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57

  “我这次过来是代父皇来见真人的,真人率军东征接连告捷,实乃大赵之福,真人已然位极人臣,也不知道赏赐先生什么才好,只要先生有所需求,父皇都会应允。”石清微笑开口。
  莫问闻言放下心来,他对石清有所偏见,见她到来就以为她意图引诱,未曾想她只是前来谈论公事。
  “贫道无有所求,贵国既然兑现了承诺,贫道自当代为收复三郡。”莫问说道,他并没有提出保障军粮供给一事,倘若提起无异于提醒石清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
  “那我就不打扰真人休息了,前段时间宫中选了八百秀女,父皇命我带来一些,此时就在院中,真人动身之际可一并带走。”石清起身告辞。
  “多谢。”莫问起身送她。
  送走石清,莫问回身打量站在院中的二十名秀女,这些女子都很是美貌,夏天穿着衣物较少,身材也很婀娜,这么多女子站立院中令得院中香气扑鼻,酷暑之时心中容易滋生旖念,但莫问还是没有留下她们,遣人将她们带走并送回故里。
  女子走净之后,莫问发现自己心中竟然有几分失落,他虽然一次次的拒绝诱惑,却并非毫无所动,只是强自忍耐,而且忍的极为辛苦。
  道家和儒家并不认为男人三妻四妾有错,身为曾经是儒家书生的道家弟子,莫问心中也并不排斥这种观点,之所以一直忍耐有两个原因,一是对阿九有承诺,二是他了解自己,一旦与女子有肌肤之亲,势必想要保护其周全,但他此时不敢有所拖累,因为无法分神兼顾。既然不能保护对方周全,就不能自私的占为己有,不然就是在害人。
  入夜之后,柳笙果然到来,莫问将樊水水蛭一事说与他听,柳笙听完点头赞同莫问的判断,离开半个时辰之后带来女尸一具。
  “怎么这么肥胖,没有瘦些的吗?”莫问愕然瞠目,柳笙带来的僵尸比当日他错抓的女子瘦不了多少。
  “女尸只有这一具,”柳笙撇嘴笑道,“我可以给你个引魂铃。”
  莫问闻言无奈摇头,加贴两张定尸符将那僵尸重新以黑布包裹,这东西可不能扛负回去,得用马车经由驿站倒运至平州。
  “幸亏你今天回来,如果明天到,我就不在太子府了。”柳笙斜倚在琴台上单手拨弄着琴弦。
  “你要出门?”莫问走到门旁净手。
  “是啊,去晋国,太子请我暗中相助皇后一族得到国师之位,但周家一方好像请了玉衡子,这件事情有些棘手。”柳笙说道。
  “你准备如何行事?”莫问没有急于告诉柳笙他去过建康,另外他也早就知道赵国太子与晋国皇后私下有联系,不然柳笙当年也不会去刺杀周贵人。
  “他没什么希望,他敌不过太清的那个老道,也不是菩提寺老和尚的对手。我去看看吧,到时见机行事。”柳笙随口说道。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柳笙这话说的模棱两可,他也不好再问,几个上清准徒的想法都不难揣度,唯独猜不透柳笙心中所想。
  “冀公主送你的女人你为什么不要?”柳笙继续拨弄那张古琴。
  “我领兵在外,带一群女子成何体统。”莫问答道。
  “你该不会是不喜欢女人吧?”柳笙笑问。
  “你这话正是我一直想问你的。”莫问笑道。
  “哈哈哈哈,三更了,不与你闲扯,我走了。”柳笙推开古琴直身站起。
  莫问笑着送他下楼,到得门口柳笙独自去了。
  次日清晨,莫问命太尉府将这具女尸送往平州,自己独身先行,两日之后的午时回返平州,城中一切如常。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石真得知莫问回返,立刻过来见他。
  “自邺城附近找到了药物,太尉府正在向此处运送,三天之后当可到达。”莫问随口说道。
