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313

  是,确实是没人会当真,前提是别让蒋雪松本人听到。
  但今天白沙出丑了,他的话一字不落地传到了蒋雪松耳中,不,不止蒋雪松一人听到,还有已经与会的四五名常委,这个……玩笑就开大了!
  白沙愣了半响,直到身边的呼延傲博反应过来,假装没有和他同行一样一步迈进会议室,他才清醒过来,自嘲地一笑:“其实,其实,其实我的意思不是说突然召开常委会不好,而是说如果提前打出一个余量,也好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
  他解释得急切,却没人接话,蒋雪松也是假装没有听见,目光从白沙身侧闪过,望向了门口,淡而无味地说道:“时间到了,还有谁没到?关允,你的工作不到位,下达通知的时候,没说是紧急常委会?”
  关允第一次上会就被当众批评,他不惊反喜,蒋雪松明是说他,其实是说给与会的众人听,说几点开会就必须几点到齐,不得迟到——树立威望要先从小事抓起,官场上,小事不小,只要是领导在意的事情,就都不是小事。
  “是,蒋书记,是我的工作不到位,我只强调了一句是紧急常委会议,没说必须按时开会。”关允站了起来,低头认错,态度之诚恳让人觉得他是真知道错了。
  但谁都听了出来,关允话里有话,是在向在座各位暗示,蒋书记要立威了。
  一把手秘书的话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听,只听正面,有失偏颇。只听反面,有失公允。在座各位都是老官场了,谁听不出来关允正在配合蒋雪松演戏?
  不由众人不心头一凛,这个年纪轻轻的市委一秘,还真是有水平。
  呼延傲博坐到二号位置上,斜着目光看了关允一眼,心中没来由一阵寒意,这个关允太会演戏了,和蒋雪松配合得天衣无缝,比起师龙飞可是高明多了,要是师龙飞可就没有这么会说了。记得有一次蒋雪松也是想正话反说,当众点名批评师龙飞,师龙飞情急之下,只顾认错却没有将话圆过了,让蒋雪松的出拳就打到了空处。
  关允还真是一个人物……呼延傲博忽然想起郑天则要对关允采取的措施,本来他一开始还有点觉得郑天则小题大做了,现在看来,郑天则拿出最精干的力量来对付关允,算是走对了一步。
  不能再任由关允壮大了,这个年轻人……很可怕,继续下去,早晚养虎为患!
  随后,崔同出现在了会议室门口。
  和刚才所有出现的常委都微一惊愕不同的是,崔同一现身就对已经坐在正中的蒋雪松似乎毫不惊讶,他冲众人一拱手,呵呵一笑:“刚接了个电话,晚来一步,抱歉,抱歉。”
  果然是崔同,不愧是崔同……就关允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刚才与会的一干人中,谁也没有崔同沉稳有度,谁也没有崔同控制情绪的水平高明。
  崔同刚才进门时看到蒋雪松的瞬间,明显眼神闪过一丝跳跃,不过他掩饰得最好,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镇静,以至于许多人都没有察觉他的惊讶,但……关允却敏锐地捕捉到了!
  在孔县一年的浮沉,关允自认察颜观色的本领不敢说无人可及,至少在同龄人中无人望其项背——其实关允还是谦虚了,老容头曾经夸过他对细节的观察高人一等,日后必定可以见微知著,实际上他以小见大的水平,差不多已经可以比肩崔同了。
  崔同之后,其余几名常委依次来到了,分别是宣传部长刘思远、统战部长冯国平、军分区司令楚怀令、单水区委书记丁思玉和副市长于文凯。
  对于刘思远、冯国平、楚怀令和丁思玉几人,关允印象不深,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于文凯。上次蒋雪松视察孔县时,于文凯还只是一般副市长,没有进常委班子,在其后不久,常委班子小幅调整,于文凯以副市长的身份进了常委会。
  也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常委副市长。
  关允没有迈入市委之前,没有留意于文凯进入常委会的举动有什么政治上的深远影响,现在当他坐了常委会的会议室,看到于文凯40出头的年纪和意气风发的姿态,虽然排名最后,但联想到他一进入常委班子就表明政府班子在常委会中的分量得到了加强,关允心中就猛烈闪过一个念头——这绝对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
  但于文凯进入常委班子预示着今后的政治格局会有什么深远的变化,关允一时还看不透,他打定主意,晚上一定抽时间找老容头聊聊,好向老容头好好请教一下,也许从老容头的视角出发,黄梁局势和国内今后的政治走向,会有更清晰的脉络。
  “这一次紧急召开常委会,虽然比较突然,就如白沙同志所说的一样,总搞突然袭击很不好,是,白沙同志的意见很中肯,可是问题是,事情就是突然发生了,你们以为我想搞突然袭击吗?”蒋雪松就如检阅千军万马的将军,豪气大发,一扬手将一叠资料扔到了桌子,砰的一声,声音巨响,“这叫什么事儿?啊,进取学院出了那么大的事情,调查了好几天,结果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调查结论出来,我很失望!”
