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457

  此念一起,莫问马上想到了玉清掌教赤龙子率众离开之前说的那句‘似你这般良才定可将上清宗发扬光大,为何道君祖师要将你拖在这极寒的雪山上?’赤龙子当日只是有感而发,并无所指,但赤龙子的这句话与他的推断不谋而合,阿九被囚却没有丧命,彩衣道人拒绝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幸运的得到大量灵物种子,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将他留在雪山上。
  想通了这些,只剩下了一件事情还不明了,那就是上天让他留在雪山上的动机是什么。
  人贵自知,蠢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很聪明,但聪明人绝不会认为自己很蠢,莫问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很清楚自己的天赋和资质在七位上清准徒之中居首位,上天于冥冥之中将一个天赋最好的上清准徒引到远离尘世的雪山,定然是希望他做一件比统兵作战更加重要的大事,也就是说刘少卿等人带兵攻胡只是次要职责,重担其实还是落在他的肩上。
  重担是什么?上天想让他在雪山上干什么?
  想到此处,莫问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赶路,而是自一处避风处静坐了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参透天机更重要,只要想通了上天让他做什么,就可以立刻着手去做,大功告成之日就是阿九离开禁锢之时。
  若是寻常的任务,可以假金仙之口传达,彩衣道人是金仙修为,连她和天门道人都不明天机,可见这件事情极为重要,重要到连金仙都无权知道内情。
  有些事情看似茫无头绪,实则有迹可循,那就是此事必须在雪山上进行,雪山与其他地方有何不同?雪山寒冷,木里雪山是华夏最冷的地方,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元神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当日天官降临,赏他元神不伤,随后他和阿九向老五粗浅的说过元神,要想强大元神,必须自特殊的环境下进行修行,而雪山就是最适合修行元神的环境。
  强大元神还不是最终天意,因为此事并不重要,但强大元神是这件重要事情的前提,如果没有强大的元神,就做不了这件事情。
  人力有穷时,心智亦然,苦思良久,莫问始终想不出这个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越是苦思越是不得,半个时辰之后憋闷起身,起脚踢飞了身旁的一块青石,携带包袱木盒,顶着一头雾水连夜赶路。
  到得木里雪山山脚,莫问并未急于上山,而是前往北侧和南侧的次峰进行查看,若想分流主峰的疾风,必须将这两座次峰之中的一座移动位置,莫问斟酌良久,最终决定移动北侧山峰,这座山峰若是向西南移动一段距离可将凛冽西风阻挡大半,剩下的分流至主峰后山。
  确定了所要移动的山峰,莫问大致丈量了需要移动的距离,丈量结果令他眉头大皱,若想达到阻挡分流的目的,必须将北侧次峰向西南方向移动二十里。
  将一座高达千丈的山峰整体移动二十里,这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动作,山峰太大,寻常天庭力士根本无法移动,只有召请六甲神灵一同出手或许还有移动的可能。
  短暂的沉吟之后,莫问探手取出了符盒,自下方取出金符一张,画写六甲灵符,此事早晚要做,赶早不赶晚。
  金符画毕,凌空祭出,“符至真武帝君,借请六甲阳神,甲子王文卿,甲寅明文章,甲辰孟非卿,甲午书玉卿,甲申扈文长,甲戌展子江,太上大道君急急如律令!”
  真言念罢,凌空悬停的金符化作一道金光往北闪逝,六位金甲神将随即现身,“真武六甲,前来听令。”
  “有请六位阳神将此峰往西南搬移二十里。”莫问抬手指着不远处的山峰冲六人说道。
  “啊?!”六位神将闻言瞠目结舌,寻常下界道人召请通常是降妖除魔,莫问召请竟然是搬移山峰。
  “有劳诸位。”莫问见六人站立不动,正色催促。
  “禀真人知道,山川坐落,江河流经皆有定数,牵一发则动全身,搬山动岳绝非儿戏,若是妄动会招致重罚,真人还请三思。”为首的神将抱拳开口。
  “贫道思量过了,有劳诸位。”莫问看了一眼那为首的神将。
  莫问说完,六人面面相觑,不敢应承。
  “道士替天行道,所书符咒等同天庭号令,若有过错贫道一力承担,”莫问说完抬手指着旁侧山峰,“搬!”
