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365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四十三章
意外发现
  崔曜走后,拉希德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刚刚才想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何叶哈雅要亲自去大唐,他这是要去捞取政治资本,说白了就是做给国人看,哈里发年少不更事,玩出了火,现在只有他叶哈雅才能收拾残局,而一旦叶哈雅和大唐谈判结束,换回大唐的战俘,他的声誉就会大涨,更加强势地掌握大权,即使换不回来,也是他哈里发的罪孽深重。
  碎叶战役如同一股吹散了薄雾的劲风,一下子将严峻的国内局势呈现在拉希德面前,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叶哈雅就是阿拔斯帝国的吕不韦,他甚至比吕不韦更加权势滔天,他把持了整个帝国的权力,甚至他的两个儿子还掌握了帝国的财权和审判权,照这个布局,就算自己死了后儿子继位,帝国的大权还是会握在这个波斯人家族的手中,拉希德轻轻地揉搓太阳穴,在这个日益严峻的局势下,他又如何才能破这个局呢?‘叶哈雅、吕不韦’,他反复地掂量这两个名字,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从他脑海中闪现出来。
  几乎整整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拉希德都在考虑他的计划,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推敲,寻找可能的漏洞,掂量由此会出现的后果,到第二天清早时,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对侍卫官道:“你现在再去把崔先生请来,我有事和他商量。”
  一大早,崔曜按照原计划来到帝国图书馆。不过不是给公众上东方历史课,他的历史课明天才有,今天要给阿巴赛公主上唐诗课,补昨天下午因给哈里发讲秦历史而耽误地课程,上课的地方位于图书馆东楼,这里是王公贵族们常常出没的场所,一般而言。大食妇女是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连出门的机会也很少。不过阿巴赛公主是例外,她享受着最好的一切,其中就包括最好的文化教育,拉希德给她请来老师都是阿拔斯帝国最有名望地学者,甚至包括教会的长老,给她讲解伊斯兰教义地真谛。
  就这样,阿巴赛公主成为了帝国最年轻、最有学问的女人。成为巴格达最令人瞩目的月亮,她身上有数不清的光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无数人想娶她为妻,但拉希德已向全国公布,阿巴赛将永远不会成为新娘。
  崔曜的身影刚出现在走廊上,立刻有两名公主的仆人将他引进授课房间,他进了房间。阿巴赛公主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崔先生来了。”阿巴赛连忙起身向他行了一礼,和昨天不同,她今天显得端庄文静,脸上挂了一幅薄薄的黑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地双眸,将她原本就白皙的皮肤衬得更加白腻动人。这倒让崔曜有些诧异了,他教了她近三个月的中文和唐诗,从没有见她戴面罩,今天倒是怎么了?
  崔曜没有细想,他欠身回了一礼笑道:“那我们就开始吧!”
  他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份昨天晚上抄誉好的唐诗,递给了阿巴赛,“今天我们来讲李白的《将进酒》。”
  他走到阿巴赛对面坐下,肃然说道:“你先读一读,看能否读下来。”
  阿巴赛默默看了一遍,开始结结巴巴读了起来。她学中文的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月,她也没有崔曜完全生活在阿拉伯语世界的优势。仅读了前面两句,她便读不下去了,只得歉然一笑,将诗文往前推了推,示意崔曜教她。
  崔曜对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他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便道:“诗中黄河是我们汉人地母亲河,就像你们大食人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样,它奔腾万里,气势雄浑,诗人以它来开篇,便奠定了此诗的格调,我们先来说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句凭空起势,不事铺陈,写得大气磅礴,看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犹如海雨天风,势不可挡,你可由此看出李白笔落惊风雨气势,也同样可以体会到我们大唐博大宽广的心胸,你跟我读一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阿巴赛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跟崔曜读了这一句,她眼中悠然神往,仿佛看见了诗中那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她又跟崔曜读了一遍,勉强能读完整了,她地目光随即移到下面一句,忽然‘啊!’地惊叫起来,下面一句诗,她大半汉字都认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需崔曜解释,她默默地咀嚼这句诗的深意,人生数十年就仿佛被浓缩在这短短的一句诗中,‘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令每一个女人都为之心碎的结局,阿巴赛忽然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兄长永不准她成婚的禁令,她的眼神慢慢变得迷离,一种让人心碎的哀伤出现在她那美丽的眼中。
  突然,阿巴赛猛地捂住嘴冲向墙角,她弯下腰拼命的干呕,后面的侍女也吓坏了,她们冲到公主面前,一名侍女失声叫道:“公主,你快回去吧!比昨天地反应更厉害了。”
  阿巴赛地背陡然间变得僵直,她慢慢抬起头,恶狠狠地盯了多嘴的侍女一眼,侍女地脸色霎时间变得惨白,她猛地扭头望向崔曜。
  此刻的崔曜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昨天上午阿巴赛在哲耳法尔手背上那轻轻的一拧,那是一个极为自然的亲昵动作,可它又藏着一个什么样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他忽然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秘密。
  这时,门口有人高声道:“崔先生在房间里吗?”
