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699

  李庆安喝一杯茶,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家常,便告辞了,杨奉车却盯着桌上的茶杯,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李庆安拉拢的意思太明显了,但也让他十分心动,虽然他渴望能再生了一个儿子,为此连娶了三房小妾,但折腾了十几年,小妾们连蛋都没下一个,他便知道恐怕是自己下种出了问题。
  他今年四十八岁,只有膝下一子,儿子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如果儿子能拜在第一权宦高力士门下,有高力士做后台,就算科举不中,走门荫入仕这条路,儿子的仕途也会一片光明,杨奉车当然知道李庆安的后台就是高力士,可投靠李庆安,势必就会得罪程千里,这让他十分为难。
  杨奉车坐在桌前,按着太阳穴哀叹,“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一名家人快步跑来,在大堂前禀报,“老爷,程都护在门外求见!”
  “谁?”
  “程都护,程千里。”
  “啊!”地一声,杨奉车惊得站了起来,目瞪口呆。
  ……
  李庆安的府邸位于白湖的东面,是一座占地二十余亩的大宅,是金满县仅次于杨奉车府宅的第二名宅,房子在前年翻修过,大部分屋子都是新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院子,各种屋堂楼阁足一百多间,虽然府宅比不上杨府的精雅别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是树荫茂盛,整个府宅掩映在绿树丛中;其二便是院墙高大坚固,仿佛一座城堡一般,极难攀越,而且四周驻扎有军营,这就保证了府邸的安全。
  李庆安刚到北庭,还没有来得及采办家仆下人,他府中就只有如诗如画她们几个人居住,绝大部份房间都空置着,黑漆漆地没有灯光,除了西院住李庆安的几十名亲兵外,整个府宅只有后院三四间屋子住了人,他已经命人去高昌替采办一些丫鬟佣人,到时严庄也会住进东院。
  随着李庆安回家,府邸里顿时热闹起来,小莲笑着迎了出来,“大哥,饭菜都准备好了,大家一起吃饭吧!”
  “这么晚了,我们都吃过了。”他看了看后面,又笑问道:“她们几个呢?”
  “她们几个在学六弦琴呢!我没叫她们。”
  “嗯!就不要打扰她们。”
  李庆安回头对亲兵们笑道:“大家都散了吧!如果肚子饿,就先去厨房吃饭,想出去喝酒也行,别给我惹事。”
  亲兵各自散了,李庆安回到了内宅,他来到自己书房,他换了一身宽松的禅衣,舒服地坐了下来。
  书房里灯光柔和明亮,屋角的铜炉中点着百合香,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书房共有里外两间,里间是他休息用的,只有一张床榻,铺着厚厚的褥子,以后他准备改成沙盘室,而外间四周墙边摆满了书架,各种书籍图画堆积在架上,靠北墙是一张宽大的桌子。
  桌上摆了厚厚一叠杂报,都是从京中送来的,只是时间上晚了一个月,李庆安坐下,随手从桌子取过一本今天刚送来的杂报。
  这可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份报纸,只是内容十分枯燥无聊,记录朝廷发生的各个主要事件,李隆基的各项朝政活动,比如李隆基亲自下地耕田,以示劝农等等。
  不过今天倒有两件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都和剑南有关,一是升任剑南节度府判官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府长史,这是杨钊原来的职务,其二是李隆基批准杨钊改名为杨国忠,加授太府寺卿。
  ‘杨国忠!’李庆安冷笑了一声,杨国忠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就不知他是否会像历史上那样,把南诏问题处理得一团糟糕。
  这时,房门开了,如诗端着一杯茶快步走了进来,李庆安的书房也是一个禁地,由如诗替他整理,除了她之外,别人一概不准进来。
  “哥,先喝杯茶吧!”
  如诗浅浅一笑,桃花般的脸颊上梨涡隐现,她把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便跪在他身后,温柔地替他按摩头颈,李庆安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以示谢意。
  “怎么不去习琴?”
  “如画在学呢!我来侍奉阿哥,昨天这里酸痛,今天好点了吗?”如诗轻轻揉着他后颈问道。
  “今天稍微好一点了,昨晚多亏你用热水替我敷一下。”
  “嗯!等会儿我再去烧点滚水,给哥好好再敷一敷。”
  李庆安忽然想起一事,便笑道:“明天你拿五斤蒙顶茶,让我亲兵给杨都护府送去,我今天答应他的。”
  “好的。”
  如诗也想起一事,连忙道:“对了,今天下午,一队安西士兵押送来一批箱子,说是你命他们送来的,好像都是铜佛像。”
  “啊!佛像在哪里?”
  “我让他们放在东院呢!”
  李庆安大喜,他一直很担心这批铜佛像,真的送来了,他连忙站起身笑道:“我要去看一看。”
  他快步走出书房,却迎面见小莲匆匆跑来,“大哥,有客人要见你。”
  “是谁?”
  “是杨都护,他说有急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会沙陀
  李庆安的府门外,杨奉车忧心忡忡地望着天空发呆,十几年来,他还从来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倍感煎熬,尽管他知道或许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急,一夜之间便要他做出人生最大的选择。
  如果说李庆安是利诱,那么程千里就是威胁了,两人的相继来访使他将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与程千里合作,要么投向李庆安,他已经没有另一个选择。
  ‘杨都护,金满河北岸的那两顷土地,你是怎么搞到的,我们都心知肚明。’
  ‘杨都护,去年高昌女巫的求子石事件,你忘了吗?’
