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457

  此时牛冲等人已经听到消息跑了过来,见到老五这般情形,愕然瞠目的打量着他。
  “看什么看?”老五随手自一将校头上抓过一顶战盔挡住了私处。
  “是它吗?”阿九随后掠了上来将袍子递给老五,转而低头看向莫问手中的蕈草,这株蕈草与寻常蕈草很是相似,却并不完全一样,它的伞盖下方并无蕈草褶皱,而是完整的平面。
  “此物有良性气息,想必不会有错,蕈草受风缩小,当尽快吞服。”莫问欢喜点头,只要付出能有回报,一切都是值得的。
  “老爷,我先吃。”老五套上袍子将战盔还给了将校,那将校接过战盔犹豫片刻夹于腋下,没有再往头上戴。
  莫问知道老五是要先行尝试,但他确定此物不会有毒,便将蕈草自中间部位一分为二,老五接过也不犹豫,张开大嘴塞了进去。
  老五的胆子并不大,蕈草入口不敢咀嚼,本想整个吞服却咽之不下,无奈之下只好咀嚼,一经咀嚼立刻面露痛苦神情。
  “是何味道?”莫问见状心中陡然一凛,此物为金玉接壤地气而生的阳草,不应该发臭。
  “苦哇。”老五将蕈草留于两腮,皱眉皱鼻,不愿下咽。
  莫问心中陡然一松,伸出两指急取老五承浆,廉泉,天突三穴,助其快速吞咽。
  “真苦。”老五连吐口水。
  “解毒去火之物多有苦味。”阿九出言说道。
  老五接过一将校递过来的酒囊喝酒漱口,酒水入腹,药力瞬时生效,立刻开始躬身呕吐。
  “抬他回去休息,多饮清水。”莫问冲围在周围的将校说道,众人闻言分执手脚,抬了老五向西急行,莫问想起一事,快步赶上自老五后股摸了一把,发现其残存的那截短尾已然消失无踪。
  “快给我找水漱口。”老五呕吐难受,催促众人快行。
  “快。”莫问将剩下的半株蕈草递与阿九。
  阿九既紧张又欢喜,抬手接过蕈草纵身南掠,“你留在此处善后。”
  “恭喜真人得偿所愿。”牛冲等人虽然不知那株蕈草的作用,却知道它正是莫问想要寻找的东西。
  “诸位辛苦,多日辛劳终有收获,下方南侧有一处石门,石门内有两只石球,那两只石球碰不得,除此之外主墓室不应该再有机关,可下篮承吊。”莫问冲牛冲等人说道。
  众人闻言连声道谢,自缺口处管中窥豹就已经令众人目瞪口呆,他们不敢想象这两里范围内究竟有多少黄金珠玉。
  冬夜有风,很是寒冷,但黄金就在眼前,众人心头有火,连夜架设辘轳,派人下去搬运金砖,金砖很是沉重,重量是普通灰砖的数十倍,每次只能承吊十块左右。
  牛冲心急,与莫问商议多融缺口,莫问点头同意,他要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剩下的事情如何进行都无关紧要。
  莫问很是挂念阿九,但他并没有回木棚,他知道阿九不愿他看到自己呕吐的样子。
  青铜穹顶上再度燃起了篝火,莫问守着篝火耐心等待,没有再下到主墓室,主墓室仍然有风险存在,幸福就在眼前,没必要再冒险了。
  五更时分,老五被人抬了回来,他的呕吐已经有所缓解,是自己要求回来的。
  老五回来之后坐到缺口旁侧等着吊篮,见到顺眼的就会留下,他开口要,没有人敢不给,没过多久周围就摆满了黄金器皿。
  “那个金鸡也给我。”老五又喊。
  “那是一尊铜铸凤鸟烛台。”莫问转头看了一眼。
  “算了,给你们了。”老五一听不是黄金,立刻改变了主意。
  天亮时分,老五止住了呕吐,恢复了精神,起身环视左右,一夜之间吊出的东西大部分都被他留下了,围在他身边有五丈方圆,别说一只袋子,就是一架马车也拉不走。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了吃穿用度就行,多拿无益。”莫问转身向南走去,他不放心阿九。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老五说着脱下了袍子。
  “不要胡来。”莫问急忙制止。
  “没事儿的,我找地儿埋起来,一次弄够,免得以后为钱发愁。”老五说完幻为巨蝠,足爪不空,在众人惊骇的注视之下向东南方向飞去。
  莫问想了想没有阻止他,老五对这里不熟悉,不消说是将黄金送到黑三当初居住的山洞去了,那里离这里并不远,老五应该能在被冻僵之前赶到。
  几个起落,莫问回到了木棚,阿九斜卧在木榻上精神萎靡,她与老五的情况还不一样,她的魂魄是异类魂魄,与宵玉兰的情况接近,要想彻底褪去兽类气息至少也要三天。
