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313

  一路上楼,冷岳心中的震惊之意久久挥之不去,封况怎么就死了?为什么郑天则指责关允和封况的被杀有关?关允莫非真在现场?心中尽管疑问重重,但有些事情只能藏在心里,不能问出口,他就疑惑地打量关允几眼,话里有话地说道:“关秘书,市里不比县里,尤其是你现在的身份特殊,一举一动代表的是蒋书记的形象,一定要时刻注意影响。”
  “我记下了,谢谢秘书长的教诲。”关允客气地说道,“昨天晚上我和齐总在一起吃饭,就齐总对经济开发区的投资问题交换了意见,齐总和我的看法大致一致,他的投资意向侧重于文化产业,短期内是想以黄梁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开展文化旅游,远景规划是形成以黄梁为中心,辐射燕、齐、豫、西四省的文化产业基地,推动中原文化城战略……”
  冷岳连连点头,眼中光芒闪动,这个关允真是太聪明了,一点就透,他刚才含蓄一提,关允就以他和齐昂洋探讨投资回应,等于是明确无误地告诉了他两个事实,一是关允晚上并没有在八里屯出现,而是和齐昂洋在一起讨论投资大事,二是齐昂洋的投资符合蒋雪松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和呼延傲博的想法背道而驰。
  好事,一条消息两件好事,冷岳一时高兴,拍了拍关允的肩膀:“不错,年轻有为。”
  “如果再能娶一个四姓女,在唐朝,我就算少年才俊了?”关允还有心情开玩笑。
  “娶四姓女在唐朝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在现在可就容易多了,别的不说,你想娶一个崔姓女,不算什么难事。”冷岳哈哈一笑,“在黄梁,崔姓也是大姓。”
  说话间,关允来到了办公室。
  本以为他来得够早了,身为秘书就应该提前到来,先打扫卫生、放好报纸并且记下书记一天的日程,不料让关允吃惊的是,他推开办公室的门时,一人从里面正好出来,差点和他撞个满怀。
  竟是叶林。
  叶林一见关允,不由脸色微微绯红,她拢了拢头发,笑了一笑:“关秘书,你迟到了,蒋书记喜欢早到办公室半个小时,记住,以后不许迟到了。”走了几步,似乎又想了什么,回身又说,“我是向蒋书记汇报一下关于刘宝家和雷镔力的调动手续的问题,上午行文,下午就可以来市委报到了。”
  关允并未在意叶林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也不去多加猜测以刘宝家和雷镔力的级别,哪里值得惊动组织部副部长和堂堂的市委书记,他只是微笑点头:“谢谢叶部长,刘宝家和雷镔力已经到市里了,随时可以来市委报到。”
  叶林没再说话,转身走了,她的背影娉娉婷婷,不由让关允想起了温琳。
  温琳是一朵健康向上的葵花,喜人而饱满……一边想,一边推门进去,到了里面见蒋雪松正坐着发愣,关允就诚恳地说:“对不起蒋书记,第一天就迟到了,您批评我吧。”
  蒋雪松摆了摆手,直接忽略了关允的自我批评,说道:“我听说了封况和郑寒的事情,事情很突然,而且郑天则刚才在楼下不让你上楼?”
  消息传得真快,关允一想也就想通了,身为市委书记,身边没有几个通风报信的亲信,就太失败了,他本来就没想瞒蒋雪松什么,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蒋雪松的脸色愈加凝重了,沉默了片刻,猛然抬头问了一句:“昨晚你一直和齐昂洋在一起?”