  声音过大,吓得正有小动作的蔡艳丽手一哆嗦,差点扔了手中的化妆镜,急忙塞进了包里,老老实实地坐端正了。
  呼延傲博脸色大变,第一次见蒋雪松雷霆一怒,倒让他一时不知所措了。一把手勃然一怒的威力着实不小,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都大眼瞪小眼,不敢说话了。
  将近三年了,蒋雪松在黄梁主持全面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一直是和风细雨的太极手腕,但在关允才担任秘书不到半天时间,也是关允第一次列席常委会,蒋雪松就大发雷霆,如果说蒋雪松威风大盛的背后没有关允的推动和打气,谁也不会相信。
  之前许多人并不相信蒋雪松重用关允会有多么重要,现在才知道,一个好秘书对领导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巨大。蒋雪松一怒,许多人的目光不敢去看蒋雪松,却纷纷落到了关允身上。
  关允假装不见,继续埋头记录,蒋雪松的发作让他心中大喜,他其实也清楚蒋雪松虽然有文人风骨,但并不是说文人不会冲天一怒,李白还拨剑四顾呢,蒋雪松手法绵软一是性格使然,二是身边人不够气势,气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夏莱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夏德长同志的女儿,也是国家级报社的记者,就在上会前,我先后接到了省委和国家青年报的电话,省委是胡峻议部长亲自来电,对夏莱事件表示严重关注。国家青年报是副总编来电,对黄梁的调查工作进展表示不满,希望加快调查,早日给夏莱一个说法。”蒋雪松气势如虹,依然牢牢地掌握了常委会的节奏,“事故主要责任人郑令东再三翻供,背后肯定受人指使,我建议,就进取学院事件成立专案组,由市委、市政府牵头,限期破案。”
  “雪松同志,我插一句……”呼延傲博见势头不妙,眼见常委会成了蒋雪松的独角戏,他多年经营的大好局面有毁于一旦的趋势,就急忙不顾一切地插嘴了,试图重新让局势回到正轨上来,“我提个个人意见,现在进取学院的调查工作由陈思清和崔向两位同志负责,工作进展还算可以,没有必要调整吧?”
  蒋雪松只是看了呼延傲博一眼,没有接他的话,直接忽视了他的提议,继续接着刚才的话向下说:“我认为,不但要成立专案组,还有必要异地审理,必要的时候,最好由省公安厅直接介入直接审理,避免黄梁警方内部审理时有人说情。”
  呼延傲博被蒋雪松直接晾到一边,无比尴尬,终于等蒋雪松说完了话,立刻迫不及待地说道:“雪松同志,常委会是集思广义的会议,不是一言堂,你刚才的语气是已经定了基调,还是提出议题让同志们议议?如果是已经定了,就拍板好了,反正你是一把手,可以民主集中制嘛。”
  此话一出,一众皆惊,好一个呼延傲博,直接就上纲上线,终于按捺不住,拨刀相向了!
第223章
为之大变
  呼延傲博话一说完,会议室也是鸦雀无声,和刚才蒋雪松语惊四座的鸦雀无声不同的是,呼延傲博一语既出众人皆不敢说话,都震惊于呼延傲博的霸道。
  是的,震惊于市长敢当面挑战一把手权威的霸道!
