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365

  但张焕也并不着急处理此事,他在等,一直等到黄昏时分也不见吐蕃人来投诉,他便有些心知肚明了,立即写了一封密令,命人给杜梅送去。
  是夜,夜色晦暗,大片的阴云遮住了星光和月色,皇城中十分寂静,偶然有巡逻的士兵从大街上走过,鸿胪寺的馆舍位于皇城的西南角,紧靠含光门,由数百座大大小小地院子组成,来长安朝觐的各个使团都进驻其中,就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含光门也由此彻夜不关,以方便他们的进出。
  馆舍中,一条笔直的大路贯穿其中,数百个院子就分布在大陆的两旁,回纥人来得较早,他们又是大使团,因此占据了馆舍边上最大地三个院子,正使和副使各占一个,其余粗使下人挤住一个,在他们周围,大多是安西诸小国的驻地。
  夜已经很深了,时间已经到了一更时分,所有的使臣们都已经入睡,整个馆舍区静悄悄的。路上看不见一个行人,忽然,回纥人地驻地外出现大群黑影,约一百多人,他们手执利刃,正沿着墙根悄悄疾行。
  “扎布论,就是这座门。”一名黑影指了指最左边的院门。随即几名身材高大的黑影象猿猴一样翻进了院墙,片刻。院门‘吱嘎!’一声开了,为首的黑影一挥手,一百多黑影象地鼠一般钻进了大门内,可就在他们刚刚消失在回纥人的院子里,身后十丈外的一座房脊上却出现了另外三条黑影,他们皆蒙着面,穿着和吐蕃人一样地服饰。目光犀利地盯着对面地院子。
  一人摆了摆手,三人立刻仿佛幽灵一般从屋脊上消失了,却忽然又出现在回纥人屋脊上,每个人的手中出现了一把明晃晃地吐蕃短刀。
  就在这时,回纥人左面的院子里忽然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地惨叫,随即喊杀声大起,咆哮声、哭声、求饶声、乒乒乓乓的兵器格斗声,响成一片、乱作一团。周围的灯都亮了,开始有人跑去向唐军求救,声音忽然又安静了,只听一人大声哭喊,“不好了!梅录将军被吐蕃人杀了。”
  大队唐军骑兵队的马蹄声开始在远处轰然响起,而此时。屋脊上三人早已经无影无踪。
  ……
  正月初五的半夜,鸿胪寺馆舍中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近百名吐蕃人夜袭回纥人的驻地,在混战中,回纥副使康赤心被吐蕃人杀死,当驻守皇城地唐军赶来时,吐蕃人已经割掉了康赤心的人头,回纥人群情激昂,纷纷拔刀要和吐蕃人拼命,唐军立即把眼看要爆发更大规模冲突的两国使团分开来。并缴了所有人的兵器。两国使团一直闹到天亮,才渐渐平息下来。
  天刚亮。回纥正使药罗葛灵便正式向大唐朝廷抗议吐蕃人的暴行,吐蕃人也同时向唐廷抗议回纥人杀其副使,大唐皇帝张焕分别派崔寓和裴佑分别安抚两国的情绪,对昨晚发生之事表示了深切抱歉,并下旨免去了负责馆舍的鸿胪寺少卿一职。
  当天上午,吐蕃使团便结束了朝觐之行,正式返回吐蕃,大唐吐蕃使崔寓一同随行,为了保证吐蕃使团的安全,张焕又命三千骑兵护送吐蕃使团一行,回纥正使药罗葛灵无可奈何,遂连夜派人向可汗汇报此事。
  随着吐蕃使团地离去和大治五年科举的开始,此事便逐渐平息了下来,到了正月初八,大唐朝廷举行了大治五年的第一次新年大朝,在朝会上正式决定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合二为一,成立西域都护府,其下设龟兹、高昌、碎叶、疏勒、于阗、焉耆、轮台七大都督府,第一任西域都护由原安西节度使王思雨担任同时兼任碎叶都督;原北庭都护辛朗任副都护同时兼任轮台都督,原碎叶都督曹汉臣调任疏勒都督。
  在这次朝会上,同时还决定从陇右、关中、剑南三地调八万汉军增兵安西,并向疏勒陆续发送五百万石粮食以及大量的军需物资,大唐的战争轮子逐渐转动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官员被派往遥远地西域赴任,他们将向那块遥远的土地洒下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
  这天下午,科举考试终于结束了,崔曜兴冲冲地赶回府中,他后天就要启程去碎叶,便和古黛约好了今天考完试以后一起去曲江池游玩。
  但他刚刚进府门,大管家却拦住了他,“长公子,太老爷请你过去一趟。”
  崔曜一怔,他随即便明白过来,这是祖父要问自己科举的情况呢!虽然古黛还在等着他,但祖父的吩咐他却不敢不听。
  走到祖父的书房前,崔曜轻轻敲了敲门,“祖父,孙儿求见!”
