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13

  “有机会一定去。”关允清楚叶林对他爱护的背后,是温琳的缘故,却不知道的是,叶林对他的事情特别热衷的背后,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
  刚放下叶林电话,夏德长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说来自从在燕市分开之后,关允和夏德长之间的联系还真不多,有限的几次通话,也只是寥寥数语,只提了一提夏莱的近况,并不涉及政治上的话题,仿佛当时在燕市的握手和承诺,只是过眼烟云,转眼就忘。
  关允也清楚,也许是夏德长看了出来,他和他之间终究政治理念不和,难以携手共进,不可能成为政治上的盟友,当时虽然都有握手的想法,只是基于夏莱伤重不治的前提,在夏莱伤好之后,握手的意愿就淡了许多。
  是否和夏德长在政治上握手,关允并不十分在意,只是让他不解的是,似乎夏德长忘了夏莱被害的事情一样,始终没有插手黄梁局势,莫非是坐等最后的结果出台?不应该呀,以夏德长睚眦必报的性格,不应该袖手旁观,他应该明里暗里介入黄梁的局势并且大力推动郑天则的倒台才对。
  最让关允无奈的是,燕市一别,他别再说再见夏莱一面,就是和夏莱一次通话也没有,就让他难免心伤,夏莱真有这么绝情?
  “夏部长好。”关允客气地问了好,不知何故,他感觉和夏德长之间的距离,又如以前一样遥远了,“有什么指示精神?”
  “关允……”夏德长的声音透露出三分疲惫七分无奈,“夏莱要出国了。”
  “她出国?”关允一下愣住了,大学时,夏莱信誓旦旦地说她不会出国,她的事业和爱情都在国内,而且她最讨厌学业有成却不为祖国效劳的学子,怎么一转眼,不但曾经的爱情誓言烟消云散,就连她自己的原则也不再坚持,一时间他心中感慨万千,声音就微有颤抖,“去哪里?”
  “美国。”夏德长叹息一声,“我劝不住她,她不和我说话,关允,我对不起你和夏莱。”
  夏德长的声音或许还真有几分悔意,只不过他的悲伤打不动关允,关允一颗心越沉越深,从他认识夏莱以来,夏莱对他还从来没有这么决绝过,此去美国,千山万水,夏莱的用意他岂能不知?就是要和他恩断义绝!
  一入美国深似海,从此关郎是路人。
  “什么时候走?”关允抱了最后一线希望,在夏莱出国之前,他要见她一面。
  “过完年后。”夏德长似乎迟疑了一下,艰难地开口了,“她本来想现在就走,她妈被气病了,她暂时走不了,就推到了年后。过年时,我希望你能来一趟京城,和她见上一面。”
  “好,我一定去。”关允一口答应,他能猜到夏德长的心意,是想让他劝夏莱一劝,只是不知道他的话还能不能在夏莱心中激起波澜。
  “谢谢你了,关允。”夏德长真诚地说道,“希望你能劝夏莱回头,她一个人去国外,人生地不熟,怎么是好?她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父母……”
  “我会尽力的。”关允一时感慨,夏德长对夏莱的父爱,绝对超越一般的父爱,也正是他太爱夏莱了,他才会对他不遗余力的打压,但现在,夏莱偏偏要远走高飞,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有时间去燕市的话,你去找一下青年报驻燕省记者站站长李丁山。”夏德长又说,“李丁山虽然人不在官场,但他和木果法是同学,两人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关系十分隐蔽,一般人不知道。李丁山为人非常自傲,凡事不求木果法,但木果法对他非常照顾……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早在蒋雪松的电话中,关允就知道了李丁山这条线,虽然他并未将李丁山的线当成多么重大的事情,也是记在了心上,主要是在他看来,木果法身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在省委名声不显分量不重,虽然年轻,却看不出多有前景。
  关允明白夏德长的意思是让他和李丁山结交,从而进入木果法的视线,他虽然对木果法并不十分在意,却也不好拂了夏德长好意,就随口答应了一句。
  夏德长却听了出来关允敷衍的口气,他咳嗽一声:“木果法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你要多留意他。”
  既然夏德长郑重其事地提了出来,关允就正式地回应了一句:“我记下了。”
  “你一到黄梁,黄梁就风云激荡,关允,你确实是一个天生的官场人才,我以前错看你了。”夏德长并不是要向关允道歉,而是以此为由引出黄梁的局势,“听说你和齐昂洋关系还不错?”