第三百三十五章
无破而不立
  六位金甲神将见莫问心意已决,左右对视了片刻,拱手应命,“遵法旨。”
  答应过后,六甲神将消失了踪影,片刻过后旁边雪峰出现了剧烈的震动,伴随着剧烈的震动,山顶大片积雪轰隆而下,莫问提气后移,到得十里外躲避山顶滚落的大量积雪。
  回身北望,只见北侧雪峰已经整体离地,地面与山体之间的缝隙达到半尺,但山峰离地的高度并未进一步增加,到得半尺之后轰然落地。
  雪峰落地之后再度离地,这一次高度达到了两尺,可见六位神将躬身于雪峰之下,但六位神将只背负雪峰移动了数丈便因山峰过于沉重而再次放弃。
  随后又是一番尝试,仍然无法移动山峰。
  “禀真人,吾等小神道行粗浅,法力有限,实在移不动这千钧雪峰。”六甲之首王文卿出现于莫问对面。
  “贫道为尔等再召帮手。”莫问自怀中掏出符盒,拿出备用的那张金符,提笔画写六丁法咒,一张符咒有符头,符胆,符脚三部分,符头三勾代表三清宗属。符胆为符咒内容,决定符咒起何种作用,这张符咒写有六丁名讳,召请的是六丁阴神,画罢符胆就只剩下了符脚,这张六丁符咒的符脚与普通符脚不同,为六点组成。
  画写六点符脚之时,变故出现,莫问手中天狼毫竟然无法碰触符纸。
  这种情况莫问还是头一次遇到,沉吟过后很快明白了其中原因,符咒与画符者灵气相通,先前的那张金符已然令他体内灵气浮动,倘若再画金符必然伤及自身,不得画写符脚乃天狼毫的护主之举。
  阳神王文卿见莫问画符不成,疑惑的看向莫问。
  莫问深深吸气,笔下用力,强行自符纸上点了一点。
  一点,两点,三点,画到三点时莫问已然感觉天狼毫几欲脱手,需要强行捏拿才能将其捏在手中,到得四点时天狼毫距离符纸半尺就开始出现反撑之力,几乎无法落笔。
  到得此时,莫问已经骑虎难下,只能以灵气束缚天狼毫强行添笔,此时反撑之力已经极为强烈,需要灌注大量灵气才能捏住天狼毫,由于用力沉重,第五笔点上的瞬间,天狼毫陡然开裂。
  莫问见状心中大骇,急忙提笔查看,只见天狼毫整体裂为两半,笔毛亦被震碎,已然无法使用。
  “真人,请三思而行。”王文卿看的真切,急忙善意提醒。
  莫问闻言自巨大的惊愕之中回过神来,抬手咬破中指以鲜血再添一笔,完成了六丁金符,转而甩手祭出,“符至真武帝君,借请六丁阴神,丁丑赵子任,丁卯司马卿,丁巳崔石卿,丁未石叔通,丁酉臧文公,丁亥张文通,六丁神将现身,太上大道君急急如律令!”
  真言念罢,符咒电闪北去,六丁阴神随即现身眼前。
  “六丁神将前来听候差遣。”六位银甲神将一齐躬身。
  “有劳诸位与六甲协作,将那雪峰往西南方向移出二十里。”莫问抬手指着北侧的那座山峰。
  六位银甲阴神闻言亦是大惊,纷纷看向旁侧的阳神王文卿,“王兄?”
  王文卿无奈摇头,留下一句“移吧”消失而去。
  “遵法旨。”六丁阴神冲莫问拱手,转而消失无踪。
  六丁六甲十二位神将一同用力,北侧次峰瞬时被撑顶而起,向着西南方向快速移动。
  自六丁负重的瞬间,莫问就感觉到灵气在快速流逝,六丁符咒是他以自身鲜血增补而成,六丁气息与之紧密相连。
  莫问体内灵气流逝极快,片刻过后便消耗殆尽,莫问有感,心中大惊,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六丁六甲将雪山移到目的地之前他就会因真元耗尽而亡毙。
  但这一情况并未出现,体内灵气耗尽之后,六丁阴神负重之下并未抽取他的元气,莫问很是不解,但转瞬过后就明白了其中原因,他曾蒙受天庭赏赐元神不伤,元气乃元神根本,哪怕体内灵气耗尽,体内真元亦不会受损。
  也正因天庭当日的厚赐,他今日才保全了性命,莫问后怕之下出了一身冷汗,先前只想到此事必须为之,却忽视了过度施法对自身的伤害。
  莫问任凭冷汗附额,抬手细看一直捏在手中的天狼毫,这只天狼毫承自赵真人,多年叱咤风云全靠这支画符神器,未曾想会在今日折损,此物聚天地灵气,混元一体,分之则阴阳分离,哪怕捆绑修复也失去了先前的神异。
  失去了天狼毫,莫问痛心不已,他痛的不是失去了画符神器,而是为失去了一个相伴七年朝夕相处的“朋友”而惋惜。伤心之下莫问将那裂开的天狼毫放归符盒,放入怀中闭目长叹。
  半盏茶的工夫,北侧次峰移动就位,六丁六甲十二位阴阳神将前来复命,“已经遵照真人法旨,将那雪峰移动二十里,请真人观阅。”
  “有劳诸位,多谢,好走。”莫问稽首说道。
  众神客套一句,先后消失离去,王文卿留到了最后,“小神多嘴,敢问真人移动这山岳所为何事?”
