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699

  “是!王妃还有什么吩咐。”
  明月问道:“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亲人?”
  潘小良摇了摇头道:“我在宫中三十年,攒下两百贯钱,在永安坊买了一座小房子,我无父无母,无子无女,孤身一人过日子。”
  虽然李庆安不喜欢宦官,但明月也考虑到后宅让男仆人进出不方便,但有些力气活只能让男人做,尤其长安比碎叶热得多,夏天女眷都穿得很单薄,让男仆进出确实不妥。
  明月考虑王府内应该也有几名宦官,她也明白李庆安的担心,但凡事都有两面,只要李庆安自己不相信宦官,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她想了想便道:“你如果想留下来也可以……”
  明月的话还没有说完,潘小良便激动得‘扑通!’跪下,连连磕头道:“老奴谢娘娘大恩!”
  明月无奈,只得摇摇头道:“你先起来,听我把话说完。”
  “是!”
  潘小良站起身,恭恭敬敬站在一旁,明月这才慢慢道:“你想留下,就能遵守我们家的规矩,我们家的规矩在安西是很普通,但在长安却有点与众不同,希望你能明白。”
  “是!奴才一定遵守。”
  “第一个就是你的称呼,我们家里没有奴才,就算你是宦官也没有,记住!不准下跪,王爷最恨人下跪,躬身行礼便可;第二条规矩是我们家的丫鬟家人都是自由之身,我会按月支付你们俸禄,要远高于外面店里的伙计,当然,你们可以随时离去,愿意留下来我也欢迎;第三条,我们家里虽然不责罚下人,但如果你们犯错严重,我同样会辞退你们,这三条是最基本的,其他还有一些规矩细则,以后你自己会了解。”
  说到这,明月取出一张发黄的纸递给他,这是刚才内侍监转来的你的宫籍,上面我已经签字了,你可以拿着它去内侍监注销,然后你便可以重新办户籍,你自己去跑吧!遇到难办之处,告诉我一声,我会替你办妥。
  潘小良惊得呆住了,他也曾听说安西已经废奴,但他们是宦官,永远是皇室的奴才,他们怎么能和那些正常人相比,可是今天,他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种做人的感觉。
  潘小良颤抖着手接到宫籍,他鼻子一酸,两行泪水从他眼中流出,他连忙擦去泪水,低声道:“老奴,不!属下谢谢王妃。”
  这时,如画笑道:“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了,这府里的冰窖在哪里?”
  “有!有!”
  潘小良指着远处的一面湖水道:“冰窖就建在湖边,我带夫人去,前天皇宫送来了不少冰,随时可以用。”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市偶遇
  整整一天,李庆安都呆在城外的军营里,天气太过于炎热,士兵们都停止了训练,各自呆在营帐之中,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时分,士兵们才出帐活动。
  天黑以后,大街上的热气才渐渐消散了,行人开始多了起来,一家人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来大街上散步,原本冷冷清清的朱雀大街上摆满了小摊,打着灯笼,叫卖各种东西,瓜果蔬菜、日用百货、小首饰挂件,应有尽有,长长的地摊足足摆出五里长,很快便吸引了数万民众出来逛街,使朱雀大街变得异常热闹。
  准民众出来摆夜市,这是李庆安的提议,这倒不是后世的启发,而是从撒马尔罕得到的启示,撒马尔罕的夜晚,夜市便摆出来了,人山人海,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格外热闹。
  长安两市的夜市在李豫当政时曾开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关闭了,这些天由于天气炎热,长安民众白天无法出门,所以李庆安便提议准许夜间摆摊,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政事堂的批准,长安、万年两县便在朱雀大街上辟出一条五里长的地段,专供小商贩们摆摊。
