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霸血(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373

  蒋孔明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粮草之事,就交于蒋某人负责,至于如何分配,就要看各位是否诚心了。”
  慕容栉等人唯唯诺诺,一个个自有打算。
  再过片刻,许海风与蒋孔明借故离去,来到了御书房。
  许海风笑问道:“军师大人,你是想借机把这些族长都引来京师么?”
  蒋孔明微微一笑,道:“真是瞒不过主公啊。在新法彻底稳固之前,这些人还真的不能安返草原啊。”
  “草原么,总是我们腹部的一把尖刀啊……”许海风叹了口气,道:“军师大人,这个推恩令,真的能解此心头大患么?”
  “正是。”蒋孔明低声道:“主公放心,只要推恩令能够得到彻底执行,百年之后,草原就再也不足为患了。”
  “但愿如此……”
  “绝对如此。”蒋孔明的声音低沉有力:“因为,在我的那个世界,这……已经是发生了的事实。”
  ※※※※
  二月之后,在许海风的登基大典之上,大草原的众多族长亲自前来贺喜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而许海风和蒋孔明更是守信之人,按照各族的人口和势力,分别发放了不同数额的粮草。
  带着各位族长的信使,在他们入京的那一天,就派兵押送粮草送往大草原了。
  在看到了这些货真价实的东西送往大草原之后,这些族长们高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立即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在大典的十日之后,他们按照习俗请辞,但是却无论如何也等不到许海风的答复。
  许海风这样的做法,竟是要将他们软禁在京师一般。
  至此,众多族长这才知道上了汉人的大当,但是此时在他们的身边,早已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明岗暗哨。
  虽然是好衣好食,但是却失去了行动上的绝对自由。
  就在他们忐忑不安的时候,从草原里传来了无数让他们膛目结舌的消息。
  随着粮草而行的汉人军队,一到达各自部落的居住地,一边散发粮草,一边拿出诏书,颁布了大汉新帝许海风的第一道圣旨。
  这道诏书,被日后的草原各族共同称为,推恩令。
  所谓的推恩令,即游牧民族部落首领的所有子女,都能够获得部落的一个部分,即将一个大型或者中型部落分为几个甚至十多个小部落。
  同时,允许每一个小部落的首领,都拥有自己的一批脱产卫兵、妻妾和亲信。
  这道诏书一下,几乎每一个部落的众多王子都是高举双手赞同。
  当然,如果各族的族长依旧在此,这道命令只怕根本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但是如今,绝大多数的族长都被许海风借故困于京师,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就在大草原上迅速的推行起来。
  在经过了多次分权之后,每一个部落首领,都拥有了自己的一批将近二十人的脱产卫兵、妻妾和亲信。
  如果是一个八千人的部落供养这样的二十几个人,那么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千人左右的部落供养这样二十个人,就会显得很吃力了。
  于是,草原各游牧民族逐渐变得越来越贫困。
  其次,在军事角度上来说,一个拥有八千人部落的部落首领,军事动员能力远远超过八个甚至十个千人的部落首领。
  因为这八个部落首领,是绝对不可能对一件事情齐心合力的。一旦某人有了什么特殊的举动,自然就会有人想通过给汉族中央政权通风报信,做内应的方式以获得更多的财富。
  要知道,就算他们齐心合力,掠夺来的财富由八个部落平分,未必能分多少,可是做汉人的内应,很容易即可得到另外七个部落的财富,所冒的风险还很低,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在蒋孔明所来的那个世界里,早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在推恩令实施了一百年之后,即可有效地降低游牧部落的侵略性和活力。
  而且,推恩令还能够有效避免其它游牧部落的兴起,因为被实施推恩令的部落,依然占据着草原,他们以及控制着草原的汉族中央政权,是不会容许其它部落兴起的。
  在经过了这一系列的变化之后,整个草原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日后的数百年间,果然如蒋孔明所言,大草原,再也不是大汉民族的最大敌人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辞别