  “是啊,苏墨虞有事,连夜回省城了,我住在了她的房间,就没回宿舍。”
  蒋雪松沉吟了片刻,忽然意味深长地笑了:“好,现在事情有了转机,倒可以收回脚步,先静观其变再说。”
  怎么和老容头的话有几分相通之处?关允微微一想,就想通了蒋雪松的用心,眼下郑天则方寸大乱,正是成立专案组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进取学院之际,蒋雪松完全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和呼延傲博一决三年来的胜负。
  一天下来,除了正常的事务性工作之外,蒋雪松没有迈出市委一步,推了一个既定的工作视察,整天闷在办公室里,谁来汇报工作也不见,都不清楚蒋书记今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关允却是知道,蒋雪松在办公室待了一整天,几乎打了一天的电话,电话内容他虽然没有听得太清,却隐约感觉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意,也第一次感受到蒋雪松在和风细雨的太极手法之下隐藏的致命的杀招。
第242章
天大的秘密
  之前,关允一直以为蒋雪松对黄梁三大宗姓联手把持大局无计可施,也对呼延傲博联合郑姓钳制他的市委书记的权威无可奈何,但在听到蒋雪松几乎打了整整一天电话之后,作为蒋雪松最信任的一人,不管他是不是刻意,也无意中听到了许多惊人之秘。
  身为秘书最大的优势就是比任何人都有更多机会接近领导隐藏最深的秘密!
  从蒋雪松通话中透露出来的只言片语,让关允震惊得无以复加。
  三年间,蒋雪松看似对黄梁无为而治,三年功过谁与评说?若让关允以前评说的话,无功无过。但在蒋雪松的通话之中透露而出的信息,让他彻底扭转了观念,才知道想要看透一个官场中人,任何远观都是雾里看花,只有真正走进他的生活和内心,才能洞悉他的为人和政治智慧。
  尤其是到了蒋雪松的层次,一个主政一方的厅级高官,一个有望前进一步迈入副省级高干行列的市委书记,如果没有深不可测的官场智慧,是不可能在如履薄冰的官场之中坐至高位。
  蒋雪松面对呼延傲博的示弱,面对三大宗姓联手把持局面的忍让,面对郑天则的张狂,等等等等,都是假象,事实上,他自始至终都在暗中悄悄布局,稳步推进,只为了最后一举破局,一战定乾坤!
  在大概了解了蒋雪松的隐忍手腕和政治智慧后,关允几乎汗流潸潸,才知道他以前还是低估了蒋雪松的政治智慧,只以为他骨子里文人气质太浓,是性情中人,此时才恍然而惊,对官场中人来对,对外的形象都是一种掩饰,或说是一种保护色,真正的内心总会隐藏至深,轻易不会被外人察觉。
  再联想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直是文人治国,文人能写出风花雪月的文章,也能成就经国之策略。
  关允大概理顺了一下蒋雪松的电话内容,从京城到省城,蒋雪松一共打出了三通电话。
  第一通电话打向了省城,和他通话之人是国家青年驻燕省记者站站长李丁山。
  李丁山是什么来历,关允并不清楚,之前他也听夏莱说过李丁山其人,毕竟夏莱调来燕省记者站,李丁山算是她的直接领导,按照国家级报社相对应的级别,李丁山是处级干部。
  在李丁山和蒋雪松的通话中,关允隐隐明白了什么,蒋雪松主动打电话给李丁山,向李丁山通报夏莱事件的最新进展,向李丁山暗示,可以适当以新闻手段向黄梁施压,好让他有势可借,最大限度地将进取学院事件扩大化。
  后面的电话内容,关允没听太清,却依稀听到一个惊人的事实,蒋雪松有意劝说李丁山弃文从政,眼下正有一个挂职县委书记的机会,他劝李丁山抓住机遇,不要错过,而且李丁山的最大优势在于他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木果法是同学。
  还是关系非常要好的同班同学。
  关系网……关允心中也渐渐清晰了几分,每一个市委书记的身后,都有庞大的关系网,否则全省一共十几个地市,厅级干部无数,能从无数人中脱颖而出,绝非常人。
  李丁山似乎对蒋雪松的劝告并未在意,就关允从听到的有限的对话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李丁山为人极为固执,似乎比蒋雪松还更有文人风骨,说话也比较直,不太像官场中人说话时的含蓄和留白。