  “不瞒神将,贫道贱内被困主峰,移动此峰只为分流主峰上的疾风。”莫问出言回答。
  “真人若有事需小神代劳,当尽心为之。”王文卿上下打量着莫问。
  莫问摇头苦笑,王文卿之所以有此一说是以为他逆天施法会受到天庭责罚而命不久矣,但王文卿不知道的是他有天庭赏赐的元神不伤护身,哪怕受罚亦不会伤及性命。
  “多谢神将,一路走好。”莫问抬手说道。
  后者面露疑惑,带着疑惑消失离去。
  众神走后,莫问席地而坐,等待天庭责罚,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元神不伤会如此玄妙,这元神不伤如同高祖所创的丹书铁劵,不管所犯何罪都可保命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移动山岳罪过甚大,势必惊动天庭。
  等了片刻,东方放亮,再等一个时辰,始终不见天庭降罪,莫问灵气恢复了少许,直身站起,带着满心的疑惑开始登山。
  到得此时天庭仍然不遣天官临凡降罪,那就是没有追责的意思了,连移山动岳这样的大罪都不追究,天庭隆恩何其厚重。
  凡事皆有缘由,莫问此时想的是天庭为什么不追究他的罪责,天庭不同于朝廷,天庭的天规是不可随意更改的,犯错而不降罪,缘由何在?
  要想彻底猜透天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猜出大致的天机并不困难,天庭不降罪是因为他肩负着很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舍他不足以完成,为了让他完成这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天庭不惜为他破例,由此可见那未知的任务很是重要。
  这个任务是什么,这是莫问登山之时一直苦思的事情,当年天门道人传授众人法术的时候只说过两个任务,一个是平天灾,另一个是止人祸,天门道人曾言之‘人祸若是不止,世人受难百年。天灾若是不平,百年之后世上无人。止人祸者得天地同寿,平天灾者得万仙拜朝’。
  七位上清准徒当年一致认为人祸指的是霸占北方的凶霪胡人,天灾指的是外邦宗教的东侵,驱走胡人可得天地同寿,天地同寿指的是天仙位次。外邦教派的东侵会造成‘百年之后世上无人’,故此处理这件事情功劳甚大,可得万仙拜朝。万仙拜朝不是金仙能够享有的,至少也是大罗金仙的待遇,由此可见对待外邦教派的东侵是道教首当其冲的大事。
  莫问此时想的是天门道长所说的这个任务是否跟天意在冥冥中驱使他做的任务是同一件事情,这种可能很大,如果这种推测正确,那这个神秘的任务就是处理外邦教派,撕去柔和的面纱,说的露骨一些就是对付佛教。
  思考某一件事情,尤其是一件并不明朗的事情,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冲突之处,道家崇尚的是大道自然,并不会去刻意的去攻击谁,故此要说对付佛教也不贴切,而且天门道人也曾经强调是平天灾,一个“平”字暗合道家神髓,要平静柔和的处理此事,而不是杀尽天下光头。
  “将我逼到这雪山上,我如何去处置外来教派?”莫问自言自语。
  一语终了,心中灵光忽然闪现,凡人若是遇到对手,会竭力消灭或削弱对方。而道门中人不是如此,道士若是遇到对手,不会去打击对方,而是努力提升自身,这是道家的教义使然。
  想及此处,莫问隐约看到了真相,天庭冥冥之中将他引至雪山,为的是让他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虽然是他独自完成,日后却能影响所有的道人,或者说天下所有道人都会因此受益。
  如此一来答案就更加接近了,这件任务很可能关系到道人灵气的修行。
  目前道人修行法门有什么不足?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走外丹路数,借助外力提升修为。
  心念至此,莫问终于恍然大悟,上天将他引至此处是想让他于这华夏最冷的木里雪山解放元神,静心参悟内丹修行法门。
  虽然心中有了答案,莫问却并未急于肯定,而是将以往发生的事情重新捋了一遍,丹鼎被玉清派追回,黑刀断裂,天狼毫破碎,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实则都是上天有意将他的外部助力去除,以便于他能够安心守一,静心致远。
  验证了自己的推断,莫问心中喜忧参半,忧的是内丹之术之前从未有人涉猎过,没有丝毫借鉴,无中生有难度极高,耗时定然十分长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