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2(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53

  第二天,一品茶楼,查文斌很早便醒了,靠着窗户的位置风起云正在静静的发呆。
  “风兄。”“这么早?”“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嘛?”
  风起云笑着看着他道:“先借了可是要还的哦。”
  “我们几位朋友,每个人的八字里,我缺金,其余四位是缺木、火、水、土。有一位高人告诉我,说我们都是天注定会遇到劫难的。跟我一起来的那位小哥名叫叶秋……”查文斌把他们五人所发生的事情都与那风起云说了一遍,说到最玄妙的地方,连风起云也皱起了眉头,尤其是那状元村的伏羲八卦台。
  查文斌说完后,风起云沉思了好久,终于他好像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似得,起身道:“你随我出去一趟,不过你的朋友不可以一起,答应我,等下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不可以跟第二个人说,我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通知了店里的活计,胖子和叶秋就在茶馆里等着,出了门风起云便招呼了一辆汽车,看来这个古老的姓氏真的完全融入了现代的生活。汽车很快使出了县城,七拐八拐的来到了一座小山冲,到了这儿两人又下车步行,前面出现了一片湖,湖边有为打渔的老者。那老者见了来人,赶忙一路小跑的迎了过来,查文斌和风起云上了一艘竹排,老丈载着他们慢慢朝着湖心划去……
第六十三章
十部卦辞
  这湖不大,左右宽不过两三百,长约两公里,两边的山起起伏伏。风起云坐在船头,查文斌在船尾,两根烟的功夫竹排滑到一半的位置便停了,查文斌豁然发现此刻的竹排右侧有一股水流在往外涌,抬头一看,两道山势中间似乎有一条暗河,外面倒挂着的绿色植物刚好给遮住了。
  那船夫把手中的竹篙往湖中一插,又用力的一搅,竹排整个便倒过头来了,顺着那两边岩石流出的极小缝隙,查文斌坐着都得把头蹲下去,那竹排一下子便滑了进去,原来这里有一个地下暗河,暗黑里漆黑一片。
  进了那山洞,风起云便说道:“查兄,多有得罪还望见谅。”说罢,他便起身拿起一条黑布缠在查文斌的双眼之上。重新安顿好查文斌后,他又说道说:“查兄,莫要慌张,这船夫进出这通道已有几十年了,这洞里岔路无数,唯有一条可以通到新的村庄,洪村历经劫难,你是第一个进来的外人,不多时你就能看见外面的太阳了。”
  查文斌是能理解风起云的做法的,他本就是旱鸭子出身,这洞内水流又是极大黑暗一片,他哪里还敢乱动,牢牢地抓着竹排只盼早点能够到达彼岸了。
  那老丈点了一盏煤油灯挂在竹排中间,昏暗的灯火让人打不起精神,查文斌双眼被蒙,也无暇顾及这洞内的情况,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才终于驶出了这长长的河道。河道的出口便有个码头,船夫把两人送到之后掉转头便又出去了,风起云告诉查文斌,只有两个人能摸清楚这河道里的路线,还有一位是那位船夫的孙女儿。正说着,码头处一个头上扎着小花鞭的小女孩笑嘻嘻的跑了过来,风起云一把抱起她道:“这就是那位船夫的孙女儿,小琳叫哥哥。”
  才一落地,查文斌就觉得这里好生熟悉,走了不多久他便看到了一块牌坊,上面写着大大的“洪村”两字,竟然是完全一样的被拷贝了过来,顺着这里再往里面便是村落,现在的洪村已经重新修建了很多房屋,但多数是在原址上重建,这里的屋子排列布局都与洪村一样。一路上的人见到风起云都纷纷行礼,对于查文斌这个外来者他们则多了一分警惕。
  风起云带着他来到了村落的中央,现在的洪村那儿刚好就应该是大会堂。同样的是一道拱桥,桥的那一头同样的种着橡栗树,只不过这儿的中间是一座巨大的宅子。
  马头墙,雕花栏,神兽瓦当,巨大的横幅牌匾上气势恢宏的写着“天道圣德”四个大字,那门槛足有查文斌小腿高,门口各有一个大汉见风起云来了老远便来迎接,其中一个大汉查文斌一眼便认出,正是那天求雨队伍里手持长矛与胖子对峙的一位。
  院子里假山亭楼、花草树木样样不少,走过长廊,院子的中央一位老丈正在打拳,这位也是老相识,便是那日放虫撕咬胖子的老丈。那人见来者竟然是查文斌也是好一番惊讶,风起云将他招呼过来贴在耳边低语一阵,老丈立刻匆匆出门。
  进了屋子,查文斌发现这是一处客厅,两旁各有五张大椅子,每张椅子旁边都有一副茶几,明堂的位置有一张巨大的龙形椅子,不用说,那便是这儿的主人做的正位。
