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牧云录(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186

  好几次夏侯勇都跟他的部下这般慷慨激昂的演说:
  “我也不想让我的手足兄弟大捷之后,还在这蛮荒之地吃苦。只是,说不定哪一天,这白狼犬戎就和九幽之族一样,入侵边关。到那时,定是又一番兵戎相见、生灵涂炭。我们中原的圣人说过,志士要见微知著,仁人要发危机于未萌。为了中原的黎民百姓、父老乡亲,也为了皇命远达荒野、圣人之谕通行所有蛮荒之地,我们这些王朝将士,别无选择。”
  “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必将被载入史册!”
  “载入史册”,所有的中原士民,无论卑微,其实一直都有这样的执念和愿望,只不过对大数人而言,从无机会罢了。现在,听侯爷说,竟似是机会来了,只要跟着侯爷横扫北荒,一起建立前所未有的千秋功业,便能一起被载入史册,名垂丹青。在几次类似这样的充满蛊惑力的演讲之后,军中的异议完全平息了。
  在这样的大义和美妙的前景之下,过程中稍许的不义和嗜血,便顺理成章地都被容忍了。不知不觉,曾经威震天下的关外侯军,正在朝一个未知的方向滑去。
  而在这过程中,那个曾几次在关键时候提供关键帮助的贺兰媚儿,便再没有什么举动。对她这种状态,夏侯勇十分满意。以夏侯勇的智慧,怎会想不到这贺兰媚儿的古怪?不仅对魔界之事如数家珍,还对血魂晶石、天魔大法了如指掌,那这女子的来历便十分可疑。
  只是,即使这样,又有什么问题?一直以来,她并没有害自己,反而还两次三番地在自己落魄之时,尽心出手相助。如果没有她,恐怕自己早就成了败军之将、他乡之鬼。
  “英雄不问出处。”
  他夏侯勇才不是那些朝廷里的迂腐官员呢!只要为我所用,能为自己的王图霸业助一臂之力,他才不管这贺兰媚儿是人是鬼、是仙是魔!特别地,通过长久以来各种事情的判断,夏侯勇非常自信,这贺兰媚儿对自己一往情深、死心塌地。退一万步说,即使贺兰媚儿有什么异心,一旦露出苗头,以自己雄豪之力,自信能一举荡平。
  只是,事情往往并不能总是向完美的方向发展。随着与白狼戎族战事的深入,关外侯军对天魔之力和血魂晶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终于这戕害屠戮北方村庄部族的事情,渐渐为人所知。开始时,是少数受害部落的漏网之鱼,逃到他处,将这事情四处述说。渐渐地便有人上京告御状,那些暂时还未受害的部落村庄也感同身受,开始联名四处告发。
  刚开始时,关外侯在朝中的势力,还帮这位侯爷压一压。只是纸包不住火,特别是这些北地的官民也开始拿各种珍宝特产贿赂朝中要员时,夏侯勇这肆无忌惮的行为,终于直达圣听。
  很显然,夏侯勇所做之事,可大可小;若认真按王法,确属天理难容。况且,还有许多往日和他敌对的官员,也趁机落井下石,势要趁这次机会将关外侯的势力连根拔倒。在这之中,特别要提到那位一同出征的镇北侯杜崇佑。这时他也开始疯狂的活动,明里暗里地弹劾夏侯勇。这位救援不力、临阵脱逃的杜侯爷,正要趁这个机会,洗刷自己的污名,避免秋后算账的到来。若关外侯的恶行被定罪,那他便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了:
  “自己为什么用兵谨慎?实在是因为自己读圣人之书,不忍用那些邪法制敌,所以才只得收敛兵锋,徐图缓计而已。”
  于是,在这一年的年关前,在苦主和各方势力的共同作用下,夏侯勇之事彻底发酵,成为京城官民皆知的大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武烈帝也无从视而不见,或者再用关外侯最近一系列胜绩作为挡箭牌,来搪塞众人之口了。
  在这一年春节到来的之前,远在北荒鏖战的关外侯,便被当今圣上连续用圣旨急招回京,在金銮殿上接受君王和大臣们的质询。开始那两回,精心准备、某种程度上也是理直气壮的关外侯慷慨陈词,最后竟都涉险过关。不过到了第三回,关外侯未能说明自己近来几次杀害的上百军民并非敌酋,便被勒令回居延封地反省,同时手下军队,暂由镇北侯杜崇佑掌管。
  只是,此时的王朝上下,完全没能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那位用兵“谨慎”的杜崇佑杜侯爷,还以为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咸鱼翻身,乐颠颠地便去居延城上任了。谁也没想到,那位同殿称臣、向服王法的关外侯夏侯勇,在镇北侯上任的第二天,便在城守府中将他私自斩杀,还向朝廷报称说,先前收服的幽戎营一小支军队突然哗变,杜崇佑杜将军为平息事态,亲自上阵,浴血杀敌,最后力有不逮,终被叛军杀害,享年六十有二。
  这样的说法,自然立即遭到朝堂上下众口一词的质疑。出于人品的考虑,没有人相信那位死鬼镇北侯爷竟会浴血奋战、身先士卒。夏侯勇的谎言,不攻自破。于是,就在这一年快近新年的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一道急召从京师飞驰而出,夏侯勇夏侯爷,两月中的第四次,又被召回到京师,接受质询了。
  “事不过三。”
  这位意图为皇家、为自己建立千秋不世之业的夏侯小侯爷,当第四次来到京师金銮殿上,将如何面对满殿的朝臣?特别的,他将如何面对御座之上的那位武烈皇帝?