  “你回了邺城?”石真疑惑的问道。
  “我去过很多地方,最终在邺城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莫问说道,他不想让石真知道他去过哪里,又不想扯谎,说的模棱两可。
  “你找的什么药物?”石真并未追问莫问都去过哪里,聪明的女人不会逼男人撒谎。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你吃过午饭没有?”莫问坐于桌前,抬手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吃过了。”石真笑道,她知道莫问邀她同席是对于前几日离开时对她态度冷淡的一种变相补偿,她笑是因为她发现了莫问的一个很大的优点,这个优点同时也是他的弱点,莫问心软,不愿让别人感到尴尬。
  莫问并不知道石真心中所想,不过他请石真同席也的确不是出于真心,落座之后开始进食午饭,能够凌空飞渡的道人也终究不是飞鸟,连日疾行令他又累又饿。
  石真坐于旁侧耐心等待,她很喜欢看着莫问吃饭,莫问吃饭不是武将那种狼吞虎咽的饿死相,也没有士子文人那种刻意的扭捏和造作,随意之中显风度,自然之中见修养。
  实则真正有品位的人都喜欢随意真实的异性,但是不管男女一旦对异性动心,都会下意识的隐藏缺点显示优点,如此一来便显得造作,反倒令得对方不喜。只有那些对对方不曾动心的人才不在乎对方如何看待自己,在对方面前毫不伪装,如此一来反而令得对方更加喜欢。
  由此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方越不在意你,你就越喜欢对方。喜欢你的人越在乎你,你就越不喜欢他。
  “你什么时候回黑郡?”莫问端茶漱口。
  “我不回去了,我要随军前进。”石真正色说道。
  莫问正在漱口,听得石真言语茶水几乎脱口喷出,急忙闭嘴咽下,转而说道,“这怎么行?”
  “有何不可?”石真追问。
  “你会坏事儿的。”莫问摇头说道。
  “我坏什么事儿了?”石真撇嘴问道。
  “你曾经说过慕容红妆肥胖丑陋,害得我将一个两百多斤的丑妇错抓了回来,此时还关在牢狱里,行军打仗不是儿戏,你不能跟着。”莫问连连摇头,石真跟着他,势必会扰他心性,除此之外她还会成为燕军想要俘虏的对象,需要时刻分神保护她。
  “哈哈哈哈,你怎么带回来的?”石真不感惭愧反倒大感有趣。
  莫问见她这幅神情,更加坚定撵她回去的念头,绝不能留这么个闯祸精在军中。
  “我去看看那‘慕容红妆’长的何种模样。”石真见莫问不搭理他,转身向外走去。
  莫问犹豫片刻,起身跟了上去。
  “我说笑的,我要回房,不去牢狱。”石真回头说道。
  “我去牢狱有其他事情。”莫问说道。
  “你去牢狱做什么?”石真好奇的问道。
  “我需要挑选一些犯了死罪的女囚,用以克制樊水水蛭。”莫问答道,僵尸是不能直接投入水中的,需要女子血液缓冲。
  “好玩儿,我也去。”石真欢喜的跟在莫问身后。
  莫问闻言微微皱眉,他是为情势所逼,无奈之下才以死囚克制水蛭的,此举虽然不伤天和却终究有些残忍,石真竟然认为此事很有趣。
  到得前院,莫问招来官吏,取了过堂的刑律文簙,赵国的律法仿照晋国,而燕国的律法又套搬赵国,被燕国定为死罪还没来得及行刑的女囚有三十几位。
  一目十行看完过堂文簙,莫问感觉毛骨悚然,其中一些女囚的罪行怕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重罪
  看罢过堂文簙,莫问冲府衙官吏问道,“这些女子是何人过堂的,其中可有冤屈?”