  “在!在!”崔曜仿佛得到了救星一般,上前打开了房门。只见拉希德的侍卫官站在门外,他恭敬地行了一礼,“崔先生,陛下请你前去。”
  “好,我这就去。”崔曜慌不迭地收起了东西,仿佛象逃命一样地向门外走去。
  “崔先生!”阿巴赛忽然叫住了他,崔曜这才想起自己应该给她告辞。他刚回过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在他眼中看到地是一张凄婉绝伦的脸,一双饱含泪水和乞求的眼睛,那双眼睛藏着多少无奈和痛苦,崔曜忽然明白了什么,他默默点了点头,快步去了。
  ……
  时隔一夜,崔曜再一次来到大食王宫。他的心情十分沉重,阿巴赛的泪眼始终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他听说过拉希德曾经下过命令,那道残酷而不近人情的命令据说是出自于拉希德对妹妹的爱,这让崔曜想起祖父给他安排地那门婚姻,他心中涌起了无尽的同情。
  “崔先生,陛下在房内等你。”侍卫官推开门,对崔曜微笑道。
  崔曜这才惊觉自己已经到了拉希德地内宫前。他立刻将阿巴赛的事情先放到一旁,推门走了进去,房间里光线暗淡,窗帘已经放下,拉希德正背着手站在一幅缩小的地图旁,这是大唐西域和真珠河流域的地图。在它旁边则挂着大食的地图,但拉希德却在专注地盯着大唐的西域,陷入沉思之中。
  “陛下,你找我有事吗?”崔曜低声打断了拉希德的沉思,拉希德回过头,温和地笑了笑道:“这两天总是把你叫来,真是抱歉了。”
  “陛下不必客气,有什么事请尽管开口。”崔曜亦客气地说道,他认为或许是自己昨天讲地故事还有让拉希德不清楚的地方,特地将自己再一次叫来。
  “我是有些想法想和你探讨一下。”拉希德指着一张椅子笑道:“咱们坐下再谈吧!”
  崔曜坐了下来。他有些不明所以地望着拉希德。他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自己了,这两天却频频约见。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莫非是他想放自己回去了不成,还是他自认为自己就是秦王嬴政?各种想法在他心中交织,眼中也就不由流露出了迷惘之色。
  拉希德看了他一眼,似乎明白崔曜的想法,他沉吟一下,便坦率地说道:“崔先生在巴格达也快半年了,语言进步神速,我听说你在帝国图书馆看了很多关于伊斯兰文化和历史方面的书,那我就想问你一下,你认为阿拔斯帝国和大唐之间谁更强盛,将来会是谁吞掉谁,是我哈里发的军队占领长安,还是你们大唐皇帝的军队占领巴格达,我希望你说实话,不要因为你是大唐人。”
  这个问题其实崔曜一直便在考虑,这两个东西方帝国之间的碰撞,究竟谁会最后胜出?为此他大量阅读了波斯和大食地典籍,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甚至是宗教,同样也结交了各个层次的大食朋友,随着他对大食的了解日益深刻,他的疑惑也就更加浓厚,现在拉希德作为一国之君突然问出了这个在他心中一直思考地疑惑,就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他的眼前,使他豁然开朗。
  他立刻笑了笑道:“如果大食类似我们汉人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野蛮而没有任何文化沉淀,加上你们有强大的武力,或者是我们大唐内部出现了动荡,那么你们或许能占领大唐,因为你们将来也被汉文明同化,但如果你现在你们,那你们将永远也占领不了大唐,不在于你们的武力有多强大,而是在于你们和大唐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有着灿烂的文明,而这是两种完全不能兼容的文明,就像汉人不会接受伊斯兰教一样,你们也不会接受我们儒家思想,结果就只能是一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永远不会停息的战争,两个文明两败俱伤,最后将是拜占庭人灭亡已经疲弱之极的大食,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我大唐就算击败大食,但也永远无法占领这片信仰真主地土地,所以,我真诚地希望两个文明之间不要爆发企图毁灭对方地战争,那将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
