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牧云录(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6

  “黄口小儿,竟有这般肥胆!一会儿我剖开你肚腹看看,看看你胆子多大!”
  说着话他一抬手,袍袖中倏然飞出一道血色光华,直扑张牧云面门!
  也不知是否人之将死,神识格外清明,当那道血红的华光电闪而至,张牧云竟看清那是一把明晃晃的鬼头刀,刀身上飞腾围绕着一圈明亮火焰,犹如一段刚出炉的通红铁条!
  “去死吧!”
  让张牧云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样大难临头之际,自己两只耳朵居然继续幻听;这声清晰入耳的喊杀怒叱,竟带着女人的娇音……不对!
  “月婵?!”
  生死之间,张牧云迅速反应过来,意识到断喝之人竟是月婵!才脱口叫了一声,那少女已挡在自己身前,不知怎么就磕飞那把迅疾飞来的火焰鬼头刀,紧接着抡起手中那根黑乎乎的椽子,好像挥舞着一根草秸秆,“呼”一声朝那妖人奋力扫去!
  “砰!”
  一切有如梦中,谁也料想不到的惊变之中,那个刚刚还在洋洋得意的黑袍怪客已然“砰”一声横飞而起,越过人群,如一件被甩起的物事在空中飞过一段距离,“嗵”一声重重撞在山门殿南墙上,反弹翻滚了数下,最后才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变起突然,随着黑袍怪客落地,张牧云这时也突然如释重负,手脚重复自由。眼见那凶人坠地,他二话不说,操刀便起,在满地的僧众中横冲直撞,疾奔到黑袍怪人面前,眼见他还在地上挣命,说时迟那时快,弯腰一把抽出那枝还插在咽喉的竹箭,微微闪身,避开随手喷出的一道血箭,看也不看,飞起一脚又踹在黑袍人当胸,当即就将他踢出两三丈,砰一声坠落尘埃,当场毙命!
  这时月婵也奔到附近,她手中那根硕大的钟槌已扔掉,正撸起了袖子晃动着粉拳,准备再帮大哥跟人搏命!
  “他死了……”
  张牧云拦住小母虎般扑来的少女,话音颤抖,双腿控制不住地抖似筛糠。
  “哦,原来死了。”
  相比之下,那少女要比他镇定得多。
  一场飞来横祸,就这样出人意料地消弭。等宝林寺中一切恢复平静,已经在一个多时辰之后。这期间那断手的僧人已被扶去上药医治,黑袍怪人的尸身也已小心地掩埋藏匿。从先前的言语中,智光大师已大略知道这人身份来历,心中便生了恐惧惊怖;纵然他明知这场杀戮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正当防护,却反复叮嘱阖寺僧众,此事今后守口如瓶,决不能泄漏官府。种种的纷纷扰扰,等最终尘埃落定,已到了子夜时候。阖寺的救命恩人张牧云兄妹,已被众僧恭恭敬敬地请到方丈禅房中,沏上香茗,奉若上宾。
  禅房寂静,法烛高燃,宝林寺中有些身份的长老都已到齐。张牧云兄妹二人眼前,满座都是远近驰名的得道高僧。在张牧云眼中,他们个个相貌岸然,气度雍容;而在和尚僧人的眼中,他和那力大身捷的月婵姑娘,更是高深莫测,卓尔不凡。
  “这人该是皇家护国圣教中人。”
  说了会儿闲话,众僧之首的智光和尚便转入正题。他拿着那把刚才死去黑袍怪客的火焰兵刃,神色凝重地说道:
  “看这把佩刀上的火光,刚才那恶徒该是善能操纵火灵之人。”
  听了方丈之言,大家的视线都聚在这把兵刃上。有如“人亡政息”,可能因为主人已经死去,这把罕见的兵刃现已渐渐失去了焰色,正变回顽铁的本色,只微微闪烁着点点的红光。
  “原来那些传说都是真的……”
  听了老方丈话语,只不过出身偏僻乡村的少年心中震骇,心思犹如翻江倒海。冥冥中他仿佛看到自己的眼前打开一扇大门,门后掩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时他心中的好奇已完全掩盖住恐惧。这时那老方丈继续说道:
  “老衲听那凶人口气,似乎此番寻衅,还是听命于人……唉,也不知是谁。”
  智光叹着气说完,便一脸忧色,抚着颔下花白的胡须,不再说话。
  “一定不是好人!”