  齐昂洋来黄梁,没几个人知道,不过夏德长身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知道齐昂洋的动向也不足为奇,关允微微一笑,他和齐昂洋为友,身份立刻水涨船高,由此可见齐昂洋的分量,更可见齐全之威。
  “我和昂洋一见如故。”关允只点了一点,他敢说,不管齐昂洋以前二十多年的人生结交了多少朋友,从现在起,他是齐昂洋最看重的一人,而且他还可以肯定,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和他一样成为齐昂洋的生死之交。
  “好,好事,替我向昂洋问好。”夏德长的声音忽然兴奋了几分,只说了一句话就随后挂断了电话,“你注意安全,不过相信黄梁的事情,快有一个眉目了。”
  夏德长说得好像多胸有成竹一样,难道他一直在暗中插手黄梁局势?这么想着,有人来了,关允忙起身迎接:“呼延市长,请进。”
  不错,正是呼延傲博亲临。
  “关秘书,蒋书记在吧?”呼延傲博笑容满面,“我来向蒋书记汇报工作。”
  “在。”呼延傲博前来,关允不能阻拦,直接领他进去,轻轻敲门,“蒋书记,呼延市长来了。”
  蒋雪松微一点头:“傲博同志来得正好,关于省委联合调查组的事情,我正要向你说一声。”
  关允心头一紧,如果不出他的预料的话,一二把手之间最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就要拉开序幕了。
第257章
最后的警告
  关允并不知道联合调查组的事情,当然,不止他不知道,到目前为止,联合调查组的事情,整个黄梁市委,只有蒋雪松和呼延傲博知道。
  蒋雪松是明知,呼延傲博是暗知。
  尽管不知道联合调查组是怎么一回事儿,但从蒋雪松严肃的表情和郑重其事的作派来看,以及调查组被冠以省委的名义,关允就知道,事情怕是闹大了。不但闹大了,而且上升到了明刀的阶段。
  官场上的斗争,一直是以暗枪为主,但一旦上升到明刀阶段,就是不死不休了。一直以来,关允不认为蒋雪松会和呼延傲博争一个你死我活,到了厅级,如果不是动了根本利益,谁也不会置对方于死地。
  但现在,从蒋雪松提到联合调查组时一脸凝重表情让关允心中莫名大跳,三年的隐忍和低调,蒋雪松终于要扬眉剑出鞘了。
  关允泡了茶,端了过去,放在了呼延傲博的面前。呼延傲博脸色平静,却还客气地冲关允微一点头,手指轻轻敲击茶杯,以示对关允倒茶的谢意。至少表面上的礼节,呼延傲博滴水不漏,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放下茶水,关允出去,正想关上门,蒋雪松却说了一句:“开着门吧,通风。”
  通风的言外之意就是报信,关允心中明白,蒋雪松是有意打开房门说亮话,是想让他听到谈话内容。
  “省纪委、省公安厅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在半个月前进驻了黄梁,调查冷岳同志的经济问题,经查,冷岳同志作风过硬,经得起组织考验。”蒋雪松开门见山地说到了联合调查组的事情,“本来调查组下来的时候,征求我的意见,要不要经过市委,我考虑到冷岳同志身份的特殊性,就提出还是不要惊动太多人,所以,也就没有事先告知你。”
  事后告知,不管话说得多委婉,也只是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价值,呼延傲博平静地说道:“我理解组织上的安排。”
  “调查组要撤出黄梁了,下午你和我一起,和调查组见个面,也算是为调查组送行。”蒋雪松又说,他的目光从门口跳到窗户,就是不落在呼延傲博的脸上,“再叫上崔同,就我们三个人,也算代表市委了。”
  呼延傲博脸色依然平静:“好,就按蒋书记的指示办。”
  蒋雪松和呼延傲博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十分清晰地传到了关允耳中,关允也看不到二人的表情,只能听到黄梁一号二号之间关于调查组的对话。从二人平静淡然的对话之中,听不出任何的刀光剑影,就如平常时书记吩咐市长去做一件事情一样,蒋雪松的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定,而呼延傲博的语气是毫不犹豫的服从。
  只从一问一答中,谁也不知道黄梁市委的一号和二号之间,正在进行怎样的最后摊牌!
  关允却听了出来!