  虽然和李丁山未曾见面,但通过蒋雪松和他半个多小时的通话,关允对李丁山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不知何故,他对李丁山十分好奇,不仅仅因为李丁山是夏莱的顶头上级,还因为李丁山和木果法的同学关系。
  对省委秘书长木果法,关允也所知不多,只知道木果法是燕市人,现年46岁的他已经担任了三年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43岁时,他就是副省级高干了,绝对是一等一的官场人才。本来在关允眼中,木果法距离他太过遥远,现在却因成了蒋雪松的秘书,由蒋雪松而得知李丁山的存在,又因李丁山而感觉和木果法的距离一下拉近了许多。
  当然,关允并不是设想怎样结识木果法,相信木果法再有实力,也比不上庞大的冷家和金家实力雄厚,但话又说回来,他却越来越觉得,京城第一金也好,冷家也好,都不如他身边最大的宝藏老容头。
  只是关允在思索关系网和分析局势时,却再次疏忽了老妈和小妹的身世,虽然他也隐约猜到老妈和小妹都来历不凡,或许也是大家之女,但毕竟离他太近,相处久了,在惯性思维中,老妈就是代课老师,小妹就是乖巧听话的妹妹,再无神秘之处。
  蒋雪松的第二通电话,通向了京城。
  一开始关允以为蒋雪松是和夏德长通话,隐隐约约中听到了蒋雪松提到了夏莱的名字,后来仔细一听又不是,蒋雪松只是在借夏莱说事。
  对方应该是副部级以上高官,蒋雪松的语气很恭敬,先是简要汇报了一下黄梁的现状,然后又如汇报心得一样向对方汇报他对黄梁的执政思路,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契机,推动大文化战略,等等,整体思路和关允手头的一篇《关于黄梁市经济发展战略观的若干看法》的文章大同小异,文章的作者署名赫然是王向东!
  怎么会是王向东?作为政府秘书长,撰写一篇关于黄梁市经济发展战略观的文章也在职责范围之内,不足为奇,奇怪的是,他的文章却在蒋雪松批示的重要文件之中,而且还留存备案,就很耐人寻味了。莫非说,呼延傲博的贴身大管家、市政府秘书长王向东,在经济发展观上,和呼延傲博的思路并不一致?
  市委秘书长是市委的大管家,同理,市政府秘书长是市政府的大管家,同是管家,政府秘书长的权限相对就小多了,只能指挥政府和政府下辖机构的事务,而市委秘书长不但可以指挥市委所有事务,也可以指挥政府和政府下辖机构的事务,但权限问题不是关键,关键问题是,市委秘书长必须和市委书记一心,而政府秘书长要和市长一心。
  王向东是否和呼延傲博一心,关允不知道,但他的文章摆在蒋雪松的办公室,就有了意味深长的意义,不由关允不浮想联翩。
  蒋雪松和京城的通话,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比和李丁山的通话时间还长,京城的高官能有耐心听取蒋雪松这么长时间的心得汇报——只有关系特别近的上下级才能说是心得汇报,一般都是公事公办的工作汇报——可见,京城的高官和蒋雪松关系非同一般,究竟是谁,级别有多高,是不是蒋雪松的最大后台,还有待考证。
  如果说蒋雪松和李丁山、京城高官的通话,只是让关允初步接触到蒋雪松身后关系网的冰山一角的话,那么他的第三通电话,就让关允第一次对蒋雪松的为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三通电话,蒋雪松打给了省纪委。
  接电话的人,居然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赵迒。
  和赵迒的通话,蒋雪松打的时间最长,声音也最小。如果说前两通电话他都没有刻意压低声音的话,那么第三通电话,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声音低了不少,让关允几乎听不到通话内容,再加上关允身为秘书也清楚不能刻意去偷听领导电话,他也就没有特别留意电话内容。
  但不管是不是特别留意,却还是有几句话飘进了耳朵之中,也不能怪关允的听力超群,从小在农村长大,他身体健康,眼力和耳力都好得很——就听到了几句机密。
  一听之下,关允差点震惊当场,机密,绝对是天大的机密,恐怕是整个市委之中,除了蒋雪松之外,他是唯一一个知道此事的人!
