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365

  “施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次经历大仗的赖金麟开始紧张起来。
  “还能怎么办。”施洋冷冷地下令道:“鸣钟示警,命弟兄们各就各位!”
  刺耳而急促的钟声在阿史不来城的上空敲响了,两千名唐军奔上城头,他们或张弓拉弩、或调试巨型投石机和床弩,紧张地注视着敌军逼近,乌云低垂在城头,风雨欲来,战争一触即发。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二十四章
碎叶风云(五)
  前来进攻阿史不来城的大食军是突厥人奴隶军的第四、第五军团,他们驻防在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这支军队是由大食在进攻东方过程中俘获的奴隶组成,战斗力强劲,仅次于大食最精锐的哈里发直属近卫军和呼罗珊本宗军,装备也十分精良,步兵和骑兵各占一半,其中一半骑兵为重甲骑兵、长矛锐盾,配备有高骏的阿拉伯马,其余步兵皆身着皮甲,执圆盾和短矛,杀气冲天。
  ‘咚!咚!咚!’巨大鼓声在平原上回荡,大食军共分为四个方阵,如四片漂浮在草原上的乌云,起伏前行,在他们中间夹杂着近百架巨大的投石机和攻城槌,大食军的投石机虽然没有唐军那样精准,但它体型巨大,能将几百斤重的巨石射出千步之遥,以威力巨大而著称,是大食人攻城的利器。
  在密集的鼓声中,大食军开始向城墙靠拢了,步兵在前、骑兵在后,他们呼喊着口号,步履矫健,如汹涌的波涛向阿史不来城狂涌而来,整个草原上杀气弥漫,黑压压的大食军一眼望不见边际。
  唐军一排一排屹立在城墙之上,他们面对十倍于他们敌军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各就各位,有的张弓搭箭,有的安装床弩,城上数十架石砲已经吱嘎地拉开了,这种石砲是由大唐军器监最新研制,为中型石砲,杠杆臂上长端是短端的十倍,为长杆式石砲。并用标准配重取代了拉索,使石砲更加节省人力,三十名士兵便可驱动,而且通过调节配重和杆长,就可以使射程在六挡内精确调控,每一档相差五十步距离,其中地精密零件均用铁制。操作十分复杂,除了挽动石砲的士兵外。另有四名专门的操砲手,一人装弹、一人点火、一人了望,一人调距,这种石砲充分体现了东方人细致而富有技术的特点。
  施洋是平生第一次面对上万的敌人,而且是以指挥官的身份,他不仅肩负二千六百名唐军的生死,还肩负着阿史不来城地存亡。一旦阿史不来城失守,不仅会将碎叶唯一的进攻点丢掉,而且大食人会由此打到碎叶地北面,将唐军好容易才占领的土地统统夺走。
  “施将军,怎么不见大食人的云梯?”赖金麟发现了敌人奇怪的地方,大食人没有云梯,该怎么攻城?
  “所以你不用害怕,大食人虽然十倍于我。气势汹汹,但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多军队都没有用,比如你看那边。”施洋手一指南面,那边聚集着大食人的五千重骑兵,他冷冷道:“你看见没有。那五千玄甲骑兵对攻城会有什么作用?还有那些骑兵,笑话!他们以为我们会出去决战吗?”
