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515

  就在刘仁愿的话音刚落,两只舰队也终于进入到射程之内,刘仁愿首先下令攻击,眨眼间无数床弩飞射,冲在最前面的新罗船只立刻被射成一个个大刺猬,但却无还手之力,显然大唐这边的装备精良,武器的射程也在远超新罗人。
  不过床弩的威力有限,而且新罗人的战船也受大唐的影响,建造的十分坚固,光靠弩箭很难将他们射沉,而且随着双方的接近,他们也开始了反击,两只舰队之间弩箭纷飞,等到双方再靠近时,早已经准备好的投石机也立刻发射,灰瓶、巨石、火油四处纷飞。
  李晋这时也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场海战,结果他很快就发现海战与陆战的不同,无论陆战再怎么变化,总归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但是海战却完全不同,一艘又一艘的战舰其实更像是一座座小小的城池,双方的战斗其实是城池与城池之间的战斗,个人的勇武在这种战斗中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反而是船只的性能,以及武器的精良与否更能影响海战的结果。
  李晋不愧是得到了李靖的真传,一眼就看出了海战与陆战的不同,而且他还发现,大唐海军这边的装备明显比新罗人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虽然双方都有床弩和投石机,但大唐这边的武器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落点也更精确,这些都不是新罗人能比的。
  再加上大唐海军的战舰高大坚固,最大的旗舰甚至比新罗人的旗舰大出两倍,如此大的差距下,哪怕大唐的旗舰不用武器,直接撞过去也能把新罗人的战舰撞沉,事实上刘仁愿还真的指挥着旗舰杀进新罗人的舰队,一时间就像是虎入狼群一般,一艘又一艘的新罗战船被旗舰压在身下,最后被碾碎沉没。
  “差距太大了,这根本不是军队之间的战斗,而且国力之间的比拼,所以新罗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李晋看着越来越多沉没的新罗战船,当下也十分冷静的开口道。
  在陆上作战时,双方的装备虽然十分的关键,但是装备精良的一方并不一定能胜过装备差的一方,毕竟还有其它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战争的结果,可是海战却完全不同,装备在海战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像现在这场战争,新罗人的战船甚至比大唐多出一倍,人数也不比大唐少,可是在交战时,却被大唐的海军彻底碾压,连一点翻盘的希望都没有。
  新罗水军的败局已定,这时刘仁愿也指挥着旗舰冲出新罗水军,没有再加入战局,而是开始指挥着其它的战舰清剿新罗水军,随后他这才笑着对李晋道:“李校尉感觉如何,可看出海上交战与陆上的不同?”
  “看出来了!”李晋这时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后眼睛也流露出一种兴奋的神色道,“不过海战与陆战虽然有所不同,但也有共通之处,若是深入研习的话,倒可以将海战整理出一套兵法,日后说不定还可以让军校也增加海军的学习科目!”
第1330章
拿海军练手
  “晋儿这小子实在太能折腾了,前段时间还在骑兵中厮杀,结果现在倒好,竟然跑去登州刘仁愿的手下去学习操练海军了。”黄渠河边的柳树下,李世民将一份情报递给旁边的李休笑道,这也是他刚刚接到的消息。
  李休接过这份情报看了一下,脸上也露出无奈的表情道:“随他折腾吧,不过我倒是对海军十分看好,只可惜之前刘仁愿等人一直抓不住海军的重点,使得海军只固封于北方沿海,多年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希望晋儿日后能给海军带去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哈哈~说起来当初也是你一力要求,将海军从水军中独立出来,可惜这些年海军却是停滞不前,现在连晋儿也去了海军,看来你们父子还真是和海军有缘啊!”李世民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道。
  “陛下,现在咱们大唐在陆地上几乎没有什么敌手,不过海上也同样不能松懈,海军已经成军这么多年,但却一直裹足不前,刘仁愿接管海军后,虽然他也很努力,在海军战法上也做出一些成绩,但是他却缺少长远的目光,所以陛下是不是换个人去掌管海军?”李休这时犹豫了一下终于再次开口道,本来他已经辞官,这些话也不应该由他来说,但他实在不想好不容易才独立出来的海军被毁掉。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刘仁愿这次让晋儿进入海军的目的可不怎么单纯,甚至他也想借这个机会脱身!”只见李世民这时再次大笑一声道,李休想要换掉刘仁愿,恐怕刘仁愿知道后只会感激涕零,这点恐怕李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脱身?难道说刘仁愿不想再掌管海军了?”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吃惊的表情道,本来他还担心自己建议换掉刘仁愿会得罪对方,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不错,刘仁愿这些年的确很努力,但就像你说的,他的能力有限,海军在他手中一直发展不起来,而且朝中一些大臣觉得海军花费太大,平时的用途却不多,所以一直提单削减海军的用度,这让刘仁愿身上的压力也很大,早就想换个地方了,所以这次他看到晋儿对海军感兴趣,立刻就倾力培养他,估计是想晋儿成长起来后,替他接管海军。”李世民笑呵呵的开口道,刘仁愿是他的亲卫出身,对这个人他自然也十分的了解。
