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360

  当然啦,是勋是不藏私,幽、平二州的海商得了这些图,却都当宝贝供起来,那是绝不可能再传授给旁人的。故此在座这些登州的海商全都没有见到过,今日一见,无不大喜过望。
  终究他们不是专注跑南线的,也经常北上往幽、平二州交易,亟须更为详细、准确的海图。而且再一审视,发现是勋亮出来的海、徐二州之图,都比自家所珍藏的要高明得多。
  是勋说了,你们所以攥着自己手里的图不肯献给我,是因为还没有见着南海的海图,怕我将来毁约,那好,我先拿北方的图来跟你们换。你们可以自己衡量轻重,想要的,就赶紧把吴、会的海图给我献上来;认为必须回去跟主家商议的,那就算了吧——战事不可拖延,我还真等你们不起。
  说完这些话,便即起身送客。诸葛亮最后帮他把海图全都从无数贪婪的目光中收回来——海图画得很详细,就算真有过目不望之能,就这么一小会儿,谁谁都记不清的。孔明简洁明了地告诉众商贾,说这些图都刻版印制了好多份儿,明日一早,我便在宅前等着你们来献图,献一张图,便发一份图,早献早得,不献不得。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名船主就全都到了,人手一份图样,还按照诸葛亮的要求,附带上一名熟悉吴、会沿岸水文状况的老船工,纷纷换走了是勋印制的海图。诸葛亮倒不怕他们使坏,大战在即,若因献假图而导致大军失利,别说将献图人当场斩杀了,就连他们背后的主家也讨不得好。哪怕背后是二千石呢,是勋禀明曹操,都可能将其满门抄斩!
  再等两日,邵壹也把郡府中所存相关吴、会二郡情况的资料,以及曹操直接递送广陵,以交给是勋的一批文件给送了过来,于是在是勋的安排下,诸葛亮、郭淮等人不眠不休地连忙了三天,不但重新绘制了二郡的海图,并且还制定了攻略鄞、鄮的详细计划书。
  计划书这种东西,乃是勋之“首创”,按照他的说法:“强识未如秃笔。”换成后世的俗话,那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诸葛亮对此深以为然,他虽然尚未养成原本历史上那般谨慎而自傲的性格,但相关特性是早就融入血脉中的,无论统筹民事还是行军布阵,都狠抠细节,力求稳妥不失。这年月作战本没有什么完善的计划性,往往主将聚众商议,或者自己拍脑门儿灵光一闪,然后即口头分派任务,传达环节中很容易就产生错讹。是勋却要求先制定详细的计划书,再析分成各部门应当完成的工作,逐一下发,或成或败,事后都按照计划书上所说的来施以奖惩。
  ——遵令而行,若败则未必为过;违令而行,非大胜不足抵罪也。
  一连忙活了三天,诸葛亮、郭淮二人继在途中晕船后,又都再次瘦了一圈儿,瞧得是勋都不禁有些心疼。然而兵贵神速,丝毫也延挨不得,也只好辛苦这两名弟子啦。
  计划完善以后,是勋即分派部署,打算亲自领兵南下攻略鄞、鄮二县了。
  是勋此番南下,喊出的口号是“骚扰吴会”,但问题仔细按查地图之后,却发现吴郡无可骚扰——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登陆。这年月上海还沉在海里呢,吴郡唯一的对外港口只有丹徒,但那是江港而非海港,幽州舰队足可在大洋上纵横来去,但若开进长江水道,被东吴水师捏灭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吴郡为孙权真正腹心之地,他本人所居的吴县距离海边也不过一百余里的距离,况且还有松江与东海相通,派军抵敌可朝发而夕至也。是勋要是在敢在吴郡沿海登陆,就他那几千兵马,孙家随便派个二流将领(比方说凌操)出来,就能给他蹉踏喽。
  当然也不可能不登陆,光跟海面上转悠。先不提这年月没有大炮,海面舰艇很难威胁到陆上的防御设施,吴郡沿海二县——娄县和海盐——皆非大邑,居于海边靠打渔为生的渔民那就更少,就算幽州舰队撞翻十几条渔船,射死几十个渔民,孙权真会感觉肉痛吗?
