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365

  侍卫官也笑了,“你说得不错,我们殿下也是这样,待人宽容,从来不会轻易发怒。”
  这时,王宫地偏门开了,一名宫廷侍卫飞快地跑到他们面前,气喘吁吁问道:“你们这里谁是大唐使者?”
  崔曜一举手,“我就是!”
  “你快随我来,哈里发陛下要见你。”
  ……
  走过两排长长的只有一人高的椰枣树,树上结满了精致的小椰枣,两边是湛蓝的湖水,湖面上不时有泉水喷出,在喷泉中矗立着全身盔甲的骑士雕像,他们沿着一条用黑色大理石铺成地道路进入了王宫。
  大食人地王宫内和它外表一样充满了奢靡之风,四周挂满了绣金的帐幔。这是叙利亚人和拜占庭人的杰作,每一幅都精巧细腻,绣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花朵,据说王宫里一共挂有三万八千幅帐幔,大多数是用东方的丝绸制成,另外还有二万二千条地毯,是从波斯的王宫里掠来;举目处。随处可见各种色彩璀璨的宝石和极大地珍珠,贴满了金箔的墙壁。五颜六色地玻璃,在宫殿地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身材婀娜的宫妃,她们衣着华丽,躲在一幅幅帐幔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从东方来地年轻人。
  和大唐的皇宫一样,这里也随处可见身材高大的宦官,只不过他们的肤色或白或黑,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地表情卑下而且从没有直过腰。
  他们穿过一扇厚重的大门。崔曜一眼便看见了阿古什,在他身边站住一名身材纤细高挑的男子,皮肤白皙、鼻梁高挺、目光深邃,不注意还会把他当作一个女人,但他身着的缀满宝石的绣金长袍和手中用纯金和金刚石制成的权杖,却显示出他无比尊贵的身份。
  “快跪见哈里发陛下。”侍卫紧张的提醒崔曜。
  崔曜却恍若没有听见,他上前一步,深施一礼道:“大唐皇帝使臣崔曜参见哈里发陛下。”
  阿古什看了他一眼。回头对拉希德笑了笑道:“我听说大唐皇帝在非正式场合废除了跪拜礼。”
  拉希德对崔曜有没有下跪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上下打量崔曜一下,有些好奇地问道:“你真只有十六岁吗?我看似乎不像啊!”
  崔曜不知他为何如此关心自己地年纪,他随即不卑不亢地答道:“回禀陛下,我确实只有十六岁,但这并不说明什么。只要不辱国体,不负使命,年纪并不重要,陛下认为不对吗?”
  拉希德微微一笑,这个少年身上明显缺乏使臣的圆滑,他刻意表现出一种不肯折腰的态度,似乎想为他的国家和君主挣足面子,多少还带着一丝少年气盛,这倒有点象他当年十六岁时面对拜占庭爱利尼皇太后时的情形,刻意维护阿拔斯王朝的形象。
  “赐他一个位子。让他坐下吧!”
