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699

  唐军们一阵风似的向城池深处奔去,他们已经事先打探好,银库在城池最里面,是一座白色的巨大建筑,唐军远远便看见了那座醒目的白色建筑,他们风驰电掣般疾冲而去。
  几乎所有的大食军都上城防御去了,银库前只剩下二、三十名守军,两百名唐军飞驰而来,人未到、箭先至,箭势如流星,霎时间便将二十几名逃跑的守军射死。
  几名大食军跪在地上求饶,唐军冲上去挥刀便砍,秦海阳急得大喊一声:“留他们一命!”
  这才保住了几名战俘的性命,秦海阳翻身下马,战刀指着其人一人的额头,用不太熟练的粟特语喝道:“打开银库!”
  几名大食人战战兢兢地取出钥匙,打开了库房,随着沉重的铁门被吱吱嘎嘎地推开,里面竟还有一座用巨石砌成的石屋,牢固异常,这才是大食人放置金银的地方。
  有一扇铁门被打开了,一道光线照进了黑漆漆的石屋,石屋内占地约两亩地大小,但一半都空着,另一半堆放着成箱的粗银锭,大食人是按照一定规格铸造这些银锭,每一块银锭都重约五十斤。
  银锭堆放如小山一般,一箱二十块,也就是一千斤,而银库中大约有三百箱,也就是说至少有三十万斤,这就是大食人准备运走的第三批银锭了,第二批被唐军沉入了密水。
  按五万奴隶每人分一斤,而还有二十五万斤,这么多银子,足以让他秦海阳升为都尉了。
  秦海阳不由心花怒放,这时远远地传来了喧闹叫喊声,有无数人向这边跑来,秦海阳立刻下令:“将金银库锁死,不准任何人进来!”
  ……
  就在唐军占领东曹国都城的同一天,唐军三百名斥候军成功地鼓动奴隶造反,夺取了银城,四天后,荔非元礼率五千唐军进驻银城,至此,大食人这座最大的银矿被唐军占领。
  ……
  撒马尔罕,大食军在东曹国初战不利的战报送到了阿布·穆斯林的面前,他并没有暴跳如雷,相反,这次失败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只派了三万人赴东曹国,其中还有一万粟特人的军队,而他精锐的呼罗珊军,齐雅德带回来了一万五千人,符合他的预期。
  自从十天前曼苏尔返回大马士革后,穆斯林便完全掌握对唐朝战役的决策权,为了打赢这场对唐朝的战役,穆斯林做出了周密的策划,甚至不惜以东曹国为诱饵,引唐军上钩。
  现在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要看哈立德的表现了,穆斯林站在地图前,阴冷的目光凝视着地图上那座北方小城,拿下它,便可以同时扼制住碎叶和塔什干的脖子。
  阿布·穆斯林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他自言自语道:“巴尔马克家族的第一继承人,你会让我失望吗?”
  ……
  夜空一片晴朗,映着月色的白水河成一条弧线,向东消失在遥远的天际,河流两旁是狭长的、一望无际的森林,隐没在烟霭中,这里是费尔干盆地内一处地势低缓的河谷,气候要比拓枝城温暖得多,它得益于肯特山替它挡住了北方的寒流。
  河谷两岸分布着大片脂香四溢的冷杉、雪松和柏树,间有宽宽的林中空地,空地中长满了灌木丛,灌木丛中不知名的浆果已经熟透,鲜艳欲滴。
  就在这人迹罕至的河谷上游有一座不大的城堡,叫做白水城,这里是拓枝城北去怛罗斯城的必经之地,是商人们重要的行脚休息之所,它的意义就在于此,没有什么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城中驻军不多,只有一个营,五百唐军驻防。
  城中本身人口也不多,只有三四百户人,石国的副王屈勒便落魄于此。
  这天晚上,一支约三千人组成的大食骑兵队慢慢地逼近了白水城,但他们行军并不隐秘,白水城附近的烽火台立刻发现了他们,烽火台上顿时三条火焰冲天,炽亮的火焰在夜色中格外耀眼,这是大队敌军来袭的警报,紧接着白水城上警报钟声大作,同样的火焰升腾,很快,白水城北方肯特山的烽火台也点燃了,烽火台一个个地将警报传向怛罗斯城。
  白水城相对拓枝城要更靠近怛罗斯城,它距离怛罗斯城仅两百余里,半个时辰后,白水城烽火台传来的求救警报便传到了怛罗斯城。