  “晋儿?这怎么可能,晋儿现在也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尉,在海军中也是寸功未立,再加上他年纪又小,想要接替刘仁愿的将军之位,恐怕最少也得十几年。”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就摇了摇头道。
  “怎么不可能?不要忘了现在新罗和百济正在打仗,咱们的海军也参与进去了,只要刘仁愿愿意,很容易就能将一些战功安到晋儿头上,如此一来,晋儿也就有了升迁的理由,再加上以晋儿的能力,很容易就可以在海军中站稳脚根,到时刘仁愿只要再耐心的培养晋儿几年,他就可以顺利的把海军交给晋儿,自己请求调到其它地方了。”李世民再次笑呵呵的道。
  “这……”李休听到这里再次一愣,随后又有些不敢相信的道,“可是就算是这样,晋儿也太年轻了,海军独立成军,麾下足的两万余人,几百条战舰,统领如此庞大的海军,最低也要中郎将才行,就算再过几年,晋儿也不过二十多岁,若是真让他统率海军,恐怕这升迁也太快了吧?”
  大唐于中央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以大将军统领诸卫,每卫设的将军,将军之下设有中郎将,左右郎将等职,每卫常设兵马也不过才两三万人,可以说海军的编制就相当于一卫,只不过海军毕竟不受重视,所以海军将军的职位并不高,比如刘仁愿就是中郎将,不过以李晋的年纪,二十多岁就成中郎将还是有些太早了。
  “这算什么,霍去病二十多岁就能封侯,晋儿就算比不过冠军侯,但做个中郎将也没什么。”李世民说到这里时,脸上忽然露出几分凝重的表情又道,“更何况现在海军的情况十分不妙,不少大臣都对海军有意见,想要削弱海军的开支,朕也不好一直偏向海军,所以必须让海军做出一些成绩来,晋儿历来大胆,他若是统领海军,日后说不定能让海军起死回生!”
  “这个……”李休这时也终于听出李世民的言外之意了,看样子是朝堂上对海军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李世民也有些支撑不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海军迟早都要裁撤掉,与其让海军这么默默的被裁撤,还不如在海军裁撤之前扔给李晋折腾一下,如果李晋真有本事把海军折腾活了最好,如果折腾不活也没什么,就当给他练手用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禁心生感动,毕竟为了培养李晋,李世民竟然舍得用这么大的手笔,日后无论海军是否能起死回生,对李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历练,这种机会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对了,雉奴昨天向我提议,说是想把平安郎从云州调回长安,毕竟他现在接手了许多政务,平时也忙的要命,身边虽然有人辅佐,但他却觉得都不如平安郎。”李世民这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当下再次和李休商量道。
  “平安郎去云州的时间还短,虽然做出一些政绩,但远没有达到他之前给自己立下的要求,另外太子才刚接手政务,正是锻炼他能力的时候,若是平安郎回来帮他,反而不容易让他成长起来,所以我觉得还是再等两年再说吧。”李休考虑了片刻也十分慎重的回答道。
  “有道理,雉奴的确需要快点成长起来,既然如此,那就让平安郎在云州多呆两年,另外丽质和平安郎也不能一直分居两地,所以我想将丽质送到云州去与平安郎团聚。”李世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随后又谈起了两家的家事。
  “让他们夫妻团聚自然是好事,只不过云州那边毕竟是草原,丽质的身体比较弱,我担心她去了云州会不适应当地的水土。”李休这时却有些担心的道。
  “呵呵,你怎么忘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孙道长的高徒,他的医术可比一般的大夫强多了,丽质在他身边反而受到的照顾更好,而且这段时间云州发展的很快,确切的说整个漠南都发展的很快,特别是道路修建好之后,漠南已经被咱们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各地的城池也建造起来了,云州靠近西受降城,那里的城池也是第一批建造的,现在估计大体上应该完工了,说起来草原上的风沙大,但却吹不到城中,丽质去了那里也不会受苦。”李世民再次微笑着回答道。
  看到李世民都已经考虑的这么周全了,李休也终于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问道:“陛下,现在草原上的道路已经修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修到漠北,我可是听说回纥人一直想要把漠北给吞下?”