  拉希德回到了他那铺着金席子地王椅上。和崔曜相对十步而坐,反倒是阿古什站在一旁。拉希德看了崔曜一眼,淡淡道:“你的使臣身份只截止到拔汗那,你们皇帝的旨意中写得也很清楚,希望拔汗那重新投靠大唐,这就像来我的御花园里偷一颗椰枣一样,所以你其实就是一个被抓住了小偷,按照我们伊斯兰教义,小偷应该被处以绞刑,不过伊斯兰教义中也有挽救堕落者的要求,所以我决定挽救你,让你成为一个能传播我伊斯兰文化的使者。”
  拉希德语速很慢,尽管崔曜阿拉伯语还很拙劣,但他居然勉强听懂了拉希德的意思,他当即争锋相对答道:“我很愿意学习贵国的文化,但我不是小偷,我只是踏上曾经属于我们大唐的土地,去探望饱受欺凌的大唐儿女,如果你们非要说我是小偷,那你们也曾经扮演了强盗地角色。”
  拉希德地脸色当即便沉了下来,他紧紧地盯着崔曜,他接见了不知多少使臣,哪一个见到他不是卑躬屈膝,充满了奴颜媚色,而这个年轻人竟然敢当面顶撞他,他有些恼怒了。
  背后的阿古什吓得脸色苍白,轻轻咳嗽一声,目视崔曜,示意他赶快请罪,崔曜却视而不见,他紧绷着嘴唇,一言不发地看着拉希德,事关国家荣辱,他宁可死,也不会丢掉大唐使臣地气节。
  两人僵持了良久,拉希德眼中的怒火慢慢平息了,他自嘲地笑了笑道:“我倒忘了,处于战争中的国家是没有小偷和强盗,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你的口气和你们大唐雷一样充满火爆,好吧!年轻人,我可以原谅你的无礼。”
  说到这,他又换了一种平和的语气道:“你给我说一说,你们的大唐皇帝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听说他和我同岁,也和我一起登基,我对他很感兴趣。”
  崔曜是一个知礼的士子。他从小被崔圆培养出一种谦和、自律地气质,他见哈里发已经让步,便谦虚地说道:“哈里发陛下和我们皇帝陛下一样,有着宽阔的胸襟,都是具有雄才伟略的君主,你们都是英雄,是天生的对手。但你们的私生活却完全不同。”
  拉希德开心地笑了,他听得出这个年轻人的诚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扬,绝非刻意地谄媚,对他同样赞颂自己的君主,他也能理解,能夺取并统治大唐帝国、敢尽倾国之力和他一战地君主,是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但他们的私生活不同。这又让拉希德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你说说看,我们的私生活哪里不同?”
  崔曜打量了一眼周围的奢侈装饰,头一仰,有些骄傲地道:“我们皇帝陛下的宫中只有二百名宦官和三百名宫女,我们的皇后亲自在宫中养蚕织锦,我们许多将士地鞋袜都是出自她的手,哈里发陛下做得到吗?”
  拉希德哑然失笑,这个少年是讽刺他奢侈呢!但凡来他宫殿之外国使臣。无不为他宫殿的金壁辉煌而赞叹,无不为他万名娇美的妃子而羡慕,他已经听腻了这种陈腔滥调的赞美之词,崔曜的话却让他有一种新鲜感。
  拉希德轻轻一摆手道:“这些宫中之物大都来自大马士革,并非属于我个人,它们是阿拔斯帝国财富的象征。至于妻妾,我实际上只有十几人,其余的女人我都会赏赐给立功地将士,你年纪还小,无法理解一个有着雄才伟略的男人是不可能沉溺于女色,反之,沉溺于女色的君主也不可能成就大事。”
  拉希德站了起来,“好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就不接待你了。我可以答应你。只要你不离开巴格达,我会给你绝对的自由。好好学习我们的文化,我希望有一天你回去后,能将我们阿拉伯文化传到东方,当然,也希望你把大唐的优秀文化教授给我们地学者。”
  说罢,他招来一名侍卫官,指了指崔曜道:“带这位大唐贵客下去,从今天起,他是我的宾客,除了军事机构外,一切场所他都可以在那里出现。”
  “多谢哈里发陛下,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贵国的文化。”崔曜躬身施一礼,慢慢地退下了。
  崔曜刚走,阿古什便对拉希德道:“陛下是不是对他太宽容了,给他绝对自由,如果他逃走怎么办?”
  “他不会逃走。”拉希德慢慢转过身,对阿古什笑道:“虽然我只和他短暂接触,但我知道,这是一个有自尊的大唐文人,如果我监禁他,或者派人监视他,他也许会逃走,但我给他绝对自由,他反而不会走,即使要走,他也会先征得我的同意,他绝不会做损害他们大唐帝国尊严之事,你相信吗?”
  阿古什慨然叹服,“陛下的心胸,臣弟自愧不如!”
