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515

  “先生不必担心,我的婚事我自己已经有了打算。”只见兕子这时笑吟吟的道,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真的已经有了打算,只是她的口风太紧,竟然一点也不肯透露出来。
  “罢了,你们这帮孩子都长大了,也都有自己的打算了,我们这些长辈也就不掺和了,不过你要记住,有什么难解的事就来找我,虽然你父皇母后不在了,但你姑姑和姑父都还在!”看着兕子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再次长叹一声道。
  “多谢先生!日后若是有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肯定免不了要麻烦先生,到时先生不要嫌我们烦才是!”只见兕子再次笑道。
  李休在兕子这里呆到下午,他本想等到宁安回来的,可是一直没见到这丫头的影子,最后只得先告辞离开,毕竟他下午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几天之后,也不知道兕子怎么劝说的宁安,结果这丫头竟然同意嫁给狄仁杰,这让李休也是大喜过望,当即将自己的学生找来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结果狄仁杰也是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说起来上次狄仁杰被宁安拒绝,回去后也是越想越难受,甚至连书都读不进去了,做什么事情都感觉无精打采的,而且他本来想再找宁安谈一谈的,可是每次去晋阳宫,都被宁安赶了出来,结果几次下来,他都快感到绝望了,却没想到忽然峰回路转,宁安竟然同意了。
  等到兴奋过后,李休也立刻让狄仁杰给他父亲写信,让对方赶快回来,商议两家的这桩亲事,毕竟结婚可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狄仁杰的婚礼也需要他家的长辈来操持。
第1357章
晋阳宫(上)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李世民已经去世六年了,李休的儿女们也相继成婚,宁安顺利的嫁给了狄仁杰,现在儿女都有了三个了,另外还有李洛等人,也都陆续有了儿女,使得李休家中也是孙子孙女一大堆。
  李安身为大哥,倒是一直呆在长安照顾父母,不过他在朝任有要职,现在已经升任中书侍郎,也就是时人称之为半相,再进一步就是宰相之职,而且李治也一直对他极为信任,所以李安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平时在家的时间也不多。
  李晋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年他一直在海上经营海军,武明空也是他的贤内助,两人生了儿女就直接送到李休这里,另外还有乐安、苏雅、宁安等人的儿女们,也全都送到李休这里学习,所以李休虽然无官一身轻,但每天要教育这帮孙子孙女们也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
  幸好今天是旬日,家里的那帮孩子自然有平阳公主她们这些长辈看着,他也趁着这个难得的休息机会出了门,骑着马来到孙思邈的药观之中,说起来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平时也喜欢和孙思邈交流一些养生的经验,要知道孙思邈现在已经年过百岁,但依然是精神抖擞,为此李治也拜他谏议大夫,但是孙思邈却推辞不肯受,只是让自己的一个学生进到太医院任职,算是代替自己为官。
  不过当李休来到药观时,却意外的被先知孙思邈不在这里,这让李休也是一愣,因为据他所知,孙思邈现在已经很少出诊了,毕竟他年纪实在太大了,哪怕是身体依然康健,但毕竟还是不比年轻人,所以这几年也很少外出。
  当下李休又询问了一下孙思邈在药观中的弟子,结果这才得知原来孙思邈竟然被请到了晋阳宫,这让李休也不由得担心起来,难道说兕子的身体又出了什么问题?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立刻调转马头去了晋阳宫,结果刚来到这里,却发现宫墙内外戒备森严,与往日的情形不对,这让他也立刻猜到肯定是李治也来了,不过这也让他更加担心起来,毕竟连李治都惊动了,很可能兕子的病情十分严重,只不过他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人通知自己?