  “不过他们的投石机看起来很是狰狞,莫非他们是想用投石机砸垮阿史不来城吗?”赖金麟有些忧虑地望着那些高达几丈的投石机,有些忧心忡忡道。
  “应该是这样,他们地攻城槌上不了高岗,只能依靠投石机了。”施洋话音刚落,城头上一片高喊,只见空中数十块巨石迎面砸来,瞬间便到。
  “将军当心!”赖金麟纵身扑倒了施洋,一块巨石从他们头顶掠过。在空中刮起了尖厉的怪啸之声。‘轰!’的一声巨响,将身后的一座城垛砸掉了半截。碎石四溅,翻滚着落下城去。
  其余巨石或沉闷地砸在城墙上,或砸入城内,十几名运送石块的士兵被一块翻滚下来的巨石砸中,发出一片惨叫声。
  第一轮发石机射过后,施洋立即探身出城,察看城墙被砸后的情形,只见被砸中处的城墙大片泥土剥落,露出里面灰白色岩石,城堡修建得相当结实,根本不惧大食人投石机地攻击,施洋微微放心,他立刻转身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家注意保护自己,保护石砲,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在主将的命令下,众唐军纷纷用巨大的牛皮防具罩住了石砲,这种防具是绷在木架上,呈半圆形,上面涂满了油脂,滑腻异常,即使被石块击中也难以打实,将石块之力卸到一旁。
  很快,大食军的又一轮攻击开始了,巨石呼啸而来,城上唐军纷纷紧贴石墙躲避,这一次处理得当,没有一个人伤亡。
  黑衣大食人继承了白衣大食的优点和弱点,他们擅长格斗撕杀,尤其在沙漠地区,阿拉伯人轻骑兵和大食弯刀令人生畏,但是黑衣大食和白衣大食一样不擅长攻坚战,也缺少攻城地装备,巨大的攻城车和投石器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攻城武器,阿拉伯地区沙漠多于石头,所修的城池在巨大的攻城槌面前难以持久,攻打大马士革时,阿拔斯的军队制作了和城池一样高的攻城槌,由数千人操纵,几下便击垮了大马士革城墙。
  攻城槌和投石机的威力使大食人更加迷恋于它,加上阿拉伯人的粗旷,使它们不断向高向大方面发展,另外大食人也不擅长弓箭,他们没有大唐人制作复合弓的技术,也没有耐心耗用两三年地时间制作一把弓,他们进攻地秘诀就是勇猛而不畏死的斗志和上天赐给他们地阿拉伯马。
  但他们的勇猛和灵活机动在高耸坚固的阿史不来城前却使不上劲,城堡修在一片三丈高的山崖上,通过一条狭窄的石阶上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攻城槌毫无作用,唐军半个月前又在山崖上凿了一条宽约两丈的深沟,进出城池都要依靠吊桥,恰恰是这副包有铁皮的吊桥成了城门的天然盾牌,投石机的巨石难以击中城门。
  大食军见唐军没有反击,在密集如雨的投石掩护下。军队继续向前推进,渐渐地,大食军已经攻到了三百步外,数千名士兵如蚂蚁一般忙碌着:他们取土填路,企图在山崖下修填出一道斜坡,使攻城槌能够被推上山崖。
  突然,唐军地反击开始了。一百余只漆黑火药瓷弹腾空而起,如断珠散落。落在二百步外的大食军人群之中,人群中顿时发出一连窜猛烈的爆炸声,赤焰腾空,黑烟弥漫,大食军顿时哀嚎声四起,四肢破碎,血肉横飞。死伤极其惨重,大食军先是被惊呆了,随即狂呼嘶喊,对大唐雷深深的恐惧在他们心中骤然爆发了,数千人如大海退潮一般,掉头拼命奔逃,一口气跑出三里之外。
  大食军主将见军心不稳,便下令扎营。此刻天色已晚,乌云密布在天空,夜雾笼罩着战场,战场上一片寂静,城内,唐军在忙碌地清理乱石。仅仅一个时辰,就有三千块石头砸进城内,将许多木制的屋顶都砸碎了,唐军也死伤了近百人,城墙之上,唐军的哨兵在严密地注视着敌军的动静,施洋则站在眺望塔前沉默地望着这支军队,他心中充满了疑惑,阿史不来城被大食军占领数十年,他们应该知道这座城堡地易守难攻。按照他们这样的攻城能力。就算十万人也攻不下这座雄堡,他们真是来攻打阿史不来城吗?