  拉希德微微叹了一口气道:“一个年少的使尚能做到进退有节,不辱国体,我现在更加担心碎叶的战役,阿古什,我发现我有些轻敌了。”
  他背着手走到窗前,凝望着东方,目光中充满了忧郁。
  ……
  时间已经慢慢到了十一月,碎叶真正进入了冬季,在这严寒的季节里,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蒙蒙的,仿佛刮了大风之后,呈现出地一种混沌沌地气象,大地上铺满了白霜,干燥而僵硬,护城河如愿以偿地结冰了,一架散碎的攻城槌残骸孤独地躺在护城河上,上面挂满了长长地冰凌,从十月到现在,两军已经平静了整整一个月,士兵都呆在营帐,寒冷使他们开始思念自己的故乡。
  碎叶城内也是静悄悄地一片,这场战役已经打了整整两个月,漫长的拉锯战使人变得疲惫了,大街上只偶然有一队巡逻的士兵驰过。
  时值中午时分,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破了宁静的街道,一队骑兵簇拥着主帅王思雨向城北飞驰而去,王思雨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名军械士发明了一种对付攻城槌的良方,让王思雨欣喜若狂,二个月前,那架庞然大物的狂暴还历历在目,虽然它无法驶过护城河,但到了冬季,护城河的作用也就消失了,如果再找不出对付攻城槌的办法,碎叶城破将不可避免。
  骑兵队风驰电掣般冲进了一所校场,校场内按比例修了一座碎叶小城,高四丈,长三十丈,同样也挖了一条一丈宽的护城河,在校场上有着十几架缩小的投石机和攻城槌,五百名士兵扮作攻守双方在这里进行演练。
  一名校尉见大帅到来,慌茫迎上来行一军礼道:“参见大帅!”
  “免礼了。”王思雨摆摆手,急不可耐地问道:“什么样的破攻城槌办法,快演练给我看。”
  “遵命!”校尉起身向士兵们大声喊道:“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攻城。”
  他的话音刚落,数十只小火球向城头发射而去,‘嘭!嘭!’地落在城头上,引起一团团烈火,王思雨登上一座高台,全身贯注地注视着演练的推进,这时,轰隆隆的鼓声响了,这是模仿大食人的进攻鼓声,随着鼓声响起,一架高达三丈的攻城槌开始缓缓启动了,由三十名士兵在后面推动,攻城槌也是仿制大食人的那架‘魔兽’制作,惟妙惟肖,颇也有几分狰狞之势,攻城槌缓缓向前,城头上无头箭密集如雨,但阻碍不了它的前进,片刻,攻城槌抵达了城下。
  王思雨身子前倾,眉头皱成一团,他到现在还看不出唐军们的办法,攻城槌已经到了城下,巨大的槌头离城墙已不到三尺,就在这时,天空忽然出现了无数条黑影,在唐军的叫喊声中,攻城槌摇摇晃晃,片刻就轰然坍塌。
  王思雨看得目瞪口呆,这就是复制了二个月前那架巨无霸坍塌的过程,良久,他才回头问道:“这个办法是谁想出来的?”
  “启禀大帅,这是卑职想到。”一名三十余岁的军械士上前半跪行礼。
  王思雨点了点头,“干得漂亮!赏你五百贯钱,官升两级。”
  军械士大喜,连连磕头谢恩,王思雨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忽然若有所感,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只见一片雪花飘然落下,紧接着两片、三片,越来越多,成千上万发亮的晶体在天空飘舞,茫茫的雪花开始笼罩着大地,碎叶即将再一次拉开战幕。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三十四章
碎叶风云(十五)
  深夜,沉沉的黑雾笼罩着长安城,北风劲吹、树木凋零,大街上行人寥寥,到处都是黑沉沉一片,唯独大明宫紫宸殿内灯火通明,一道道命令从这里发出,随时可见传令侍卫疾步向殿外跑去,整个大殿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张焕神情严肃地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他昨天和今天连得两个消息,戛斯人出兵三万进攻翰耳朵八里,回纥人仓皇从北庭边境撤兵,今天他又得到老将马璘从弓月城发来的战报,六万唐军已经抵达弓月城,可随时向伊丽河流域发动进攻。
  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战争的主动权已经逐渐向唐军靠拢,张焕注视着弓月城的位置,离伊丽城四百里,离妖龙城五百里,如果唐军出兵及时,完全可以把二万大食军歼灭在伊丽河流域,此刻,张焕也开热血沸腾起来,数年的期待将在这一战成为定局,六万唐军出北庭、五万唐军出疏勒,还有一座坚守两个月而没有倒下的城池,从士气和意志上说,大唐已经胜了。
  “陛下,臣也认为时机成熟了。”李泌接过长杆,指着吐火罗道:“这里有六万大食驻军,现在是他们唯一可支援碎叶的兵力,但吐火罗对大食人同样重要,我们只要按照计划出一万军扮作虚兵出葱岭守捉,还有吐蕃军在大勃律施压,谅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疏勒至少可出兵四万,配合北庭六万军。只要不出大的失误,碎叶之战我们大势已定,况且我们还有奇兵在手中。”
  ‘奇兵!’张焕地木杆一指阿史不来城,“先生可指这里?”