  大汉新历元年。
  许海风在万众瞩目之下,登基为帝。
  登基之日,南北一统,天下百族来贺,成为了当年整片大陆轰动一时的大事件。
  新帝许海风接纳了蒋孔明的建议,并未篡改国号,大汉之名,将千古流芳,永世传扬。
  随后,许海风大赦天下,在一片赞誉声中不着痕迹的缓慢地推行了早已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
  历经大难之后,大汉人口锐减,轻徭薄役革弊政,已是人心所向,势不可免。
  乘着这个难得的机遇,蒋孔明亲任丞相。不过,出乎所以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放开拳脚,大展鸿图。
  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所有的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能用的官员大都是出于世家子弟,蒋孔明就算想要有所作为,也绝对不敢为此而招惹天下众怒。
  徐图之,这是蒋孔明时常挂在口中的话,而他也正在为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
  在软禁了众多草原族长之后,蒋孔明加快了对草原各部的分化行动。只待局面稳定,就算这些人返回了大草原,也是掀不起任何风浪了。
  没有任何即得利的群体会乖乖的吐出口中的肥肉,就算是他们的兄弟子孙也一样不会。
  这一日,许海风陪着众多娇妻在御花园中戏耍,虽说政务繁忙,但他深深的记住了蒋孔明的一句话,帝王者,未必有才,只需慧眼识人,即可换得天平盛世。
  所以,许海风才会有了这许多的闲暇时光。
  望着大雪纷飞的白茫茫一片,许海风心中一片清明,突然心中一动,遥望北方,不可避免的显出了惊讶之色。
  “陛下,您……”
  在他的身边,善解人意的唐柔儿轻声问道。
  许海风伸手在她细腻的玉肩上拍了拍,道:“你师父来了。”
  “师父?”唐柔儿惊喜地唤了出来。
  在昔日西京决战之前,黎彦波一声长啸,邀得托何蒂出城,二人奔行百里,从此一去不返,再无踪迹。
  无论是许海风,还是唐柔儿等人,都以为这一对纠缠了数十年之久的老冤家已经同归于尽。
  不料在数月之后,这位大汉老一辈中的三大宗师之一,竟然再度光临大汉京师。
  身形一阵闪动,许海风持着唐柔儿的手,轻轻地跃上了屋顶,光明正大的向着城外行去。
  他们二人并没有刻意隐藏形迹,下面守卫的军士自然是看得清楚。不过,只要一看到许海风身上玄黄色的龙袍,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是谁了。
  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道是应该见礼,还是应该阻拦,面对这样的皇帝,还真是一件头疼无比的事情啊。
  当值的将官不敢怠慢,立即将情报报与蒋孔明知晓。
  因为谁都知道,在这里,唯一能够对许海风造成影响的,怕是也唯有这位当朝丞相了。
  蒋孔明得到消息之后,张口结舌了半天,却是毫无办法,唯有命李明堂匆匆赶去护驾。
  京都城外,亦是雪花飘飘。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冬夏常青的松树柏树上,更是生出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就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
  一条孤傲的身影就这样站在松树之下,仿佛千年冰塑般挺直,若非凌厉的北风时而吹起了他的一片衣衫,还真的让人以为这是一具惟妙惟肖的雕塑。
  许海风带着唐柔儿来到了他的身边,唐柔儿轻呼一声“师父。”
  缓缓地回过身来,露出了一张苍老的面容。
  唐柔儿惊呼道:“师父……”这一声呼叫充满了极度的震惊。
  在大汉帝国老一辈的三大宗师之中,黎彦波的年纪是最轻的。
  但是此刻看来,他面容苍老,纵然是比起程玄风,也是不遑多让。
  如此变化,又怎能不让唐柔儿大惊失色。
  黎彦波微微一笑,他的面容看上去虽然已是七老八十,但是神情安详,泰然自若。
  许海风的面色亦是微微动容,他凝望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容,突然问道:“黎前辈,您的功力……”
  唐柔儿何等的冰雪聪明,闻言知意,立即道:“师父,您与托何蒂的一战?”
  “是啊。”黎彦波轻声道:“与那老家伙一战之后,我就失去了这身功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3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