  这已经是第四天,第一天冷冷清清,只有十几个小商贩,顾客也稀稀疏疏,买卖双方都一时不太适应这种开放。
  在第二天商贩和客人都多起来了,商贩达到一百余家,长安的市民们也闻讯前来看热闹,到第三天时,京兆府正式贴出通告,除了城门关闭外,长安各坊的坊门都将通宵不闭,这个消息使得夜间出门的人流量剧增,白天不出门的民众都利用晚上出来散步购物了,朱雀大街上摆摊的小商贩达到了一千余户。
  而今天晚上,朱雀大街上更是盛况空前,五里长的朱雀大街上摆满了数千家小商铺,家家户户都挑着灯笼,将整个一条街都照如白昼。
  行人更是摩肩接踵,人流如织,每个小摊铺前都挤满了客人,卖小吃的,卖便宜首饰的,卖鞋卖布的,卖瓜果蔬菜的,几乎是应有尽有,人声鼎沸,俨如正月十五观灯的盛况。
  李庆安的马车在拥挤的人流中缓缓行走,五百名亲卫前后护卫,极为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不少民众都知道这是李庆安的车队到了,纷纷让开一条路,让他的车队通过。
  马车内,李庆安坐在车窗前,注视两边热闹的夜市,连他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盛况,密密麻麻的人头一眼望不见头,至少有十几万人上街了,这里面固然有长安民众追求新奇感,全家出来看热闹,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长安目前的经济很不乐观,在李庆安的记忆中,夜市小商品市场的兴盛,就意味着大家的口袋里都没有多少钱了。
  这半年多来,东市的生意尤其不景气,这是由于大量权贵南逃的缘故,东市的不景气也对西市产生了冲击,尤其夜市小商品市场的兴盛,必然进一步影响东西两市的生意。
  可这并不是关掉夜市,东西两市的生意就会变好,关键是要民众们的钱袋子鼓胀起来,钱李庆安不担心,安西有大量的银元和银角子会流入长安,但根本还是要物资丰富,只有物资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才会提高,民众才会富裕,否则,一块银元买个包子,那也毫无意义。
  这时,李庆安忽然远远地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一个身材丰腴的女子站在一家首饰摊前挑选饰品,她穿着一袭飘逸的白裙,盘着云鬓,和周围的长安民众没有什么区别,她身旁跟着一名侍女,李庆安又向周围看去,果然看见了两名远远保护她的女侍卫。
  这让李庆安感到十分惊讶,她不是去洛阳了吗?是几时回来的?他立刻令道:“停车!”
  马车停了下来,李庆安下了马车,走到这家首饰摊前,这时他的亲卫们迅速将四周民众隔开,不准人靠近这家小摊。
  摆摊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儿,母女二人见大群士兵向她们的摊子冲来,吓得她们俩紧紧抱在一起。
  穿白裙的女子正是杨玉环,她也是出门逛街,正好被李庆安看见了,杨玉环眼波一转,便看见了快步走来的李庆安,她的美眸中顿时亮了起来,便笑着对吓得惊慌失措的母女道:“你们不要害怕,他们不是来为难你们,是我的朋友。”
  母女二人这才放下心,但见这么多军队把自己的摊子围住,她们还是有点提心吊胆。
  这时,李庆安走了过来,走到杨玉环身边,对摆摊的妇女笑道:“大嫂,我想买几件首饰。”
  声音非常和蔼,那女摊主这才发现摊铺前站着一个年轻的军官,其实也不是很年轻了,三十几岁,颌下留住一络黑须,她慌忙道:“客官想要什么,尽管自己挑!”
  李庆安见这些首饰做工都比较粗糙,便心不在焉地挑了十几件,对女摊主道:“替我包起来吧!”
  杨玉环背着手,笑吟吟地看着李庆安一本正经地挑选首饰,最后她忍不住道:“喂!你看清楚了,这些首饰可都是铜制,你买这么多回去,明月会喜欢吗?”
