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365

  说到这,元载偷偷看了一眼张焕,见他的脸色愈加阴沉,不由暗叹一口气又道:“尚书,此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立个公告,再处罚上几人,朝廷风气也就转了,毕竟不按时上朝是有违法度之事,没有人敢多说什么。我想裴相国也是很清楚这一点,可是他就是不管,尚书想过是什么缘故吗?”
  张焕微微一怔,他确实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细想此事,元载的话从侧面提醒了他,张焕地脸色略略有些和缓了,他听出了元载语气中的无奈。这并不是他想逃避责任,而是此事牵涉过大。他不敢轻举妄动。
  “你说什么缘故?”
  “属下曾听到一件事,尚不能证实,或许和此事有点关系。”
  元载沉思了一下便道:“听说三个月前太后在看一本漕运奏折时,对其中从江淮运粮的数量不满,便责令太府寺卿房宗偃觐见,但房宗偃却不在朝房,而是在家里。太后又命人去他府中召见,这样来来去去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结果就在这一个多时辰里,这封折子被中书省批了,等房宗偃见到太后时,这封折子已经形成牒令,下发到广陵郡去了,听说太后为此大发雷霆。欲办房宗偃荒怠朝务之罪,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说到这里,张焕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关键是太后的权力并没有明确定位,只是说参赞重大朝务,她可以阅奏折、可以问事。但奏折也可以不经过她的审批便能直接下发,这就是一个比较暧昧地方,裴俊明着不阻拦她行权,却用这种小伎俩来分解她的权力。
  张焕不由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裴俊还有另外一个目地,他自己在府中办公,很多事情便可以直接在他府中处理,比如兵部之事、刑部之事,那些来禀报的官员也没有太多顾忌,这等于是将他地府第变成了朝廷的第二个权力中心。
  从这件小事上张焕便看透了裴俊的本质。只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的政客罢了。‘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他不考虑这种事情的后果,在很多方面还是差崔圆太远。
  张焕沉默了,这时,远方传来了‘当!当!’的钟声,这是卯时三刻到了,张焕立刻站起身,大步向门外走去。
  元载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吓得连忙跟了过去,张焕来到朝房大门,回头对牛僧孺命道:“你速去将所有已到的官员和从事都给我叫到大院里来。”
  元载忽然明白了张焕地用意,不禁大骇,连忙低声劝他道:“尚书万万不可,此事会牵涉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尚书此举无疑是与他们为敌,这对尚书获得百官的支持将极为不利,会将许多人逼向太后党和相国党,请尚书三思。”
  “此事我心里清楚得很。”张焕阴沉着脸,冷冷道:“我就不相信所有的人都希望朝纲继续败坏下去,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这兵部尚书我不做也罢。”
  ……
  此刻天色已经微明,青色的晨曦中空气寒冷而清新,晨雾已悄然降临,院子里流动着一层如白纱般的轻雾,在几株百年老槐树间飘游。
  片刻,嘈杂的脚步声响起,兵部各司的官员、从事都陆陆续续来到大院,先在一个案台前签名,有地人心中忐忑,但大多数人却是心中暗喜,很明显,尚书要整肃兵部了。
  很快,朝房中的人都来到大院,张焕迅速地扫了一眼,一共三、四十名,其中四司的郎中一个都没到,而员外郎也只有三个,这就是朝中的现状,上朝的时间到了,四司十六名官员绝大部分都没有来,而主事、从事只来了一半,这还是明知自己今天将到的情况下,那别地省台寺监呢?不用看就可想而知。
  “都到签到了吗?”
  牛僧孺躬身将签名簿递给张焕,“禀报尚书,都签到了。”
  张焕翻看了一下名册,便高声对众人道:“每一个司都有人吧!诸位就辛苦一趟,去各郎中、各员外郎的府第里通知一声,让他们一个时辰内赶到,若赶不来的,那下午就写一份辞呈给我。”
  张焕的语气不重,但话语却十分严厉,众人知道他是刚刚从安西打仗回来,可以说军令如山,是动真格的,他话音刚落,十几名从事就飞奔出了大门,院中寒冷。张焕便命他们各自回房处理公务。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刚过去半个时辰,元载便进来禀报,众人都到齐了,此时,大院里已经站满了兵部的官吏,共五十四名。一个不少,连两个请病假地员外郎也一脸病容地站在队伍之中。他们中大多数其实都是在皇城的路上被截到,毕竟今天是尚书第一天上朝,无论如何都得来点个卯,院子里一片窃窃私语声,大家的心中都颇为不安,唯恐尚书此次回朝就拿他们来开刀。
  “来了!”不知谁低喊一声,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见张焕在元载的陪伴下大步从门内走出,众人一齐躬身施礼,“属下参见尚书!”
  “各位辛苦了,这么早便将你们叫来,张某人心中有愧啊!”张焕背着手冷冷地道。
  没有人敢说话,许多人地脸上都露出了羞愧之色,张焕扫了大家一眼,将众人地表情一一看在眼中。他依然阴沉着脸,又缓缓道:“我也知道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都拿上朝的时间不当回事,没有人敢提,更多人是随大流,也包括你们,我刚管兵部时。还能在卯时三刻前看到你们,而现在呢?哼!当真以为是法不责众吗?”