  相比方丈含蓄,张牧云却不客气;他缓过神儿来,一想起先前吃的那场惊吓便怒不可遏,也不顾高僧满座,只管放开嗓子指天骂地道:
  “可恨!这主使之人真个可恼!真恨不得他没事摔跟头,喝水也噎着!”
  “咳!”
  张牧云正骂得高兴,不料旁边那个少女却凑巧被一口茶呛着,咳了起来!
第21章
一言霹雳,灯前似悟玄机
  月婵咳过一阵,也就气顺了。见她无碍,牧云便转过脸来跟智光方丈问起他最关心的一件事。他问道:
  “方丈,你刚说‘皇家护国圣教’,还有这刀有什么火灵,究竟是怎么回事?”
  望着已摆在自己面前桌案上那黑袍怪客的兵器,张牧云一脸好奇。
  “此事说来话长。”
  听张牧云问起,智光捻了捻颔下胡须,耐心解释:
  “牧云你有所不知,皇家护国圣教乃朝廷敕封的护国教派,专门解救疑难,保护皇室。护国圣教教众并不多,均为朝廷从各地发掘的异人。他们身怀奇能,大多能操控兵刃,差不多便是剑仙一流。”
  智光讲述这些之时神色淡然,语调平和,但所说之事却是张牧云前所未闻。他道:
  “牧云你问起刀之火灵,有一事须提。你可知,这世上万物有灵?不止我等生为人身能知思维,那天地万物无论畜生木石,皆有灵性。区别者,只在于灵敏还是愚钝。如人驯马遛狗,若是能感应金铁木石之灵,一样能御化自如,控之有如犬马。”
  “呃……那大师您是说,那些剑仙便是和我们养猫豢狗差不多,区别只在于我们让猫狗听使唤,他们却让刀剑听话?”
  “哈哈,正是如此!”
  见张牧云一点就透,毋须多费口舌,智光也十分高兴。此时那烛影摇红,坐影略长,四壁安谧,禅室中渐复春夜的宁静。于是先前的阴霾渐渐消散,老方丈谈兴也渐渐转浓,便将他五六十年积攒的学识见闻一吐为快:
  “牧云小哥,月婵姑娘,还有诸位师兄弟,既然老衲今日打开话匣,便不妨将这刀兵之事说透。智光不才,虽不能乘风御剑,于其机理却也略晓一二。万物有灵,德者能者居之。设有大能,驯剑有如训犬,此即为剑仙。斯人概鲜矣。当今之世,如此刀客剑仙尽在护国圣教彀中矣。而万物灵能,每下愈况,愈微者愈显,愈难者愈烈,落落者难亲而易久,欣欣者易亲而鲜恒,世间之事大抵如是。”
  饱读经书典籍的智光这般掉开书袋,渐渐张牧云便有些难以理解。抓耳挠腮之际好不容易等老和尚书袋抖落完,直待虚心请教之后他才知刚才方丈那番话确切涵义。
  原来智光说,这乾坤中万物有灵,若能激发其灵性,便能获得力量威能。力量威能的大小,和那万物灵气显露难易相反相成。比如最通人性的猫犬,灵气袒露无遗,最容易被人驯化,但这般得来甚易之物,实无多大用处,最多不过猎兔捕鼠看门解闷。与它们不同,一向被视为“顽石顽铁”的金石器物,看起来只是死物,毫无灵性,但正因它们这样灵气内敛难以察知,一旦被感应激发灵力,那迸发出的威能便极为巨大!
