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路(精校)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7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勿用于商业行为,一切后果自负☆
☆看帮网-精品电子书☆
☆https://www.kanbang.cc☆
-------------------------------------------------------
【全本精校】《人间仙路》作者:何常在
  【内容简介】:
  人间繁华,仙路飘渺。
  故事,是从一个山村少年在一名行骗道士的哄骗之下,一步迈入久负盛名的天下三大道观之一的三元宫开始的……
  谱写一篇原汁原味的古典仙侠,展开一副波澜壮阔的修仙画卷。
  正是:良辰美景何常在,人间仙路记流年!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一章
仙家飘渺不可期
  
  “你说大就是大,你说小就是小吗?这仙家之术的妙用,岂是你这肉眼凡胎的凡间小子所能窥测一二呢?”
  “是,是,是!小子也是生性愚笨,听道长讲得仙家妙术之妙用,一时心痒难止,难免出口有误,还请道长恕罪则个。”
  “罢了,罢了。也是道长我与你小子有缘,否则他人岂有福份听道长我金口玉言谈玄说妙?这仙家之术,上天入地,化大为小,移山填海,转化四时,自然是无所不能。你却只听得道长我在蚁穴中迷路,三天三夜方得出来,就脸露疑色,怀疑道长我话中有假,真真是气煞我也!蚁穴看似小如针眼,实则一脚踏入,里面也是洞天福地,非亲身经历者不可体会。老子说过,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小子可知何谓大何谓小吗?哼,哼,谅你也不知……”
  一脸惶恐的少年低眉顺眼,弯腰拱礼,向端坐在眼前的道长拱手致礼。少年生得面白眼亮,相貌堂堂,十五六岁年纪,身着长衫,头束方巾,脚蹬布鞋,端的是举止文雅的书生打扮。但明眼人细细一看,可以看到这少年一脸的肃穆和恭敬之下,眼睛中却闪出一丝狡黠的目光。
  这道士,破旧的道袍上打了无数个补丁,头发乱作一团,歪歪地插着一个黑呼呼的发簪,背后背着一个脏得看不清颜色的包裹,右手还拿着一根三尺长的棍子。再细看,道士生得阔脸大耳,浓眉大眼,身形魁梧,一眼望去倒也不失为伟岸英姿,只可惜偏偏生就了一个大红的酒糟鼻,浑似一副风景秀丽的山水画,突兀的在最显眼处破了一个大洞,恁的让人感到好笑和心生惋惜。
  少年察颜观色,已然明了眼前这位自称是委羽山三元宫高人的灵空道长,恐怕未必如他所言:他本是神仙中人,化身乞丐游历人间,点化有缘之人,结交有识之士。看他一脸饥色,想来也是久未进食早就饥肠辘辘了。不过听他所言神仙之事,倒也听来颇让人心生向往。先前灵空所言,他不日前路过灵江,在江边失足跌入一处蚁穴,竟然在里面游历了三日有余,最后施展道家无上缩地成寸大法,方得出来。这让在山间林中长大的少年颇难相信,莫说蚁穴,就是蛇洞也大不过人脚,怎的能在里面走上三天三夜呢?
  这灵空,也恁的胡说一通。
  尽管腹诽一番,少年对于他来临海城读书和贩卖山货时偶遇的道长还是格外恭敬的。少年拱手完毕,方才说道:“道长,小子姓张,名翼轸,家住临海城外二十里的括苍山,今日得遇道长,三生有幸。我家山村名为太平村,十几年来一向太平无事,近日却不得太平,村中里正忽然得了失心疯!这病也来得奇怪,白日平安无事,一到晚上就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甚至出手伤人。里正生得矮小,但一旦疯癫起来力大无比,寻常三四壮汉都捉他不住。听村里老人讲,恐是山魅作祟,附身害人。今日让我得遇道长,如能请得道长亲自到村中降妖伏怪,实则是全村父老之大幸。不知道长肯否屈就前往太平村……?”