  说到这,张焕回头瞥了一眼元载,淡淡道:“你是侍郎,为尚书之辅,又是兵部百官之长,你约束属下不力,你说你该担什么责任?”
  元载知道张焕要拿自己立威了,他一咬牙便上前躬身道:“属下知罪,请尚书发落!”
  “好。”他一声厉喝。“来人!”
  站在门口地几名亲兵立刻上前应道:“在!”
  张焕一指元载,“给我当众杖三十棍!”
  几名亲兵从未打过朝廷重臣。但他们不敢不从,立刻取来了五花军棍,又放了一个垫子在地上,却不想上前拿他,希望他自己趴上去。
  元载知道这一顿棍子是免不掉了,他暗叹一口气,这可是宣仁帝以来的首次杖责大臣,这个签竟被自己抽中了,‘也罢!也罢!若这一顿棍子能换来朝廷风气好转,那自己吃点苦也值了。’
  他慢慢地趴在垫子上,牛僧孺想上前求情,可见张焕阴沉着地脸,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眼睁睁地看着军士又取出另一块遮羞毯盖在他的腿臀上,抡起棍子便狠打起来,张焕背着手,拉下脸侧望向天空,丝毫不看对元载的行刑。
  行刑虽然有很多讲究,什么外狠内轻,什么外不见裳破、内却伤筋骨等等,但在张焕这里却统统都没有,没有任何花头,皆是实打实的狠打,只是军士比较注意部位,拣肉多的地方打,不至于伤了筋骨,瞬间十几棍下去,遮羞毯便隐隐映出了血迹。
  旁边的官员们一个个脸色惨白,战战兢兢地望着侍郎挨打,却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求情,大院里一片寂静,只听见棍子打在皮肉上地沉闷声,元载痛入骨髓,但他紧咬着牙一声不吭,很快,三十棍便行刑完毕。
  “都督,已行刑完毕!”
  张焕慢慢转过身,也不瞧一眼元载的伤势,便直接对亲兵道:“将他抬进房去。”
  此时的元载痛得连话都说不出了,几名亲兵搬来一张桌案,小心翼翼地将元载放上去,抬进了朝房,牛僧孺则趁张焕不注意,悄悄地溜出门找人叫御医去了。
  “各位以为我是杀一儆百吗?”张焕沉着脸对众人冷冷道。
  这时兵部司郎中孙进芳上前施礼道:“属下们都知错,再也不会迟到了。”
  “今天责罚了侍郎,你们就算了。”
  张焕冷笑一声道:“不过我先丑话说在前面,我要定下一个规矩,若不想遵从且有异议者,趁今天可以提出来,我给吏部说一声给调到别处去,从明天开始就照我的规矩办,迟到一次,杖一百;迟到二次,革职回家,没有什么事不过三,也没有什么法不责众,生病或有特殊事者,给我事先请假。”
  众人凛然,一齐躬身施礼,“我等定遵从规矩!”
  “关你们遵守还不行,还得有人执行这个规矩。”张焕向后面的一群主事和从事们望去,“我要设立一个内部监察吏,只是兼职而且无官无品,不知你们中谁有这个兴趣?”
  这绝对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众人一时皆低下头,没人有敢答应,只有早晨与张焕对话那个兵部司主事却反应最快,他看出了这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连忙举手道:“卑职愿意做!”
  张焕认出了他,不由点了点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上前一步,躬身道:“属下姓武名元衡,宣仁二年进士。”
  “好,我就任命你为兵部监察吏,但凡有人违反我的规矩,而你又隐瞒不报者,要罪加一等,你可明白?”张焕紧紧地盯着他问道。
  武元衡肃然答道:“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我既做兵部监察,必一视同仁,无论是尚书还是侍郎,都在我地监察范围。”
  “说得好!法不分尊卑,尚书又如何?侍郎又如何?”大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鼓掌喝彩声,众人回头望去,只见兵部大门外走进一人,笑容和蔼、气度优雅,正是右相国裴俊。
  张焕却缓缓地抚摩着自己那已生出硬刺短须的下巴,淡淡一笑,不出自己所料,他果然来了。
卷九
国乱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中原乱起
  张焕在抵达京城时的一句话:‘欲到太庙先帝灵前告慰’,足足使裴俊几乎一夜不眠,张焕之意他比谁都明白,豫太子之殿刚刚建立、正万众瞩目之时,他却想去太庙祭祀,这其中透出的信息谁又能不明白呢?这比卢杞折台还要让裴俊紧张,中原大战爆发在即,朝廷的稳定比一切都重要啊!
  天刚亮,裴俊便命人去兵部刺探张焕的动静,得知他虽然进了兵部,但他的马车却停在大门外,亲卫策马等候,似乎随时要离去,心急如焚的裴俊终于按耐不住,便亲自上门劝告。
  “不请自来,还望张尚书不要见怪!”
