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457

  “曹操此人信奉黄老之学,在世时身旁不乏道人跟随,其陵墓中当有阴人守护,此番有他人同行,为策万全,解毒丹药也不能少。”莫问想了想出言说道。
  “我此时腹中丹药所剩无几,当携补气丹药以备不时。”莫问说道。
  阿九等了片刻,见莫问不再言语,便出言问道,“你如何确定那陵墓之中有可以褪去我和老五异类气息的灵物?”
  “我并不确定那陵墓中就一定有我们需要之物,但那黑鼠精先前吞食的蕈草位于底层垫木和墓底夯土之间,其色黄,当为土属,其味臭,当为阴性,此物想必是由殉葬金玉接染地气而生,有阴必有阳,故此我猜测那墓室的金玉堆中也应该有一株蕈草,亦为黄色,却有香气,为阳性。”莫问解释。
  “以我此时修行的进展,要想进入天仙境界遥遥无期,此事值得为之。”阿九点头说道。
  “你我二人协力,要破那陵墓当不是难事。”莫问虽然谨慎却较为乐观,两位上清准徒要破一座陵墓的机关不应该太过困难。
  “补气丹药还有一颗,疗伤丹药也有不少,这两种无需费时再炼。其他两种此处也都有草药可用,明日你我分头熔炼,最多半月当可准备妥当。”阿九说道。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侧身闭眼。
  次日清晨,二人寻找药草,配比五行开炉炼丹,阿九淬炼辟谷丹药,莫问淬炼解毒丹药,辟谷丹药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令人短时间内无需进食的丹药,根据丹药成色,可持续三天到一个月。二人的这种分工也是经过斟酌的,男刚女柔,男子淬炼的解毒丹药起效迅速,女子淬炼的辟谷丹药药效长久。
  寻常道人淬炼丹药十不成一,即便二人皆有神器,也不一定就能成丹,莫问先得解毒丹药四枚,阿九心境不平,接连错手,直到半月之后方才得辟谷丹药三枚,有金光流动,为上品。
  此时天气越发寒冷,二人收拾出山。
  到得选址建观的山头,发现一座占地十几亩的道观已经落成,前后两院,东西四厢,二人来到的时候老五正在指挥工匠抬上清神像入殿。
  “老爷,九姑,你们看建的怎么样?”老五见二人进门,跑过来环指道观冲二人问道。
  “坐北朝南,天地经纬,很是周正。”莫问点头说道,道观的坐落位置是正南正北的,不差分毫。也只有道观,寺院,皇宫这三类建筑可以正南正北,寻常民居必须略偏少许。
  “工期如此迅速,着实难得。”阿九亦点了点头。
  “花了八百两,能不快吗?”老五咂舌。
  “不多。”莫问迈步上前摸那大殿外柱,朱漆上的很是厚密,用木也是杨木,没有敷衍潦草。
  “黄的呀。”老五大为不舍。
  “钱财乃身外之物。”莫问侧目看向正殿东侧,那里有一条进入后院的偏门,后院就是慕青等人住的地方,上清宗不禁婚配,所以上清宗道观正殿后面有后院,其他出家的道观,住人的场所一般在正殿左右。
  “老爷,咱什么时候动身?”老五问道。
  “什么时候是吉日?”莫问没有回答老五的问题,而是转头看向阿九,哪怕同门学艺也各有专长,莫问对占卜推演之术不感兴趣。
  “四日之后为开光吉日。”阿九屈指掐算之后出言说道。
  “神像需要开光,五日之后咱们动身。”莫问迈步进殿,看着众人安放神像。
  众人将神像安放妥当,老五付了银钱,众人离去。
  “不曾开光拜也无用。”莫问冲正在冲着神像磕头的老五说道,“你且去请上几个护院和丫鬟,不能让她们母女独自住在此处。”
  “好。”老五起身答应。
  “老爷,咱这道观叫什么名字?”老五问道。
  “玄门尚紫,大道纯阳,紫阳如何?”阿九在旁说道。
  “豫郡好似有一处紫阳观,同为上清一脉,重名有冒犯之嫌。”莫问说完略作沉吟,“就叫上清观吧,浅显直白。”
  阿九闻言点头同意,老五自然不会反对。
  “对了,老爷,奠基的时候在这下面挖出个匣子。”老五指着神像前蒲垫所在的位置。
  “里面有什么?”莫问并没有感到惊讶,道家的道观和佛家的寺院在正殿神像前都有地窖,地窖有大有小,小的叫地窖,大的叫地宫,里面放置的通常是经文或法器。
  “铜锣铜铃之类的,没啥好东西。”老五说着向外走去,“老爷,九姑,慕青在后院,你们去跟她说话吧,我去请护院和丫鬟。”
  “还得请个同道门人。”阿九提醒莫问,正规的道家法事至少需要三人才能完成,而且是用单不用双,神像开光是大事,糊弄不得。
  “不着急,走,题匾去。”莫问转身出殿,向门口走去。
  二人到了门口,取下匾额,由阿九书写,加盖法印。
  由于道观建造的匆忙,房舍之中大有湿气,二人到得后院时慕青正带着吴吉儿在院中玩耍,后院所有房舍的门窗都是打开的,为的是通风干燥。
