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699

  李庆安点点头,对他道:“你只管军事,河中的地方政务你不要插手。”
  他又回头对罗启明笑道:“这联席会议虽然是粟特人的内政事务,但也要体现我大唐的意志,所以你就作为我的代表,长驻撒马尔罕,对他们通过的决议,你拥有否决权,如果形势危急,你需要借用军队,可直接和荔非将军商量,事后再向我禀报。”
  罗启明连忙躬身施礼道:“属下会竭尽全力,为使君效劳。”
  李庆安都一一安排好了,最后对李泌笑道:“军政联席会议制度只我的一个初步构想,很多细节方面的事情我都没有考虑成熟,这个制度我就交给先生替我完善,在我回安西之前拿出方案来。”
  “属下立刻着手,不知使君几时回碎叶?”
  李庆安想了想道:“我还要回长安述职,在撒马尔罕我只能呆五天,五天后,我将返回碎叶。”
  ……
  次日一早,唐军正式开始了入城式,入城仪式有六千唐军参加,大街上挤满了欢呼雀跃的民众,漫天飞舞的小雪难以掩盖撒马尔罕的喜悦和激情,各种乐器在街头弹奏,美丽的少女们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胡旋舞,当唐军大队入城之时,全城沸腾了,民众们欢呼着涌上前,无论是袄教信徒还是伊斯兰信徒,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地欢迎唐军,他们的喜悦和激动都源于唐军主帅的承诺。
  唐军将不干涉民众的任何宗教信仰,不干涉他们重建自己的神庙,不干涉他们去麦加朝圣,只要他们承认大唐是自己的宗主国,大唐将以开阔的心胸,海纳百川。
  李庆安骑在战马上,身着黑色明光甲,头戴银盔,腰挎横刀,马鞍桥上挂着一把巨弓,显得威风凛凛,他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历史名城,他知道,在数百年后的蒙古人西征中,这座名城将毁于一旦,数十万人被屠杀,然而此刻,他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改变着历史的轨迹。
  当他的军队经过著名的撒马尔罕神庙广场时,两名神庙长老带着大群教徒迎上前,跪拜在街头,将一只金盘高高举起。
  李庆安勒住了战马,他认出了那金盘中的匕首,正是他送给俱兰的那一把,他翻身下马,缓缓地从金盘中拾起了这把匕首,匕首被火烧过,有些变形了,但手柄却依然完好无损,‘李庆安’三个字清晰可见。
  一名长老泣道:“这是俱兰最后的遗物,献给大将军,愿大将军珍藏。”
  李庆安默默地抚摸着匕首,匕首上依稀还有俱兰的血迹,她是在最后时刻,用这把匕首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李庆安心中无比哀痛,他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热情奔放的异国少女,想起了她相拥时的幸福,想起了她离别时的悲伤,他的眼睛不由有些湿润了,将匕首轻轻放回金盘。
  “她以年轻的生命唤醒了粟特人的反抗,她应该接受粟特人的敬仰,就把她供奉在神庙吧!”
  说完,李庆安转身大步离去。
第二百五十一章
掌控河中(下)
  撒马尔罕王宫,在巨大的穹顶形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粟特诸国国王聚集一堂,康国、石国、东曹国、西曹国、安国、东安国、米国、何国、史国、小史国,有的国家是正王和副王一起到来。
  除了石国国王特勒和东曹国王设阿忽外,其余国王都显得忧心忡忡,这些国王都是大食统治下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服从大食的统治,为大食军筹措粮食、输送士兵,当民众爆发起义时,他们又龟缩在王宫里,不敢出来领导,现在唐军击败了大食军,将他们的军队歼灭殆尽,他们都感到了一种惶惶不安,尽管石国国王已经安抚过他们了,但他们还是忧心不已。
  “大家请安静!”
  石国国王特勒站起身道:“各位请听我一言。”
  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石国和唐军走得最近,石国国王的每一句话,都让大家关注。
  “我昨晚问了李大将军,假如唐军击败了大食人,收复河中,朝廷对我们粟特诸国会不会和从前一样?”
  “他怎么说?”
  众人都伸长的脖子,眼巴巴地等着他回答,就连康国国王稍芬也失去了一惯的傲慢,用一种谦虚地姿态望着他,这确实是他们最关心的大事,虽然大食军被暂时击退了,可一旦大食国内局势稳定,他们肯定会卷土重来,那时粟特人该怎么办?