  “进来吧!”屋内传来崔圆有些苍老的声音。
  崔曜快步走进书房,只见祖父靠在软垫上,身子已经十分虚弱了,崔曜心中一阵内疚,自己这些天几乎都没有好好陪一陪祖父,而后天就要……
  崔曜鼻子一酸,慢慢地跪了下来,给祖父磕了个头,“孙儿叩见祖父!”
  “你这孩子。怎么行起大礼来了!”崔圆摆了摆手笑道:“莫非是不满祖父没给你压岁钱么?”
  “孙儿不敢,孙儿后天就要走了,不能再伺候祖父。”
  崔圆看着自己从小带大的长孙,心中涌起了一股舔犊之情,想着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他,崔圆地眼睛也微微有些湿润了,他向崔曜招了招手。“孩子,你过来!”
  崔曜连忙爬到祖父身边。崔圆疼爱地抚摸的他地头笑道:“痴儿,此去安西少说也要一两年,也不知祖父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你可不要让祖父失望啊!”
  听见祖父这句话崔曜竟失声哭了起来,他伏在祖父腿上哀哀泣道:“孙儿不去安西了,孙儿要留下来伺候祖父。”
  “浑蛋!”崔圆忽然怒了,他一把推开孙子严厉地斥道:“这是我孙子说地话吗?象个女人一样。你给我滚出去,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了。”
  崔曜连忙跪好,忍住心中的悲伤道:“孙儿知错了,请祖父责罚。”
  崔圆盯着半晌,心中地哀伤也才慢慢平静下来,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知道祖父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安西吗?甚至不惜厚着老脸乞求皇上,因为祖父已经看出来,大唐与大食对西域的争夺事关我大唐地战略利益。将是大唐二十年内最重大的事件,将来大唐地相国恐怕都会出自西域,而你只有在这次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中磨练,你才有机会在数十年后再次登上大唐相国之位,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崔家不会走向败落,你明白吗?祖父已经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你的身上了。”
  崔曜默默地点了点头。“孙儿明白了。”
  “不!恐怕你并不明白。”崔圆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慢慢从怀中摸出一枚美玉放在桌案上,“这是你的东西吗?”
  崔曜地心突然‘砰砰!’地剧跳起来,他这才想起,这是自己押在珠宝店里的玉,这几天忙于科举竟将它忘了,怎么会又到了祖父的手上?
  “这块玉上有我的名字,谁敢收它?”崔圆瞥了他一眼,见他面带愧色,便淡淡道:“这是福宝记东主当天下午便亲自送来。因为你要科举。所以我也不提此事,我来问你。这块玉为什么会到了福宝记的店中?”
  崔曜满脸通红,他见事情已经隐瞒不住了,便将自己给古黛买项链一事吱吱呜呜说了个大概,最后他一咬牙道:“孙儿和她两情相悦,求祖父……”
  他话没有说完,崔圆便狠狠地在桌上一拍,一阵剧烈的咳嗽起来,咳得他腰都直不起来,崔曜慌了神,连忙上前给祖父捶背,崔圆却一把将他掀开,厉声喝道:“你给我跪下!”
  崔曜心已经凉了,他慢慢地跪了下来,崔圆等嘶声气喘略略平息后,才颤抖手指着他道:“你糊涂啊!她是什么人,是一个偏邦异族的女子,而你是什么人,是我崔圆的嫡长孙,莫说是她,就是大唐地公主我也不会让你娶,我崔家是大唐第一名门望族,岂能让一个金发碧眼的番邦女子成为家族大妇,荒唐!你实在是荒唐之极。”
  此时崔曜的心已经完全坠入了寒窟,他很了解祖父,他竟然说出了两个荒唐,那自己和古黛之事他就绝不会同意了,崔曜的热血忽然涌上了头顶,他赌气道:“孙儿功名未成之前谁也不会娶,这下祖父满意了吧!”