  老五辰时离开,一直到下午申时方才回返,一辆马车上装载的是日常用物,与马车同到的还有四个人,两男两女。
  “这就是你请来的护院?”莫问拉过老五低声问道,这两个男子年纪都在六十岁以上,已显老朽。
  “是啊,咋啦?”老五问道。
  “年纪太大。”莫问说道。
  “要的就是年纪大的,年轻的我不放心哪。”老五瞪眼说道。
  “那两个丫鬟也太过粗陋了。”莫问话到嘴边,将丑陋改成了粗陋。
  “要的就是难看的,好看的招霪贼啊。”老五正色回答。
  “随你,随你。”莫问皱眉摆手。
  安顿下来,还差开光一事,莫问寻出了很远方才寻到一处上清的坤道道观,请了一位老年道姑前来上清观挂单住持,请道人到新建的道观住持是要给予米粮或者银钱做单费的,这也是道家规矩。
  开光法事毕了,三人辞别慕青母子和道观众人,行出几里之后老五变身巨蝠,负载莫问和阿九东飞不咸山……
第二百五十章
永生之地
  三人取的是凉国上空,自高空俯视,可以清楚的看到凉国境内的情况。凉国偏距西北,所辖不过三郡,土地贫瘠,百姓多有清贫,但每一处州郡外围都设有军营,每一处军营都有大量士兵。
  “凉国大肆屯兵,有东征赵国之意。”莫问探手下指。
  “凉国国主去年暴病驾崩,继位的皇帝不过二十岁,年少气盛,雄心勃勃。”阿九说道。
  “也少不得刘少卿的撺掇,赵国近些年不冲凉国用兵乃因我之故,倘若凉国先行出兵,赵国自然不会遵守五年之约,届时势必趁势西征。”莫问缓缓摇头。
  “赵国同时与东北燕国和西北凉国作战,很难首尾兼顾,还有晋国在南方窥视,或许真有翻天可能。”阿九说道。
  “绝无可能,我熟知赵国军力,赵国此时仍有精兵四十余万,凉国和燕国毫无获胜希望,晋国皇帝不过六七岁,皇帝年幼,当求稳固,晋国不可能大肆兴兵。只是苦了天下百姓,倘若战事一起,免不得倒霉遭殃。”莫问再度摇头。
  “你若有心……”
  “不,我不会再参与国家争斗,随他们去吧。”莫问说道,赵国国土辽阔,凉国和燕国不可能战胜它,除非赵国朝廷出现内讧才有可能导致赵国分崩离析。
  阿九闻言点了点头,刚刚与莫问团聚,她也不愿再与莫问分开。
  东行之际,莫问一直俯身下望,凉国境内的寺院并不多,至少途经的这些区域并没有多少寺院,反倒是道观为数不少,这一情况与刘少卿不无联系,以刘少卿的性情,一旦身居高位势必抑佛扬道。也不知道当年送到此处的孔雀明王现在何处,有没有饿的跑回西域。
  “老五,到得邺城上空略作停留。”莫问冲老五说道。
  老五闻声点了点头。
  莫问冲面带询问之意的阿九解释,“北方拓跋氏有入主中原的气数,他们有质子留在邺城,当设法助其脱困回国。”
  “何时显象?”阿九问道。
  “一甲子之内。”莫问回答。
  到得邺城上空已然到了掌灯的酉时,莫问凌空下落,悄然进入四方馆,将那被禁锢于黄院的年轻男子救出。
  “折向正北。”莫问提着那被封点了穴道的年轻男子掠回老五背上。
  “你确定没有救错人?”阿九侧目看着那衣着寒酸,面有饥色的年轻男子,此人年纪当在二十三四,高瘦,长脸。
  莫问点了点头,质子说白了就是人质,在别人的国家是不可能受到很好的待遇的。
  阿九见莫问不愿多言,便没有再问。
  老五飞的迅速,初更时分进入漠北,三更时分便到得拓跋鲜卑的城池,莫问提了那年轻男子纵身跃下,落于城头解开了他的穴道。
  “拓跋什岐跪谢真人救命之恩。”年轻男子跪倒道谢。
  “你们拓跋氏乃黄帝后裔,有入主中原气数,他日若得九鼎大宝,当善待万民百姓。”莫问说道,说话之间老五已经斜飞而下,莫问提气掠上蝠背,老五随即攀升。
  “求恩人留下尊号。”年轻男子仰天高喊。
  “你之前去过五龙岭?”阿九问道,救下拓跋质子只是莫问临时起意,莫问本人没有放在心上,她也没有过分在意。
  “不曾去过。可以去寻黑三,问它一问。”莫问答道。
  此时已然是深秋时节,到了下半夜天气很是寒冷,越往东飞温度越低,四更时分三人寻到一处废弃村落生火暂歇。
  此处位于黄郡地界,先前是由绝尘统兵收复的,想到绝尘,莫问心头一暗,绝尘已经圆寂了,此人虽然是僧人,却也是他的副手,他与绝尘的交往虽然不多,却也有所了解,平心而论绝尘此人还是不错的,至少二人共事时绝尘能放下教派立场协辅作战。
  天亮之后,阿九和老五前往前方城池采买食水,辟谷丹药只是为了防止被困墓中,为后备手段,食物和饮水还是要准备的。
  为了避人耳目,莫问便没有与二人一同前往,而是在城外等候,一直等到中午时分二人方才回返,食物只有两种,一头褪毛去肚的家猪,一包由粟米磨面烘烤而成的米饼。除了食物,还有两袋酒水,东北三郡有很多人靠狩猎为生,多有皮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