此想法,当初你和无忌曾经向朕献上征服草原的三步策略,可惜第一步虽然灭掉了突厥,但是第二步要让草原上的势力分化瓦解,使得整个草原变成一盘散沙,再也没有可以威胁我们大唐的势力却一直没能完成,就是因为有薛延陀在,现在只要灭掉了薛延陀,就可以彻底的让草原变成一盘散沙,接下来就可以实行你说的第三步了!”李世民这时也兴奋的道,当初他和李休、长孙无忌定下对草原的策略,这些年虽然进展困难,但他地一直没有忘记。
  “父亲,当初您和父皇定下了什么样的策略?”听到李休和李世民的对话,这时平安郎却有些不解的追问道,毕竟他这时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当初在陛下刚刚登基时,突厥多次威胁我们大唐,成为咱们的心腹之患,为了彻底解决北方草原的威胁,所以当初我们与陛下也多次商议,后来还是长孙无忌提出三步策略,分别是灭掉突厥、分化瓦解草原上大势力,最后则是吞并草原,从而彻底的解掉掉北方草原的威胁!”李休这时微笑着向平安郎解释道,这些大方向上的事情让他知道,日后也有利于他对朝政的把握。
  “父皇你们真是目光长远,在突厥未灭之时就已经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儿臣拜服!”平安郎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大为惊叹,随后也恭敬的向李世民和李休行了一礼道,他还真没想到这个对草原的策略竟然是十几年前就已经定下的。
  “像草原这种威胁中原多年的顽疾,自然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这点你也要向你父亲多学一下,毕竟当初也正是你父亲先提出的彻底解决北方草原的想法,才有了后来无忌提出的三步策略,而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能完成前两步已经相当难得了,至于第三步吞并草原,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这点就需要靠你和雉奴一起努力了!”李世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伤感的神色。
  夏商周时期开始,华夏四面都有敌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但是后来经过先人的努力,东、西、南三面的敌人几乎都被灭掉了,哪怕还残存一些,但对大唐的威胁也不大,可唯独北狄,也就是北方草原上的敌人一直没能灭掉,哪怕中原多次将北方的敌人打的四散奔逃,但只要中原不掌控草原,北方迟早还会出现新的敌人。
  李世民是中原历史上少有的雄主,他从登基时就立下决心,要扫平大唐周围所有的敌人,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太平江山,所以他在灭掉突厥后并不满足,而是想要彻底的吞并草原,从而灭掉华夏最后的一个大威胁。
  只不过北方草原不但面积广阔,而且民风也十分的彪悍,大唐想要吞并这里简直太难了,甚至光靠他这一代也很难完成,特别是他现在年纪大了,更感觉精力不济,所以李世民才说吞并草原的事还要靠李治和平安郎他们这一代。
  “父皇言重了,您和父亲都还不到五十,日后有的是时候慢慢的吞并草原!”平安郎也发现了李世民脸上的伤感,当下也是开口劝道。
  “哈哈哈~这一点你和你父亲还真是像,都是十分会安慰人,不过说实话,以我的年纪,恐怕想要彻底的吞并草原也是有心无力,不过就算如此,我也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到时你和雉奴也要参与进来,咱们合两代人之力,朕就不信吞并不了草原!”李世民先是大笑一声,随后又露出一副坚毅的表情道,只要他决心要做的事,就绝不会半途而废。
  几天之后,张亮谋反的罪名被坐实,随后满门被抄斩,他的五百义子大部分被杀,这也给大唐的勋贵们立下一个警告,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毕竟李世民连张亮这样的功臣都敢杀,更别说其它人了,这下让不少人都收了心,同时这也为李治日后登基扫平了道路。