  李休要进晋阳宫自然也没有人敢拦着,当下不过当他来到前面的支霞殿时,却发现李治与孙思邈相座而谈,旁边还有兕子笑着给他们斟茶,丝毫没有一点生病的样子,这让李休也有些糊涂了。
  “先生您怎么来了?”李治看到李休进来时,也不由得大为惊讶的道,只不过旁边的兕子看向李休的目光却有些复杂,甚至还有些躲躲闪闪的不敢和李休对视。
  “我去找孙道长,却听说他来这里了,本来我还以为是兕子又病了,所以这才跑来探望,不过看兕子的样子,似乎并不像生病?”李休说到最后时,看向兕子的目光中也带着几分疑惑。
  “先生误会了,并不是我生病,而是九哥找孙道长有些事要谈。”只见兕子这时躬身行礼道,只不过她说话时也一直低着头,眼神从来没有和李休接触过。
  “没事就好!”李休听到这里也是松了口气,随后又转向李治道,“陛下找孙道长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只见李治迟疑了一下,随后还是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皇后一直没能为朕生下子嗣,朝中也有些风言风语,所以朕才想问一问孙道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皇后怀上子嗣。”
  听到李治来找孙思邈竟然是为了王皇后的事,这让李休也是心中一沉,王皇后也就是王方翼的那个堂妹,她自从嫁给李治后,倒是生了两个女儿,可是却一直没有儿子,如果这在一般人家倒也罢了,可是对于皇家来说,却是个天大的事情,甚至会让王皇后的位子不稳。
  “陛下,皇后既然生育过女儿,身体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臣以前也教过陛下这方面的知识,想必你也应该明白,生男生女并不是女子能控制的。”李休当下沉声道,他记得历史上的王皇后之所以被武则天干掉,其中最大的罪名就是无子,而现在武则天变成了武明空,但王皇后依然没有子嗣,这让她的后宫之主的位子再次动摇起来。
  “先生误会九哥了,其实九哥对皇嫂并没有废弃立之心,只不过朝中有些人暗中议论,这件事传到皇嫂那里,也让皇嫂十分伤心,大哥也是想让皇嫂再怀个孩子,只要能生下皇子,也就堵住了那些人的嘴。”兕子持到李休有些不高兴,当下也急忙替李治解释道。
  “是啊,我也是看到皇后因为这件事而苦恼,所以才想问一问孙道长有没有什么办法,但又担心被别人知道,所以才将孙道长请到兕子这里。”李治这时也开口解释道。
  听到李治并没有废弃立皇后的想法,这让李休也是松了口气,如果王皇后有什么大的过错,废掉倒也没什么,可是王皇后这些年除了没有儿子,平时也是尽心的帮助李治打理后宫,无论如何也没有废弃掉的理由,更何况废后一事牵扯甚大,很可能会引来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这也是李休不愿意看到的。
  “原来如此,陛下与皇后伉俪情深,倒是我误会了,还请陛下恕罪!”李休当下也立刻认错道。
  “先生不必如此,说起来我也刚好有事和先生聊,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去外面走一走吧!”李治这时却是毫不介意的站起来笑道。
  “先生难得来我这里一趟,不如今天中午就在这里用饭吧,我去亲自给先生和九哥你们做几样拿手的菜!”兕子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以前李休经常来自己这里探望,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李休来自己这里的次数也少多了。
第1358章
晋阳宫(下)
  晋阳宫也就是以前的翠微宫,自从兕子搬进这里后,对宫内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一切都保持着当初李世民在这里的模样,只不过兕子和她姑姑平阳一样,都十分的喜欢花草,所以整个晋阳宫内外都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可惜现在季节不对,许多花草都没有到开放的季节,否则到处都是异香扑鼻。
  李休陪着李治在一条碎石路上边走边聊,主要是李治提出一些施政上的问题,来请教李休的看法,而李休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回答,不过他也强调自己久不在朝堂,所以提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对此李治也点头应是。
  说起来自从李治登基后,各方面都依然延续着李世民定下的策略,主要是李世民给他打下的基础实在太好了,所以很多方面都没必要改变,比如对外的草原策略、辽东策略,对内的施政方针等等。