  崔曜地话让拉希德陷入了沉思,如果在碎叶战役之前,他会对崔曜的观点不屑一顾,可碎叶战争的失败使他仿佛第一次认识到了大唐,这几个月来,崔曜编制的东方历史讲义,他几乎都是一本一本地仔细阅读,崔曜的这些历史讲义虽然仅是一些提纲性的东西,来自于史记、来自汉书,十分简单,就仿佛是一些启蒙性的读本,但正是这些简单的读本却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开阔了拉希德的视野,让他重新审视自己对东方占领的欲望,这种欲望来自于丝绸、茶叶、瓷器,但碎叶的战败和崔曜的历史却使他的这个欲望渐渐地不那么强烈了,他也开始意识到,占领东方或许只是一个梦而已。
  想到这,拉希德微微一笑道:“其实我的想法已经和你有些相似了,从你身上就可以看出,大唐文明和我们伊斯兰文明可以交流融汇,但它们却无论如何不会成为一体,就像你崔曜,就算在巴格达生活二十年,你成为了学问最渊博的伊斯兰学者,但我相信你也绝不会放弃你的儒家思想。”
  拉希德一边说一边走到了地图旁,他用木杆指了指北面的拜占庭帝国道:“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正如你所说,如果我们的兵力被牵制在大唐,那巴格达就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我阿拔斯帝国绝不会去征服东方,希望你回去把我的话和你的观点转达给你们的大唐皇帝,我还会亲自写一封信,请你带回去。”
  崔曜愣住了,他半天才迟疑着问道:“陛下的意思是放我回国吗?”
  “你说得一点不错,我已决定放你回国。”拉希德有些感慨地笑道:“其实我也不希望你走,你给我们带来了东方的文化和历史,你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老师,但你又是东西两个帝国之间沟通的桥梁,我希望你还能回来,巴格达的大门永远是为你敞开。”
  说完,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金牌,递给崔曜道:“这是哈里发之令,它会让你一路平安地回到自己的故乡。”
  崔曜接过金牌,他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坦率地说,他并不想现在就回去,他还想继续了解伊斯兰文化,继续教授他的学生,传播东方的历史和文化,想让他的学生和所有的大食人都知道,汉民族是一个胸襟宽阔的民族,克己复礼,从来不会主动去灭亡其他文明,但也绝不是任人欺凌的绵羊,他点了点头道:“我回去后会把哈里发的话转达给我们的皇帝陛下,他和哈里发一样都是伟大的君主,相信你们一定能彼此理解。”
  拉希德坐了下来,提笔给大唐皇帝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将他开出的条件和要求都详细地写了下来,最后签上自己的名,他将信递给崔曜,再三叮嘱他道:“此信事关重大,关系到你们大唐北方的战略利益,也关系到我的生命安全,你一定要保管好它,若形势严峻,你宁可毁了它,明白我的意思吗?”
  崔曜虽然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但从拉希德凝重的表情便知道此信一定有着重大意义,他将信收好了,诚恳地说道:“请陛下放心,我一定会安全交给我们大唐皇帝,我明天便出发回国。”
  “不!”拉希德摇了摇头,“你今天晚上就连夜出发,秘密离开巴格达。”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四十四章
斩草除根
  底格里斯河的对岸是富人的乐园,绿树和花草布满了沿河岸边,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分布在绿树和花丛之中,这里是巴格达贵族的聚居地,环境优雅、安静而舒适,黄昏时分,一辆精雅小巧的马车快速穿过一排排绿树,直接驶进了一栋被绿色植物包裹的宫殿中,马车停下,阿巴赛在两名侍女的扶持下从车里走了出来,忧心忡忡地问宫殿的守卫道:“哲耳法尔在吗?”
  “老爷在,请公主随我来。”这座宫殿是哲耳法尔的夏宫,可以远远看见波光粼粼的底格里斯河,清风送爽、十分凉快,哲耳法尔在夏天时一般都会呆在这里,他今天心情不错,听到公主到来的消息,老远便笑着迎了出来,“亲爱的阿巴赛,我的月亮,你怎么今天想到来我这里?”