  而薛延陀那边随着夷男的去世,拔灼虽然继承了他的汗位,但是却难以服众,特别是他的弟弟曳莽数次生事,如此一来,他们兄弟之间也是势如水火,而飞奴司也开始大显身手,很快拔灼与曳莽终于大打出手,曳莽掌握着薛延陀东部的各大部落,实力虽然比拔灼弱一点,但也十分有限,所以双方也是打的不可开交。
  看到薛延陀果然陷入到内乱之中,李世民也是大喜过望,随后就与群臣商议出兵的事,不过对于是否出兵这件事,朝堂上却是吵成一团,支持与反对的人都有不少,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1297章
曳莽败亡
  草原碧蓝的晴空之上,一轮骄阳挂在正中,哪怕已经到了夏末,但阳光依然很烈,此时又正值正午,猛烈的阳光就像是一把把利剑一般,草原上大部分的生灵在这种暴晒之下,也一个个无精打采的耷拉着脑袋,连草间的虫儿也没有精神鸣叫,整个大草原上也是一片安宁。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一阵剧烈的马蹄声打破了草原的安宁,紧接着只见一支残破的草原骑兵飞奔而来,人人脸上都带着惊慌之色,只见这支骑兵人人身上带血,更有不少人受了伤,其中有些人还受伤颇重,只能伏在马背上抱着马脖子狂奔,偶尔有人体力不支从马背上落下,后面的骑兵却是丝毫不停留的飞奔而过,留下一具被踩踏成烂泥的尸体。
  若是站在高处向下俯视的话,肯定可以看到就在这支逃兵身后的数里处,正有一支草原骑兵正在追击,而且这支骑兵无论是数量还是气势上,都远比前面的骑兵要强得多,这也使得前面的逃兵根本不敢回头,只能拼命的向前飞奔。
  而就在这支残破的骑兵刚刚冲到一座土山附近,却没想到忽然土山后面传出一阵“呜呜”的号角声,紧接着一支伏兵从土山背后杀出,一下子将这支逃亡的骑兵拦截下来。
  “逃!”逃亡骑兵为首的将领看到前有伏兵,当下大吼一声调转马头就向东方逃去,但是还没等他逃出去多远,却没想到东方又有一支伏兵杀来,逼得他们不得不再次转向,但是这里显然已经布下了杀阵,四面八方都有伏兵,最后连后方的追兵也杀到了,一下子将他们这支残兵给围在了当中。
  “曳莽!我的好弟弟,你这是要到哪去啊?”正在这时,只见最后赶来的追兵队伍中有一个身披大氅的中年人排众而出,来到阵前看着面前这支被包围的逃兵大笑道。
  “拔灼!你不要欺人太甚!”只见逃亡的骑兵中也有一个中年将领走出来,盯着对面的中年人怒吼一声道,不过相比对面中年人的那种从容,他现在却显得焦虑不安,甚至有些色厉内荏。
  “哈哈哈~欺人太甚?曳莽你也能说得出口,如果不是我早有准备,一举击败了你的大军,恐怕现在被包围的就是我了!”只见身披大氅的中年人这时再次大笑一声道,笑声中也带着无比的得意与自负。
  这两个中年人正是薛延陀可汗夷男的两个儿子,那个身披大氅、面带得意的中年人正是夷男的长子拔灼,同时也正是他被夷男指定为自己的继承人,现在是薛延陀的可汗。
  至于那个逃亡的中年人则是夷男的次子曳莽,同时也是夷男最宠爱的儿子,之前薛延陀东部的大部分部落都归他掌管,甚至在夷男死后,曳莽也并不服气自己的大哥继承了汗位,所以就在一个月前起兵造反,希望可以击败自己的大哥夺得汗位。
  可以说曳莽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而且他掌握着东部部落的人马,实力并不比拔灼差多少,再加上拔灼才刚刚登上汗位,许多部落的小可汗对他并不服气,所以拔灼能动用的兵力甚至还不如他,所以曳莽也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但是曳莽只顾着计算自己这边的优势,却忘了计算自己这边的劣势,比如他身上就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太过残暴,自从他掌管东部部落后,对手下的各个部落也是十分的苛刻,稍有差错就会杀人灭族,这也使得东部部落对曳莽的怨言也是极大。
  只不过以前夷男在世时,东部部落畏惧夷男的威势而不敢反抗,但是现在夷男死了,曳莽却还要逼着他们去和拔灼争位,这让不少部落都是更加不满,结果在曳莽与拔灼决战之时,不少东部部落纷纷倒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本来拥兵近十万的曳莽就一败涂地,最后不得不率领着败兵一路狂奔,却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拔灼追了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