  夜渐渐地深了。草原上地浓雾悄然落下,数十步外,已看不见一个人影……
  次日天亮,浓雾消散,唐军却忽然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情况,近百架攻城槌和投石机孤零零地矗立在原野上,仿佛被遗弃的孩子,而二万大食军却踪影皆无。
  ……
  碎叶城的备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一个月,按照朝廷的统一部署,碎叶城中的十五万老弱妇孺已被转移到疏勒和北庭,另外从伊丽河畔俘获的十余万葛逻禄人也被押送到了疏勒,碎叶城中只剩下十四万人,五万唐军和八万青壮民团,另外还有近万名年轻妇女也留下了下来,担任后勤保障任务。
  从七月开始,唐军便陆续不断地向碎叶运送物资,一直到八月下旬才陆陆续续告以段落,此刻,碎叶城内已经蓄积了二百万石粮食和数之不尽地各种军用物资,王思雨又下令加固城池和加宽加深护城河。
  到了八月下旬,碎叶城附近开始出现了大食人的斥候,数人或数十人一队,在大清池流域、在金龙道两侧,几乎在所有的角落探查唐军的情报,这是大战来临前的预兆,碎叶城就仿佛一个即将大考的学生,紧张而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大战的来临。
  一大早,碎叶城的崇仁坊内,郭牧告别了娇妻,赶去州衙办公,郭牧地老丈人一家除了参加民团的大舅子留下来外,其余的都暂时迁到疏勒,杂货店也关了,不过郭牧的妻子却自愿留下,并参加了木兰营,木兰营由五千名军属组成,都是年轻的女子,以汉人居多,她们将在战时担任照顾伤员、为军队做饭、浆洗衣服等等后勤保障的杂务。
  郭牧目前已被升为碎叶州地录事参军,协助长史主管一州政务,算得上是一名高级文官了,每天的政务都异常繁重,早出晚归,回到家时已累得筋疲力尽,但他和所有的官员一样,在大战来临前,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尽量抓紧一切时间做好战争前的准备。
  “郭参军!”
  郭牧刚走出坊门便似乎听见有人在叫他,他连忙回头,只见一名年轻的官员正向他奔来,跑进了才认出来,原来是他手下的仓曹参军事崔曜,崔曜原本是随孟郊前往拔汗那,但因为战争即将到来的缘故便和使团一起滞留在了碎叶,他是新科进士,又有祖父的余荫,被临时任命为仓曹参军事,参与管理碎叶庞大的物质。
  这些天崔曜也忙得脚不点地,大量的物资送来,要建立账册、清点实物,还要组织人力把它们堆放有序,由于出于战时状态,军民不分,他就成了行军司马郭士奇地助手,今天他遇到了一件为难事,特来向郭牧求助。
  郭牧停下马笑道:“有什么事情找我?”
  崔曜气喘吁吁跑上前,他见左右无人,连忙将郭牧地马牵到一旁,郭牧见他神神秘秘,便翻身下马再次问他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郭参军,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在金龙道被葛逻禄人伏击一事吗?”
  郭牧点了点头,“我当然记得。”
  “那当时两支商队的首领,我是指那支从康国来地商队,你还有印象吗?”崔曜又继续问道。
  郭牧想了想,他依稀记得那支商队的首领是一个老者,叫什么名字却忘了,他见崔曜提这件遥远之事,不由奇怪地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是这样一件事。”崔曜不要意思地笑道:“我回去时便和那支商队一起回长安,商队的首领叫做穆塔,一路上对我颇为照顾,他前几天从长安回国,在我们碎叶休整,正好遇到出城管制,他们无法离开,不知他怎么打听到了我的消息,昨天晚上就来求我帮忙。”
  说到这里,崔曜有些难以启齿地道:“郭参军能不能帮这一次忙,给我开一张出城令。”
  开出城令的权力正掌握在郭牧的手中,若是平时,他会很痛快地答应,可眼前正是大战即将来临时,他的出城令可不是随便能开出,可崔曜又是崔家嫡孙,他的祖父是前相国,二祖父又是当朝相国,还有一个元妃姑姑,这个后台他还不想得罪,如果是去疏勒的汉人,他会毫不犹豫答应,可对方偏偏又是个胡商,如果是奸细怎么办?
