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2(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353

  听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军阀修建的,后来便被拿下做了点,半个东北的地下交易都是在这座院子里进行,只不过从外表看,似乎它只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农家小院。
  推门进入的那一刻,便会知道这座宅子的主人是非富即贵了,一水的老红木家具,地面上铺着得是发亮的红色地板,一股淡淡好闻的檀香扑面而来,还有一位身着马褂挂着怀表的五十多岁男子正在里面弯着腰等候。
  苗老爹一身农民的打扮,那脚上还是一双沾满了泥的解放鞋,他那破草帽和一身补丁的中山装与这里的富丽堂皇简直是不搭配。地上的泥印一个接着一个,老爷子进屋之后便脱掉了外套,马褂男人赶忙十分小心的接过捧在手心,就跟拿着一件价值连城的龙袍似得,丝毫不敢怠慢。
  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只有到了这里,才会知道什么叫做千年家族,才知道什么叫做底蕴!
  马褂男子弓着腰小心的在一旁伺候着,苗老爹坐在宽大舒适的椅子上,嘴里喝着是刚送上来的上好毛峰细茶,那人问道:“老爷……您怎么今儿个……”
  这一句老爷让胖子忍不住把嘴里的茶叶给喷了出来,可那男子竟然也没有半点敢去责怪他的意思。
  苗老爹见查文斌还站着,便说道:“坐吧文斌,这里是我的产业,也是我们苗家最后的一点家底。”
  “老爹看不出啊!”胖子起身转悠了一下,这桌椅后面有一排柜子,里面放得多是一些瓶瓶罐罐,其中一对元青花梅形瓶最是惹眼,那釉色浑然天成,上面刻画着一只凤鸟和一只骆驼,射出道道美丽的蓝色光束,细长的爪子向前伸出惟妙惟肖。胖子用手指轻轻敲了一下,清脆的声音顿时传来,这让一旁的那个马褂老人抬头皱了一下眉,可苗老爹只是冷冷对他看了一眼,他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是真货,好家伙!你们居然把元青花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放在这里,苗老爹,守在那山沟沟里整天为过冬那点玉米渣渣忙得死去活来,您这一个瓶子可就够全村人吃喝十年都用不完啊,这日子过的可真有意思啊!”
  “这不是我个人的,这是苗家的先祖留下的,”苗老爹对那马褂老人道:“去找到他们的人,告诉他们,几个孩子都死在了坑里,人我给带回来了,叫他们拉回去准备后事,另外,我想见见那只背后的手又是谁。”
  “啪啪啪。”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随着那不紧不慢的节奏,一个身穿丧服的家伙鬼气森森的走了过来,查文斌一瞧,哟,这可是老熟人,不是叶欢还能有谁?
  他似乎对查文斌的到来一点也不意外,比起当年他失魂落魄的从昆仑上离开的时候,现在气色好像又恢复了往日那股做派,叫人瞅着就是浑身不自在。
  “老瞎子!”胖子起身嘿嘿干笑道:“伤养好了又到处得瑟了啊,我说呢,怎么哪里有事儿哪里就有你,罗门是不是没人了啊,老把残障人士弄出来,一点也不知道尊老爱幼。”
  叶欢笑着问道:“你们杀的?”
  苗老爹也不怵他,他俩的关系似乎上回就非常微妙,只是说道:“中了埋伏,是个凶墓,我来就是把这些无辜冤死的人还给你们。”
  “那就拉出去喂狗好了,”叶欢说道:“没有他们给你们趟雷子,走的不会那么快,查小子,你要记着,这些人命都是要算在你头上的!”
  “真是奇了怪了,这大白天的你怎么说瞎话呢。”胖子一拍脑门道:“我忘了,你本来就是个瞎子,想乱扣帽子就别找理由,直接就说要找麻烦便是了。”
  叶欢别过头去望着苗老爹道:“怎么,看样子你还没跟他们说?”
  “没有,不确定的事情怎么说?”