  这年月既没有海权意识,各政权必须得自海洋的利益也少得可怜,所以哪怕幽州舰队见天儿跟孙权身边转悠,再敲锣打鼓搞得莫大声势,只要不登岸,孙权照样能吃吃,能睡睡,纯当你在放屁——还不是臭屁。
  是勋倒是有机会把沿海的盐场所全都捣毁喽,那或许还能对东吴的经济产生一定影响,问题手底下就这么点儿人,又不敢大张旗鼓地登岸,几百上千里的盐场,那得捣到哪辈子去啊!
  所以他不敢进入长江水道去骚扰丹徒,也不敢进入后世的杭州湾,去攻钱唐——钱唐因浙江与富春相邻,那可是孙权的老家,谁知道他会不会在浙江里也放十几条战船呢?对于娄县和海盐,不登岸的骚扰毫无意义,一旦登岸,危险系数立刻直线上升。
  因而只得放弃吴郡,直指会稽。会稽拥有优良港口鄞县和鄮县,北与海、徐相通,南与交州相连,根据广陵郡府所搜集的情报可知,平素泊于港内的大小海船就不下十艘,货物吞吐量直逼辽东。可以说,在原本历史上,这时代汉朝境内规模最大的港湾群,第一是交州的徐闻(在雷州半岛南端)、合浦(后世北海市附近),第二便是会稽的鄞县、鄮县,至于登莱、辽东,且瞠目其后哪。所以后来孙权能够派出舟师,遣使辽东,而公孙渊却不能主动南使吴会。
  因为是勋蝴蝶小翅膀的扑腾,如今登莱、辽东,乃至幽州的航海贸易迎头直追会稽,隐然已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因于传统思想而对商业的不重视,鄞、鄮虽然本身吞吐量不小,但在东吴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则要低得多。问题江南亦非富庶之地,若是鄞、鄮的海贸遭到破坏,仍然能对孙家造成沉重打击。再说了,鄞、鄮的海商背后也有吴、会各大家族的影子,甚至还包括了孙吴政权中不少将吏,他们能够容许孙权对海贸遭到破坏彻底地不闻不问吗?
  是勋倒是希望孙权装聋作哑呢,那他手底下诸将吏和当地大族,起码得有三成会被迫当场作反。
  而且会稽北部虽亦为孙家腹心之地,但防守力度比吴郡要低得多,鄞、鄮二县从来未曾遭遇过来自海上的攻击,就算有点儿土兵,也大多防着内陆的蛮族、山贼呢,趁虚而攻,即便攻不下城池,烧掠它几处集镇的成功率也很高。正是综合以上考量,是勋才会将进攻方向指向二县。
  此前他只向军中的核心人员和那些船主透露过攻扰二县的计划,严密封锁消息,就连广陵的邵壹也未尝得闻。于是在准备妥当以后,即派出一半战船——十艘——由七条登州的海船为向导或协助载运物资,他亲自指挥着,浩浩荡荡杀向会稽郡北部地区。
  第一个攻略目标,乃是鄮县北方的一处港湾——即后世镇海县所在地。港内正好停泊着六七条当地海船,远远望见,都没当一回事儿——是勋根本就没有把战旗给扬起来——只当又有北方的商船南下呢。他们一瞧,嚯,这回来得可真不少,十好几条船,这得载了多少货物啊?未知我等可能吃得下么?正打算派人乘坐小舟前去联络、洽谈,就见那些大船突然展开阵形,呈半圆形快速靠拢了过来。
  即便这个时候,仍然无人示警——不是没人想到过是不是海匪来袭,但这年月哪有规模如此宏大的海匪集团?你当是一千多年后的王直或者郑芝龙哪?所以幽州战船很轻松便贴上了会稽商船,然后放下跳板,水兵们挺着明晃晃的刀子便杀过去了——会稽商船才短短半个时辰,便全都做了俘虏。
  随即水兵更冲上岸去,在秦谊指挥下,以最快的速度杀散守兵,占住了港口。随即秦谊押过来一个人,推至是勋面前跪倒,是勋定睛一瞧,是小吏服色,年约三旬——应该是此处港口的管理者吧。那小吏虽然被迫拜伏于地,却还搞不清楚状况,梗着脖子叫嚣:“汝等何方盗匪?而不知我郡有董元代耶?!”