  灵空道长听得张翼轸开口请他降妖捉鬼,顿时打了一个寒战,急急摇头,说道:“道长我身为神仙中人,不理尘世之事。降妖伏怪这些小事,自然有云游道士路过出手相助。天有天条,凡有凡规,神仙不可插手凡间之事,否则会遭天谴。小子,也就是你,否则寻常人等只怕刚一开口求道长我出手降妖,就已经被道长我施展无上妙法禁口三日以做惩罚。先饶你一次,此事万万不可再提。”
  张翼轸心下猜疑,灵空道长自称神仙,却不降妖伏怪,还声称不理人间之事,这神仙也做得太没有人情味儿了。既然不在人间除恶扬善,神仙下凡又有何用?灵空道长算是哪门子神仙?思忖一番,他便对这个其貌不扬的道长颇有微词,当下便问:“敢问道长,既然神仙下凡不理人间事,为何不在天上享清福,来这世间做什么?莫非前来寻欢作乐不成?”
  灵空斜着眼睛看着张翼轸,酒糟鼻耸动几下,又四下张望一番,低低的声音说:“天机不可泄露!小子,若非道长我看你资质非凡,岂可向你传授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为善者善心与天道感应道交,故上天降恩布泽,令为善者富贵长命。更有一类人,非但有大善之心,更有向道求仙之志,上天怜悯,不欲令此类人在凡间迷失,故令我等下凡点化,传授天机。天机不可泄露,是指对不该传之人而传,为泄天道。若遇该传之人而不传,则为闭天道。泄天道和闭天道同样会受天谴,我来人间只为度化一人,这个人……就应在了你身上。”
  少年自幼生长在山间林中,虽然常被村中乡亲夸奖机灵过人聪慧非常,少年也自知他上山打猎上树捉鸟下水捕鱼,说不上是无所不能,也多少算得上一方远近闻名的能人。但少年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假若灵空说他日后能够高中状元还有几分可信,但说他得道成仙,对于一向生性顽劣的少年来讲,还不如到山中猎取一只五彩斑斓的山鸡来得实惠。
  少年不免暗暗好笑:这灵空其貌不扬还则罢了,信口开河起来倒也真敢大话连篇。
  微微一笑,说道:“道长,这仙家一说毕竟虚无飘渺,何况小子我本来就是肉眼凡胎,难入道长法眼。所以还请道长别误了大事,快快去寻找该传之人吧。小子还要回家砍柴、做饭,侍奉爹娘大人。眼下时候不早了,我也放学多时,这就回家,道长,后会有期……”
  少年一拱手,转身要走,衣服却被灵空拉住了。灵空满脸堆笑,神态亲热无比,改口说道:“小哥慢走……你现在不信我倒也无妨,但既然相见即是有缘,我若不传授你天道便是失职,凡间得遇有缘人四十年为一纪,莫非你忍心让我再在人间流落四十年,日日受餐风露宿之苦?小哥……”
  灵空边说边将手中的棍子一把递到少年手中,又从身后取下包裹,在里面翻看半天,方才取出一本蓝底白字的书,又强行塞到少年手中,神色凛然道:“此棍名为仙人指路,一棍在手,便是那刀山火海也能去得,就算是凶鬼夜叉也退避三舍,端的是个神兵利器。这本书实为天书,一书在手,便是名列仙班,不出十几年,待你凡间尘缘已尽,便可待诏洞天,吉日一到,天乐齐鸣天马行空天女散花,白日飞升天庭,拜见王母和玉帝后,就是那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的快乐神仙了。”
  少年心中后悔放学后没有及时回家,只想贪玩片刻,不料在街角遇到了灵空,竟被他拖住胡讲胡编一通,现在又死死拉住衣服不放,还没完没了地说一些虚无飘渺的神仙之事。少年心中暗急,眼看天色不早,二十里山路赶回去,非得半夜不可。
  想了一想,少年忽然一笑,收起棍子放好书本,笑眯眯地问:“好,我全部收下。敢问道长,一共多少钱?”
  灵空一听喜出望外,心道这少年倒也有眼色,张口就想说三两银子,但见少年笑容中透露着古怪,而且看他穿衣打扮虽然不是穷苦人家孩子,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怎会有三两银子?随即正容道:“这仙人指路和天书是无价之宝,岂可以凡间黄白之物论之?不过嘛,既然你有些心意,道长我也就免为其难接受你的布施吧,一两银子!”