  “哈哈~吐迷度不是上表请求修建参天可汗大道吗,这条路现在已经修建了将近一半,估计明年入冬之前就可以完工了,到时草原到西域都将处于咱们大军的威慑之内,至于回纥的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本来朕还想暂时满足他们,不过上次晋儿那么一闹,回纥人也老实了许多,漠北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咱们的掌握之中。”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世民这时忽然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又道:“另外回纥那边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回纥内部马上就要乱起来了!”
  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就想到之前赵德言曾经告诉过自己,飞奴司已经开始对付回纥,特别是离间吐迷度和乌纥这对叔侄,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回纥就会成一团,再也无暇顾及漠北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放下心来,随后又和李世民闲聊了几句,等到天色将晚时,李世民这才收了鱼竿回宫,说起来他这段时间也经常出宫,除了来李休这里,另外也会去书院、南山等地,甚至有时还会跑去洛阳住几天,可谓是十分的逍遥自在,而且整个人的气色也好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不会刚过五十就忽然去世。
  李世民离开了,但是李休却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坐在河边陷入到沉思之中,他从穿越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也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中年人,妻儿儿女成群,而大唐在他的影响下,也慢慢的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轨迹,现在连他也不知道日后大唐将走向何方?
  “人到中年,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不让人省心啊!”最后李休长叹一声,这才站起来收起钓竿回到府中,晋儿的事还需要告诉平阳公主,另外他和明空的婚事也该办了,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在登州成亲。
第1331章
贞观二十八年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眨眼间已经到了贞观二十八年,本来在五年前就应该去世的李世民却还活着,主要还是多亏了当初李休和长孙无忌劝他放权,这才使得他延长了数年的寿命。
  东方的天际刚刚发白,平安郎,确切的说是李安也早早的起床,平安郎是他的小名,但是他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所以哪怕是李休这些长辈,也不再以小名称呼他。
  多年前李安在云州任职,一直做了四年的刺史,在那四年里,云州在他的治理下也是秩序井然,再加上朝廷对草原的吞并,也吸引了不少关中、河南等地的百姓前去定居,毕竟大唐再怎么富裕,但肯定还是有不少穷人。
  而按照大唐的规定,只要是大唐的子民去了草原,立刻就能分到一片牧场,以前没人敢去是因为担心安全,但现在随着大唐的吞并与治理,草原名州的治安也大为好转,于是有不少胆大的人就进入草原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四年之后,大唐在漠南一带的统治已经十分稳固,甚至连漠北也纳入到大唐的领土之中,只不过大唐对漠北的统治还比较薄弱,暂时达不到漠南的程度,但现在大唐吞并草原的大势已成,只要大唐自己不乱,日后整个草原迟早都会被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
  等到云州刺史的任期结束,李安就被调回了长安,毕竟现在李治接管了相当一部分政务,每天都是忙的不可开交,所以他早就想将李安调回到自己身边帮忙,现在总算是如愿了。
  天色还早,丽质依然在熟睡之中,李安起床后帮妻子盖好被子,然后悄悄的出门来到外面,他每天早上要去上早朝,所以每次都是天刚亮就得动身,家里的下人这时也准备好了马车,甚至连早饭也送上车子,因为时间很紧,所以他一般都是在车上吃早饭。
  “安儿等我一下!”不过就在李安准备让马夫赶着马车去长安城时,却没想到忽然有人高喊道,紧接着只见父亲李休迈步走了过来,并且也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父亲你这是要准备去长安?”李安看到李休的样子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自从李休辞官后,李世民和李治虽然几次想要让他再次到朝中为官,但却都被他给拒绝了,平时也很少去长安,却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早起来,而且还和自己同乘一车。
  “不错,昨天宫中送来消息,说是陛下的身体不太好,我打算进宫探望一下。”李休这时坐下来道,同时吩咐马夫开始赶路,毕竟天色不早了,他不想耽误了李安上早朝。
  “陛下的身体不太好?”李晋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愣,随后又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可是前天我还陪太子见过陛下,当时陛下精神抖擞丝毫没有一点病容,怎么这才一天不见就病了?”