  “哲耳法尔,我心里很害怕。”阿巴赛的情绪异常低落,没有受到哲耳法尔的热情感染,哲耳法尔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但他依然温柔地对阿巴赛道:“到了我这里,你还有什么害怕吗?”
  “早知道我就不去上什么唐诗课了。”阿巴赛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便将上午呕吐被崔曜看到一事简单地说了一遍。
  “你是说被那个崔曜看见了。”哲耳法尔猛地盯住了阿巴赛,一双亲切而多情的眼睛陡然间变得阴鹜起来,他一天的好心情被破坏了,他很清楚地知道阿巴赛怀孕之事被泄露出去的后果。不仅仅是哈里发震怒,连他父亲也饶不了他,这将是他们家族地一个巨大丑闻,他玷污了阿巴赛公主的清白。
  “哲耳法尔,你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心中更加难受。”阿巴赛美丽的眼睛里蓄满了委屈的泪水,“我要你想办法娶了我。我不想我们的另一个孩子永远生活在麦加。”
  哲耳法尔眼中的阴鹜霎时消失了,又换成了温柔的笑意。他将阿巴赛搂进怀里,在她额头上亲了亲道:“你放心,我早就答应过你,就一定会娶你,但需要时间,慢慢地说服哈里发改变主意,还有我父亲。但你现在地反应越来越明显,小腹也快隆起了,迟早要被哈里发发现,我们还是按上次的办法,你以朝圣为理由去麦加住上一年,顺便再看看我们地小萨尔博,你觉得怎么样?”
  “可是……”阿巴赛心乱如麻,这已是她的第二个孩子了。几时才有个尽头,她不想去麦加,可是她又真的很怀念自己已经三岁的儿子,最后她抬头望着哲耳法尔坚定的目光,只得屈服地点了点头,“好吧!我明天就去给王兄说。”
  她主动吻了一下哲耳法尔的嘴唇。柔声道:“那我先走了,记住,一定要常来麦加看我。”
  “我一定会来。”哲耳法尔搂着她的腰,将她送上了马车,一直目送马车消失在浓密地林荫道中,他的笑容渐渐地消失了,阴沉着脸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他今天上午得到的消息,那个大唐人在离开帝国图书馆后,随即便去了王宫,在那里他和拉希德谈论了很长时间。天知道他们谈了什么。这个姓崔的唐人究竟有没有把阿巴赛怀孕的事情说给拉希德?
  哲耳法尔的额头已经渐渐见汗了,这件事后果的严重并不仅仅是引发拉希德地震怒。关键是他父亲,他严禁他们家族和哈希姆家族有任何关系,这在外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这个伯尔麦克人家族从阿拔斯时代便和哈西姆家族有比血还亲的关系,但事实上,从哲耳法尔与阿巴赛结成名义夫妻开始,叶哈雅便持坚决反对份态度,他不止一次警告过哲耳法尔,如果他一旦越线,他将被取消一切家族继承权,这才是令哲耳法尔惶恐不安之事。
  他抵御不住阿巴赛的柔情,终于越过了那条线,不仅是肉体关系,阿巴赛三年前已经为他生下一个儿子,藏匿在麦加,现在她又一怀孕,如果父亲知道了真相,那后果将是什么……
  哲耳法尔狂躁地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拉希德可能知道了,也有可能不知道,但父亲一定还不知道,他现在不在巴格达,关键是该怎么样封住此事,阿巴赛去麦加深居简出可以瞒过一时,可那些知情人的嘴该怎么堵上了呢?想来想去,哲耳法尔的眼睛里慢慢地闪过了一丝狠毒之色。
  ……
  崔曜住在外城靠正西门一座普通地宅院里,这里是穆塔在巴格达的一栋宅子,平时都空关着,既没有仆人打扫,也没有佣人伺候,只住着崔曜一人,他每天早出晚归,一天三顿都在图书馆解决,他回来只是睡一觉,虽然图书馆也能给他提供宿处,但他却喜欢这里充满了巴格达市民情调的环境,但今天晚上他就要离开这里了。
  在这幢宅子里住了半年,崔曜也对它生出了一丝眷念之感,夜幕初降,他从图书馆回到了自己的住宅,准备收拾一下离开巴格达回国,穆塔离开巴格达后,崔曜又请了一个男仆为自己清扫房子,可是他离宅子还有百步远之时,他便发现了异常,只见自己住宅的房门打开,门口围满了大群人,个个探头向房里望去,议论纷纷,十几个士兵正在维持秩序,崔曜心中一惊,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又不敢上前,只躲在人群后偷偷地观察情况,很快,围观的人群急速散开,向后退去,几名士兵从房间里抬出了一具盖着黑布的尸体。
  “啊!”崔曜差点喊了出来,他从尸体的鞋认出了死人,正是自己请地仆人。他的脑海里乱成一团,为什么?为什么他会被杀,难道是进屋劫财?崔曜随即否定了这个念头,他地宅子里空空荡荡,根本什么东西也没有,难道是有人要杀大唐人吗?这个猜想和刚才地一样荒谬,他每天进出都蒙着面。又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就连他地邻居都不知道他是个大唐人。这时,崔曜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了一个名字,‘叶哈雅!’