  市委书记在常委会上确实有一票否决权,在以前,市委书记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基本上就是市委书记一家独大的局面。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央逐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削弱市委书记大权独揽的现状,毕竟权力过度集中,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团结大多数同志。
  更早之前,任何大事只要上了书记办公会讨论通过,基本上就等于是常委会上铁定通过了,因为书记办公会的与会人员是书记、市长和几名副书记,这几人,基本上就在常委中过半了。
  后来书记办公会的权力日益过大,导致常委会形同虚设,中央为了限制书记权力的过度膨胀,开始逐渐削弱副书记的数量并加大政府班子在常委会中的分量,先是政府的常务副职进了常委会,到今天,又有了副职进入了常委会,政府班子在常委会的人员比例以由前的市长一人,变成了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副市长三人,比重大增。
  但尽管如此,书记作为一市的主持全面工作的大员,权力依然极大,等同于代表省委执掌一市,同时又有常委会的召集权和市委班子组成的建议权,当然,在市长的配备上,省委基本上不会征求市委书记的意见,否则,有可能一市之地就被市委书记经营得水泄不通了。
  在市委书记权力被数次利用体制削弱之后,市长的权威逐渐上升,在现在越来越注重经济建设的今天,不断有强势市长抗衡弱势书记的情形出现,尤其是常委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时,虽说市委书记是第一人,但也有个别市长把持了常委会导致书记权力无法从容施展的局面出现。
  黄梁以前就是如此。
  虽然以前呼延傲博的强势经常逼得蒋雪松退让,但蒋雪松的退让是谦让,是礼让,而不是忍让,而且呼延傲博强势归强势,至少还在表面上保持了一个市长对市委书记应有的尊重,如刚才当众指责蒋雪松一言堂,并以民主集中制来讽刺蒋雪松想以书记权威直接拍板,还是第一次。
  真要上演一号和二号公开对抗了?不少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事情到底会怎么收场。
  “傲博同志,你不要意气用事,如果我是直接拍板定下事情,还用上常委会讨论研究?你这话说得就唯心了,我希望以后在常委会上不要发出这样的声音。”蒋雪松只沉默了片刻,就立刻毫不留情地反击了,“你如果对我个人不满,可以向省委反映问题。如果是对现行体制不满,可以向中央献计献策。”
  “嗡……”会议室差点沸腾起来,蒋雪松的这个耳光打得真够响亮,等于是直接堵死了呼延傲博的退路。于公于私,如果呼延傲博想找事,尽管放马过来,他都会接招。
  蒋雪松以前所未有的横扫千军的气势,一把手的权威霸道而强硬,直接冲击在呼延傲博身上,让呼延傲博的自信和自尊七零八落,差点当众失态!
  崔同眼睛微眯,神色不变,眼神却是接连跳动,他心里清楚,蒋雪松将近三年的和风细雨,今日借关允的推动突然发作,固然有关允暗中的推波助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三年来被呼延傲博逼迫被郑天则胁迫到了极限而忍无可忍的宣泄。
  蒋雪松性格中其实也是强势的一面,但需要一个切入点才能激发,关允的到来,郑令东的翻供,再加上事关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女儿,以及来自国家青年报的压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堆积在一起,终于让蒋雪松火山暴发了。
  “蒋雪松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呼延傲博涨红了脸,他以前的作风就是强势而霸道,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还曾经和县长干过一架,当时大打出手,将县长打得头破血流,后来到了副厅之后,脾气收敛了几分,由斗狠变成了阴狠,到了市长级别,他很少再耍横充楞,行事多放在了暗处,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被蒋雪松当面打脸,怒火还是被一下点燃了。
  眼见一次常委会有可能上演成一号二号之间东风吹战鼓擂的正面过招,本来白沙作为呼延傲博的坚定追随者,本该第一时间出面劝解或是拉偏架,但刚才在门口的牢骚话让他没了底气,几次想开口,又见蒋雪松咄咄逼人的气势不可冒犯,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其余常委就更不敢说话了,以前蒋雪松是绵里藏针了一些,但他行事方正,威望挺高,除了在呼延傲博面前退让三分之外,大部分常委对蒋雪松都有五分恭敬。
  “我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傲博同志,你是想讨论我提出的议题,还是想针对我的工作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蒋雪松心平气和地说道,不过心平气和之下,依然保持了不怒自威的威势,“如果是对我个人有意见,请私下提,如果是讨论议题,那么你现在就可以表态是赞成还是反对?”
  “我不同意成立专案组。”呼延傲博毫不犹豫地当众提出了反对意见,“一是没必要,二是小题大做,不能因为夏莱是夏德长同志的女儿和个别人的女朋友就特殊照顾,难道说,如果夏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调查组就不会秉公执法了?”