  “消息已经确认了,就在那里了,只不过还不确定具体是哪个。”叶欢又对查文斌说道:“查小子,你不是已经有两枚玉环了嘛,第三枚已经可以确定就在这青丘遗址内,不过上面说了,这玩意有缘人才可以找得到,所以,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查文斌冷哼一声道:“那是你们的事儿,跟我没关系。”
  叶欢轻轻敲打着那桌子,背过身去抚摸着刚才胖子敲打着的那只花瓶道:“哎呀,多好的宅子,多好的器物,你要知道苗家对你不薄,你也不忍心看着他被人取代吧,只要我想,外面有的是人,诸如陈华南那样的蠢货只配给我擦鞋子……”
第九十六章
狼和羊
  根据风起云的长老说,这世上本有四枚玉环乃是姜子牙所留,其中记载了最后一卦中的九部卦辞,据说能够通晓天机,无所不能。姜子牙死后便将这九部卦辞分别藏在了四枚玉环之中,其中第一枚已经被胖子从梦境中所取,第二枚则在洪村那个阴山法脉地下宫殿里所得,对于这两枚玉环查文斌并没有过多的放在心上,也只是当作了一样物件随身携带,他知道单凭自己是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居然就有了第三枚的下落。
  叶欢说的话可信度有多高不得而知,不过他这个人有一点好,向来还算是信守承诺。如今他拿着苗家来威胁,也不过是随便找个由头,只不过随着那只元青花“啪”得一声被他丢到地上碎成了无数片后,查文斌已经开始反感他们的这种行事手法了。
  查文斌起身道:“我不想见到你,请你走开,这件事没有足够的理由是说服不了我的。”
  “理由?”叶欢把头微微仰起来道:“据我所知,你的夫人好像怀孕了,查小子,恭喜你,很快就要做父亲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犹如一道惊天霹雳,查文斌就连自己也都还不知道,看着他脸上那阵慌乱,叶欢说道:“你放心,既然是喜事,大家都高兴啊,只不过你应该明白,父债子偿这个道理,有些事,自己能办的就办了,何必跟马老头一样那么倔呢。”
  走出这个门,查文斌的心中是五味陈杂,有喜悦有担忧,喜的是他竟然就要做父亲了,而忧的是欢最后那一句“干道士整天捉鬼捉鬼,到头来自己弄个鬼胎你捉不捉?”这句话,是威胁的,查文斌知道,若是对腹中还未落地的婴孩下手是防不胜防的,依叶欢的修为真要干这种事,他可是毫无办法。如今成了家,没想到这也竟然成了自己的羁绊,或许这正是一个男人慢慢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吧。
  玉环在哪里?不知道!
  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回到屯子里,苗兰特地捉了一只老母鸡准备杀了炖给他们吃,可查文斌却说道:“有公鸡嘛?”
  苗兰愣了一下道:“有。”“把公鸡杀了吧,母鸡留着,鸡血帮我装到这个罐子里。”
  查文斌在院子里削着木签,这都是从桃树上锯下来的,通体两寸长,胖子看他忙活的一头汗,递了杯水过去道:“查爷,咱只是去下坑子,不用这么紧张吧?”
  “我总觉得那只狐狸有问题,”查文斌停了下来说道:“石头,每次我看到那狐狸的眼睛总会有一阵空白,觉得那狐狸能有摄人心魄的本事。”
  “那鸡血可是辟邪的。”“也不全是,狐狸最爱吃鸡,那东西对它倒是没用,都说这青丘国曾经有一只九尾仙狐,但凡是出马这一类的东西全然跟我接触的道教神鬼不同,萨满巫术的厉害之处便在于它们对于精神控制几乎是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你觉得不起眼的虫子鸟兽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比如你我皆知茅山道士,影视作品里从来不缺南洋降头术,在这个世上约莫有二十亿的人口是信奉基督教的,佛教徒也有十亿人,还有清真的伊斯兰教。比起这些我们所熟知的宗教,另外一种叫做萨满的教派总是被人轻易和巫术迷信挂上钩,“跳大神”这个词便是最好的解释,带着面具,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在祭台面前燃起熊熊的烈火,嘴中吟唱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肢体动作既夸张又让人恐惧,也许这个人就是村里头的老王,一个平日里闲赋在家的地道农民。可是他却说自己能和神灵沟通。
  殊不知,萨满是最原始的宗教之一,在那个还没有科学的年代,他们能够占卜寻医,能够祈福看病,他们是古代医学的奠基人,是沟通自然的唯一通道,萨满祭司萨满是氏族与部落的精神领袖,简称:祭司!