  少年暗笑这灵空也真敢狮子大开口,一根棍子一本书竟敢要一两银子!一文铜钱还差不多!少年羞愧地一笑,说:“不瞒道长,小子身上实在是身无分文,这棍子和天书道长你先收好,等小子什么时候攒够了一两银子再来找道长吧!”
  灵空费了半天口舌,见少年竟然不为所动,眼见到手的肥羊又要跑掉,再找一个如少年一样肯听他讲半天故事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提眼下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随着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几声,灵空一边暗骂自己过于贪心,一边又笑容满面地说道:“小哥,先前你贩卖了不少山货,虽然不多,一两银子总是有的。想想你日后飞升成仙,长生久视,难道这莫大的好处还不值一两银子么?”
  原来对方将自己的底都摸清楚了,怪不得刚才讲得天花乱坠,要不是少年有几份定力,或者早就主动掏光身上的银子给了灵空当作布施了。其实少年也明白,倒不是他真的有多深的定力,一是他本来就不太相信神仙之说,天庭毕竟虚无飘渺,见无所见,二是少年深知自家家穷,勉力供他来城中读书已经实属不易,所以今日贩卖父亲山中猎取的山货,总共得了一两银子和几十个铜钱,仅仅够补贴家用,哪里会花上一两银子买根棍子和一本不知名的旧书?所以任凭灵空说得天上如何美妙,神仙如何好,都不如少年心中吃饭穿衣和一家人的生活来得真实。
  不过好歹灵空也讲了半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少年心下不忍,看了灵空一眼,道:“三个包子!”
  灵空一愣,心中大感失望,这少年也恁的小气,不说他送给他的烧火棍和用来垫桌腿的旧书,光是他唾液横飞讲了几个时辰的神仙之事也最少值五个包子。
  灵空伸出双手,嘿嘿一笑,说:“十个包子!”
  少年倒也干脆,伸出一把手,道:“五个包子!要就要,不要就……”
  “成交!”
  告别灵空,踏上回家路途的少年,左手棍子右手书,想想用两文钱五个包子的代价换来的这两个无有用处的物件,不免心疼一番。太平村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但几亩薄田只能勉强维持口腹,所以村中大部分孩子都随爹娘劳作,或打猎或捕鱼或耕田,极少有和少年一般有幸到临海县城念书。少年自是感激爹娘的恩情,山中孩子从小吃苦,小小年纪就已经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都经事多懂事早。
  少年懊悔一番,这才想起还没有来得及翻看灵空给他的天书是什么内容。打开一看,蓝底白字的封皮上歪歪扭扭写着两个字:天书!看风格和笔法还真有灵空的影子。少年随意翻看了几眼,当他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时不禁哑然失笑,这灵空,骗人的手法也过于拙劣了些,明明他是道家,送他成仙的天书,给他的却是一本佛家的《金刚经》!