  有佣人给查文斌上了茶、点心、水果,他细细的打探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忽觉阵阵幽香沁入心脾。抬头一看是那风起云正在点像,左侧的位置有一幅画像,画上有一位男性浓眉大眼,发披过双肩,可额头上却有两个小突起,似角而又非角,这正是那传说中太昊的面容,不免也肃然起敬。
  “风兄这香可有些特别,味道十分好闻。”
  风起云朝着那画像行了大礼后对查文斌说道:“制香的时候加了一钱龙涎,一钱麝香,用水沉檀木磨成的粉,查兄若是喜欢等下拿些回去,有些提神的作用。”
  一听这些名贵材料,查文斌心中又是一阵惊,此时坐在这大厅之中倒是有些手足无措,开始变得拘谨了。好在没一会儿,那位老丈便领了七八位身着黑衣的人进来,那些人年纪都应该是六十以上,见了风起云纷纷预跪在地上行礼,这时查文斌已经肯定了,他的身份应该就是这里的族长。
  风起云似乎对他们的举动有些不满,皱着眉头道:“好了,不是说了,各位长老见我不必行礼,今日怎得又跪起来了。”
  那些人看着查文斌又看着风起云,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风起云道:“今日招你们前来就是为了我这位朋友,姓查,名文斌,你们可以叫他查先生。”说着他又招呼他们坐下道:“诸位不必担心,查兄不是什么奸恶之人,他原本便是生活在老洪村里,那日有缘与我碰见,遇到一些事情想来讨教,诸位长老且先听他所言。”
  查文斌便又把与风起云所说的重新说了一遍,这些人的反应更是要比风起云大得多,待到查文斌讲完时,风起云起身道:“诸位长老,起云年纪尚轻,不知我这位朋友所遇劫难是否与先人们设下的某种禁忌有关。我们即为太昊先祖的后人,当有圣德之心,行大道,有大德者方可成圣人,请各位长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下面的一众老人先是各自私下交谈,不一会儿,坐在第一排靠左的一位老者起身道:“禀族长,这位查兄弟所讲的事倒是与先人们所述的一件预言有些相似,曾经听老族长谈起过,洪村原本为一阴一阳的建制,参考的乃是《河图》《洛书》中的石算盘,是石算盘比起伏羲的乾坤八卦要多出一卦来,这一卦被称为天卦,无人能解,无人能破。
  传说这一卦能有天地逆转,阴阳颠倒的神力,恐传世之后会有人用它来祸害天下苍生,便将这一卦的解法分于风姓十部,每一部各有其中一段,我雷雨一部分得部分便有行风云变幻之道,能够求雨得风,若是这十部合一,便可解开算盘石直通天道。”
  那老人接着说道:“后因十部内乱,各分东西,为了凑齐这十部卦辞,天下开始纷争,先后爆发了逐鹿之战,黄帝的天皇部和炎帝的天阴部以及蚩尤所在的候鸟部最为强大,候鸟部先发制人,横扫天下,天皇和天阴联合余下六部终于将其击败于不周山下。十部卦辞至此已有八部规整,唯独缺候鸟部与我雷雨部。又过了数百年,纣王无道,武王伐纣,他于不周山中寻得了蚩尤的第九部,商灭周起。
  九部卦辞已有通天神力,于是姜子牙封神榜,可武王举燕白旗却封不了比干,于是刻下十六字的铜铭盘,姜子牙用九部卦辞窥得天机,预言三千年后的第一个癸卯年会出周继人,能懂十六字铭文所言大意,并且能收集第十部卦辞破解算盘石再封比干。”
  这段话的后半段,查文斌想起那日叶欢也曾在山顶说过,便问道:“敢问长老,这预言与我那几位朋友的遭遇又何相干?”
  老人道:“查先生有所不知,在这之前,姜子牙已经到访过雷雨一脉寻那最后一道卦辞,可惜,我家先人深知这卦辞会引起天下浩劫,早在百年之前便将它带进坟墓棺椁之中,并设下重重机关,并告知有缘人方可窥得天机,就连姜子牙也奈何不得。后来姜子牙得了九部卦辞为周武王夺得天下,他便深知这其中厉害,于是便将这九部卦辞藏于一玄妙之处,世人皆不得知,只留下四枚玉环,将卦辞所藏之处刻在玉环之中。
  姜子牙年纪雷雨一部当年为天下百姓祈求风调雨顺有功,便将其中一枚玉环托人送到了我雷雨一部,至于这枚玉环的下落我便也不知所踪,历来都只有族长才能知晓。
  刚才听闻查先生所言,你们所到的状元村应该就是按照阴建制的洪村,那河岸的八卦台下便是我先祖寝陵所在。先祖得太昊大道活了五百九十九岁,有时空变幻,斗转星移之神力,你们误闯进入又不懂得破解之法,既是劫又是命。”
  听到这里,查文斌是信一半,不信一半。他信的是那长老所言状元村是他们先人的寝陵,不信的是什么神力,若要有,他觉得也是一些尚还不知道的诡异法门罢了,不过这时他却在怀中掏出了一样东西,那东西正是那日他才棺椁中依稀看见胖子给他递过来的那枚玉环。
  此物一出便是满堂惊愕,就连风起云也一并站了起来,查文斌托着那玉环问道:“诸位前辈见多识广,帮晚辈辨认一下可识得此物?”
