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57

  由于在此间开罪了僧人,惹了乱子,二人便没有再自城中休息,而是一路东行,州郡县城坐落的位置和距离并无定数,此后两日内未曾再见到城池,第三日清晨方才见到村子,此处有养蚕之风,一群女子自村外河边浣纱净丝。
  难得见到干净的河水,老五便将二人换下的衣物拿到河边清洗,洗衣服这种事情一直都是他在做。
  那些村姑颇为大方,好奇的打量了老五一阵儿便有女子主动上前帮他洗衣,老五自然求之不得,与那村姑说笑攀谈,洗净衣服之后老五拿出钱来予以酬谢,那村姑收了银钱邀请二人前往家中做客。
  莫问本不想前往,但洗净的衣服无处晾晒,加之先前一直未得正经食物,便随那村姑去了村子。
  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周围多有桑田,这村姑家中只有老母,老母见到二人到来也并未怪罪女儿鲁莽,而是清洗菜蔬,做饭待客。
  “老爷,她对你有情意呀。”老五指着灶下忙碌的年轻村姑冲莫问说道,他有自知之明,知道那村姑与他攀谈是为了了解莫问的情况。
  莫问闻言挑眉看了老五一眼,没有答话。
  “老爷,这里挺好的哈。”老五再道。
  莫问仍未答话,确如老五所说,此处安静祥和,吃穿不愁,且环境清幽,若是在此常住,未尝不是怡然恬淡,那村姑是南方女子,面容娇美,肌肤白皙,此时若是动心,当可立时安定下来。
  “老爷,你不喜欢这里?”老五追问道。
  “喜欢,但我们不能留下,我受了上清大恩,当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岂能眷恋安逸,失了本心。”莫问缓缓摇头,其实他骨子里并不喜欢与人争斗,也不喜欢争权夺利,故此才选择了一条亲近君王,借助皇权弘扬道家的和平路子,而没有选择百里狂风等人所走的杀戮建功的血腥路线。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老五点头附和。
  莫问没有再说话,此时他有些明白为什么晋国兵多粮足却一直没有挥兵北上,现在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南国生活安逸,皇家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所致,皇家既然是此等心态,日后即便是亲近了君王,也很难劝他起兵北上。
  饭菜很快端上桌来,二人让过主家,端碗吃饭,饭后待得衣服干透,便告辞离去,虽然不能留在此处,他也并未亏负这对母女的好意,留下了十两银钱,百倍的付了饭资。
  妖物也不是遍地都有,鬼魅也并非四处可见,往后数日二人路过不少乡村城镇,都没有发现妖物和阴物的踪迹,老五有些急切,莫问也有些焦急,却勉强还能按捺的住。
  此时已然过了年关,但这片区域的乡人却并未耕种,这倒并不是他们好逸恶劳,而是这片区域自去年夏季到现在一直滴雨未下,土地干裂,河水断流,无水润田便无法耕作。
  受灾的是牯州的两处县城,一名黄县,一名长县,莫问和老五此时正在黄县城外。
  “老爷,这里旱成这个样子,是不是有妖怪作祟呀?”老五指着路旁龟裂的稻田出言问道。
  “旱涝当为节气使然,与妖物无关。”莫问摇头说道。
  “现在正是下种儿的时候,要是错过了节气,到了天冷的时候粟米就长不熟了。”老五说道。
  莫问闻言微微点头,老五的这番话令他有些汗颜,因为他并不清楚不同作物播种的具体时间。
  正午时分,二人到得城门处,城门旁边贴有官府的几张告示,一张告知乡民朝廷已经免除了此间今年的赋税。还有一张是勒令各乡村抽调壮丁挖渠引水缓解旱情。最后一张是悬赏有能之士作法求雨。
  “老爷,是不是请人求雨的布告?”老五见莫问于榜文旁驻足良久,猜到了榜文上写的是什么,此时各国各地多有请神求雨之事发生,算不得什么稀罕事情。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
  “有啥好处?”老五问道。
  “若能求下雨来,可得官家赏银五百两,他们还会上报州府于牯州各县镇张榜告知民众。”莫问说道。
  “老爷,这可是出名的良机呀。”老五大为兴奋。
  “若是求不来雨,便是臭名的良机。”莫问皱眉摇头。
  “老爷,你学的法术能不能求雨?”经莫问一提醒,老五才想到最关键的问题,他并不知道莫问有无求雨之能。
  “呼风唤雨当以紫符上达天听,我有天狼毫在手可画写紫符,只是灵气修为不够,越级作法会伤及自身。”莫问皱眉沉吟,天狼毫虽然神异,却只是能够越级书写高等符咒,无法抵消由此产生的反冲,亦无法减少作法时对自身灵气的大量耗损。
