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57

  “老五当时并不确定弹琴的是她,而那时候我们尚未学习武艺,邺城离此处有数百里,短时间内也难以往返,故此我虽然得到了消息却一直未能前往邺城探查,前几日李真人命我等出山,我趁机赶到邺城找到了她。”莫问说到此处停了下来。
  “她出了意外?”阿九问道。
  “她已心甘情愿屈身于胡人。”莫问叹气开口,先前之事一直压在他的心头,耿耿于怀,难以消解。
  “你气愤之下杀了她?”阿九再问。
  莫问缓缓摇头,“我在那将军府中遇到了当日杀害家母的胡人,我杀了他和另外几名护院,并未伤那胡人将军和林若尘。”
  “不惜一死保全贞洁的女子极是少见,寻常女子都会忍辱偷生,你宽怀大度留她性命是仁者之举,不过你为何不杀那胡人将军?”阿九问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莫问再度叹气,他并非不想杀掉那丑恶的胡人将军,但是此人一死,林若尘将失去依附,下场势必更加悲惨。
  “此事你处置的很是妥当,并无过错,心中苦闷何来?”阿九问道。
  “未经官府明断便擅夺人命,不合规章礼法。”莫问说道。
  “道士行事只遵天道,心怀善念,杀伐果断,不能限于孔孟迂腐礼义。”阿九正色说道。
  莫问闻言缓缓点头,若是追溯年纪阿九当有数百岁了,她的见解还是极为正确的。事实上他本身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先前的杀戮之举与早年所学的儒家中庸之道背道而驰,故此心中纠结。
  “我做错了一件事情,这几日一直后悔不已。”莫问说道。
  阿九闻言没有接话,而是侧目看他,等他自说。
  “她被胡人掳走之后,我与老五北上寻她,途中找到了她遗留的两件事物,那日在将军府遇到她时,我将那发簪和红绸扔到了她的面前,旨在让她明白我一直在寻她,是她对我不起。可是现在想来,我当时之举极为不妥。”莫问说道。
  “有何不妥?”阿九提起茶壶倒了一杯茶水放到了莫问的面前。
  “她若见到那两件事物定会惭愧无地,我担心她羞愧之下会寻那死路,倘若真的寻死,我岂不害了她的性命。”莫问说道。
  “羞愧自是难免,不过她既然屈身于胡人,想必不会寻死。”阿九轻声开解。
  “当日我若能保护她周全,她也不会落到这般下场,寻她之时我便料到她会失身于胡人,但我并未心生隔阂,谁知前往将军府见到了她与胡人的百般丑态,令我如鲠在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我恨其品行有亏,却又怜其遭遇悲苦。”莫问闭目摇头。
  阿九闻言仍未接话,她虽然年岁长于莫问,却一直活于山中,并不比莫问多知世故,此外莫问心思聪慧,他所需要的也只是一个诉苦的友人而并非指路的长者。
  “她进入将军府之后曾多次弹奏过我们新婚之日弹奏的曲子,可是当我赶去相救,她竟然与胡人苟且尚不知耻,同为一人,缘何心性改变如此之大。”莫问再度叹气。
  “她本是寻常女子,寻常之人行平常之事,不对也无错。你们缘分既尽,你可休书一封,断去名分。”阿九沉吟片刻出言说道。
  “我与她并未圆房,休书可免。我此时倒是庆幸将军府中那一干人等并不知道我是寻她去的,不然她势必要受到迁怒牵连。”莫问摇头说道。
  “你与林姓女子并无夫妻之实?”阿九惊讶的问道。
  莫问闻言面色微红,摇头作答。
  “既是如此,你们便不是夫妇,你千里寻她乃是圣贤之举,而她先前并未交身于你,移情他人也就不足为奇。”阿九出言说道。
  莫问闻言缓缓点头,与阿九的交谈令他舒缓了内心的苦闷,与此同时也让他理清了头绪,林若尘只是他人生的过客,彼此并不相欠,日后也无瓜葛。
  “大仇得报,你该欢喜才是,别再想了。这器物你真心不要?”阿九眼见莫问神色转晴,指着桌上的盒子转移了话题。