  “没错!”李泌捋须笑道:“既然大食为了引回纥出战而放弃了阿史不来城,那就该是我们好好利用它的时候了,就算没有建树,至少大食军的士气将受到影响。”
  张焕不再说话。他心中反复推演着一切会发生的可能,已经没有什么大的疏漏了。下面的细节就该由各个将军去自己完成。
  “传我的命令,暴风雪计划可以执行!”
  大治五年十一月,北庭六万准备已久地大军接到了大唐皇帝出兵的命令,在老将马璘地率领下,出弓月城,分兵两路直扑伊丽河流域,西路军三万人绕道妖龙城。在那里全歼五千大食军,随即调头向东,在伊丽城与东路军会合,包围了南撤途中的一万五千大食军,经过三天激战,大食军因兵力悬殊而崩溃,唐军斩首九千余人,俘敌五千人。取得了伊丽河大捷,北庭军随即调头南下,向碎叶挺进。
  就在北庭唐军出兵的同时,疏勒的唐军也接到了张焕出兵的命令,曹汉臣亲率四万大军走金龙道,出托云山口。向北方挺进,同时,他派一万军扮作五万大军越过葱岭,向吐火罗进发,吐蕃两万军也配合唐军再次出兵大勃律,兵压健驮罗。
  ……
  碎叶,残酷的战争再一次爆发,聚集在碎叶的二十万大食军开始大举向碎叶城进攻,他们也同样接到了巴格达地命令,务必在十二月前拿下碎叶城。
  三百架投石机同时发动。铺天盖地的火球射向城头。顷刻间,城头已成一片火海。这一次不仅是东城,北城和南城也同时发动了攻击,其中北城的进攻最为炽烈,从敌军阵地里一片片闪光,随即火球在城头上空布下一道火网,火舌喷吐,吞噬城头上每一寸土地,赤焰的炽光照亮了整个夜空。
  北城的防守由碎叶第三军承担,共一万两千人,分为两班,可以昼夜不停地和敌军作战,城头上已被迅烈的希腊火吞没,守城的六千唐军身着防火服,躲在辟火板后,忍受着高温的炙烤,这是唐军为对付希腊火而设计了防火道,由砖石紧靠城头砌成,前面是厚厚地防火板,宽约五尺,密密麻麻的唐军便挤在中间。
  大火在防火道上面和前后熊熊燃烧,通道内燥热不堪,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忽然最右面的一段通道被火弹击中,坍塌了,烈火犹如暴怒的恶魔狞笑着猛扑了进来,两百余名唐军被火烧着,惨叫声四起,几十名唐军失去理智,一头冲进了火海……
  “不要管他们,快撤!”中郎将韩越眼见形势危急,他急得大声嘶吼,正准备去扑救的唐军跌跌撞撞向回跪爬,‘轰!’地一声巨响,三十丈长的通道坍塌了,四百多名唐军不及逃跑,惨死在大火之中,空气中弥漫地焦臭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唐军已经没有伤感的机会,随着敌人火球的越来越密集,轰隆隆的进攻鼓声终于敲响了,在希腊火的掩护下,密密麻麻的大食军开始向碎叶进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制作了数百架梯子,安装在登城车上,一座座高耸的登城车开始缓缓向城墙推进,在每一架攻城车的后面都跟着近千人。
  进攻北城的是三万埃及军团,他们跟着六十架登城车地后面,浩浩荡荡向城墙进发,七百步,他们已经进入了唐军石砲地攻击范围,但唐军没有攻击,唐军从一个个射击孔中注视着密如蚁群的敌军靠近,已经五百步了,中郎将韩越狠狠一拳砸在墙上,破口大骂道:“他娘地,都死绝吗?怎么还不是射击!”