  沉吟了半天,郭牧才为难地说道:“这样吧!此事我请示一下大帅,若他同意,我便放他出城。”
  崔曜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此事极难办,本想请郭牧通融一下,但最后还是要大帅批准,他只得无可奈何道:“好吧!我随你一起去请示大帅。”
  二人很快便来到了都护府行辕,他们都有通行令牌,无须禀报便直接进了府门,此刻王思雨正在沙盘前沉思,他刚刚接到阿史不来城的消息,进攻阿史不来城的二万大食军竟突然失踪了,而事后派出斥候寻找,在北面沙漠一带发现了他们的一点踪迹。
  很明显,这支军队自知打不下阿史不来城,便从北面绕过千泉山,他们的目标是哪里?王思雨紧紧地盯着沙盘,从北方沙漠一直向东便是伊丽河流域,王思雨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他们是想去轮台不成?或者是堵住北庭的援军和物资,此事得立刻通知妖龙城、伊丽城和弓月城的唐军,让他们做好防御准备,尤其是妖龙城,没有城墙护卫,必须要暂时撤离。
  想到这,他立刻写了一封手令,吩咐亲兵道:“立刻把此令发给妖龙城、伊丽城和弓月城的唐军。”
  亲兵答应一声,便立刻跑出去了,这时,门口传来禀报声,“禀报大帅,郭参军和崔参军有事求见大帅。”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二十五章
碎叶风云(六)
  “你是说你想和这支商队一起去拔汗那,继续你的使命吗?”王思雨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这个年轻的官员,被他心中那不知是荒唐还是大胆的想法所震惊,“你难道不怕他们把你出卖给大食人?”
  “我仔细考虑过。”崔曜表情十分严肃,“他们是商人,如果帮助我到拔汗那,他们在大唐会有丰厚的利益回报,可如果把我出卖给大食,他们却拿不到什么好处,再说穆塔大叔的两个儿子都是死在大食人刀下,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出卖我。”
  王思雨没有说话,他慢慢走到沙盘前,凝视着拔汗那的位置,大战爆发后,拔汗那将成为大食人的后勤基地,如果拔汗那的王室肯支持大唐,或许在战争后期,他们就能发挥关键的作用,确实是需要一个人前去联系拔汗那国王,他瞥了一眼崔曜,原本觉得他荒谬的想法现在又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而旁边的郭牧得知崔曜的真实目地竟是要随商人一起去拔汗那,他不由目瞪口呆,这怎么可以!崔曜若有什么闪失,他们如果向崔家交代,他见大帅竟隐隐有答应之意,便急忙拦阻道:“大帅,崔曜的身份特殊,你不能让他去冒这个险。”
  崔曜就害怕他们拿自己的身份做文章,见郭牧提出了此事,不等王思雨回答,他立刻反驳道:“施洋的身份不更特殊吗?可他为何还能上战场与大食军正面战斗?我虽是文人,但我也是大唐男儿。为国效力是我的责任,请郭参军不要用崔家说事,我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地大唐官员,况且出使拔汗那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说到这,他向王思雨深施一礼,“请大帅恩准!”
  王思雨被他的诚意感动了,他仿佛从崔曜身上看到自己当年勇闯黄河九曲的勇气。这种一往无前锐气和自己年轻时又是何等相似,他便郑重地点了点头。答应了崔曜的请求,“好吧!此事我自会去和孟郊商量,你具体的使命我随后再对你细说,还有那个康国商人,你带他前来,我要先和他好好谈一谈。”
  次日一早,崔曜换了一身胡服。扮作一个胡商的模样,又带着几匹骆驼和两名突骑施人随从,和康国地商队一起出城向拔汗那进发,郭牧站在城墙上,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为他充满了忧虑,拔汗那已是大军云集,他能否安然无恙而归呢?