  “我来。”阿九见莫问端起了铜盆,急忙硬撑起身。
  莫问闻言没有答话,而是皱眉直视阿九,阿九见状急忙躺回床榻,莫问端了铜盆外出,清理冲洗,打扫干净之后点火烧水,端送阿九。
  老五飞了一个来回就没有再飞,他的肉翼是有血液流动的,受冷之后寒气会随着血液传回肺腑将其冻僵。
  中午时分,有脚步声自远处走近,片刻过后脚步声到得门外,“拓跋什翼犍,拓跋什岐,请见上清宗莫真人……”
第二百六十五章
离开不咸山
  莫问此时正在东屋清洗铜盆,听到声音直身站起,过门将铜盆送至阿九床下。阿九抬头看他,眼神带有询问之意,莫问摇了摇头。
  人的心智有高低,表达的方式也不同,二人的无言举动倘若换成世人来表达,就只能表之言语,“你会不会做代国的护国真人?”“不会。”
  摇头过后莫问回到东屋,走至门前抬手拉开了房门,门外站着两个常服男子,一个是他之前救下的质子拓跋什岐,另外一个年纪比拓跋什岐要大一些,当在二十七八,脸庞较宽,器宇不凡,当是代国之主。
  “拓跋什翼犍拜见莫真人。”年纪较大者拱手弯腰,深揖于地。
  “拓跋什岐拜谢真人救命恩德。”拓跋什岐撩襟下跪。
  “草野之人,担不起王侯大礼,二位请进。”莫问抬手扶住了拓跋什岐,转而侧身抬手请二人进入。
  “有元君在内,我兄弟二人不敢入室打扰,当止步门外。”拓跋什翼犍后退了一步。
  莫问闻言笑而摆手,“进来吧,总不能让我站在门旁与你们说话。”
  二人见莫问神情随和,言语随意,紧张之心大减,拱手再谢,迈步进屋。
  莫问抬手指了指那张木板通铺示意二人坐下,自己坐到了火堆旁添柴烧水,“二位之前已经有书信来到,何必以身涉险亲自前来?”
  “回真人问,我们拓跋一族虽然偏居漠北却是黄帝后裔,不忘祖训,恪守教诲,真人于我们拓跋一族有大恩,若不当面道谢,有失礼数。”拓跋什翼犍起身说道。
  “此事互援互惠,你我皆受益处,何来大恩之说?”莫问摆了摆手,“你我年纪相仿,随意说话就好,无需拘礼。”
  “真人淡薄清净,不居盛名,不染俗气,但我们拓跋氏不能没有分寸,得此富国重金,不知如何感谢真人才是。”拓跋什翼犍言语真挚。
  “善待百姓便不枉天赐重金,我还会自此处滞留几日,你等当尽快搬运金玉,以免夜长梦多,出了变故。”莫问说道。
  拓跋什岐在旁说道,“真人乃世外高人,本不该留真人于俗世,但这些金玉倘若尽归代国,怕是会招致邻国垂涎,怕是不等用之于民便会遭致杀身亡国之祸。”
  莫问闻言没有答话,拓跋什翼犍来到之后没有跪拜,说明此人有心请他担任代国的护国真人,若是跪拜,日后就无法见礼。至于拓跋什岐的这番言语,也不过是为了给拓跋什翼犍的请聘铺路。
  “真人妙法济世,指点乾坤,还望真人大发慈悲暂留仙驾,引我等黄帝后裔,救世人于水火。”拓跋什翼犍躬身再拜。
  “你们高看我了,我所行之事不过是揣测天意,并非受命于天,况且先前统赵军北伐,本意只是为了赵国汉人换取减赋。带睿王回国亦不过是临时起意。此番得了这些金玉,乃是你们代国造化,与我也无甚关联。你们当另请圣贤,安邦定国。”莫问如实说道,不是他的功劳他绝不窃据。
  “真人妙法天下无双,世人皆知得真人便是得天下,还望真人悲天悯人,留下引领我们,若得天下一统,当遍施仁政,归祖教化,驱逐异教,尚儒崇道。”拓跋什翼犍再求。
  “此言差矣,华夏九州多有能人异士,德行法术胜我者不在少数,只是他们多不愿涉足凡尘,龙藏深渊,虎显威猛。凤栖幽谷,鹰鹤飞高。此事不要再提,二位以礼相待,贫道便在此处多留几日,待得金玉起出,贫道再抽身离去。”莫问正色摇头。
  拓跋什翼犍和拓跋什岐皆是聪慧之人,见莫问开始自称贫道,知道他心意已决,便不再乞求。又见莫问谈话之间不时扭头西望,便识趣告退。
  二人来时携带了大量的礼物,莫问一概拒之,不能为人谋事便不能食人之禄。
  阿九的呕吐时断时续,所吐多为先前饮下的清水,莫问端送照顾,亲力亲为。起初阿九感觉很是尴尬,待得后来逐渐习惯,不再害羞拒绝,只有满心欢喜。