  到了现代,萨满教可谓是最不为人熟知的一个宗教了,它的历史要远远超过三大宗教,就连本土道教的起源也和它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自然力的一切,包括风和云,水和火,树木,动物,在萨满祭司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在那个政教合一的遥远年代,大祭司就是部落的首领,而图腾则是精神的象征。如今萨满教没落了,鲜为人知了,可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消失了……
  东北,有着最为优质的黑土地,生产着全国最好的粮食,这里的起源一直是个谜,这里也是萨满教能够延续至今的为数不多的保留地。
  入夜,几个人影又再次摸上了那块沙子地,掀开掩盖好的入口,死亡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数十条人命先后倒在这片薄土之下,若说没有点怨气那真是土中有菩萨住着了。
  拿着一把香,查文斌在入口的四处拜了拜,这叫拜山头。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山神和土地,野人屯也不例外,这里原先是有一座土地庙和山神庙的,靠山吃山的人们总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焚香祭拜,只可惜,那几个泥塑和庙宇早就在数年前已经被捣毁。
  这是一大把香,约莫有十几支,一圈拜下来,那香头的火烧得可谓是正旺。胖子以为这是要没人三根走个程序,不料查文斌却把那香放在盗洞的入口晃了两下,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这香烧出来的烟不往上走,反倒是“嗖嗖”得往下钻,就好似下面有一股吸力似得,但其实连半点风都没有。
  胖子小声道:“老爹,看见没,这下面还是有鬼的。”
  有没有鬼谁也不知道,但是不干净那是肯定了,查文斌倒拿着那把香又往入口旁边的地上插了一下,每一次插下去都会留下一个梅花模样的图案,这便是“梅花桩”!
  连续插了约莫有七八下,查文斌才停了下来,他还是仔细观看每一次插在地上形成的图案。香各有长短,每次在地上留下的香点颜色和数量是不一的,这就是便是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通过观察每一把香留下的点数和颜色,配上阴阳九宫数术,这便是梅花易数用来问路的一种办法,属于道教中比较高明的一类占卜术。
  一边掐着手指,一边皱着眉头,查文斌在洞口不断的徘徊,一直到一根烟的功夫后,苗老爹大约是等得有些急了,便问道:“文斌啊,你这晃来晃去的,究竟是怎么个结果?”
  查文斌摇头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摇摆之间,福祸难料啊。这卦让我也有些捉摸不透,倒是有些富贵险中求的意思,可要是走错了一步又是万劫不复,当真是有些凶险的。”
  “那便是不去了?”其实胖子也不想去,这下面除了那口主棺就是个空膛子了,他提议道:“要不我们去那天老二找到的那个狐狸洞,那地方应该还没有被人光顾过。”
  “你想,这样一座墓本身是难以被发现的,可偏偏这么些年来一直都有人不肯放弃,反倒是接二连三的前赴后继。”他又问苗老爹道:“以您的经验,这座墓当真好找嘛?”
  “不好找,”苗老爹摇头道:“野人屯本来就远离闹市区,在这兴安岭的茫茫大山里锁定这样一座墓无疑是大海捞针,而且屯子里根本也没有什么地标出现,这里更加是没有流出去过一件物品。”
  “所以!”胖子说道:“这里就有问题了,既然是这么难找的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批人马?看这样子,这里人多半是没有走出去的,也就是说进来一批人这消息就会被封锁一批,后续来的人又是怎样得知这里的情况的呢?”
  这是一个很常规却很容易被忽略的逻辑,若是这座墓存于关中道上那有这般的情况可谓是不奇怪,谁都知道关中黄土葬帝王。可是这个地方,用鸟不拉屎来形容是再也恰当不过了,就算是苗家也前后花了数百年,几代人的心血才逐一发现了一些线索,联想到墓里那些人,比如陈华南之流也不是泛泛之辈,那么他们是受到了谁的蛊惑呢?