  将书放在怀中,少年又仔细看了看手中的棍子。细瞧之下少年发现大有希奇,这棍子三尺长,拿在手中沉甸甸的颇有份量,但摸上去又不像铁器,更不是竹子,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两端一般粗细,细看之下两头还有奇怪的花纹。
  咦,怪事,这是个什么物件?少年端详半天,依照他有限的人生经验和见识,最终还是没有弄清手中的棍子到底是什么材质制成,不过拿在手中入手温润,轻重适中,用来拨开路边杂草,或是挥舞一番驱赶紧随身后的蚊子,倒也不失为一件称手的工具。
  这括苍山距离临海城二十里路,其中十多里官道宽阔平坦,少年倒也走得轻快,一路玩耍棍子一路哼唱不知名的小曲,不知不觉走到了山脚下。此时夕阳西下,迎着落日的少年年轻的脸庞被落日的余辉一照,映得红通通一片,竟有说不出来的飘逸和出尘。少年身后,影子被夕阳拉得长长,似乎伸向了无尽的远方。
  一心归家的少年归心似箭,自然不会留意到身后的影子旁边,有一个细长的影子一直相伴,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棍子。仔细看的话,奇怪的是,不管少年如何挥动手中的棍子,棍子的影子却一动不动只是紧紧地依偎在少年的影子旁边。渐渐的,细长的影子一点点靠近少年的影子,似乎是试探,或是害怕,终于在少年一步踏入山林之前,细长的影子好象下定了决心,一闪就跳入了少年的影子之中。
  而少年,正兴致勃勃地想象着回家和爹娘说起遇到灵空道长的趣事,浑然没有发觉,自己手中的棍子挥来挥去,在夕阳的映照之下,竟然没有影子!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二章
林中惊见蛇雕斗
  
  走过眼前这片不大的树林,再转一个弯,就是太平村了。少年张翼轸脚步加快,要趁天黑之前赶到家中,省得爹娘为了等他晚饭而误了时辰。正是盛夏季节,林中众鸟归林,禽兽回巢,一片繁忙和喧哗。自小见惯了野猪、山兔、山鸡以及斑鸠、四喜、山雀等林中小兽和飞鸟,张翼轸只凭声音和脚步声就知道鸟类的名字和兽类的喜好。除非遇到老虎一类的大型猛兽,就算是一头野猪,张翼轸也有把握全身而退。
  打不过,跑总是跑得掉的。在山上打猎不比在水中捕鱼,只需要身手快水性好就能抓到鱼。陆地上的野兽可比水中的鱼类聪明多了,它们甚至逃跑时还会故意绕圈子来迷惑猎人。不过它们的伎俩在张翼轸面前从不奏效,原因很简单,张翼轸能从它们的眼神和奔跑的姿势看出它们的意图来。
  这少年天生就有与鸟类和兽类相通的异禀!
  进得树林,少年听得满耳的鸟鸣和兽叫,微微一笑,知道在它们忙碌而纷争的生命中,又度过了一个有惊无险的日子,即将放下一天的疲乏,准备休息一个晚上,明日再去捕食或是被捕食。生命就是一个个不断重复的日子,一成不变中有惊有险,有生有死。
  有几只百灵从树上飞下,围绕着少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假若翻译成人言,无非是东家长西家长一类的家长里短:灰喜鹊又生了几颗蛋,躲避几日追杀的黄山兔终于还是被大灰狼吃掉了,前日路过的白尾老虎今日再次路过,吓得终日调皮的猴子老老实实地躲在树上不敢下来,老虎却看都不看猴子们一眼,大摇大摆地走了,王者风范一览无余,等等,自然张翼轸并非真正听懂了百灵的话,他从百灵眉飞色舞的叫声中听出了快乐和紧张。这百灵,是林中百鸟中最爱到处说事学舌的,天生生就一副伶牙俐齿,喜好传播各种消息。
  少年也不嫌百灵呱噪,一边微笑听得百灵诉说一天的奇闻逸事,一边不停地点头,似乎完全听得懂百灵说些什么。少年的迎合让百灵们欢欣鼓舞,更是起劲地呱噪个不停。少年也不烦,权当听一曲百鸟朝凤解解一路的疲乏和烦闷。脚下不停,不多时,就走到了树林深处。
  半个月亮爬了上来,照得林中一片皎洁。一条小溪从林间穿过,清冷的月光洒在飞溅的流水上,碎成无数片银光欢呼跳跃。溪水声和百灵的歌唱合在一起,再加上林中各种各样的杂声,树林如往常一样在杂乱和喧嚣中透露出和谐和安逸。