  裴俊跨进大门,却发现了让他尴尬一幕,张焕正在肃整兵部秩序呢!使他有点进退两难。
  张焕却笑得象只狐狸一般,裴俊的到来不正说明他对解决崔庆功和韦德庆之事的急切吗?
  “大家回朝房去吧!下午我会定个细则发给大家。”
  张焕挥挥手,命大家先散了,他快步迎上去向裴俊拱手施一礼,歉然笑道:“本想处理完一些部里的琐事便去中书省,却让相国亲来,实在是惭愧。”
  “哪里!本相也是路过这里,见兵部里颇为热闹,便进来瞧瞧,正好遇到尚书清理家事,早知我就不进来了,哈哈!”
  两人对望一眼,皆会意地仰天大笑起来,张焕连忙将裴俊让进房中喝茶小坐。裴俊此时已经能确定张焕暂时不会去太庙,紧张的心情也略略放松下来,他喝了一口浓浓地热茶便笑道:“尚书可知那武元衡可是则天皇帝之后?”
  “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便能让裴相国记住,由此可见裴相国明察秋毫,张焕自愧不如。”张焕轻描淡写地暗讽了一句,不等裴俊答话,他话锋一转便肃然道:“我以为让谁来做兵部监察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扭转朝中颓废的上朝风气,我想裴相国应该比我更深有体会。”
  他说得如此坦率露骨。裴俊一时不防,尴尬地笑了笑,却找不出话来对应,张焕却并不由此止步,他继续向裴俊施压道:“若裴相以为官员上朝时间太早,重订制度就是,而不是任其所为。一旦京官如此,那地方郡县又如何,官员在家中判案,且不说枕边人容易干政,告状之人恐怕就连那门房书童一关也难以通过,此风不刹,我大唐朝纲危矣!”
  裴俊长叹了一声,“唉!我何尝又不想约束朝官呢?”
  他摇摇头无奈地说道:“只是崔庆功始终是我心腹大患。他一日不除,我就一日不敢轻举妄动,更谈不上整肃朝纲,唯恐朝中大乱被他利用了去,眼看崔庆功与韦德庆火并之势已成,中原将再遭涂炭。我日日为之殚精竭虑,此事还须张尚书助我一臂之力才是。”
  绕了绕去,裴俊还是将话题绕到了今天的来意上,一个破碎的大唐对谁都没有好处,他已决定和崔小芙联手铲除崔庆功这个毒瘤,同时也能将韦家扶起,以增加对付张焕的筹码。
  但他又害怕张焕趁机发难河东,重施当年三大世家进攻朱泚时地故技,所以今天他特地来找张焕,希望他能顾全大局。
  “岳父大人希望我怎么相助?”张焕微微笑道。
  裴俊听他叫自己岳父。不由略略一怔。转念他便明白了张焕的意思,言外之意。他们可是一家人,一家人是不会内耗地。
  裴俊心中忽然有些惭愧,但这种惭愧瞬即便消失了,翁婿之情远远比不上他对独揽大权的渴望,他沉吟一下便道:“崔庆功已渐渐对手下失去控制,他手下的大将个个骄横跋扈,一旦崔庆功大军分裂,中原便会出现无数大小军阀,安史之乱将再起,所以我们必须趁现在崔庆功兵力虚弱时彻底除掉这个心腹大患,我对贤婿也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贤婿能助我控制住大局不乱,如此足矣!”
  说完,他满眼期望地望着自己的女婿,希望他能答应下来。
  张焕却没有立即慷慨应允,本来他的计划是在襄阳战役后便开始着手铲除崔庆功和李希烈,使襄阳和江淮连为一片,同样,对韦德庆也不能让他坐大。
  但安西之变打乱了他的计划,使他不得不提前实施安西战略,而现在他刚刚拿下安西,尚须时间巩固安西和河西的战果,另外主力大军也要调换回来。
  崔小芙和裴俊就在这个时候联手对付崔庆功,他想插手中原,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他也知道完全有办法可以拖住裴俊,但他并不想这样做,他宁可迂回走些弯路,也不能在政治上再失分,况且事情未必象他们想地那么简单。
  政治如兵法,也讲究忍、等、狠,张焕已经忍了三年,所以现在对他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字:‘等’,耐心地等待着机会出现。
  想到这,张焕轻轻叹了一声道:“我也知中原之乱将起,张焕确实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安西之战虽获小胜,但远远谈不上战役结束,大食态度不明,安肯止戈修好否?回纥内乱已平,怎能保证它不卷土重来?吐蕃赞普身丧安西,吐蕃又岂能善罢甘休,还有要防止沙陀人借口返乡造反、还要镇压安西各族的蠢蠢自立之心,以上种种危机都让张焕焦头烂额,比岳父还要寝食难安几分,陇右的军队早已枕戈以待、准备随时西进,中原之事只能拜托岳父和太后一力承担,张焕也希望崔庆功能早日被铲除。”
  裴俊紧紧地注视着张焕的眼睛,从他地眼睛里裴俊看到一丝诚意。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