  是地,他的嫌疑最为明显,他或许知道了一点点自己与拉希德谈话地内容,要杀自己灭口了,想到这。崔曜不由自主的摸了摸怀中的信件,拉希德说这封信关系到大唐北方的战略利益,也就是说和回纥人有关,又牵涉到他的性命,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拔汗那自己被俘之事重演。
  崔曜立刻不露声色地调转骆驼,不慌不忙地向西门走去,他不能再去找拉希德了,以叶哈雅的势力。他是无法再进王宫了,唯一之计,只有尽快离开巴格达城,离开叶哈雅的势力范围。
  城门处没有什么变化,尽管崔曜身上有哈里发金牌,但他却不敢轻易出示。那会轰动一时,反而不利于他逃生。
  他身上还有一块通行铁牌,是拉希德地侍卫官给他,足足应付一般的虾兵蟹将,崔曜将铁牌向守门的士兵们一晃,士兵们立刻收矛立正,任他立刻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城门。
  出了城,天已经完全黑了,他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才能回大唐,他身上分文皆无。不说吃饭。连在外露宿的毯子的也没有,崔曜一时停步不发。思考着对策。
  就在这时,身后不远处的城门处忽然传来了急促了马蹄声,一队人马疾速驰来,很快便靠近了他,他立刻背过身去,用蒙面黑巾遮住了脸庞。
  “崔先生慢走,”不管他怎么掩饰,那队骑兵还是认出了他,众骑兵停在他的身后,崔曜慢慢回头,紧张的心终于松了下来,来人正是拉希德地侍卫官。
  “崔先生走得很急,究竟出了什么事?”
  “你没有去我的住宅吗?”崔曜有些诧异地问道。
  侍卫官摇了摇头道:“本来要去,可到城门口却听说有人用我的铁牌出门了,我想只能是你,便直接追来了,倒底出了什么事?”
  崔曜知道他是拉希德最信任的心腹,便低声对他道:“请你转告陛下,叶哈雅要杀我。”
  “谁?”侍卫官忽然摇头笑了,“不可能,叶哈雅现在大马士革,他不可能知道你的事情,更不可能杀你。”
  这下,崔曜有些糊涂了,难道真是为了劫财杀人吗?侍卫官见他有些茫然,便递了一封信给他笑道:“哈里发陛下命我来替你送行,这是帝国图书馆给你开的通行证,记住,你是去信德学习梵文,而不是回大唐。”
  说罢,他一挥手,后面上来了二十几人,皆牵着骆驼,骆驼上驮着许多物资,侍卫官指着这几个人道:“他们都是你地仆从,一路上会尽心服侍你,本来陛下想用他的贴身卫士队护卫你,但阿巴赛公主突然要去麦加,所以只能改送她了。”
  ‘阿巴赛公主!’崔曜的脑海里俨如电光石火一般,猛地反应过来,阿巴赛公主为什么会突然去麦加,她一定是去躲了,那么要杀自己灭口的人极可能就是哲耳法尔,这是一个让他深为震惊的想法,越想越有可能,阿巴赛知道自己发现了她的秘密,便立刻去和哲耳法尔商量,自然得出两个方案,一个是公主去麦加躲避,另一个就是杀自己灭口,只不过却错杀了仆人。
  想到这,崔曜忽然对阿巴赛生出了一股恨意,自己替她掩盖,她却反害于自己,当真是怜悯不得,他忽然下定了决心,低声对侍卫官道:“不要问我为什么,你可禀报陛下,让他派人监视公主,陛下或许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