  是勋心说咦,这会儿董袭还在会稽吗?
第十六章、会稽显姓
  董袭董元代,就是会稽本地人,估计出身不会很高,所以日夜盼着变天,孙策才刚南下,他就跑去高迁亭相迎,随即协助孙策剿灭了会稽的山贼黄龙罗、周勃等人,就此得到重用。孙权初继位的时候,其母吴夫人害怕这二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年纪小,保不住江东基业,特地找了些人来打问,其中既包括文吏魁首张子步,也包括了这位本地武将董元代。
  董袭倒是拍胸脯给吴国太保证了,说:“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可见他对孙氏政权和孙权本人,那是相当耿耿忠心的。
  这位算是江东一流垫底、二流往上的勇将,他要是还在老家会稽镇守,既得人心又熟地利,是勋还真不敢跟他硬碰。想要询问面前这小吏董袭何在?可是贸然开口,又未免堕了自家威风,还是先来报一报名字比较好吧——
  “吾乃幽州刺史是勋,奉朝廷所命,率师伐吴,岂惧会稽一匹夫耶?!”
  那小吏听闻此言,吓得差点儿没尿出来,当下也不敢梗脖子了,趴在地上连连磕头。是勋这才询问他的姓名,原来此人复姓司马,单名一个阙字,表字朝洛,就是会稽本地人,出身寒门,为鄮县所署的百石有秩,主要就负责此处的港口管理和收取商税。
  司马阙本来还以为是什么山贼、水匪前来骚扰——他正在官廨中搂着婊子、喝着小酒混日子呢,迷迷糊糊地就让幽州兵给拿了,压根儿就没瞧见来侵的偌大船队——心中虽怕,却仗着酒意,以为报出董袭之名,足以将对方吓退,或者起码吓得对方不敢杀害自己吧。等听说啥,幽州刺史亲至,来伐江东,当场魂儿都飞了。
  不过他终究是地方小吏,对于国家大事的了解非常有限,磕完了头就茫然问道:“吾会稽有人作反否?何劳天使亲讨也?”
  是勋听了这话,多少有点儿哭笑不得,随口便答:“孙会稽反。”孙权的正式官职乃是会稽太守,不过他长年呆在吴县,会稽之事都交给郡丞顾雍帮忙打理。是勋听陆议说起过,顾雍也派了自己的儿子顾邵跟随张纮北上许都,想要暗中勾结王师,所以他这回来打会稽,就也考虑到了这年月的顾雍尚未诚心臣服于孙氏政权,或可与之联络,把骚扰的声势造大。
  可是再仔细询问司马阙,才知道孙家对此也已经有所警惕了,就在半个多月前,突然把顾雍召回吴郡,孙权另署了亲信淳于式前来担任会稽郡丞。此外董袭也并不在郡内,主掌兵事的,乃是楼船都尉钟离绪。
  是勋心说这人是谁啊?东吴未来倒是将会有一名将领叫做钟离牧,多年镇守南方各州郡,魏灭蜀后挥师边境,破了妄图趁机作乱的五溪蛮——这钟离绪跟他有啥关系没有?(其实钟离绪正钟离牧之生父也,但这种犄角旮旯里的人物,也难怪是勋不记得了。)
  基本情况打听清楚,是勋便将袖子一摆:“推出去斫了。”司马阙大惊失色,赶紧趴在地上告饶:“孙会稽反,末吏不反也!”——此人倒也有些力气,加上生死关头,躬身曲背,十指硬生生插入土中,竟然两名军士连扯了好几下都没能扯动。
  是勋撇一撇嘴,摆摆手,命士卒暂且退下,然后质问司马阙:“吾闻背反朝廷者,非止会稽也,江东并反。何汝独不反耶?”司马阙说我光知道自己是大汉的臣民,我的吏职是县令给的,哪儿晓得上位者的奸谋呢?还请长官明察!