  从前唐廷对粟特诸国是安抚偏多,实际上支援几乎没有,导致他们陆续被大食人征服,那以后呢?国王们的心中非常矛盾,既希望唐军能够随时帮助他们抗击大食东征,可又希望唐廷又能向从前一样,不征他们的赋税,也不干涉他们的内政,只做一个名义上的宗主国。
  特勒见众人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在粟特诸国中,从来都是以康国为盟主,康国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粟特人的意志,石国虽然地域广阔,但因它远离河中,一直被视为域外荒蛮之国,就像偏房生的儿子,进不了家族的中心位置,但现在不同了,他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重返河中诸国,他的两万军队可是参加了怛罗斯之战。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李大将军告诉我,过去大食东征,大唐也没有能出兵防御,致使河中诸国皆沦陷于大食,所以朝廷准备改变过去的策略,在河中驻扎一定的军队。”
  其实特勒知道得并不是很多,李庆安只告诉他了唐军将驻军河中的决定,至于成立联席会议的事情,他也并不知情,尽管如此,众人还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只要唐军肯驻军在河中,那就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我们的军队如何安排?”
  “我要不要向朝廷缴税?”
  国王们议论纷纷,会议室里喧闹一片,就在这时,门外有人高声道:“安西节度使李大将军驾到!”
  会议室里霎时间安静下来,门开了,先是走进了近百名全副武装的唐军士兵,很快,李庆安带着几名文武官员走了进来。
  国王们都站了起来,忐忑不安地望着这位击败了大食军的唐王朝安西节度使。
  李庆安面带笑容,他走到正位坐了下来,摆了摆手对众人道:“先一一介绍自己吧!石国和东曹国就不用了。”
  康国国王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尊敬的李大将军,在下是康国正王稍芬,请允许我代表粟特诸国先表明态度。”
  “你说吧!”
  稍芬叹了口气道:“粟特诸国原本皆是富裕之国,各国盛产宝石金银,靠丝绸之路贸易使国民富裕、国库充盈,但自大食东征以来,人民财富被抢夺,粟特商人十室九空,无数人被杀、被抓走卖为奴隶,人口锐减了一半,王室国库也不例外,全部被洗劫一空,同时要承担沉重的税赋,国库八成以上的税赋都要上缴,今年更是变本加厉,阿布·穆斯林要求我们预支三年的税赋,若不服从,则全部斩首,我们都惶惶不安时,天可汗的大军到来,击败了大食人,拯救我们于水火,我代表粟特九国向大将军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李庆安微微点头,又对石国国王特勒笑道:“国王给我介绍一下在坐的各位吧!”
  特勒大喜,连忙站起身给李庆安介绍道:“这位是西曹正王哥逻仆罗,这位是安国正王野解,这位是史国国王逻波波……”
  每介绍一人,国王们立刻起身向李庆安行一礼,李庆安皆一一点头回礼,介绍结束,李庆安这才对众人道:“特勒国王已经将我的安抚之意告诉了各位,我就不哆嗦了,现在我就和各位说一说以后的安排。”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没想到李庆安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没有任何事先的寒暄和暗示,康国国王稍芬的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刚才李庆安剥夺了他的主导地位,而是让石国国王特勒来出面介绍,他感到了一丝不妙,难道石国将取代康国成为粟特盟主吗?
  “为了防御大食卷土重来,我大唐将建立河中军镇,驻军六千人。”
  李庆安话音刚落,会议室中立刻议论纷纷,才六千人,这似乎太少了一点,李庆安一摆手止住了议论声,冷冷道:“我说话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打断!”
  会议室内再一次安静下来,谁也不敢吭声。
  “我认为要抵御大食人入侵,不仅要得到大唐的支持,更重要是你们自己要有抵抗的决心,能团结一致,粟特诸国若联合起来,人口也有几百万,军队加起来也有十万之众,应该说是一个大国了,可为什么轻而易举被大食征服?关键是你们各自为阵,结果被大食各个击破。”
  说到这,李庆安停住话头向众人望去,见众人都陷入沉思,都在思考自己的话,他点了点头又继续道:“当然,我不是要你们合并为一国,那并不现实,我知道粟特各国间有一种松散的联盟,但这种联盟仅仅因为你们同为一族,所起的作用也是为了融洽邻国间的关系,它只是一种形式,所以,我要求你们结成正式的联盟,成立一种联席会议制度,就像今天一样,各个国王或国王的代表能定期在一起协商,而且这个联席会议必须要有一定的权力,什么权力呢?就是军权和对外交涉权,简而言之,各国都不会再拥有自己的军队,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一起,由联席会议来指挥,这是为了保证当大食入侵时,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大食军队。”
  “可是大将军!”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了,是粟特诸国中最小的西曹国正王哥逻仆罗,他站起身道:“请原谅我打断大将军的话,比如我们西曹国本身就没有军队,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参加这个联席会议了?”