  原本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庆气氛中的京师洛阳,一时间风雨欲来。
第15章
风乘雪舞,寒意隐跃其间
  且说就在夏侯勇入京觐见的前三天,洛阳城中大雪纷纷,街道中鲜有行人。京师的百姓们这时大多躲在家里,手抱着黄铜炉,借着里面燃成鲜红色的炭块暖手。
  大雪纷扬,才显出众生平等。市井中雪花飞舞,皇宫大内中也是风乘雪舞,城里城外的江山一片银白。这一天下午,牧云闲来无事,便袖着手,把着一本闲书,在凝光阁的栏杆前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看。映着雪光,才看了两三章,便见绿漪和幽萝两人一前一后,口中欢呼着“下雪啰,打雪仗咯”从眼前追逐而过,转眼便如两只小兔般蹦蹦跳跳地消失在凝光阁前皑皑琼玉中。
  “真个贪玩!”
  见绿漪和幽萝竟不知静观飘雪、映雪读书的雅兴,牧云叹息一声,十分失望。
  只不过,才叹息了半刻,牧云突然也把手中书卷隔窗一把扔进房里,转身就跑,很快便跑下楼,顺着那俩女娃的浅浅足迹,一溜烟地追了下去。
  “牧云、牧云?”
  少年走后不久,穿着赤霞红罗貂裘的月婵公主便走了过来。在凝光阁前叫了几声,见没人答应,公主脸上便好生失望。俄而侧耳一听,隐约听到西南边有些熟悉的笑语之声,口中便嗔道:
  “小贼,出去玩,也不叫我!”
  一边埋怨,她一边赶紧顺着那边的欢声笑语一路寻了过去。
  等这四个小男女聚齐,他们便在皇宫花园里的闹得越发欢了。攥紧的雪团,如同银球一般划空飞舞,在银装素裹的背景下追逐着一个个灵动的身形。本来寂静悄然的冰天雪地,顿时变得生动喧腾。
  玩闹了一阵,为了更加尽兴,正在兴头上的牧云还想拉些宫女内监一起来玩。只是举目一望,他却“咦”了一声,原来这时他才发现,这座偌大的御花园中竟只剩下他们几个。原先四周还有些宫女在三五成群地玩耍,这时却全都不见了踪影,消失得无影无踪。见得如此,牧云觉得有些遗憾。
  “莫不是她们都去上工了?”
  才这么想,不巧一眼瞥见了月婵,正见这位银裘红氅的女孩儿在雪地中犹如一株红梅临风傲雪,只顾得和幽萝、绿漪欢闹;那眼角眉间,在玩闹之时细看却依旧隐然含威——不用说,那些宫女作鸟兽散,定是跟她有关了。
  在雪中嬉玩了半个多时辰,牧云见雪越下越大,便往旁边一座飞檐小亭中暂避。不过月婵、幽萝、绿漪三人却似被逗起玩兴,依旧在雪中嬉戏。
  往这避雪小亭中走时,牧云见它匾额上写的是:“清霁”。等走近了,见其中两根亭柱上各悬着一联,刻的是:
  “鬓边芳草杯中湿,雨后青山马上晴。”
  “好句,好句!”
  牧云读了两遍,也摇头晃脑,赞美两声。在皇宫中这样优雅的环境里,从乡村来的少年这些天里确实大受熏陶,其文才竟和他前段时间法术的进步一样,颇有提高。
  立在亭中,看着雪越下越大,白雪飞舞,似已在面前织成厚厚的白羊绒帘栊;这样的雪帘被寒风吹着,不停地在牧云的眼前飘荡。看着这漫天飞舞的大雪,牧云在心中想道,这样时候外面那些行人,想必早就和自己一样,找个亭子或者檐下躲避。也只有这三个疯玩的女孩儿,依旧不知疲倦地在大雪中追跑笑闹,浑若无事。
  而倩女窈窕,那追逐笑闹之际,身姿灵动婀娜,笑语玲珑如歌,便又是大雪中的别样风景。牧云立在清霁亭中,看着白雪与美人相映成辉,想起些前尘往事,再看看眼前,犹如梦幻,便一时都有点呆住了。
  正当默然静立,欣赏世间难得风景之时,却听得风雪中有人叫了一声:
  “牧云小友,你也在此地赏雪么?”