  “哼!”崔圆冷冷地哼了一声,“你休想给我瞒天过海,我实话告诉你,你的终身大事不解决,我是绝不会闭目而去。”
  他从桌案上取过一本红色的纸贴,扔在他面前,用没有半点商量余地地口气道:“我已经给你定下了婚姻,你的妻子将是户部侍郎房宗偃的小女儿房敏,此女温柔贤惠、又是房家嫡女,正是你的良配,她今年十三岁,我已经写信给你父亲,并和房侍郎也讲定了,四年后你们将正式成婚。”
  “什么!”崔曜眼前一黑,一股刻骨铭心的痛几乎使他痛死过去。
  ……
  崔曜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祖父的书房,他茫然地向前走着,不知不觉竟来到了客房,崔曜站立住了,呆呆地望着古黛的房间,也不知道立了多久,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转身便向后面走去,可刚走没两步,身后却传来了极为熟悉的声音,“崔公子!”
  崔曜浑身一震,他慢慢转过身,眼前出现了那张清丽绝伦的脸庞,“你这是……生病了吗?”古黛被他惨白的脸色吓了一大跳,“崔公子,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只是身体有些疲惫。”崔曜苦笑着摇了摇头,“我来告诉你一声,曲江我可能不能陪你去了。”
  “没有关系,你快回去休息吧!”
  为去曲江池,古黛已经换了一身艳丽地长裙,也精心地打扮了一番,她从早上就在盼望崔曜考完试带她去曲江池了,曲江池优美地风景她听兄长不止说过一次,早神往已久,不料最后还是去不成,她心中也微微有些遗憾。
  “你快回去休息吧!后天一早便要出发了,你休息不好怎么行。”她见崔曜仍傻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动,便催促他快走。
  崔曜还是没有动,他绝望地盯着古黛,他那柔和的脸庞上肌肉剧烈地抽搐着、扭曲着、发出了痛苦地哽咽声。
  “你究竟怎么了?”古黛有些慌乱了,她冰雪一般的心中感受到了崔曜的极度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似乎和她有点关系,否则他怎么会这样看着自己。
  崔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发狂似的一把将她搂进自己怀中,头仰上天空无声地呐喊,上天何以不公?祖父为什么要让他发那样恶毒的誓言,为什么一定要把他逼向绝路,他泪流满面,痛苦将他彻底吞噬了。
  这一刻,斯文儒雅的崔家长孙不见了,变成了一个为情所困、为伊发狂的少年郎,古黛没有推开他,她感到到了他浑身的战栗和绝望,她仿佛一只金丝小猫一般依偎在他怀中,希望能用她的温情驱赶走他的惊惧。
  ‘咳!咳!’不远处忽然传来重重的咳嗽声,顿时将小院里的一对少年情侣给惊散了,两人惊惶地分开,只见老管家正站在月门处,他面无表情地说道:“长公子,太老爷让你回去收拾行装,后天就要出发了。”
  “我知道了!”崔曜一咬牙,头也不回地向内院跑去。
  老管家望着他的背影,怜悯地摇了摇头,他又看了看古黛,似乎想对她说点什么,可又有点不忍心,转身地便缓缓地去了。
  古黛呆呆地站在那里,一阵风拂过,将她的金发和裙角吹起,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酸楚滋味慢慢涌入了她的心田。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十三章
重返西域
  三月的疏勒尚有一丝春寒料峭,空气中淡淡地弥漫着树脂的清香,那是春天的气息,赤河的水已经开始涨了,丰沛的水源和温暖的气息使河两岸变得生机勃勃,一片片的雏菊已经绽放了洁白的花朵,大草原上仿佛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衣。
  在伽师城东三十里外的草原上,正缓缓行来一队车马,这是由近五千辆马车组成的庞大运输队,车上装满了帐篷、盔甲、兵器、箭矢、攻城器等等军用物资,另外还有几百辆马车装载着这支运输队路上要消耗的粮食,队伍浩浩荡荡,延绵足有十里之长,三千骑兵在左右严密地护卫着,任何企图靠近马车的牧民都要被警告、驱逐。