  时间慢慢到了九月。北方地二万大食军占领了妖龙城,却停滞不前,而碎叶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厚,连大食的斥候也难看见踪影了,就仿佛暴风雨来临之前宁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一天深夜。叶支城的五百唐军和平常一样进入梦乡,只有二十几名哨兵在城墙上来回巡走,叶支河从南面绕城而过,汇入三里外的大清池,夜色深沉,黝黑的河面上微微闪着粼粼波光,夜风吹过河面,波光荡漾,轻轻地冲击着河堤,‘哗—哗!’作响。这应该是一个宁静地夜晚。但两岸的夜虫都停止了鸣叫,似乎要发生什么。空气中充满了一种诡异的不寻常。
  四更时分,数百支小船忽然出现在河面,小船上满载着黑压压的士兵,他们身着铁盔甲,手握弯刀,目光冷漠而闪露杀机,每艘船的船头都有一名百人长在指挥着小船前进,叶支城离他们已不到两里地。
  与此同时,在叶支城南面的草原上也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足足有两万余人,这支骑兵便是大食军中仅次于哈里发近卫军的呼罗珊本宗军,当年也有一支呼罗珊本宗军参加了安西战役,最后在疏勒全军覆没,今天,又有四万精锐地呼罗珊本宗军投入到碎叶之战来。
  而他们的最高指挥官阿兰.梅赛因也就成了这次碎叶战役的全权指挥者,他年约四十岁,长着一双鹰一般犀利的目光,身材高瘦,举手投足间显示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果断和沉稳,他穿着一套黑、银两色锁子甲,身披黑斗篷,头戴银盔,银盔的正中镶着一颗闪闪发光地蓝色宝石,这是贾法尔哈里发所赐,所以阿兰在大食又有蓝星将军的美誉。
  在他身旁跟着他的副将,一个目光忧郁的魁梧男子,目光忧郁是因为他曾和唐军交过手,他便是在疏勒被俘的大将默雅利,在唐军碎叶银矿渡过两年矿工生涯后,被拉希德以十万大食金币的代价赎回,这次进攻碎叶,拉希德特地命他为阿兰的左副将。
  “梅赛因将军,这座叶支城并不是碎叶的要塞,可以不用理会它,直接渡河向碎叶进军。”默雅利小心翼翼地向阿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惊动了叶支城,极可能会使碎叶得到大食军已到的消息。
  “为什么要放过它!”阿兰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打仗从来不会放过任何敌人,就算它是一座单人哨塔,我也一样会将它碾成碎片。”
  他马鞭一指,冷冷下令道:“天亮前拿下叶支城,拿不下,前军皆斩!”
  ……
  大食军地前军船队离叶支城墙只有三百步了,他们地目标直指叶支城的一道水门,水门上装有拇指粗地铁栅栏,但经年久月,铁栅栏已是锈迹斑斑。
  “谁!站住。”哨塔上一名唐军发现了逼近的船队,他猛地敲响了警钟,刺耳的警钟在叶支城上空回荡,一名身材魁梧的大食人站起身,扬手便是一支飞矛射去。飞矛快如闪电,划破了黑色,刺透了正在敲钟的唐兵胸膛,士兵一声长长地惨叫,从哨塔上跌落。
  钟声和惨叫声惊碎了唐军的甜梦,他们纷纷起身,拿起弓箭横刀冲上城头。很快唐军便发现了大食人的企图,他们兵分两里。一路在城头上向下抛石,另一支则藏在水门的四周,向大食人的小船放箭,一时箭如飞蝗,城头大石不断落下,十几艘大食船纷纷倾覆,中箭的大食士兵哀叫着沉入河底。
  大食军立刻改变了战术。数十艘小船一字排开,铺天盖地的飞矛向城头刺去,将城头地唐军死死压住,前方三艘船的一部分士兵手执大盾,挡住了唐军地箭雨,而另外一部分士兵则抬着一根撞木,借着小船的冲击,向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撞去。
  ‘轰!’地一声巨响。撞木将铁栅栏撞开一个一丈宽的大洞,两艘小船顺着冲劲闯进了城门,大食军纷纷执盾跳上岸,向唐军扑去,两军短兵相接,鏖战在一起。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尸横满地,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船进入城洞,很快便形成一道船桥,如蚁群一般的大食人成批成批蜂拥上岸,手中舞动着寒光闪闪的弯刀,叫嚣着冲进了叶支城……
  叶支城地唐军守将见大势已去,便下令放弃叶支城向碎叶撤退,三百多名唐军骑马在草原上狂奔。他们给碎叶带来了一个重大情报。大食人终于来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