  “这……”几位长老根本不敢靠近,一阵惊叹过后,又是那位老者对风起云道:“我辈才疏学浅,老朽斗胆问一句族长,此物可是那传说中的玉环?”
  不料风起云却道:“不瞒各位长老,这玉环一事也有听闻,可族中确实不知它究竟是个何物,也不曾有人告诉过我它的下落。”说罢,他起身对查文斌道:“查兄,你先等片刻,记得族中有一片帛书上曾画有玉环的图案,我去取来做个比较便是……”
第六十四章
神秘图案
  风起云真的找到了那片帛书,拿在手中与查文斌那玉环一做对比,无论是大小,形状都几乎一致,唯独颜色帛书上没有将它完整的描绘,不过所画斑驳的花纹与这实物也无差别。这下,厅堂之内可炸开了锅,那风起云也变了脸问道:“查兄,这玉环你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
  查文斌这下可好,那一个个的盯着他,好似他去盗挖了人家的祖坟。几经思量他还是如实说道:“那日去到一座地下宫殿,两旁都是一些无头人俑,有一棺椁停在当中,我有一兄弟进那棺椁后便不见了踪迹,于是另外一兄弟跟着进去同样下落不明。”查文斌把那日的情形又给说了一遍,蹊跷之处听得那些人各个目瞪口呆,若不是风起云见过胖子与那叶秋,现在也该怀疑查文斌是在鬼话连篇,胡扯一通了。
  说罢,查文斌拿起那枚玉环递给风起云道:“既然这东西本该就是你们的,我带在身上也不方便,那今日便算是物归原主了。”
  风起云接过那玉环,一干老头顿时围了上去,这个评论一番,那个说教一通,似乎是终于找到了失传千年的镇宅之宝。不过现在查文斌倒是长舒了一口气,他这人就那脾气,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就不要,如今倒也觉得一身轻松了。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后,风起云拿着那枚玉环又重新给了查文斌,他说道:“既然当年先祖曾有言,有缘人即可窥得天机,这东西到了查兄手上也算是缘分。既是缘分,便是天注定,我们又怎能逆天而为呢,诸位长老是不是啊?”他说这话的后半段特别加重了语气,那一干老头虽然心中有想法却也是不敢言,族长都发话了。
  告了这一段落,那风起云又问道:“查兄,你所说的那位姑娘按你的法子所用,可有效果?”
  查文斌摇头道:“现在依旧治标不治本,若是能解了她身上那逆生长怕还是有些机会的,我也曾得到高人指点说是要救那姑娘需要我五人合力,可是文斌无能,至今也没能想出个对策来。”
  风起云又问那群老头道:“诸位长老,可曾有人听说过这病?”
  左边那老头连连罢手道:“这等罕事闻所未闻,只听说过有人容颜不老青春常驻,却不曾听过有人能逆时而为。”
  “族长,我倒是见过一事与查兄所说有几分相似,是我族一部古籍上记载。”说话的是那日与风齐云一道去祭司的那老者。
  “是哪本古籍?”
  “《异志录》第三卷第六章曾说过:邙山之北有蟜氏神女,三十而负,竟得十三,又一年,得十,女希恐,诛之。”
  查文斌一听便明白了,这说的乃是另一位上古大神,蟜氏便是女娲氏族,女娲又名为“风里希”。族中出了一个实际年纪已过三十的女人,这在当时已经属于老年,可却生得如十三岁的少女一般。又过了一年再看,便是只有十岁的女孩大小了,女娲觉得害怕以为她是个妖物便将她处死。
  查文斌问:“可有说破解之法?”