  不仅如此,智光禅师从这个道理出发,经多年的冥思苦想之后还得出一个自己的推论,此时推心置腹地说出,跟张牧云等人说的是:
  若世间有物,灵性极微至不可察,体积极细到无可知,则一旦激励爆发出来的能量便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这番道理心得,老方丈说得眉飞色舞,众人听得也如痴如醉。当老僧语声渐悄,禅房内众人俱都默然。包括张牧云在内,这些人不管理解多少,都在心中暗暗思索,只觉得方丈口中之言玄之又玄,虽无法证明,却振聋发聩,发前人所未想。如果方丈所言不差,那便解释了许多神神鬼鬼仙幻之事;若是刀剑死物和犬马活畜一样,都具灵性,那这世间能有御剑飞天不同寻常的神人仙客,便不难解释。
  众人沉思之际,这时那智光方丈还在絮絮叨叨地说话:
  “唉,依老僧看呐,那些倏然而来、翛然而往的刀客剑仙,虽然稀罕难得,倒也罢了。虽则已是十分神奇难得,但据老僧所知,他们许多人也只不过最多能感应操控一两样特殊灵物罢了。据此观之,若让老僧月判,只有那些能随手激发自然灵能,担山赶月,倒海翻江,万物为其仆从,天人合其一处,那才算得上开天辟地的天神作派呢。不过这样的神迹,恐怕是天上仅有,人间绝无吧……”
  说到这儿,老和尚心思缥缈,神游万里,此后还说了许多,但语声已渐渐稀微。而张牧云也渐渐听不到他在说些什么,虽然还侧耳听着,大抵只在心中想道:
  “唉……何时我也能这样呢?别说什么操控万物,天人合一,就是让我像今晚那黑袍死鬼一样能飞起一把冒火的大刀,也就夸耀乡里,死而无憾了……”
  张牧云乍听玄理,自是心思浩然;但对他来说,倒也不至于如痴如醉。正如他前天晚上见到那仙子神人一般的白鹤观道子东方振白,事后他只是气愤,却无多少震惊。他心中明白,无论是眼前老和尚所说之事,还是前夜道观羽客那般作派,都和自己无缘。那些根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和事。
  正因心中这般立意,稍稍出神一阵,张牧云便也回到现实。皇家圣教太遥远,刀剑神仙像传说,还是眼前的事儿容易整明白。才定了定神,他便原形毕露了。见老和尚还在口角嗫嚅絮絮叨叨,他便赶紧截住话头,嘻笑着面皮说道:
  “方丈大师,您方才说的这些却像神话戏文。我也不管你真假,倒是今天我们兄妹俩豁出性命为你们庙里出力,好歹你们也该报答报答,拿出那死也不肯交出的宝贝给咱兄妹俩看看,也好开开眼界,广博见闻!月婵你说是不是?”
  “嗯嗯……”
  张牧云之言小姑娘自然无有不从,话音未落便使劲点了点头。不过这时那智光方丈还有旁边那些蒲团上静坐的大和尚,听了张牧云的话后却是一脸茫然,面面相觑,无从作答。
  “哼!”
  这场面少年尽收眼底,便有些不高兴地想道:
  “这些出家人,却比我们坐家的还不老实。这分明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想到这儿他便没好气地开口怪道:
  “我说大和尚们,没见过你们这般小气的。就看一眼,能看少你怎地?”
  听少年这么一说,那刚刚语塞的智光方丈也回过神来。眼见这救命恩人现在一脸的不愉,老禅师赶紧合掌说道:
  “阿弥陀佛!牧云你误会了。你要看宝,那不难!”
  ——老和尚一句话,这才掀开一场波澜壮阔的绚丽传奇!
第22章
宝阁巍巍,从来定数苍苍
  一听能看宝物,张牧云顿时来劲,弹身从蒲团上蹦起,盯着老方丈两眼放光说道:
  “早知方丈不小气!这便带我去看吧!”
  “好!月婵女施主也一起来看吧。”
  一语说罢,智光拂袖而起,率先走出净室,身后其他人鱼贯而出。
  在智光的带领下,他们先去的是须弥坛佛殿。此时夜色正浓,天上依旧乌云密布;从院落石径上走上通廊时,有几名杂役小沙弥提着灯笼为他们照明。一路上张牧云心情激动,尤其走得一时看见前面带路的老禅师拾阶而上走近那须弥殿紧闭的朱红大门,便愈加兴奋莫名。
  “这须弥殿果有古怪!”
  他心中忖念:
  “宝林寺哪处我不熟?偏这须弥佛殿不记得如何来过。”
  张牧云愈加激动,脚下步履竟有些凌乱起来。
  “牧云你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