  他的骂声刚落,城头上掩护工事上的辟火板忽然掀开,密如暴雨般的大唐天雷弹黑压压地投向城下,在密集的埃及军团中猛烈的爆炸了,这支军队一个多月前刚刚抵达碎叶,还没有机会品尝大唐的最犀利地武器。霎时间,血肉横飞,残破的肢体被掀起一丈多高,大片大片的埃及人倒下了,剧烈的爆炸声震破了无数人的耳膜,几架登城车被击中垮塌,五十多人从车上掉下。砸死了大片士兵,整个进攻的人潮中间出现一片片空挡。在黑色的硝烟散后,埃及军队仿佛突然醒悟一般,疯狂地向后退去,这种闻所未闻地武器令他们胆寒心颤,大军潮退后,战场上只留下几十架孤零零的登城车。
  但后面督战地呼罗珊人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们大声咒骂。用刀劈用矛戳,又重新将埃及人赶回了战场,退去的大潮又重新涌上,经历了第一轮恐怖的爆炸后,埃及人惊恐之心渐去,他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武器和城头上燃烧的大火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有通过奔跑来逃脱死亡。
  于是。在一轮一轮爆炸声中,在头颅和肢体横飞的战场上,在没有退路的进攻中,三万大军损失惨重,但终于靠近了城墙,随着进攻军靠近城墙。火球地射击也渐渐停止了,北城开始转向了真正的攻城战。
  三十余架登城车蜂拥而上,迅速越过了护城河的冰面,停在城墙下,剩下的近两万埃及军如狂潮般涌上,登城车高约四丈,后面有楼梯可供五人同时爬上,而前方有块巨大的挡板,如果城池不高,挡板放下便可直接搭上城墙。若城池高耸。便可从车内抽出楼梯继续攀爬,而今天攻打碎叶城便是这样。城墙高耸至少也是七、八丈以上,没有楼梯,大食军绝难攀上城头。
  三架梯子同时搭上了城头,巨大的铁钩钩住城墙,以防止滑落,埃及纵身而上,向城头疾速攀去,此刻城头上的大火渐渐熄灭了,六千余唐军掀开辟火板,手执弩箭向下放箭,一时箭如雨下,密如钢针,从埃及人的头顶上泼溅下来。
  进攻地埃及军举盾防御,但唐军箭力强劲,埃及军的木盾难以抵挡,几箭后便被射穿、洞裂,大批士兵中箭倒地,梯子上的敌军也纷纷中箭坠落,发出长长的惨叫声。
  阿兰一直就在北城,东城和南城都进攻受阻,唯有北城出现了转机,这是阿兰的一种错觉性策略,开始三面同时进攻,事实上,北面才是真正的进攻点,投石机数量就比其他两城多出一倍,不仅投入了三万埃及军,还有两万呼罗珊本宗军作为后援。
  阿兰见进攻已经见效,便立刻下令道:“再向北城投入五十架登城车,增援一万呼罗珊军。”
  轰隆隆地进攻鼓声再次密集敲响,一万呼罗珊军冲了上去,城上的天雷弹呼啸着向他们扑来,但这支呼罗珊军显然有准备,他们是骑马奔入,在进入唐军的射程区陡然加速,一边高举盾牌,只经过一轮轰炸,他们便风驰电掣般一举冲过了雷区,仅仅损失了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