  那老丈也是摇头,不过他又说道:“《异志录》所载事件都是先辈所闻,为当时不可惑解的难事,诸如现在早已被解开的九宫数术也有记载,其真实性还是可靠的,也说明查兄这位朋友所得的怪病并不是第一个。”
  那个美国医生告诉查文斌他的药物只有三个月的延缓期,如今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依旧毫无头绪,怎得好端端的这人就……若是能找到那个该死的江西道士得有多好,那法子虽然救了小白却落得个如此下场,想到这里,查文斌不禁自责:与其这样,当初便不救便是,落得个生不如死。
  风起云也安慰道:“查兄不必过于担忧,人各有命,你们不是说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嘛。你可否把当日救那姑娘的法门告知与我,我们几位长老对于阴阳法门也有一些粗略的见解,看看能否找到其中的破绽。”
  这群老头隐居深山,又是正统的太昊后人,听到风起云这么一说查文斌自然是看到了希望,取来笔直便将那日得来的法门与经过细细写下一并承了过去。本以为这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买卖,可那江西道士的法门一与风起云手中他便脸上一惊,缓缓叹了口气道:“查兄,你这法术看似有些……”
  “风兄既然是懂道的人,实不相瞒,我也知道它有违天道,有些邪路子,所以争得了那女子亡魂的同意。可就是这般还是背道而行,我那朋友似乎阴阳颠倒,连时间也错乱逆行,倒是我自己一夜之间老十岁,还连累了一位无辜的人……”他倒是想起了钭妃,那真的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地狱之门,这个名字查兄取得好啊,若是有机会得偿所愿能够见得那幅图便也满足了,这惊世的法门却有其奥妙之处。”
  “恰好,那幅图我带在身上,风兄请过目。”查文斌所带的这幅图便是那日他与袁小白做法时,千人哭打开了那道地狱之门的钥匙,万鬼讨伐的符咒,眼花缭乱的图案让风起云大开眼界,不过渐渐的他的眼神却开始慢慢凝固……
  “查兄,这好像不是一道符咒,反而像是一幅地图呢。”说罢他便将那图拿与几位长老,其中左边第一排的那位大长老只看了一眼便叫道:“不周山!这是不周山啊!”
  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相传不周山是鬼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这个地方更多的是与中国神话相连,先是盘古开天地的时候有一部分成一根天柱,将天地分开,便是不周山,不周山的字面意思是不完整、灾难。虽然不周,却是顶着老天爷。
  所以后来共工为了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才有了女娲补天的传说。另外一位上古大神蚩尤战败后也是被埋在了不周山,就连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作诗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而关于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那是各有说法了,有人说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上,也有人说它在祁连山尾一座三面环山的山谷里,还有人说在宁夏和内蒙交界的贺兰山上。关于这个地方的猜测,每个地理学家都有史料为证,黄河前套阴山之南的诸毗之山,甚至还有人说不周山根本不在中国国内,而是在约旦河西岸赫尔蒙山。
  可谓世人皆知不周山,却无缘一睹真面目,那为何那老丈一眼便叫出这是不周山呢?
  那老丈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好不容易被人搀着坐了下去道:“查兄弟,你说这幅图是你作画又不是你所画对吗?”
  查文斌如实说道:“是它带着我游走,而我却再也无法重新临摹出这样的图。”
  “那就对了!”老人托着那图对风起云道:“族长,你可知我族是从何而来?”
  风起云道:“自西域至昆仑,作大山扶木纪历,以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
  “不错!《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不周山位于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既为昆仑西北,我族先祖便是从不周山而来,若是族长肯恕我无罪,那我便将天赋神图拿出一睹便知。”
  四周的议论声马上就起:“大长老,这恐怕不妥吧……”
  这天赋神图是什么呢?天赋神图便是遂人们的先祖传下来的一副关于他们起源的壁画,那个时候的遂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只能用一些原始的壁画来记录他们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一代又一代的族中长老负责传递,也只有族中的长老才能明白那些壁画的意思,搁在封建王朝,就相当于是一个史官的角色。
  雷雨一部作为风姓十部之一,自然也要学习祖宗的历史,这些壁画大多简单,总计十副,讲述的都是燧人氏先祖们的故事,也被称为天赋神图。
  风起云没有犹豫便点头答应,那大长老立刻与人回去取来一本线装书籍,他说道:“天赋神图上一次还是八百年前重修的,不敢随意翻阅,这第一幅图我且打开你们细看。”
  第一页纸张被打开,上面画了一座山峦的形状,山的下方有一些人物看似是在狩猎和采集,下方有一串查文斌也不认得的文字,这便是陶文,这种文字要比甲骨文早上约莫8000年。大长老指着那图下的文字道:“不、周、山!”说罢,他又寻过查文斌的那张图做比对道:“你们看,查兄弟这图中是否也有一座山川。”他用手指圈了一个鸡蛋大小的位置又道:“看这里,与这座山是不是一模一样!你们再看,这下面是不是也有一小串文字,也是三个字!”
  这下,所有人都不能否认了,查文斌所带来的图上的确有那座山,更加重要的是,那三个被他视作是图案的东西竟然是文字!而且还是最为古老的“陶文”,那大长老激动地说道:“不可能,查兄弟不可能会写陶文,这个世上除了我之外,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个人认得陶文!”
第六十五章
脑洞大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