  这年月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非常之弱,所以平头百姓和他这种微末小吏,那是真的只知县令长之命,而不明白郡守、刺史究竟在想些啥,不知道什么叫做武装割据。不过大汉朝终究四百多年天下,汉朝皇帝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司马阙又不是山越,或者是勋出身的别的什么蛮夷,会不懂得皇帝和朝廷的含义。
  因为有这一层相隔,是勋是真不担心如此微末小吏也对孙家忠心耿耿——他原本就没打算杀司马阙,对方职务再低,终究也是官儿了,好不容易逮着个可能的带路党,岂有一刀两断的道理?前此不过恐吓而已。
  所以是勋就问啦,你说自己不反,恳求我不要将你处刑,那么你对王师征讨江东,能够派上什么用场吗?司马阙赶紧说我能我能,远了不敢说,这鄞、鄮二县的风土民情,全都装在末吏心中,愿为大军向导。接着也不等是勋问,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两县长吏叫啥名字,是何出身,以及县中各豪门显姓的氏名、来历,全都备悉陈奏。
  最后说末吏这便可以为大军带路,去取鄮县。
  是勋说倒还不急,我只是先来探查形势,大军还在后面——真要暴露出自己只有几千兵马,难免对方再起别的心思啊。于是便挟裹了司马阙上船,扬帆而去,南下前抵鄞县。
  虽然从司马阙的嘴里已经打听出来了,鄮县守兵不过六七百人,而且装具不全、训练度极差,但那好歹也是座县城啊,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拿得下来。倘若耽搁上一两天,被鄞县的豪门显姓得着消息,那下一趟的收获就没有如此丰厚啦。
  是勋真在这处港口抢到了不少货物,吃了个脑满肠肥。于是一方面让鄮县的船主们都各遣人回返,带去书信,号称朝廷征伐江东孙氏,征调汝等的船只,货物也都暂且扣下,等孙氏族灭后可再携书来向我讨要,同时就让那些船装载着货物,在两艘军舰的押送下,送回如皋港去。
  余船绕过海角,前至后世的象山港,再度大肆劫掠一番,完了挥师登岸,就在司马阙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向鄞县进发。
  鄞县在鄮县之南,并且县城比鄮县更加偏离海岸,守备也更为松懈。是勋领着近两千兵,仅仅行进了两个多时辰,便趁夜来至县城之下。鄞县自然已经得着了港口为敌所占的消息,但对于敌军数量多寡,究竟从何而来,仍然彻底的一头雾水。县长一方面派人前往郡治山阴高急,一方面紧闭城门,打算等明天天亮再派人前去探查。
  小破县城的小破城门,其实关不关的意义不大,也就能挡住百人上下的盗贼而已。幽州军高举火把,直接攀城而上,还没到午夜就冲进了县衙,县长逾垣而走,逃得不知去向了。
  随即自陆路再北指鄮县,一日间亦轻易摧破。两县城内所居民户不下万人,是勋直接掳了两成塞进海船,运回如皋岛。这年月打起仗来掳掠民户本是常事,因为有民才有兵,才有粮,要是把对方的人口掳得七七八八了,哪怕对方疆域再广,也跟冢中枯骨没啥区别。只可惜这时代即便是海船,装载量也实在太少——别说万吨轮了,若足千吨,是勋就能把两座县城的民户全部掳光,还剩下八成,不是他不贪心,实在是吃得下,但装不下。
  于此同时,是勋还把陆议给放下船去,让他改扮装束,先去拜谒会稽的各大豪门,然后再北上吴郡,去跟四姓通气。原本订此计划的时候,诸葛亮还有所疑虑,说这小年轻有这般胆略和魄力吗?能够赋予如此重任吗?瞧他那样子文诌诌的,又出身世家豪门,不似能效纵横家所为啊。是勋说你且放心,伯言必不负吾之所望也。
  陆议随身还带着不少曹操亲笔签署的空白公函,帮忙是勋到处去封官许愿。根据情报,是勋指定以山阴令魏滕署会稽郡守,以前征羌令焦矫为山阴令,以郡功曹丁览为会稽郡丞,以隐居会稽的经学家征崇为余姚长,最好再能招安山贼大帅潘临出任乌伤长。