  先前关允已经从张哲诚和夏德长口中得知,省公安厅正在暗中调查郑天则,但郑天则在黄梁虽然行事嚣张,对上却一直谨慎行事,让人抓不住漏洞,其实关允也一直在想,既然省公安厅都一直在暗中调查郑天则,蒋雪松身为市委一把手,应该知情,但似乎蒋雪松对此事没有丝毫公开或私下的表示,就让关允大为不解了。
  但在听到蒋雪松的电话后,关允终于震惊甚至是惊恐了,在蒋雪松表面上的退让和和风细雨的背后,他实际上一直在背后紧锣密鼓地为郑天则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现在,在郑天则的五虎将接连折损之际,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
  如果仅仅是为郑天则布网的话,关允也不至于敬佩蒋雪松隐忍的手段是多么的高明,关键是,他从隐隐透露的电话内容中得知了一条足以颠覆他对蒋雪松所有认识的惊人消息——三年来,蒋雪松无时无刻不在为呼延傲博挖坑,时至今日,大坑已经准备就绪,就等呼延傲博最后一跃了。
  一般而言,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和,也不会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程度,都以为蒋雪松性格太软,却谁也没有想到,蒋雪松三年的隐忍,只为了最后一招制敌,要将呼延傲博挑落马下!
第243章
各有心思
  整整一天时间,蒋雪松在打电话,关允在学习相关资料,熟悉黄梁情况,并且挡住了许多来向书记汇报工作的大小官员,同时,他也接待了几批专程来和他套近乎送好处的中层干部。
  汇报工作的官员,全部挡驾。套近乎和送好处的中层干部,关允并非全部来者不拒,小恩小惠就收下,大礼就免了,既不能显得太过清高,拒人于千里之外,又不能过于没有原则,送什么要什么。如果全部不收,是另类,很难融入圈子之内,如果全部收下,是过度贪婪,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拉下水。
  推一部分收一部分,是和光同尘,让人觉得既可以拉拢,又有深度。
  一天时间,关允收了不下三部手机、数张银行卡,手机的价格,他大概清楚,银行卡里有多少钱,他不敢肯定,但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也大概猜出钱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正好手头缺钱,小小的礼尚往来,他也就客气一番,很娴熟地就笑纳了。
  就让送礼的人觉得关秘书为人还不错,不是不近人情的冷冰冰,也不是贪得无厌的势利眼,很有人情味,值得一交。
  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不是关允上班第一天的最大收获,他的最大收获还是拨云见日,推翻了以前对蒋雪松的全部认识。
  如果说以前关允认为蒋雪松或许只会到副省级为止,现在他却坚定地认为,或许有朝一日,蒋雪松会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人物。
  眼见到了下班时间,一天过去了,郑天则去处理郑寒之死没有了下文,封况之死也被封锁了消息,没有什么进展,局势,暂时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
  关允就收拾好东西等蒋雪松下班,已经打完了电话的蒋雪松似乎在沉思,半晌没有动静,忽然,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
  敲门的声音很轻,沉稳有力,节奏缓慢,一听就知道是大权在握自信十足的人物,开门一看,果然,门口站着崔同。
  崔同推门进来:“关秘书,蒋书记在?”
  若是别人,关允会挡上一挡,先去通报一声或是直接回绝,但崔同则不同了,而且他一瞬间就猜到了崔同要向蒋书记汇报什么工作,就说:“在呢,崔书记进来吧。”
  崔同微一点头,进来后径直推开了门:“蒋书记,专案组今天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之后,听取了陈思清、崔向两位同志关于之前调查取证问题的工作汇报,初步认定,之前调查组的调查工作,真实有效……”
  崔同向蒋雪松汇报工作时,并没有关门,声音就清晰地传到了外面,关允明白,崔同是有意让他知道专案组成立之后的工作进展。
  专案组成立后,仅仅一天,就重拳出击,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进取学院内部有人证实,郑令东当时下了死命令,声称抓住夏莱之后,直接推到楼下,就当成失足摔下处理,并且要求所有人严守秘密,谁敢透露,杀谁全家。
  也不知道崔同怎么就突破了郑令东对进取学院的封锁,居然有内部人士提供了关键证据,如此一来,郑令东还有什么话说?相信让郑令东口服心服认罪只是时间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