  李庆安这才发现这些首饰都是铜制,他笑了笑道:“无所谓了,反正是我的心意。”
  他又挑了一支凤凰展翅的首饰,递给杨玉环道:“这支送给你。”
  杨玉环见他还想着自己,不由心里喜欢,便接过来笑道:“那就多谢你了。”
  这时,女摊子将一包首饰递给李庆安道:“客官,一共是一贯五百文。”
  李庆安这才反应过来,他一摸身上,分文皆无,不由尴尬地向亲兵望去,杨玉环看在眼中,不由捂嘴扑哧一笑,道:“我来吧!”
  她从身边的小竹包里取出一只绣花钱袋,从里面取出一枚安西银元,又摸出十颗五十文的银角子,递给女摊主道:“这是一银十角,你数数看。”
  女摊主点了一下银角子,又捏住银元吹了吹,放在耳边聆听,笑道:“没问题,正好了。”
  旁边的李庆安却看得目瞪口呆,杨玉环拿起首饰小包,望他怀里一塞,笑道:“这钱你可要还我的,这一银十角,我要织三天的丝才能换来,我可是穷人。”
  李庆安心中感叹,摇摇头道:“你又何苦呢?”
  “这有什么?我愿意,你不知道我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种感觉多好,我从来没有这样舒心过,这种平静的普通人生活是我过去做梦都想要的。”
  杨玉环说着,又把李庆安给她买的凤凰饰品小心地插在头上,对李庆安笑道:“你看看,有没有戴偏了?”
  “没有,很好看!”
  李庆安见杨玉环的头上的首饰都是廉价的银饰品,他心中又叹了口气,这可是当年的杨贵妃啊!
  “你还要逛街吗?”李庆安又问道。
  “是啊!我刚出来,可不想这么早就回去。”
  杨玉环笑嫣然一笑:“你是要回去,还是陪我逛一逛。”
  “我陪你!”
  李庆安又回头对亲兵道:“留两三人跟着便可以了,其他人远离,别惊扰了民众。”
  “是!”士兵们都退了下去,但却没有远离,而是三三两两混迹在人群中,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女摊主待他们走远,这才忙着收拾摊子,这时,两名亲兵上前,将一袋银元递给她道:“这是五十枚银元,我家大将军赏你的,把刚才那女子的一银十角给我们。”
  那女摊主顿时呆住了。
  ……
  人群中,李庆安和杨玉环并肩而行,李庆安柔声道:“你不是去了洛阳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杨玉环抿嘴一笑道:“我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
  “那你怎么不来找我?”
  杨玉环白了他一眼,娇嗔道:“为什么要我来找你,你就不能来找我吗?”
  “可是我不知道你已经回来了。”
  “那是你的借口,你又不是查不到我的住处,若你有心,问一下下属便可,可你一直不问,也不来找我,可见你根本就不关心我。”
  “我怎么会不关心你!”
  李庆安想起了上次她不肯跟自己去安西,心中又有点不舒服起来,他当时是有点生她的气,现在虽然淡化了,但他确实很忙,一时故不上来找她。
  杨玉环瞥了他一眼,见他眼中有一丝惆怅,便笑着低声道:“怎么,上次生我的气了?”
  “没有,我堂堂的安西节度使,怎么会生你这个小女子的气。”
  李庆安心中有些犹豫,他想着要不要把杨家已经满门被诛杀了消息告诉她,这时,杨玉环却轻轻地挽住了他的胳膊,柔声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都听说了,早在十年前我就知道会有这个结局,我没有伤心,过去了杨贵妃已经死了,我现在只是民女杨玉环。”
  李庆安知道,此时杨玉环挽着他的胳膊并没有别的意思,更多是对他的一种感激,这里面是有一种情分,但这种情分和男欢女爱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心中也涌起一丝失落,难道杨玉环真的只当他是朋友吗?
  杨玉环挽着他的胳膊在人群缓缓而行,她对李庆安娓娓道:“我小时候最喜欢逛夜市,三姐也很喜欢,那时候县里每逢庙会都会开市三天三夜,每到有庙会时,我和三姐就会借住到县里亲戚家去,我们两人一逛就是一夜,一点都不困,时光一晃快三十年了,我现在终于悟懂了刘希夷的诗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