  “人的年纪大了,自然不能和年轻人相比,特别是陛下前些年日夜操劳,生活也没有节制,结果使得身体元气大伤,这几年虽然安心休养,但身体的根基却已经坏了,昨天陛下感染了风寒,本来只是小病,但是到了下午时却已经卧床不起,晚上我才接到消息。”李休这时叹了口气道。
  虽然李世民听他和长孙无忌的劝说放权休养,比历史上已经多活了五年,但是现在李世民的身体却开始再次恶化,毕竟休养只能给李世民延命,但却不能让他长生不老,这次李世民虽然得的是小病,但症状却十分严重,甚至卧床不起,从医理上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所以李休才想要亲自去探望。
  李安也精通医术,听到父亲的话也立刻猜到了李世民的身体情况,这让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李世民是他的岳父,万一对方真的有什么好歹,还不知道丽质会有多伤心?
  “对了,这段时间太子主要在做什么,朝中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李休这时对儿子再次开口问道,现在李安官拜太子洗马之职,不过这个官职可不是给太子洗马的,而是用来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极为重要,日后若是李治登基,太子洗马几乎是内定的宰相。
  “陛下将越来越多的政务交给太子,所以现在太子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哪怕有我们这些辅臣帮他分担,但他依然很忙,我已经劝说他学陛下一样将手中的权力下放一些,这样自己也能轻松一点。”
  只见李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朝中的大事倒是不少,比如安西都护府又往西扩张了一部分疆域,朝中有大臣认为安西都护府治理的土地太大,所以建议将安西都护府分拆开来,另外还有银行已经深入到州县,几乎每州每县都有银行,只不过户部想将银行纳入到自己的管辖,现在双方正在打嘴仗,对了,还有一件事!”
  说到银行时,李安忽然想到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当下一拍脑袋又道:“前段时间二弟率领着海军出兵倭国,抢了倭国的银矿,倭王派使节来告状,结果引来一些大臣弹劾二弟胆大妄为,不过这件事却被陛下给压下来了!”