  “不要,即便寻常鼎器也可成丹,不过我倒好奇此物是何形状?”莫问侧目打量着那个木盒。
  阿九闻言探手掀开了盖子,取出里面的器物递给了莫问,莫问探手接过,发现这是一只四足雌鼎,确切的说并不是鼎,而是有些类似煮食的釜,鼎口呈圆形,鼎身比农人吃饭的海碗要大上少许,鼎身黄中泛红,左右两侧各铸有一条小巧游龙,两只龙头便是两只鼎耳,鼎内透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气。
  “我之前并未打开盒子,没想到是只雌鼎。”阿九不无遗憾的说道。
  “正合你用,天意如此。”莫问笑着将那丹鼎还给了阿九,他先前一直心境难平,经过与阿九的一番谈话心结松缓,不再怨恨林若尘,也不再为自己抱屈。
  “你歇息一下,我先回房。”阿九接过丹鼎起身告辞。
  送走阿九之后,莫问前往东山温泉沐浴并清洗了血衣,回返东殿时发现房间里已经放了一碗汤药,不问可知是阿九送来的。
  午饭时夜逍遥问那送饭的道童,得知玉玲珑已经在午饭之前离开了无量山。
  当日晚间,天降大雪,三更时分,莫问被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惊醒,众人的脚步声他早已熟悉,屋外传来的脚步声沉重而急切,并不属于另外六人和东殿的杂役。
  莫问疑惑之下便披上衣服推门查看,发现屋外已经无人,雪地里一串脚印消失在东殿门口,来人想必是进了东殿。
  “莫问,刚才是何人进了东殿?”住在对面的夜逍遥推门而出。
  “未见其人。”莫问迈步出屋,踏着积雪向东殿走去。
  夜逍遥随后跟出和他一同前往,前行之时莫问发现地面上的脚印有些怪异,脚印之间的距离远超常人的步伐间隔,根据脚印来看进入东殿的应该是习有轻功的练武之人,可是练武之人的脚步声不应该如此沉重。
  “外面的大门是关着的,此人是翻墙而入。”夜逍遥回头看了一眼,开口说道。
  莫问闻声止步,疑惑的看向三丈外虚掩的殿门,三更半夜翻墙而入,来人定然居心不良。
  夜逍遥见莫问止步,也随之停了下来,冲着东殿出声喊道,“是何人藏于殿内?”
  夜逍遥话音刚落,东殿大门便被人自里面拉开,一中年男子迈步而出,此人约莫四十岁上下,身穿黄袍,面无表情,其所穿黄袍与高功道袍有些类似,不过刺绣很是杂乱,人兽皆有,此外他头上也并不是道髻,而是俗人的发髻。
  “他穿的是何种等级的道袍?”莫问转头看向夜逍遥。
  未曾想转头之下却发现夜逍遥面色煞白,牙关打颤“那,那,那不是道袍,是寿衣……”
第四十七章
死人传法
  莫问闻言微感疑惑,他知道寿衣是死人下葬时穿着的衣物,但他不明白为何一个身穿寿衣的人会令夜逍遥如此恐惧。
  “来者何人,深夜到此,意欲何为?”莫问高声喝问。
  站在殿门口的黄衣男子闻言并不答话,只是微微转头直视着他。
  莫问侧目打量着殿门口的黄衣男子,此人相貌平常,乃街头巷尾常见之貌,周身上下也无特异之处,只是天气严寒面色有些泛白。
  “都出来,殿里来了个僵尸。”就在莫问上下打量来人之时,旁边的夜逍遥高呼出声。
  莫问闻声皱眉看向夜逍遥,民间关于僵尸的传闻他也略有耳闻,据传僵尸肢体僵硬,行进时双足并行,而此人行动如常,只因他穿了一身寿衣就大呼小叫实是不该,无端的失了道门中人的风度。
  众人本已听到动静开始起身,夜逍遥叫喊过后众人很快到来,连那看门的瘸腿道人也带了道童前来。
  站在殿门的黄衣男子一直站立未动,任凭众人先后赶来,将他围住。
  “遇事不惊,从容有度,可成大器。”黄衣男子冲莫问点了点头,虽然言语之中带有嘉奖之意,面上却并无任何表情。
  黄衣男子此语一出,众人尽皆动容,此人说话的语气表明他极有可能是前来传授众人符咒秘法的上清尊长。在场众人最为惊骇的还是莫问,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此时极为严寒,众人无不呵气成霜,而此人说话时口鼻前并无气雾,也就是说此人不需要呼吸,不需要呼吸又穿着寿衣,那自然就是死人了。