  话说那些会稽的大姓豪门,是勋都是才听陆议和邵壹说起来的,他自己一个都不认得。反倒是山贼潘临,光荣游戏里出现过啊,倒是久闻大名了。
  至于吴郡的豪门,是勋彻底放权,让陆议你瞧着办,哪怕你全都安插四姓中人,我都照准。
  象吴郡四姓这般地方豪族,那是迟早都要打压的,然而现在不防先跟他们建立统一战线,联起手来对付孙氏。日后朝廷要怎么治理吴会,且待日后再说——估计也不关他是宏辅的事儿了。
  再说那位被是勋相中的山阴令魏滕,为本郡上虞人氏,其祖父魏朗学富五经,名噪一时,曾在桓帝朝为尚书令陈蕃所荐,说他“公忠亮直,宜在机密”,乃征为尚书,后在“党锢之祸”中遭到禁锢。待陈蕃为宦官所害,牵连到了魏朗,朝廷召其进京,他自思不免,行至丹扬牛渚山的时候,自尽身亡。因为此事,魏家在郡内的名望和地位都瞬间拔高,隐然执郡中豪门之牛耳。
  当然啦,会稽郡内最大的豪门还得算山阴谢氏——后来东晋的谢安、谢玄等人,就都属于这一支。不过谢氏的大家长,前尚书郎、徐令谢煚把女儿嫁给了孙权为妻,算是正式攀上了孙家的贼船,想要暗中拉拢的可能性小之又小,是勋就不让陆议去撞大运啦。
  拉回来说,魏滕时为山阴令,不但统管县事,还协助郡丞淳于式治理全郡,他突然接到了来自鄞、鄮两县的遇袭消息,又是惊愕,又感迷惑——这会儿陆议还没来拜见他呢,他压根儿不清楚来的是哪路兵马——赶紧跑去求见淳于式。
  淳于式也奇怪,说莫非是潘临率兵下山了么?魏滕说若为潘临,那也该是从陆路前往,不可能经海道先袭击了港口啊。淳于式又问:“得无山越扰民耶?”魏滕说山越贪恋家园,怎么也不可能跑这么老远来吧。
  淳于式是位循吏,民政方面颇有长才,但应对这种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却无限接近于零,只好召聚属吏共商。当即便有一吏应声而出:“吾愿领兵往探,若敌不多,即剿之以复上官!”淳于式一瞧,这人年方二十出头,体格健伟,容貌颇有些狞恶,只可惜拐着一条腿,是个瘸子……
第十七章、披发叫天
  是勋在鄞、鄮两县兜了个圈子,劫夺港口、攻掠县城,所得全都搬上海船运回如皋去了——估计经此一役,如皋岛将会繁盛起来吧,说不定再过几年,都足够置县啦。
  但是勋本人却并没有就此返回如皋,而仍然停留在鄮县港外,他希望能够直面会稽郡的反应——至于孙家的反应,以这年月的通讯速度判断,大概没个五六天啥都不会发生——好为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敲稳基础。战船一半儿都放了回去,并且早就下令郭淮即刻率领余船过来增援,但水兵留下了大半,由秦谊率领五百人屯于岸上。
  这是诱敌之策,山阴有郡兵不下千人,加上临时征调,顶多也就再多拉出一千人来,两千土兵要真见了自家这两千北地精锐,非吓破胆不可。而倘若只有五百兵在岸上呢?会稽郡遣人过来侦察以后,就可能不待孙权派发增援,先调动郡兵来攻,己方乃可趁机打个胜仗也。
  当然啦,是刺史本人是仍然呆在船上的,船上比较安全。
  且说他等了没有太久,也就攻陷鄮县县城后的第四天,山阴就派兵来了。是勋远远的在船头眺望,只见敌数不多,也就二百余人而已,但是装具、武器齐全,阵列亦整,恐为郡内精锐。他当即想明白了,对方还不清楚己方的虚实,所以才派了两百精兵出来,这要是看到己方人多呢,便权作侦察之用,要是瞧着己方人少呢,直接杀过来就给剿了。
  结果己方人数不算多,可也不少,港口下营,足有五百之数。在是勋想来,对方大概在附近逡巡一番,或许还派个人来问问情况,然后就该退走了吧,却不料他们步步逼近,丝毫也没有退让的意图。
  是勋心说不知来将为谁?竟然如此胆大……或者不如说脱线,你兵马再如何精锐,能强过我这些北地的厮杀之众?以一敌二,真有取胜的把握吗?