  有些事情她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她活的久远,见多识广,世间男子心仪某个女子,初期眼中看到的全是女子的优点,仿佛女子是九天仙女,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这个男子对待这个女子就会像对待仙女一般,殷勤备至,百般承让。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男子热情消减,冷静下来之后发现了女子的缺点,态度会发生逆转,嫌弃批评,横眉挑错,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承让和包容。世间男子大部分都有这种通病,究其根源,乃是他们不明白阴阳道理,不知道一个女子有多大的优点就会有多大的缺点。也是他们太过贪婪,只想拥有对方的优点而不愿接受对方的缺点。
  男子前后不一固然有错,但女子也同样有错,与男子相识初期会喷香净口,剃毛拔眉,极尽画皮之能事,颦眉抿嘴,低声细语,用尽伪装之万般,实则其本人并非如此,但男子不知真相,受其误导,惊呼得遇仙子,相处日久,女子缺点显露,男子逐渐失望并将其舍弃。始乱终弃自是不对,男子粗心不查,盲目宠惯,占七成责任。女子遮掩缺点,娇柔作态,有三成过错。
  男女相处,当开诚布公,是何性情,是何样貌,有何缺点,有何优点,皆坦然示人,若有明眼人喜其长而容其短,则结为夫妇,真心相待,安静度日。
  莫问能为她端污净秽,足见其心性之真,看事之全,体贴之细,得这般男子为夫,阿九焉能不喜。
  虽然心中欢喜,阿九亦看到了莫问的缺点,莫问受儒道影响太深,虽然口中多有孔孟中庸言语,但其行事却偏于倔强霸道,刚愎自用。
  为了加快速度,青铜穹顶上被开出了十处缺口,大量金玉宝石被绞吊了上来,老五自各处缺口巡看,但凡有其喜欢的东西都会留下,对此莫问并没有怪罪他,虽然眼下老五好过了一些,但二人落魄时的情景他一直记得,既然金玉能让老五心中安定,那就给他一个安心。
  代国人也没有怪罪老五,一来这处宝库是莫问打开,老五有权处理里面的东西。二来这里的金玉实在太多,老五所取不过九牛一毛。
  三日之后,阿九不再呕吐,服食了一枚固本丹药之后很快恢复了体力,此时莫问已经察觉不到阿九身上有任何的异类气息,之前心中多少会有一丝异样的感觉,到得此时这种感觉彻底消失,阿九就是他的女人,是一个可以相伴终生,一个可以延续莫家香火的女人。
  在此之前莫问一直感觉到憋闷,阿九褪去异类气息之后,他心中的这股憋闷亦随之消失无踪,虽然没有做什么,却随时可以做什么,这是一种从容随意的感觉。这种感觉与老五拿取黄金的心态大抵相同,没钱可用和有钱不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三天老五挑选了大量的金玉,先后飞了五个来回,随后他就没有再挑了,他感觉挑选的这些不管日后遇到何种变故都足够花销了,再多拿是真的没用了,金子多了跟石头没什么差别。
  三人的事情到此已经完结,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因为要等待代国搬运黄金,马匹尽量驮负,士兵每人背负两块,日夜不停向代国运送,拓跋什岐不愧被封睿王,允诺士兵每带回一块黄金得金一两,但回城途中人含草马衔枚,一律不得发出声响,更不可泄露消息,走漏风声者,连诛九族。
  此处距离赵国熊州和燕国城池都不过五六百里,但赵军和燕军并没有前来打探消息,原因是他们不愿与莫问为敌,最为主要的是他们没想到不咸山中的陵墓是曹操墓,更不知道陵墓中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倘若知道此处藏有重金,别说莫问,就是阎王在此他们也会不顾一切的亡命抢夺。
  七日之后,莫问开始收拾行装,在此之前拓跋什翼犍和拓跋什岐再次请他接掌代国的护国金印,虽然他婉拒了,观拓跋什翼犍的神情定会三请,身为皇帝,三次请贤对方只能答应,不然就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形,他准备悄然离去,此时陵墓中的金玉已经吊出了半数,代国派兵万人前来接应,想必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老爷,咱们要走了吗?”老五发现莫问和阿九在收拾行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