  ……
  程千里的话还回荡在他耳畔,杨奉车背心都湿透了,这两件事是他的把柄,在关键时候,被程千里祭出来了,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自己胆敢和李庆安合作,那就休怪他程千里无情了,可问题是,这些把柄李庆安会不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他这些事情只要稍加追查,便立刻真相大白,李庆安也同样会拿这些把柄敲打他。
  这些天,杨奉车一直就在反复考虑此事,难以下定决心,今天程千里的威胁反而使他最终做出了决定,与其藏着掖着,最后被人捏住,还不如自己先捅出来,该退该赔,索性了结了它。
  “杨都护,我正要派人去给你送茶叶,莫非杨都护已经急不可耐了吗?”李庆安哈哈大笑着迎了出来。
  杨奉车苦笑一下,拱手施礼道:“李将军,我有急事想和你谈一谈,不知是否有时间?”
  李庆安笑容微收,点点头道:“请到我书房去,我们详谈。”
  ……
  书房里,如诗端着一只茶盘走来,给他们两人上了茶,慢慢退下去了,李庆安端起茶杯吮了一口茶,目光向杨奉车瞥去,只见他怔怔地望着茶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微微一笑道:“杨都护不是有急事吗?”
  “唉!”杨奉车长叹一声,道:“李将军刚才前脚走,程千里后脚便来了。”
  李庆安一怔,这个程千里动作倒是挺快嘛!杨奉车摇摇头又道:“他拿我前年和去年做的几桩事来威胁我,不准我和李将军合作。”
  李庆安目光微眯,这个杨奉车是要和自己讨价还价呢!
  “杨都护不妨说说看,你有什么事情被他抓住把柄?”
  杨奉车沉默了半晌,徐徐道:“我有三件事,有点难以启齿。”
  “杨都护但讲无妨。”
  “一是前年五月,有一名粟特商人意外身亡,我一手经办了他的后事处理,在整理他身后遗产时,发现他在金满河北岸有两顷上田的田契,我没有交给他的家人,而是、而是被我据为已有。”
  杨奉车额头上汗珠滚滚,不停拿帕子擦汗,他瞥了一眼李庆安,见他脸上毫无表情,只得叹口气又道:“还有就是去年一名高昌女巫,她手中有一块辨子石,可以分辨腹中胎儿性别,据说得到这块辨子石,还能子孙昌盛,这块辨子石现在在我书房内,那女巫去年在监狱自尽了。”
  李庆安点点头,“我知道了,那第三件事呢?”
  “第三件事便是我的商铺,是三年前从一名胡商手中购买,那胡商被告通匪,前年也死在狱中,至今买店铺的钱我尚未支付。”
  杨奉车吞吞吐吐说出了第三件事,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坦率了,但李庆安却知道,杨奉车所做恶事绝不止这三件,只不过这三件已经广为人知罢了。
  “你担心什么呢?是程千里掌握了你的证据吗?”
  “不!他没有证据。”杨奉车连忙道:“事实上谁也没有证据,只是有些事情众口烁金,如果朝廷来调查,恐怕会对我不利。”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放心吧!我就是御史中丞,有北庭监察权,朝廷不会越过来派人来查,真的要查也是我来查,我只要说一句绝无此事,御史台便就此消案。”
  杨奉车大喜,他竟忘了李庆安是御史中丞,只要李庆安一句话,谁还能再查他去,当然,他知道怎样才能让李庆安放过他。
  “李将军,程千里虽是去年才调至北庭,但实际上两年前他便开始在北庭布局了,西州都督,天山军兵马使赵廷玉便是他的联姻,赵廷玉是岐州人,他弟弟便是娶了程千里之女为妻,此时极为隐秘,一般人都无从知晓,我也是去年偶然才发现。”
  说完,杨奉车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放在桌上,推给李庆安道:“这十几人便是程千里在北庭的党羽,我都心知肚明。”
  李庆安拿起名单,当头第一人赫然便是赵廷玉,他不由冷笑一声,难怪赵廷议至今毫无消息,估计他是和程千里同步了。
  其下一人,竟是金满县县令陈忠和,李庆安不由楞了一下,怎么他也是程千里的人?
  杨奉车连忙解释道:“陈忠和家贫,无钱把老母接来安西,程千里便派人去京兆府把他母亲接来,因感恩,陈忠和便投靠了程千里。”
  李庆安把名单收了,笑道:“杨都护今晚开始,便可以忘掉以前的事情了,安心地睡一觉吧!”
  ……
  杨奉车走了,李庆安站起身对收拾茶杯的如诗笑道:“先不忙收,陪我去东院看一看那些铜器,我已经等了它们很久了。”
  “那些不过是一些铜器,阿哥为何这么看重它们。”
  “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铜器啊!你跟我去看看便知道了。”
  说着他搂住如诗的腰,在她的樱唇上吻了一下,手却不老实地伸进了她的裙内,如诗满面娇羞地推开了他,“阿哥,别闹了,先去东院吧!”
  “好吧!先去东院。”
  李庆安恋恋不舍地在她玉臀上抚摸了一把,这才笑着带着她向东院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