  李庆安这次没有发怒,他微微笑道:“西曹国没有军队,那是过去的事情,将来所有的国家都不会再有军队,你们没有区别了,但西曹国同样要承担军费,所以西曹国也要参加联席会议,你们有权力和其他国家一样表达自己的意见。”
  哥逻仆罗大喜,他立刻表示赞成这个方案,实际上西曹国是康国的附庸国,西曹国的内政事务都是由康国决定,哥逻仆罗本人也不过是个傀儡而已,他已经明白了李庆安的意思,如果参加了这个联席会议,那他们西曹国就能摆脱康国的统治了。
  不仅是西曹国,从前深受大国压迫的其他粟特小国,如康国的另外两个附庸小国米国和何国;安国的附庸国东安国,石国的附庸国东曹国;史国的附庸国小史国等等都纷纷赞成,这样,他们就能和大国平起平坐了。
  但康国、安国和史国这三个主要大国却受到了直接冲击,他们心里都有数,由这个所谓的联席会议来掌控军队,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们的军队拥有权,名义上军队由联席会议来掌控,可实际上要发生战争时才会动用军队,那时,军队还是唐军的附庸,等于是变相由唐军掌控了粟特军队。
  而石国国王特勒也大为担心,那他的军队能保存吗?
  这时,李庆安又继续道:“当然,除了正规的军队外,还必须有一支小规模的内务军队,用于剿灭盗匪,抓捕强盗,这支军队的规模可以暂定为五千人,是受联席会议的盟主来指挥,兵源就暂时从石国的军队中抽取。”
  这就是李庆安的一个让步了,拿走了大树,要留下几根树枝,但就是这几根树枝,也是要留给对他有利的石国。
  石国国王特勒心中狂喜,他终于明白李庆安所说的会给他补偿是什么意思了,由石国军队担任内务军,那等于就是由石国掌握了联席会议的主导权,也就是由石国取代了康国成为粟特人的领头羊。
  就在特勒喜形于色的同时,康国国王稍芬却勃然变色,前面李庆安剥夺了他的军队,他尽管心中极为不满,但他不敢吭声,毕竟康国是战败国,但李庆安要让石国取代康国成为粟特人的盟主,他终于忍无可忍了。
  “大将军,我不同意由石国军队担任内务军!”
  稍芬站起身,深深行一礼,道:“大将军说联席会议由所有粟特国家参加,那为什么内务军却只有石国的军队,这是不是太过于偏颇了。”
  李庆安冷笑一声道:“我倒有心让康国的军队来做内务军,但康国的军队在哪里呢?”
  稍芬呆住了,他的军队都被阿布·穆斯林带去了怛罗斯,要么阵亡,要么成了唐军的战俘,仅逃回来三百人,他慢慢坐了下来,李庆安的讥讽让他忽然明白了一个事实,现在康国是战败国,他哪里还有资格和李庆安讨价还价,而石国却是战胜国,成为粟特人的盟主当然是由战胜国来享受,这一刻,稍芬心中充满了苦涩。
  “好了,我已经宣布结束,第一任联席会议盟主将由石国担任,为期三年,联席会议的具体细节安排,就由石国来主持,这是你们的家务事,我作为大唐军方代表就不参与了,不过大唐作为宗主国,应该也有一席之地,启明!”
  李庆安回头叫了一声,罗启明立刻上前道:“属下在!”
  “这位罗启明精通粟特语,是一名文官,在得到天可汗的正式任命之前,他就暂时代表大唐与众位共同协商河中事宜,为了尽快恢复河中的繁荣,希望大家齐心合力,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可以在联席会议上提出来,我会禀报圣上,尽量满足你们。”
  ……
  李庆安与粟特诸国的第一次见面会在焦虑和希望中结束了,回到军营,他立刻命人将石国国王特勒请来。
  特勒还沉浸在粟特盟主的兴奋之中,这就像一个庶子掌握了家族大权一样,是石国百年的期盼,终于在他的手中实现了。
  他兴冲冲走进大帐,道:“大将军,你找我吗?”
  李庆安笑道:“我先恭喜国王殿下成为粟特盟主。”
  “这还要感谢大将军的恩赐,不过,大将军说盟主为三年,不知能否连任?”
  “能不能连任就看国王殿下能否说服其他国王同意了,原则上我不反对。”
  说到这,李庆安从案头取过一本册子,这是李泌连夜写出来的关于联席会议的细节安排,他已经看过了,又做了部分修改。
  “这就是联席会议的细则,国王殿下可以仔细看一看,若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若没有意见,明天的第一次联席会议就可交给大家讨论通过,以后就照这个规则来办。”
  特勒接过册子翻了翻,和他想象的一样,李庆安是不可能将自治权完全交给他们,罗启明有否决权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过相对大食,李庆安还是宽容了很多,比如各国的税赋,除了分摊军费外,李庆安便不再另收,分摊五万人的军费,最多只占各国税赋的三成,其余七成还是归自己。
  历史从来是由强者来书写,他们粟特诸国夹在两强之间,又能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特勒暗暗叹了口气,道:“不用修改了,明天我就交给大家表决通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