  “先生,北方那边的路和城池也修的差不多了,只是愿意迁到草原上的汉人数量还是有点少,有些偏远的州竟然只有几百汉人,而且还大多都是商人,这也使得朝廷对那里的统治有些不稳,可是现在无论朝廷用什么办法,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汉人前去定居了。”李治这时提出关于北方的一个问题道。
  “吞并草原的事我也一直关注着,不过这件事急不来,而且前期咱们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草原南部设立的那些州,已经吸引了许多汉人定居,甚至有些州的人口已经达到上州的规模,比之关内的州也不差,至于那些更加偏远的州,之所以造成吸引不到人定居的问题,主要还是咱们大唐的人口还是太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有等到日后人口增长上去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李休对这件事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劝说李治要耐心。
  “其实咱们大唐人口的增长已经很快了,去年我命户部又统计了一下全国的人口,发现除了生育增长的人口外,还有许多隐户、流民等主动入了户籍,现在总人口已经达到八千余万,经之前隋战乱之前还要多,但我还是觉得人口太少!”李治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人口已经成为制约大唐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可是想要增加人口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户部的那个人口统计我也看了,不过我倒是对大唐的人口增长十分看好,因为据统计上说,十岁以下的儿童将近有两千万,占了总人口的两成左右,这些孩子都是在大唐建立后出生的,特别是在贞观十年后,全国婴儿的生育率一直在增长之中,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咱们大唐的总人口就会过亿了。”李休这时却十分乐观的道。
  从李世民登基开始,直到现在李治继位,李休一直建议大唐鼓励生育,事实上这也是大唐一直在做的,比如生三个儿子就可以领取补助,甚至连税收也会有一定的减免,再加上这些年粮食的产量一直在增加,所以大唐的人口也是在以一种爆炸性的趋势增长,再加上大量的隐户、流民等计入户籍,更让大唐的人口加速增长。
  据李休所知,原来历史上大唐人口达到顶峰应该是在一百多年后的天宝年间,那时也不过只有八千多万人,和去年李治统计的大唐人口相当,而且这远不是大唐的人口顶峰,随着红薯、玉米和土豆这些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大唐领土的增加,日后大唐的总人口达到数亿也只是时间问题。
  “先生说的不错,这也是我最为高兴的地方,而且我还按照现在的生育率估计了一下,最多再过十年,大唐的人口就会过亿,而且人口一旦上去了,只要不发生像隋末那样的战乱,一般就很难再降下来。”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终于露出几分笑容道,他从小跟着李休学习,对于数学也有很深的造诣,甚至在他的寝宫里,还有一张人口增长的趋势图表,每过几年都会更新一次。
  “是啊,只要人口上去了,北方的草原、西域,还有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区,都将会得到彻底的开发,到时咱们大唐的统治也只会更加的稳固!”李休这时也微笑着开口道,人口不足,朝廷的统治就会变得薄弱,特别是在异族比较多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地方官的政绩考核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治下人口的增长情况。
  听到李休说到西域,李治也是心中一动,当下和李休又商讨了一下与西域有关的事情,就在李世民去世之前,已经派人彻底的打败了西突厥,从而使得西域各国臣服,而大唐也占据了丝绸之路的东部,将自己的势力伸到了中亚一带。
  李治登基后,也同样尽心的经营西域,虽然西域条件恶劣,但架不住这里是重要的商路,来往的商队川流不息,使得这条路上出现一座座靠商业建立起来的城市,再加上西域各国的臣服,许多唐人也搬到了西域居住,因此大唐对这里的统治甚至比草原还要稳固一些。