  此刻怛罗斯城已经增兵到了五千,怛罗斯城的地位极为重要,向、东沿千泉山北麓经俱兰城和阿史不来城,便可抵达碎叶,相距约七百里,向北是去拜占庭的著名商道,北方突厥人南下,越过千泉山后,首先便到怛罗斯城,它实际上是突厥人南下要道的咽喉。
  正是它有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李庆安也极为重视,从最初的二千守军慢慢增加到了五千人,但李庆安在处理白水城的地位时,也犯了一个防御点上的错误,由于白水城距离怛罗斯较近,考虑到怛罗斯城和白水城的历史渊源,并可以互为犄角,李庆安便将白水城划为怛罗斯城的附属城。
  但正是这个隶属关系,使怛罗城对白水城有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又演变成了一个防守漏洞,白水城的求救烽火传来,大将白孝节立刻率三千军连夜赶赴白水城支援。
  夜色在不安中慢慢地消退了,一轮火红的朝阳在东方千泉山顶冉冉升起,将万丈霞光投向广袤的大地,怛罗斯城的守军依然和往常一样在城头上巡逻。
  守军们望着西方隐隐有冲天的黑烟,那是二十里外一座烽火台的报警,但守军们并不在意,显然,那是白水城的求救警报还没有消散,昨夜的烽火台燃了一夜,士兵们都有点倦怠了。
  忽然,一名士兵惊叫起来,他指着西方大声叫喊:“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城头上的士兵们一起向西方望去,他们的心顿时冰冷了,只见数里之外,一条长长的黑线出现在草原尽头,正迅速向这边逼近。
  “是大食军!”
  有人大喊一声,警报钟声当当敲响,唐军们纷纷冲上城头,他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数里之外,铺天盖地的大食军主力正浩浩荡荡,向怛罗斯城开来,俨如黑色的大浪,一浪接着一浪,足足有三万人之多,他们中间夹杂着身躯庞大的投石机,巨大木轮子在草原上隆隆滚动。
  在队伍的前方,阿拔斯帝国的大将哈立德·巴尔马克目光阴鹜地注视着远方的怛罗斯城,三万大军攻打这座小城,根本就不需要夜袭白水城,调虎离山,他的人海就足以将这座城池淹没。
  哈立德·巴尔马克是波斯名门巴尔马克家族的长子,他们是波斯皇族的后裔,拥有最高贵的血统,他曾经也是阿布·穆斯林的爱将,不过现在不是了,原因是他是什叶教派信徒,阿布·穆斯林对河中什叶教的残酷镇压,激起了哈立德的不满,他改为投靠了曼苏尔,由于曼苏尔回大马士革前和穆斯林达成了妥协,穆斯林可以调动他的军队,穆斯林便命哈立德率三万叙利亚军偷袭怛罗斯城。
  尽管哈立德对穆斯林心中不满,但他也非常佩服穆斯林的谋略,用东曹国吸引唐军主力南下,并令齐雅德牵制住唐军,而命自己沿着锡尔河(即药杀河)北上,在怛罗斯以西渡河,夺取怛罗斯城,兵锋直指碎叶,这样,就令唐军处于被动之中。
  哈立德战刀一挥,厉声大喊道:“前进,拿下怛罗斯!”
  ……
  大食军主力北上,怛罗斯城失守、守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在两天后传到了东曹国都城,此时的唐军正在备战撒马尔罕,怛罗斯城失守让每一个唐军将领都震惊不已,尤其大将白孝节在回援时遇到伏击,不幸阵亡,让唐军将领们哀伤不已。
  李嗣业和李光弼不约而同来到了李庆安的大帐前。
  “大将军把自己关在大帐中,谁也不见。”李光弼先来一步,他叹了口气道。
  李嗣业点点头,道:“我们应该劝劝他,情况还没有那么糟,还可以挽回。”
  “让他安静一下吧!让他好好想一想。”李光弼能理解李庆安此时的心情。
  大帐里,李庆安坐在沙盘前怔怔望着怛罗斯,怛罗斯城的失守令他处于了战略被动,白孝节的阵亡更令他心中痛彻难安,这是他的责任,他轻敌了,从夺取碎叶至今他都一帆风顺,以至于他小瞧了阿布·穆斯林,以为他现在的种种表现不佳,是因为和曼苏尔的关系恶劣。
  但他却忘了,阿布·穆斯林可是曾将高仙芝杀得大败,就是这么一个厉害角色,他居然轻敌了,居然想着一举拿下撒马尔罕。
  李庆安到现在才明白,他其实一直就在阿布·穆斯林的算计之中,用齐雅德的三万军牵制住他,他却暗派主力北上,一举夺取了怛罗斯城,以一个无用的东曹小国换取了他的战略之地。
  李庆安不由叹了口气,轻敌的代价竟是如此沉重,他目光向帐外一瞥,看见李光弼和李嗣业正站在帐外,便道:“让他们两人进来吧!”