  “呵呵,你二弟这件事做的不错,咱们银行自从发行金银币后,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金银,美洲那边虽然盛产金银,但距离却太远了,运输也不方便,反倒是倭国那边有个大银矿,现在咱们铸造银币的白银有一半都是从倭国运来的,以前咱们还要拿货物与倭国交换,现在晋儿占了银矿,日后开采的白银自然都是咱们的了,这么大的利益陛下自然不会理会倭国!”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笑道。
  刘仁愿培养了李晋几年后,果然主动将海军扔给了李晋,自己跑去南方领兵了,结果李晋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将海军治理的十分兴盛,这主要是李晋对海军的理念与刘仁愿不同,不过也正是这点不同,使得李晋这几年受尽别人的非议。
第1332章
进攻型海军
  大唐的海军从来不是用来防守!这是李晋提出的海军理念,以前无论是刘仁愿或是其它的将领,他们都将海军当成一支驻守在大海上的守军,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却绝对属于落后的,而李晋接管海军后,却是将海军变成了一个进攻型的军种。
  刚开始李晋就率领海军开始清剿大唐沿海的海盗,而且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北方沿海,南方沿海那里海贸发达,更滋生出许多打劫过往船只的海盗,以前大唐的水军只巡视近海,只要这些海盗不上岸,大唐的水军也懒的管。
  不过李晋却对这些海盗大加清剿,短短几年内,就将大唐周围海域的海盗清扫一空,不能说海盗完全被剿灭吧,但是再也没有太大的海盗势力,剩下的小猫三两只也只能偷偷活动,不敢像以前那样在大海上横行。
  当然海军做这些事情时,背后需要无尽的钱财支持,朝堂上本来就对海军花费太大十分不满,李晋也要不来更多的钱财,不过他是李休的儿子,在赚钱这方面也颇有天赋,比如他将清剿海盗当成一个重要的财源,毕竟那些海盗以前四处抢劫,积累的大批的钱财,可以说每个海盗窝就是一个大宝库。
  不过海盗的财宝虽多,但却是一次性的,所以李晋又为海军发展出第二条财路,那就是给那些商船提供护航,从中收取一定的劳务费用,这种做法即补贴了海军,又受到海商的欢迎,而且还是一条长久的财源,海上经商越是频繁,他们的收入也就越多。
  随着海军的发展,李晋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海盗的清剿,而是将目光锁定在周围的小国身上,比如盛产白银,却又不愿意向大唐称臣的倭国,而且对方离海军的老窝登州还特别近,结果就在今年时,李晋打着清剿倭国海盗的旗号,一举攻占了倭国的石见地区,将倭国最大的财政来源抢了过来。
  想到李晋这几年在海上的作为,李休也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李晋有能力有手段,而且还受自己的影响,做事不受传统礼法的束缚,结果自然给他引来很多的非议,朝堂上对他的弹劾就一直没断过,不过有李世民压着,再加上李治和李安的帮忙,所以谁也奈何不了李晋。
  “安儿,倭国的银矿牵涉甚大,不是你二弟的海军能沾手的,明天我会给你二弟写信,让他把银矿交给朝廷管理,你和太子也准备一下,毕竟这个银矿对银行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李休沉思了片刻忽然开口道。
  李晋掌握海军胆大妄为,已经有不少人对他产生非议了,而且海军势力强大,以前把持海运的一部分收入也就罢了,毕竟那些只能算是补贴,但若是再把持银矿的话,那可就有些要犯忌了,毕竟一支军队有钱又有人,恐怕任何皇帝都容不下。
  “父亲的意思我明白,等下我也会给二弟写信,而且我觉得以二弟的聪慧,肯定会想到这一点,肯定不会做犯忌的事!”李安当下也点头道。
  就在父子二人谈话之时,马车也终于进到皇宫,李安赶往太极殿参加早朝,现在李世民生病,早朝暂时由李治主持,而李休则直接去了两仪殿见李世民,本来李世民的寝宫是甘露殿,不过这几年李世民觉得甘露殿太过潮湿,所以就搬到两仪殿居住,平时也方便与李治等人见面。
  当李休来到两仪殿李世民的寝宫时,却发现长孙无忌也在这里,看到他时也立刻迎上来笑道:“陛下刚才还说你肯定会来,本来我还担心你太懒起不来,却没想到你竟然还真的来了,看来还是陛下了解你啊!”
  “我也是为了搭安儿的顺风车,陛下怎么样了?”李休这时也笑着回道,说着他也来到卧病在床的李世民面前,结果发现李世民这时一脸病容,看起来十分的不舒服。
  “没什么大病,就是感染了风寒,只不过朕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一场小小的风寒竟然都让朕起不来了。”李世民苍白脸上也挤出一个无奈的笑容道,说完他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坐位,示意李休和长孙无忌坐下说话。
  李休也没有客气,当下与长孙无忌坐在李世民的旁边,然后这才开口道:“陛下也不必想的太多,只要按照御医的叮嘱安心养病,应该很快就没事的。”
  “我也是这么劝陛下的,现在内外安宁,太子也能独当一面,陛下只需安心养病就是了。”长孙无忌这时也开口劝道,他来的早一些,之前也和李世民聊了一会,不过可能是因为生病的原因,李世民的想法也有些悲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