  不过西域那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唐已经与波斯接壤,这些年波斯与东罗马帝国联合起来对抗大食,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依然打的很艰苦,毕竟现在的大食正处于帝国的上升期,兵锋之盛恐怕除了大唐外,再无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抗衡。
  以前大唐因为距离太远,并没有太多的介入到西方三国之间的战争中,顶多也就是象征性的支援给波斯一批物资,但是现在大唐与波斯已经接壤,双方的商业已经联通起来,所以大唐对波斯的支援力度也加大了许多,毕竟大唐还需要波斯在前面顶着,至少暂时不能让他倒下。
  “先生,咱们一直是站在波斯那边的,这点大食人也知道,可是就在前几天,南方传来消息,说是大食人派人使团来到咱们大唐,估计是想劝说咱们放弃对波斯的支援。”李治最后开口道。
第1359章
糊涂账(上)
  李休也没想到大食人竟然会派使团来游说大唐,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毕竟大食这些年虽然依然保持着战场上的优势,但是在东罗马和波斯的联合抵抗下,大食的日子也不好过,特别是东罗马帝国经常派海军从地中海沿岸侵袭大食的后方,更让大食苦不堪言,几次进攻都因为后方被偷袭而不得不退兵。
  “大食人崛起的势头也快被东罗马和波斯遏制住了,等再过几年,恐怕就要面对两国的夹击了,而对于咱们大唐来说,让他们三国交战不休,这才更符合咱们的利益,所以这支大食使团到也可以接见一下,但不要给他们什么许诺。”李休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建议道。
  “先生此言甚得我心,之前舅舅也是这么说的!”李治听到李休的回答也是心悦诚服的道,不过在说到长孙无忌时,他脸上却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虽然只是一闪即逝,但却依然引起了李休的注意,这让他也不由得心中一沉。
  “对了,说到大食人的使团,他们还是被晋哥派人送过来了,据晋哥上书说,这帮大食人在南洋那边遇到风暴,结果船都快沉了,后来还是遇到海军的船只才将他们救上来。”李治这时再次开口道。
  “晋儿倒是做的不错,南洋的那几个大岛物产丰富,特别是金矿众多,有了那边的物产,咱们大唐倒也宽松了许多。”李休听到李治提到李晋,当下也不由得再次笑道。
  前几年李晋杀进倭国占了不少土地,不过倭国太过贫瘠,除了一个石见银矿外,也没什么好东西,所以他就盯上了富饶的南洋,凭借着大唐的海军,南洋的那些小国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大唐海军所到之处,皆是大唐的领土。
  而且李晋还驱赶南洋的土人为大唐开矿种粮,另外还有南洋的香料等特产,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商人前去,前两年李治甚至还打算派驻了官员去南洋,只不过南洋离大唐实在太远了,而且草原和西域也到处都需要人手,最后实在抽调不出人来,只能让海军代管南洋。
  “是啊,有晋哥在海军中,我也能放心的将南边交给他,另外大哥在交州也做的十分出色,现在不但稳定了大唐在那边的统治,而且前几天还上书建议,希望由交州与晋哥配合出兵,一举灭掉林邑国,那边盛产稻米,还是一年三熟,若是能吞并掉,我大唐将又多了一个粮食产地。”李治这时再次笑道。
  “林邑国拿下来也好,东南半岛上的那些岛国一个个都是属野狗的,咱们中原强盛时,他们一个个都只会装孙子,但暗地里却还会时不时的咬上几口,等到咱们中原衰弱,这帮野狗立刻就会露出自己的爪牙,到时南方也会不稳,索性这次一举灭掉他们!”李休这时也面色冷峻的道,对于东南半岛的那几个小国,他也同样没什么好感。
  “先生说的不错,现在我大唐兵锋之盛,天下间已无敌手,既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拿这些小国练练手,免得我大唐的兵锋闲置太久而生锈!”李治当下也点头道,大唐以武立国,但是随着北方与西域的平定,大唐已经很少有机会动武了,李治现在也担心承平日久,大唐会在武备上松弛,所以也时不时的找借口出兵,以此来保持军队的战力。
  不过李治说到这里时,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也再次开口道:“三哥他在广州,离大哥那边也很近,而且这几年大哥之所以能在交州站稳脚根,也多亏了三哥的帮忙,如果要出兵林邑的话,也可以动用三哥那边的人手。”
  “让恪儿、承乾他们联合出兵林邑?”李休听到李治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后有些不解的看向他道,虽然李恪和李承乾手中并没有兵权,出兵的也是大唐的将领,可是广州和交州毕竟是在他们的治下,现在两州一起出兵,若是打下林邑,日后又该怎么治理?而且那里离长安这么远,难道李治就不担心李承乾和李恪在那边生乱?