  这是大唐开始备战西域战役所运送的第一批军用物资,从陇右而来,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跋涉,漫长的旅途渐渐要到了尾声。
  离疏勒还有三十余里,新任疏勒都督曹汉臣便已远远地赶来查看,大唐西域的战略调整在一月中旬正式缓缓拉开了序幕,王思雨升任第一任西域大都护,从星星峡以西的广大领土都由其节制,兵部侍郎李翰任西域都护府长史,全面负责西域政务诸事,二月初,西域各都督府之间的兵力和物资调动便开始了,五万安西军精锐被调驻碎叶,王思雨也迁去碎叶,和曹汉臣办理交接手续后,彼此交换了防务。
  此刻,疏勒和其他都督府一样暂时只有一万驻军。但这里却新修了数百个巨大的仓库,不久地将来,疏勒将成为碎叶的后勤基地,而且从内地调来的八万府兵正源源不断地奔赴疏勒。
  黄昏时分,庞大的运输队到达了伽师城,将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一早转道向北。他们的目的地不是疏勒,而是通过金龙道运到碎叶。这些足可以武装四五万人的军用物资最终将被分批转运到更加遥远地北方,夷播海以北的黠戛斯人领地,这是大唐扶持黠戛斯人所走出地实实在在的一步。
  此刻黠戛斯年轻的两名皇族石慕华和古黛就在队伍之中,陪同他们一路行来的崔曜也在其中,万里之遥的路途,他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沉默,但一路的风沙和沉默并没有把他的初恋冲淡。反而像酒一样越来越浓,可越是这样,他越不敢去看古黛、也不敢和她说话,心中地刻骨铭心自然也就更加痛彻,两个月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生活将我们这位初尝爱情滋味的少年郎竟折磨得憔悴不堪。
  崔曜一路上的躲躲藏藏和冷淡的态度,古黛的心中渐渐明白了八九分,刚开始时古黛还鼓足勇气找他说话,但过了肃州后。她的心也终于冷了,人家是名门望族的嫡孙,族中有相国、皇妃,而自己只是个偏邦异族地女子罢了,他怎么会看得上眼,自己又何必去攀这个高枝。受人家白眼和歧视呢?她立刻便坐上了一辆马车,离他远远的,实在遇到了也冷眉冷眼,不和他说一句话。
  就这样,本应使感情变得如胶如漆的万里情路,反倒成了万里发配之路一般。
  浩浩荡荡的马车队在伽师城十里外停了下来,车夫纷纷跳下马车,聚在一起聊天喝水,算计着这一路的车钱,而士兵们则开始搭建帐篷。准备在此过夜。
  崔曜则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一块石头上啃着干饼。落日地余晖照在他削瘦的身上,显得十分落寞。这时,石慕华慢慢走上前来笑道:“崔公子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
  石慕华对这两个人的感情变化看在眼里,他心中也十分清楚,虽然黠戛斯人对青年男女的爱恋十分宽容,但崔曜是汉人而且身份特殊,在没有弄清崔曜对妹妹是真心喜欢、还是萍水相逢之前,他不会过问他们之间的事。
  崔曜凝望着夕阳徐徐说道:“我在看落日,不知道当年的班超是否也和我一样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述的孤独。”
  “不要再自我伤神了。”石慕华笑着把他拉了起来,“有人找你呢?”
  “谁?”崔曜的心忽然‘砰砰!’地跳了起来,他不由自主地向古黛的马车望去,石慕华好笑地摇摇头道:“不是我妹妹,是曹都督找你。”
  崔曜仿佛一脚踩空,跌入失望的深谷,这时,远方已经有人哈哈大笑走来,“崔公子,别来无恙否?”
  只见曹汉臣大步走上前来,他重重地拍了拍崔曜地肩头,点头赞道:“不错,变瘦了,但也结实了。”
  “晚辈参见曹都督。”崔曜连忙后退一步,向曹汉臣深施一礼。
  “崔公子不愧是读书人,知礼啊!不像施洋那小子见到我居然敢拍我地肩膀。”曹汉臣咧开嘴大笑道:“不过我也喜欢。”
  崔曜心中一跳,他连忙问道:“施洋现在怎么样了?他人在哪里?”
  “他现在还在碎叶,非常不错!”曹汉臣一竖大拇指赞道:“这小子箭法超群,葛逻禄大酋长就是被他一箭射死,他现在已经升为校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