  他兴趣一起来,便即登上船头新安的瞭望台,手搭凉篷,凝神细观。就见对面敌阵列开,出来一员步将,甲胄齐全,手挺一柄环首大刀。是勋琢磨着,下面就该叫阵啦,自己事先已经关照过秦谊了,说不管敌人怎么问,你都含糊其辞——对方越晚明白咱们究竟是谁,从哪儿来的,对咱们越为有利。
  可是他料想不到,敌将是一瘸一拐出的阵——竟然是个残废啊,这会稽郡内自从董袭一走,真的没有人才了吗?定睛再瞧,那将才出得阵,突然就把头盔给摘了,并且还抽去发簪,把一头长发披散开来。是勋心说这是要干啥?难道是孙家请来的妖人,打算披发行法不成么?唉嘿,老子是无神论者,偏不怕你使什么法术!
  披散头发之后,那将突然仰面向天,开口嗥叫——是勋隔得太远听不清,阵前的秦谊可听见了,敌将嘴里就一个字加一长长的尾音:“天啊~~”秦谊手挺长矛,也自惊疑不定,心说你叫天干啥?叫老天爷帮你的忙?你是来打仗的啊,还是来喊冤的啊?
  连叫三声“天”,完了那将突然就唱起歌儿来了,越音短促而激亢,秦谊是北方人,连一个字儿都听不懂。然而歌中沧桑悲凉之意,他倒是感受到了,当即就觉得一股凉气扑面而来,不自禁地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是勋是不怕啥法术,秦宜禄却不禁想到:南人多好巫,得无妖术耶?
  歌唱一阕而息,等再开口,敌方两百来人全都跟随上了节拍,一起引亢高歌。秦谊还在犹豫,我要不要挥兵杀过去,打断他们唱歌呢?能不能破了妖法?突然间歌声顿止,就见敌将一挺手中长刀,率先朝自己便冲了过来。
  你还别说,那家伙一瘸一拐的,跑起来速度还真不慢。
  秦谊摸摸自己身上,也不见有什么伤,再瞧瞧左右,兵卒也大多神色惊疑,却不象中了什么蛊惑——这是啥妖法啊?难道不是攻敌用的,而是自强用的,可以提升本方的士气,甚至如同民间传言,能够让士兵们刀枪不入?嘿,我管你究竟何用呢,且待吾以此长矛取汝性命便是!试看这北地的精锻铁矛面前,是否有不可刺入之肉身!
  秦宜禄本为骑将,但海船上不便养马——估计要真从幽州载马过来,没等抵达如皋,就全都病死了——所以他也只好步行作战,马用的长槊过于沉重,因此改用了一支步兵长矛。此矛矛头比马槊槊头为小,尺寸也较短,仅仅一丈(槊则多为丈八),当下略略一举,他直接率领着步卒就冲出了营垒,将对将、兵对兵,当即跟敌人对上了。
  秦宜禄武力值不高,加上舍骑就步,那便更要打个折扣。可是北人本来就普遍比南人长大,膂力也强,他又出身向来唯武为恃的吕布军中,要搁在江南,不算一流大将,那也能扒着二流的尾巴了。对面不过会稽郡兵、郡将而已,又能够强得到哪里去?
  然而秦谊终非一勇之夫,也算久经战阵了,深知战场上不可过于轻视敌人,否则必遭败绩,加上对方先披发喊天完了又唱歌,也不知道施用了何种妖法,所以一矛刺去,用足了十分的力气,毫不手软,就想把敌将直接刺翻在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