  “呵呵,先生不必担心,我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李治这时却是再次一笑道,看样子他也知道李休心中在想什么,但却有自己的打算,这让李休也不好再说什么。
  聊完了南方的情况,李治和李休又聊了一些大唐内部的一些事情,比如这几年新增的一些政策,其中除了与民生有关的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世家的打压,毕竟这件事从李世民登基后就开始做,现在已经延续了三十年,而李治登基后也加大对世家的打压力度,特别是在教育和科举上,彻底的挖掉了世家把持朝堂的根基。
  可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那里平民出身的官员已经成长起来了,这些官员大都是终南和南山这两座书院出来的,他们参加科举后得到官身,进入官场凭借着政绩升迁,现在已经占据了朝堂上的大半江山,相比之下,世家出身的官员比例却是急剧缩小,影响力自然也萎缩大半。
  对于世家的打压,李休也一向最为热心,毕竟他和世家之间可是有不少的仇怨,因此也兴致勃勃的和李治聊了许多,不知不觉之中,这时也已经到中午了,于是李治这时再次笑道:“先生,兕子那边肯定会准备好了午饭,咱们一起回去和兕子吃饭吧!”
  听到李治提到兕子,李休却露出纠结的表情,过了片刻他这才开口道:“陛下,当初兕子不肯嫁人,说是要为先皇守孝,可是现在守孝期早就过去几年了,现在是不是也该嫁人了?”
  李治听到这里却是苦笑一声,随后叹了口气道:“我知道先生您的意思,可是兕子的性子您也知道,这件事我在私下里都劝过她无数次了,可是她就是不听,另外还有宁安,竟然也站在兕子那边,现在她们就是一笔糊涂账,我也拿她没有办法。”
第1360章
糊涂账(下)
  李休和李治在兕子这里吃了午饭,说起来兕子的厨艺也相当不错,李治也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不过他政务繁忙,下午还有事情要处理,所以在吃过午饭后就先离开了,李休本来也要走,不过却被兕子给叫住了。
  “先生是在生我的气吗?”兕子陪着李休来到殿外一边散步一边问道,脸上也露出几分凄苦的神色,她从小跟着李休长大,名为师生,其实更像是父女,可是这几年因为一些事情,使得李休也很少来探望她了。
  “我并没有生你的气,只不过你和宁安也实在太任性了,甚至我都不知道该和你说什么,所以也就避免和你见面了。”李休这时叹了口气道。
  听到李休的回答,只见兕子却是露出悲伤的表情道:“我知道先生想要让我嫁人,可是我的身体情况先生也知道,就算是嫁了人,也不宜要孩子,而我又没有五姐舍命要孩子的勇气,所以就算嫁了人,恐怕也只会让夫家不满,既然如此,那我索性也就不嫁了,宁安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这样也挺好的。”
  “可是……可是你这是选择了一条十分艰难的路,哪怕你是公主,日后也可能受人非议啊!”李休听到兕子的话却是心中一痛,当下再次开口道。
  “我知道,不过先生不是教导我们,女子也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不想日后嫁给一个埋怨我的人,也不想嫁给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刚好宁安又理解我,所以我们才有了当初的约定。”兕子这时轻声道,不过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的坚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