  “回王爷问,这些案子有些是我们审的,有些是燕国人审的。”官吏弯腰答道。
  莫问闻言挑眉看了那中年官吏一眼,后者额头瞬时见汗,惊恐之下瑟瑟发抖,他是赵国官吏,平州城破之后又继续为燕国人效力,按照大赵律法这可是投敌的大罪。
  不过莫问皱眉只是厌恶此人的称呼不当,倒并没有追责于他的念头,看过他一眼之后便迈步向外走去。
  “牢狱之中很是污秽,王爷和公主还是不要去了,小的过去将那一干犯妇提来,由王爷和公主过堂,可好?”那中年官吏善于阿谀讨好。
  石真闻言看向莫问,莫问没有答话也没有停留,出得府衙大门径直向南行去。他虽然不知道牢狱的具体方位却知道一定在城南,古人以北为尊,有史以来的官家牢狱全部设在城南。
  那中年官吏见状立刻召集衙役前方开道,自己捧了文簙小心翼翼的跟在二人身后。
  此时尚无鸣锣开道的礼仪,所谓开道只是驱逐城中街道的闲杂人等,不过此时乃是午后,街道上也没什么人让他们驱赶。
  平州城范围不小,步行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到得牢狱所在的南城,到得牢狱附近,莫问唤回了衙役,与石真先行走向不远处的牢狱。
  牢狱占地当有数十亩,外部套有两丈高墙,狱门向南开,根据木门上斑驳的黑漆和老旧的院墙不难看出这处牢狱已经使用了很多年。
  狱门外有守兵,两个守兵正抱着已经锈蚀的铜戈倚墙酣睡,被众人脚步声惊醒之后,急忙跪倒求饶,按照大赵的规矩,哨兵睡着也要大辟砍头。
  莫问没有搭理他们二人,而是站立门外皱眉沉吟。
  “怎么了?”石真见莫问神情有异,疑惑的问道。
  莫问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石真的发问,到得近处他竟然感知到牢狱之中有妖气,由于这股妖气极为虚弱,故此他先前一直不得察觉。
  此时牢狱的大门已经被守兵叫开,迈步进院,只见院中的空旷区域长满了半尺高的杂草,只有通往两处监舍的道路被清理了出来,牢狱是被人遗忘的地方,即便是本府官吏也极少到这里来。
  院中有两处房舍,男囚居东,女囚居西,莫问先行到了西侧牢狱,进门之后发现两个面相凶狠的中年男子正在床上睡的四仰八叉,他们是这里的狱卒。
  向内的大门是开着的,莫问迈步而入,发现里面是一处刑房,摆放着各种刑具,一张如同卖肉案板的木床上躺着一个赤身的妇人,此女身上布满了牙痕抓痕以及烫疤,前胸两只筎头已经不见了踪影,私处破坏更甚,惨不忍睹,一群飞蝇受到腥臭引诱,上下起落爬飞。
  “把那俩家伙拖出去砍了。”石真见状勃然大怒,冲随从喊道。她出门一直带有近卫,近卫闻言立刻将那两个已经吓的瘫软的狱卒拖了出去。
  众人说话的声音惊醒了刑床上的妇人,那妇人苏醒过后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求救声,此声一起,整个牢狱瞬时成了百鬼齐哭的地狱,这里平日里少有人来,觉察到有人来到,女囚们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竭尽全力的发出哭喊嚎叫,希望吸引来人的注意。
  晋国的尼姑庵里被困的那些宫女很是可怜,但是与此处比起来她们幸运很多,至少她们可以见到阳光,可以得到充足饮食。
  单听牢狱里的哭喊声就已经令莫问皱眉止步,他实在没有勇气进入看那牢狱中的惨景,踌躇片刻自刑房转身,迈步回到了院子,此时那两个狱卒已经身首异处,颈血流出三尺,血块尚未凝固。
  莫问注视着这两个被斩首的狱卒,先前在晋国的尼姑庵他也看到了与此处类似的情形,那次是强势的宫女欺负弱者,此处是狱卒凌辱女囚,这种欺凌已经不是为了争夺什么而发生的,纯粹是一种折磨和蹂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