  “七位上清准徒可曾到齐?”众人瞠目结舌之际,黄衣男子环视众人再度开口。
  “无量天尊,贫道天枢子,敢问尊驾何人?”莫问汗颜躬身,先前他没有慌乱是因为后知后觉没想到来者真的是个死人,而并非似来者说的那般‘遇事不惊,从容有度’,此时他便感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
  “人亡则道号消,亡人已无道号,此番我借尸还阳乃是奉了祖师神谕,前来传授你等符咒之法。”黄衣男子摇头说道。
  “天枢子恭迎前辈。”莫问正式见礼,此人虽然诡异,却明了道门规矩,道门中人的道号是被循环使用的,除非飞升的仙人道号可以永久保留,其他道人死后,道号会被后人使用。此人明了这一点,无疑说明他是道门中人。
  其他众人见莫问见礼,也纷纷稽首见礼并报上道号。
  “尔等退下。”黄衣男子冲愣在一旁的瘸腿道人挥了挥手,抬手之间气度傲然,言语之中盛气凌人。
  瘸腿道人急忙躬身告退,带着小道童远远避开。
  黄衣男子站于殿门再度环视众人,目光所及众人尽皆垂眉,此乃道士适度的礼数,若与尊长对视则是无礼,若是低头则折了气度。
  “随我进殿,即刻开始。”黄衣男子收回视线转身进入东殿,众人闻言急忙跟随。
  莫问道号为北斗之首,七人中最先进殿,进殿之后他发现东殿正北的法台上多了一件长形事物,定睛细看竟然是一口长九尺,宽半丈的黑色石棺。石棺通体全黑,棺身并无纹饰,估其重量当不下数百斤,此人先前脚步声很是沉重,想必是因为扛负了这口沉重的棺材。
  随后进入的众人也看到了法台上的石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此人深夜前来,行踪诡异,且是借尸还魂,这些已经令众人满心疑惑,暗自惊恐,未曾想他还带来了一口石棺,这又是意欲何为。
  先前传艺的那些尊长虽然性情各异,却并未超出人之常规。而此人是一死人,祖师为何遣一阴魂借尸前来传授技艺。
  “你们可知这棺中存有何物?”黄衣男子走到法台前抬手指着那口黑色石棺。
  众人闻言尽皆摇头,虽然各自皆有猜测,却不敢胡乱言语。
  “这口黑棺乃我百年阴居,”黄衣男子走上前去抚摸着棺身,“我生前所用的那支天狼毫亦在其中,你等习得符咒之后天狼毫将重见天日,辅随新主。”
  莫问闻言与身旁的阿九对视了一眼,这黄衣男子的意思是这口棺材里放的是他的尸首,但他为何要将这口棺材带来,此外他所说的天狼毫又是何物?
  “符咒乃道家镇派秘术,千金不予,万叩难得,你等七人福缘不浅,得修此术,定要专心凝神,好生研习。”黄衣男子出言说道。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道家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三清之中以我上清一宗最精符咒之术,符咒与法术相辅相生,法术以灵气借乾坤,符咒以灵纸唤阴阳,法术自有旁人传授,我只传画符之法。”黄衣男子出言说道。
  众人直身肃立认真倾听,这些前来传授技艺的尊长皆无多余言语,一旦前来立刻开始传授技艺。
  “符咒品级与道人灵气品级相同,灵气修为不同所用符纸等级亦是不同,符纸可分为黄,红,蓝,紫,金五色,黄符动十步之气,止于镇宅定心。红符动一里之气,可降服鬼魅。蓝符动十里之气,可压制妖邪。紫符集百里之气,可逆天改命,请天兵临凡。金符威及千里,震动乾坤,金符一出,可令仙人却步。”黄衣男子言语之中大有傲气。
  在此之前莫问只见过寻常的黄纸符咒,并不清楚符咒还分为五个不同的品级,更不知道高等符咒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威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