  老五闻言不再吭声,莫问沉吟过后迈步走进了城门,此时虽然已经许久未曾下雨,城中居民的日常饮水还是有的,故此城中并无慌乱气象,乡人各有忙碌,一切如常。
  进城之后,莫问寻了一处酒肆坐定,要来饭菜缓慢食用,与此同时自心中仔细估算是否行那求雨一事,下雨之事归天庭雨部管辖,下雨的时辰,点数,所覆盖的范围都有定数,除此之外还有四海龙王可以权宜行事,其他人等皆无权行下雨之事。
  由于天庭雨部下雨都有定数,故此道人作法呼风唤雨请的通常都是四海龙王,但四海龙王降雨不但点数不多,覆盖范围也很有限,通常不会超过十里,此处受灾的区域至少也在百里以上,即便请来龙王降雨,亦是杯水车薪。
  既然龙王降雨不得完竣全功,就只能请那天庭雨部降雨,要请雨部降雨,则需一并恭请风雷电三部旁为辅弼,如此一来动作就很大了,若是失察错调,后果不堪设想。
  道人本为替天行道之人,如同凡间帝王外派钦差,高功道士所画符咒如同天庭法旨,可以驱使天兵天将,可以调动阴鬼阴兵。这一权利乃上天赐予,旨在令那些体察民情的正义道士拾天庭之遗,补漏查之缺,若使用得当则为功德,若不明是非胡乱以法术干扰天和,天庭责罚亦极为严厉,赵真人死后筋骨寸断,魂魄不得离体便是前车之鉴。故此,若要调请天庭风雨雷电四部,事先必须查清此间久久没有下雨的原因,到底是天庭疏忽还是此间人士德操大亏犯了天怒。
  除此之外求雨还需承受越级施法带来的灵气损耗以及对自身的伤害,不同灵气修为的道人所拥有的权力大小也不一样,呼风唤雨乃紫气真人才能做的事情,要请动天庭四部,需要耗损大量灵气,若是灵气不够便会以本命元神后续,换言之,一旦作法,哪怕耗光元神也必须有始有终,绝不能冲那些携带法器走到半途的各部神兵来上一句‘我灵气耗光了,你们回去吧。’“老爷,菜凉了,先吃饭吧。”老五见莫问许久不动筷子,自一旁开口说道。
  莫问回过神来,端碗吃饭,求雨之事他没有再想,他生性沉稳,不喜欢急功冒进,况且此事风险很高,回报却不大,不值得冒险。
  酒肆茶楼总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二人吃到中途,酒肆里来了一群身穿皂衣的衙役,点了菜蔬在那里喝酒,众人交谈的内容引起了莫问的注意,据那些衙役所说,当朝二皇子奉旨南下处理军务,不日将会途经此处。
  耐着性子听了许久,却始终不见那些衙役说出具体的时间,想必皇子出巡其行程是保密的,这些衙役也不得其详。
  饭罢,莫问带着老五出了酒肆,沿着大街向东走去。
  “老爷,咱去哪儿?”老五随口问道。
  “县衙!”
第一百零二章
毛遂自荐
  “你要帮他们求雨?”老五侧目问道。
  “对。”莫问点头说道,在此之前他对于求雨一事并不心动,一来此间并未因旱灾而民不聊生,二来官府开出的奖励太过吝啬。之所以临时改变主意是因为听闻二皇子要路过此地,若是能得皇子赏识,可快速跻身于官家上层,比这游方降妖要来的快速。
  “老爷,你不是说越级作法会伤到你吗?”老五快走几步跟上了莫问。
  “顾不得那么多了,似这般四处游走,何日才能受官家重视,恰好当今二皇子不日将会路过此处,我们可趁机做下一件大事,一举扬名于天下。”莫问正色说道。此时百里狂风等人已经抢先一步闯出了名头,他虽无攀比之心,却也耻于人后。
  老五闻言连连点头,二人每日不停的走,这些日子走出了上千里,磨坏了几双鞋,到现在也没干出什么引人瞩目的事情,是时候干件轰动的大事了。
  县衙通常都在城池中央,黄县的县衙也不例外,二人来到县衙的时候县衙大门虚掩,里面无人值守。
  “老爷,要不要喊人?”老五问道。
  “不用,就在此间等待,那些衙役吃过了酒自然会回来。”莫问站立于县衙门外,老五以袖子为他在台阶上擦出坐处喊他落座,莫问并未过去坐下,上清戒律,道人是不能坐于路旁的。
  未时过后,有两位吃酒的衙役回返,莫问上前行礼,“无量天尊,上差请了。”
  “请了,小道长来县衙所为何事?”说话的是一老年衙役,个头不高,面相和善。
  “贫道云游四方,偶至此处,见得县府公告,贫道有请雨之能,特来毛遂自荐。”莫问正色开口那老年衙役和那体胖的同伴闻言微微吃惊,上下打量着莫问,莫问手持黄金拂尘面色从容任由他看,他知道自己年少不为人信,此时若是流露了任何的羞怯之意,势必更令人瞧之不起。
  两位衙役很快注意到了莫问所持拂尘为黄金打造,面上再有惊色,打量过后冲莫问拱手说道,“小道长来晚了,在你之前已经有光明寺的大师和千秋观的道长来此接下了求雨之事,不日便要开坛求雨,你还是往那长县看上一看吧,那里也遭了旱灾,县府也在请人求雨。”
  莫问闻言大感意外,稽首再问,“敢问上差,那两位高人是何许人也?之前可曾做得求雨之事?”