  帐帘一掀,李光弼和李嗣业走了进来,他们互相看了看,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李庆安微微一笑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是一个人关在帐中难受?”
  李嗣业挠挠后脑勺,笑道:“我们就害怕大将军受此打击而失去信心。”
  “失去信心?”
  李庆安冷笑了一声道:“我为什么会失去信心?”
  他背着手在大帐中走了几步,回头对二人道:“我承认是我轻敌了,是我小瞧了穆斯林,我也知道怛罗斯城一失,大食人便抢到了制高点,从而掌握了整个战役的主动,但我就会因此失去信心吗?如果是这样,后面的仗还打什么?”
  这时,李光弼笑道:“其实就算东曹国之战是敌军的诱敌之计,但他们的代价也很惨烈,尤其是银城的损失,估计穆斯林都无法向他们的哈里发交代。”
  李庆安点点头,“夺取银城之事,我要重赏那三百斥候军,尤其是秦海阳,此人虽然有前科,但他是个人才,还给安西抢到了七十万斤银子,这是不世之功,我将提升他为中郎将。”
  说到这,他又对李光弼道:“我留一万军给你,你不要管东曹国的死活,你要替我将银城守住,还要尽快把沉入河底的银子捞出来,如果银城实在守不住你也可以放弃,但无论如何,你要把银子全部给我平安运回安西,你尤其要防止吐火罗的大食军截断你的后路。”
  李光弼躬身道:“大将军放心,我立刻就着手此事。”
  这时荔非元礼也走了进来,李庆安笑道:“你来得正好,我有任务交给你。”
  荔非元礼一拱手,“请大将军吩咐!”
  李庆安想了想便道:“银城那五万奴隶暂时不要放他们回去,你要想办法带他们先去碎叶,从他们中间挑选精壮进行训练,你要告诉他们,将来粟特九国就是他们的天下。”
  “末将遵令!”
  李庆安将后事安排好了,便对李嗣业道:“接下来我们就赶回拓枝城,准备迎战阿布·穆斯林的主力。”
  这时,大帐外一名亲兵禀报:“大将军,大营外有一名道士求见,他说他是从长安而来。”
第二百四十六章
帝国公主
  唐军的大营外面站着一名年轻的道士,年约二十七八岁,他额头很宽广,目光明亮,身着一袭白色的道服,头戴道冠,手执一柄拂尘,表情十分平静。
  几名守营门的唐军士兵都惊讶地望着他,如果是中原,这种道士满街都是,可这里是离长安万里的东曹国,连汉人都看不见一个,不用说道士了。
  这时,唐军的军营开始传出命令,准备拔营回归了,军营内一片忙碌,李庆安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走了出来,年轻道士似乎认识李庆安,他拂尘一摆,立刻上前行礼:“无量天尊,小道李泌见过李大将军。”
  ‘李泌?’
  李庆安有些愣住了,哪个李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名道士,只觉他眉眼间是有几分眼熟,便问道:“你曾是朝官吗?”
  “贫道曾在东宫就职,在东宫见过李大将军。”
  “原来是你?”
  李庆安忽然想起来了,他确实是在东宫见过此人,是太子李亨的东宫翰林供奉,李庆安的态度立刻变得热情起来,呵呵笑道:“原来是故人,他乡能遇故人,这可是人生四喜之一,快请帐内叙话。”
  李庆安热情地将李泌请进了大帐,进大帐坐下,他又命亲兵倒了两杯茶,这才笑道:“先生好好的东宫官员不当,怎么出家为道了?”
  李泌喝了一口热茶叹道:“杨国忠不容于我,几次向圣上进谗言,说我误导前太子,圣上免了我供奉之职,我便出家为道,四海云游,今日来到将军处。”
  李泌其人,李庆安也知道一点,历史上号称布衣相国,历经中唐四代帝王,几度出家,又几度入朝,曾挽大唐于危难,进则吞食天地,退如闲云野鹤,就这么一个旷世高人,居然云游到自己这里来了,要知道,唐僧取经都还没有到这么远过,他不在终南山下修行,跑到自己这里来,会是云游吗?
  李庆安也不点破他,便笑道:“先生觉得西域风貌如何?”
  “异国风情,不过多了几分暴戾之气,让人难以定心细看。”
  李泌轻轻叹息一声,又对李庆安笑道:“刚才进军营,见士兵们都在收拾行装,可是要返回石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