  牧云闻声望去,却见一人长裳大袖,在飘雪中彳亍而来。不用等他走近看清,看他那脑后那千万丝飘逸的银发,牧云便知来者是谁。
  “少师前辈,有事来宫中吗?快来亭里避避雪吧!”
  “好!牧云,别再叫我前辈了,你我称兄道弟即可。”
  说话时,少师踏雪无痕,已飘然来到清霁亭中。这时再看他身上,虽无斗笠蓑衣,身上却几乎没有什么雪花或者湿痕。
  少师来到亭中,略和牧云寒暄几句,又扭脸看了看雪里那几道欢动的身影,便对牧云真心赞道:
  “牧云老弟,你这运道真是绝佳。妖侍、魔宠,多少修道之人梦寐以求之事,却都被你占着。更何况,连公主也对你倾心,真是要羡煞那些俗世男子!”
  原来这些时日里,少师和牧云不打不相识,已变得十分投契。虽然年龄差距不小,但已似忘年交,在好几次的长谈中,各自已互相说了不少本人的事迹。当然这妖侍、魔宠之说,乃是牧云承继上回在委羽山中的托辞,以免另生不必要的枝节。这些托辞,牧云多说上几遍,感觉自己都开始有点相信了。而绿漪和幽萝则早就欢天喜地地接受了这样虚幻的事实:能侍奉仙师左右,自然是绿漪夙愿;而望文生义,幽萝听哥哥竟然亲口说自己是他的魔“宠”,则管它什么宠,只要心爱的哥哥很宠自己就行!
  不过现在听少师这么说,牧云的脸还是一红,想了想便道:
  “少师兄说笑了。这些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倒是您的那一手千鸟秘境,真个十分神奇!”
  “那倒是。”
  说到自己平生最得意的绝技,纵使是少师,也毫不谦逊。他长立亭中,面对漫天飞雪傲然说道:
  “千鸟秘境乃我苍雾灵洲神巫之门的绝技。千鸟之森神巫教门,能在灵族辈出的苍雾灵洲占得一席之地,这独有的秘境之术功不可没。千鸟秘境之中,随心所欲,用中原之人的话来说,来到我秘境中,便是‘强龙难压地头蛇’,我等自然胜券在握!”
  “妙极!”
  牧云由衷赞道:
  “小弟当年在罗州城中,也是听得八方消息;后来又去委羽山中拜访过两大教门,却从来没听说中原之地有类似的秘境之术。真个让人羡慕!”
  “哈哈!”
  听牧云此言,少师也是打心底里高兴。他原本一贯冷峻的面容,这时也满面笑容。看着牧云艳羡的神色,少师不知想起何事,心中忽然一动,竟有几分热切地说道:
  “其实以牧云天资,也未尝不能领悟这样的秘境之术。”
  “啊?”
  这次牧云是真个又惊又喜了!他连忙急声问道:
  “真的?那少师前辈能不能教教我!”
  可谓野路子出身的少年,毫无门派观念,毫无顾忌地向少师求教。
  “呵,莫急,莫急,听我把话说完。”
  “快说快说!”
  “我说你能领悟的秘境之术,一来并非千鸟秘境,二来也并非纯正的秘境之术。要知愚兄这千鸟秘境,乃是天生沟通草木山川、一朝悟通之后的术法。本座云游天下,只见得苍雾灵洲千鸟之森的神巫教门中人可习。不过,秘境之术就本源而言,乃是沟通天地、施展秘技,灵力与环境共鸣,营造最利于自己功法施展的区域。以此而言,牧云一身水火之功,便可取其寓意,也施展出这样的水之秘境、火之秘境。”
  “真的?”
  牧云闻言喜得抓耳挠腮,急忙追问:
  “那这水火秘境的寓意是什么?”
  “这……”
  少师抱歉地笑笑,道:
  “囿于门规,请恕为兄不能相告。”
  正当牧云听了有些失望之时,却见听少师又道:
  “囿于门规,虽不能授弟秘境之术。不过雪天无事,倒是可以跟你谈一谈为兄如何体会催发的秘境之术。”
  说此话时,少师忽然跟牧云眨了眨眼睛。
  “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1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