  “光明寺是我县最大的寺院,千秋观也在黄县境内,之前黄县并无如此大旱,他们二人也未曾起坛求雨。”那老年衙役见莫问不缺礼数,便多答了他几句。
  “原来如此,还请上差代为通禀县主,贫道晚来自不能逾礼争先,贫道愿为后补,若是那二位大师和道长求雨不得,贫道再行出手。”莫问冲那两位衙役说道。
  “老王,要不你去通报一声吧,多一人便多一分把握。”那较胖的衙役冲老年衙役说道。
  “这个时辰老爷定在午休,前去打扰怕不合适。”老年衙役摇头说道。
  “无量天尊,贫道初来贵地也不识得旁人,遇到两位上差便是缘分,贫道确有把握请下雨来,贫道所为亦不为那赏银,待得雨下,当留那赏银与二位结个善缘。”莫问施礼再道。
  二人闻言陡然一愣,面面相觑甚是惊骇,莫问的言下之意是他并不要钱,若是成了,赏银全部归他们所有,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情。不过莫问手持黄金拂尘,说明他并不缺少金银,此话想必也不为虚。
  “二位上差莫要多想,贫道自知年少,且远道而来,难得人信,这才不求钱财广结善缘,实则心中对于请雨之事大有把握,绝不会令二位和这满城的百姓失望。”莫问出言说道。
  “好,小道长既然胸有成竹,我就前去为你通报,你且在此稍候。”那老年衙役转身进入县衙,快步冲那后院去了。
  半柱香过后,那老衙役独身而回,冲莫问抱了抱拳,“老爷正在小憩,闻知此事同意小道长一试,小道长既然远道而来,想必无有住处,随我二人前去驿馆安身吧,安定下来再行求雨之事。”
  莫问闻言急忙道谢,跟随那老衙役前往驿馆,所谓驿馆就是此间官府为前来公干的官差准备的临时住处,毗邻县衙,有房四间,很是老旧,无人居住。
  “此间简陋,委屈小道长了。”老衙役将二人引入房中。
  “不妨事,上差面色有些泛灰,当是酒气伤肝所致,日后还是少饮一些吧。”莫问随口说道。
  “小道长懂得医术?”老衙役惊讶的问道。
  “但凡道人多通岐黄之术。”莫问点头说道。
  “多谢小道长忠告,日后我当有所节制。若无旁事我先去了?”老衙役道谢之后准备离去。
  “还有一事要烦劳上差,此事虽然有些棘手,却必须为之,如若不然贫道不敢作法请雨。”莫问出言留住了老衙役。
  “何事?”老衙役回头问道。
  “但凡灾荒多由人祸诱发,其中又以主官冤案错判为多,贫道有一不情之请,想查看贵县近两年的人命卷宗,以确定此次旱灾非怨气冲天,天降责罚所致。”莫问说道。
  那老衙役闻言先是一愣,转而面有难色,“那卷宗非县主点头不可查阅,小道长所请怕是不能办到。”
  “上差多心了,我此举并无它意,若是确有难处,上差可口述于我。”莫问出言打消那衙役心中的顾虑。
  “罢了,时值正午,衙中无人,你在此等候,我去堂中偷拿于你,你快快看过,我再将它还回去。”老衙役踌躇片刻出言说道。
  莫问稽首道谢,那老衙役转身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