  “我现在开始有点为这些人的死感觉不值当了,”苗老爹说道:“一个挖好的陷阱,被狼群赶着贪吃的羊接二连三的往里面跳,结果是羊没吃到草,狼也没吃到羊,这到底图的是哪门子。”
第九十七章
玉面狐狸
  所以,查文斌越发觉得有必要,他觉得这是一个信号,一个重要的信号,那些人所来可能不全是为了金子,主棺底部的那只狐狸似乎才是重点,因为一整座野人屯狐狸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无论是壁画、传说还是他们亲眼所见,这一切好像都和那只狐狸脱不了干系!
  再次回到那个空旷的房间,已经被打扫过一遍的它不仅没有显得空旷,反倒是让人觉得越发压抑。胖子的一句话形容再也恰当不过,“我怎么觉得那些尸首被我搬走了,可是他们还就留在这里呢!”他用脚点了一下地上的砖块道:“原先这里是两具,我还能记得他们的样子,好像根本没挪走。”
  查文斌闭着眼睛轻声说道:“身体被挪走了,鬼魂还在。方才我在外面点香就是最好的证据,他们被困在这里和墓主人永远陪伴在一起了。”
  顿时胖子就觉得浑身凉飕飕的起鸡皮疙瘩,生怕一回头陈华南就七窍流血的站在自己身后。
  “放心,不会作祟的,”查文斌拿着八卦镜四处照了一遍道:“都是一些可怜鬼,上面那个棺材压着呢,你可以动手了。”
  煤油喷上去的那一刻,无数的白色芝麻粒大小的虫子被粘着一起往下掉,一股浓郁的煤油味充满了墓室,让人刺鼻。随着一根火柴的滑落,“轰”得一下,大团的火光随之开始蔓延开始,胖子喷洒之处,顿时烧成了一片火海。
  不过这火也是一纵而逝,即使是这样,也可以闻到一股焦糊味,那链子摸着还有些烫手,胖子再三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带上结实的橡胶手套便开始拽着那铁链往下拉。
  随着顶上那滑轮“吱嘎吱嘎”的声音,棺材缓缓地开始往下降,多少年前它便是这样乘着往上走的,多少年后,它又伴随着这声音终究是落了地。
  摸着那华丽的漆面,岁月仿佛穿透了历史,这根本不是一口棺材,而是一具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真他娘的好看,”胖子对苗老爹道:“我觉得把这个东西拉出去给罗门交差都绰绰有余,就是不知道现在文物贩子收不收棺材,这手工精细的,过了这么多年漆面已经还是光亮如新,居然不带半点裂纹。”
  苗老爹对他说道:“这种手艺都失传了,汉代之前的漆器工艺可谓是到达了巅峰了,能不蛮力就不蛮力,小心点着开吧。”
  用手触摸了一下棺材的下边缘,任何棺木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是用楔子封口的,只要找到了楔子便可以轻轻敲击把它退出来。胖子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口棺材可是价值不菲,几枚楔子全部被依次打开后,他和叶秋前后脚站着,两人低声数道:“一、二、三!起!”
  沉重的棺椁终于被打开了,本以为这里面还会套着一具棺材,可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里面竟然只有一只面具!
  一只通体晶莹剔透的面具,细长的鼻子和那斜着朝上的眼睛,嘴巴处是一颗完成的红色宝石,就连睫毛和胡须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唯独眼珠子是空的。
  这是一只玉面狐狸,其大小和真人的脸部相仿,除此之外,棺椁之中空无一物,胖子再三附身下去敲击,依旧还是空空如也。
  “真是奇怪了,搞这么大的排场就放在这么个东西?”
  苗老爹端详着那只面具,五大家族的人见过的宝物都不少,可像是这般精美的却也让这个老头心动不已,他说道:“我猜它肯定是墓主人生前最心爱的东西,这会不会是一处衣冠冢?”
  “先出去吧,石头,你把棺材重新吊上去。”说罢,查文斌头也不回的走出那间墓室。
  一块面具,如果那些人知道这里面仅仅藏的是这么个东西,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先仆后继的往里面涌,又一个接一个的把命搭在那里。
  回到屯子中,查文斌提了一个要求,他需要一个人的帮助,而想要联系到这个人则只能由他一个人出面。
  这个人是谁?显然是风起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