  说话时,呼延傲博还有意无意看了关允一眼,他的话不但明确地反对了蒋雪松,也暗中敲打了关允,明敲暗打,一箭双雕。
  关允不理会呼延傲博的话,连头都不抬,只顾记录,其实对于刚才蒋雪松和呼延傲博对峙的一幕,他清清楚楚地看在眼中,心中在暗暗为蒋雪松叫好的同时,又对呼延傲博的为人加深了认识。呼延傲博此人,不但有阴冷霸道的一面,也有强势夺人的一面。
  不好相与呀,比起郑天则,呼延傲博在政治上更成熟。
  “傲博同志有反对意见,可以……崔同同志,你怎么看?”蒋雪松不动声色,直接将球踢到了崔同脚下。
  崔同身为三号人物,作为仅次于呼延傲博的重量级人物,他的发言分量极重,如果他也是否定的态度,毫无疑问,蒋雪松的常委会就失败了,成立专案组的议题就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崔同历来是中立的立场,也就是说,在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争执不下的时候,崔同往往是置身事外,两不相帮。
  印象中,在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三年间不下十几次争论中,崔同从来没有一次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不出意外的话,在蒋雪松和呼延傲博因为专案组问题产生了原则性的对立时,崔同必定又是太极手段。
  不少人都在暗中猜想,也不知道崔同如果还是两不相帮的态度,那么蒋雪松会不会再坚持他的提议继续表决,如果提议没有通过,蒋雪松的权威将置于何地……白沙更是睁大了眼睛盯着崔同,盼着崔同说出他期待中的话。
  不止白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崔同身上。而崔同虽是三号,此时却拥有了一言九鼎的一号之威,换了常人,必定感到身上压力倍增。
  崔同却是镇静自若,脸色不变,神情如常,仿佛刚才蒋雪松和呼延傲博的争吵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果然深不可测。
  就连关允也停止了记录,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崔同不动声色的脸上,忽然想到了老容头的话——同字,上封顶,不见真相,下不封底,深不可测。名如其人,关允,崔同其人和光同尘的手腕,也是深不可测——不由在想,什么时候他能修练到和崔同一样泰然自若的境界,应该就算达到了官场中人所谓的第一层了吧?
  一层练身,二层练心,三层练性。身不动而心动,是第一重境界。身不动而心也不动,是第二重境界。身心都不动,同时心性也淡然而空,是最高境界。
  崔同沉默片刻,迎着众人期待而迫切的目光,淡然地说道:“雪松同志关于成立专案组的提议,我认为是解决眼下调查工作停滞不前的一个好办法,当然,傲博同志提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不应该因为夏莱是夏德长同志的女儿就特殊照顾,也有道理……”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崔同一如既往的是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刚才的话,明显是两不相帮了?呼延傲博和白沙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崔同的声音既不如蒋雪松威严,也不如呼延傲博气势,但在平和淡然之中,却自有一股让人不敢小觑的威严,忽然之间关允脑中跳出一个想法,莫非崔同的风格就和深藏不露的齐全一般?
  又一想,如果崔同在成立专案组的提议上,还是继续保持一贯的中立立场,这一次的会议,就真的不好收场了。
第224章
破局之一
  “但是……”崔同忽然脸色一变,口风一转,他坚持了三年不变的中立立场,在关允第一次参加常委会时,就为之大变。
  崔同的转折太突然,以至于他的话语气刚变,呼延傲博、白沙、刘思远和丁思玉四人的脸色也同时随之一变。
  一瞬间关允就看清了几人的表情,心中立刻就有了一个结论,在座常委之中,除了白沙之外,宣传部长刘思远和单水区委书记丁思玉,都和呼延傲博走得很近。
  崔同的口风虽然为之一变,但声调并没有变,依然是平和的语气,只是在平和之中,微微多了一丝肃杀之气,但就是这一丁点的肃杀之气,立刻让会场陡然充满了紧张气氛。
  如果说刚才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之间的针锋相对让会场的气氛凝重而充满了火药气息,那么崔同一开口,气氛随之一变,就如高山般巍峨就如大海般辽阔,不少人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无比迫切地等崔同的下文。
  “但是……调查一个跳楼案件拖了几天都没有丝毫进展,不由人不怀疑是调查组的工作不够认真,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导致调查工作遇到了阻力?进取学院事件是天大的事件,不是因为夏莱是夏德长同志的女儿,而是因为夏莱是国家青年报的记者!京城新闻界的一个朋友还打来电话问到这件事情,他说,京城的新闻圈子正在酝酿一次声援夏莱的活动,大概有十几家国家级报社准备联合起来报道进取学院的逼迫女记者跳楼事件……同志们,再不调查出来事实真相,黄梁就出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