  张翼轸沿着小溪顺流而下,太平村前有一条河叫太平河,小溪的尽头就是这条十分宽阔的太平河。不过还有两三里路程,山村晚上吃饭晚,少年心中便不再着急,回头向百灵鸟挥挥手,就让它们早些回巢休息。
  一丝不易察觉的危险气息升起,少年回头看时,原先围绕着他叽喳不停的百灵鸟一个个上下翻飞不停,惶恐不安之余却叫不出声来,眼睛圆睁死死地盯着前方。
  莫非有雕?鸟儿不怕老虎不怕毒蛇,只怕鹰雕一类的猛禽。同时少年也感觉到周身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杀机。追随父亲打猎多年,少年已经习惯了警觉身前身后的一草一木。
  少年顺着百灵的目光望去,不远处,一雕一蛇正缠斗在一起。这雕生得异常高大,双翅展开足有三米,嘴似刀,爪如勾,目如电,周身羽毛光洁,月光一照竟熠熠生辉。最奇的是,它的一对巨翅竟然全是金色的,通体金黄,浑如黄金打造一般。
  而和它缠斗的小蛇,长不过三尺,犹如一条青色的丝带,全身纯净的不带一丝杂质的青色。青蛇在山间林中并不少见,奇异之处在于青蛇从头至尾亮光点点,就如周身围绕着几十只不停纷飞的萤火虫一般无二。
  青蛇与金雕相比,身形悬殊巨大,但金雕怒吼声声,左冲右突,忽上忽下不停进攻,声势惊人却并无实质进展。青蛇灵活多变,东躲西藏,竟是一时不败。
  雕蛇争斗张翼轸自是见识过,寻常不管是五步蛇或是竹叶青,与大雕相比,通常不是三招之敌。大雕占据空中,速度又快,往往只是一个俯冲就将猎物死死抓于爪下。大雕出爪又准又狠,一爪抓出七寸,任凭再凶狠再巨毒的毒蛇也只得乖乖被擒,再无丝毫反抗之力。
  所以少年惊讶眼前的金雕几次飞快出爪,眼看堪堪要触及青蛇的身体之际,总被青蛇以不可思议的角度躲过,拿捏之准,速度之快,让曾经也猎杀不少毒蛇的少年暗暗惊奇:这蛇也恁的厉害了些,换作平常如果他打猎时遇到这条青蛇,估摸着几次试探下来,他就会丧命于青蛇之口。
  但张翼轸还是看出了端倪,青蛇攻少守多,完全处于下风。只是金雕看上去颇为忌惮青蛇身上的光点,专找光点之间的缝隙下爪,只是这青蛇身上的光点实在太多,所以一时奈何不得。
  不过少年眼明心亮,青蛇被金雕逼迫得不停躲闪,看似轻巧实则险象环生,而且青蛇每跳跃一次,身上的光点便暗淡几份。金雕凶狠地攻击了几下,忽然放慢了进攻的力度,每次出爪不再呼呼生风,轻飘飘的似不着力,但速度不减。
  青蛇却不敢怠慢,这金雕出爪极快,尽管力度大减,但却不得而知它哪一次出爪是实哪一次是虚。青蛇不敢拿自家性命赌上一赌,所以对于金雕不管是试探还是全力出爪,都是全力应对。金雕本来占据了上风,如此一来,更是对付青蛇游刃有余。不多时,青蛇身上的光点便越来越暗,慢慢的,光点也不再如以前一般密实。
  张翼轸心下大惊,这扁毛畜生也通灵性,竟也懂得以逸待劳之法。恐怕不出片刻,这青蛇就会丧命在金雕的爪下。猎杀无数毒蛇的少年不知为何,心中却对青蛇生起一丝怜悯。或许是青蛇的幼小和奋力反抗感动了他,自幼备尝生活艰辛的张翼轸,自是深知山林之中弱肉强食,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但每日之间山林之中被捕食的生命数不胜数。少年也常随父亲在冬季缺粮时上山打猎,也多是猎取野猪、麋鹿一类的动物,对于山兔、山鸡一类的幼小禽兽,尽量放过。
  少年恻隐之心即起,当下也不迟疑,四下寻找趁手的家伙,准备助青蛇一臂之力。一扬手,却才想起原来手中一直拿着灵空送他的棍子,不禁失笑:手中就有现成好用的武器,又直又长,比起地上歪扭的树枝可要强上百倍,为何不用?
  少年向前迈开一步,感觉一滞,好象冲进了水中一样,身形一晃,一股巨大的阻力直扑而来。少年差点站立不住,忙用棍子支住,才站住身形。这一下,如同打破了一个平衡,身后一直惊惶失措却无法逃窜的百灵鸟如遇大赦,呼拉一声飞得干干净净。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