  尽管关允并没有事先得知省委联合调查组的事情,也尽管他十分震惊联合调查组前来黄梁竟然是调查冷岳的问题,但所有的震惊并不防碍他对联合调查组问题极有洞察力的分析,而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之间看似平常的一问一答,其实是蒋雪松正在举起大手,每一句话都相当于一句耳光,都响亮而干脆地打在呼延傲博的脸上。
  先不去管联合调查组为什么以调查冷岳的名义进驻黄梁,单说调查组结束调查之后,才由蒋雪松向呼延傲博透露,就足以说明蒋雪松在省委的渠道比呼延傲博更宽广,也说明省委对蒋雪松的支持力度更大,只此一事就让关允断定,不管蒋雪松和呼延傲博在省委的后台分别是谁,谁的后台更强硬,在政治手腕的娴熟运用上,在充分利用上层力量对黄梁局势的干扰上,蒋雪松的手腕更高一筹!
  而且蒋雪松事先不让呼延傲博知道,事后又让呼延傲博出面送行,明显就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呼延傲博郑重宣告,黄梁的大局,还是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呼延傲博虽然是二号,虽然强势而霸道,但真要事情上升到一定层次,他还是真正的掌舵者!
  可以说,就联合调查组事情的一次过招,蒋雪松不但完胜,而且还胜得漂亮,打得呼延傲博找不到东西南北不说,还在事后又被打了一闷棍,相信呼延傲博一定无比郁闷。
  最主要的是,蒋雪松此举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击呼延傲博,还有明白无误地警告呼延傲博之意,就是要呼延傲博看清形势,在接下来的大事上,要抓住最后的机会。
  关允完全洞悉了蒋雪松的心理,借联合调查组之事,是为对呼延傲博最后的警告!
  不过,从呼延傲博顺从的态度上,并不能就此断定呼延傲博被蒋雪松压服了,口头上的话做不得数,只有落到实事上,才是关键。
  关允怦然心惊,谁说蒋雪松软弱忍让,他虽然不是咄咄逼人的气势,但也有仗势欺人的威势,虽然看不清二人对峙时的情形,但关允却是暗暗为蒋雪松叫好,他甚至可以想像蒋雪松目光淡淡却无比坚定的表情,在蒋雪松的威压下,呼延傲博又会是怎么样的退让?
  呼延傲博的表情十分平静,平静到让蒋雪松揣摩不透他的真实所想,不过和呼延傲博打了三年交道,蒋雪松心中一沉,他很清楚,他对呼延傲博的最后警告,可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不过也在蒋雪松的预料之中,他心中只是闪过片刻的失望,又继续抛出了第二个杀招。
  “傲博,中央党校有一个进修的名额,本来我想让冷岳去,但出了联合调查组的意外,虽然最终调查结果是没有问题,不过正好耽误了报名,我就报了于天凯上去。”蒋雪松说话的时候,目光直视呼延傲博的双眼,如果说刚才联合调查组问题的抛出,等于是含蓄一剑,那么借上党校之际将呼延傲博的坚定追随者于天凯搬开,就是当面一刀了。
  呼延傲博并不躲闪蒋雪松的目光,他微微一怔,联合调查组的事情对他来说不算太突然,他虽然后知后觉,但总算在蒋雪松亲口告诉他之前已经知道了,不算太丢人,而于天凯的事情,却是被蒋雪松又在背后捅了一刀,不由他心头火起。
  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脸,呼延傲博何曾在蒋雪松面前这样屈辱过,终于忍不住了:“蒋书记,天凯去中央党校不太合适吧?他才进常委班子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熟悉工作呢,再说,经济开发区的下一步规划,需要他主持工作。”
  蒋雪松要的就是不让于天凯插手经济开发区的工作,去党校学习,有时是好事,是为了下一步的提拔,有时却只是因为碍事被搬开,换言之,就是先一边儿凉快半天去,见呼延傲博终于乱了方寸,他心中暗暗一笑,说道:“我觉得就于天凯比较合适。”
  “伟宪同志也不错,他更需要一次去党校学习的机会。”呼延傲博当仁不让提名了曾伟宪,作为和蒋雪松关系密切的常务副市长,曾伟宪是他的眼中钉,尽管曾伟宪能力实在有限,在政府班子威望不高,不堪大用,但谁也不想眼前有一个人碍手碍脚。
  如果呼延傲博提名别人还好,他却直接提名曾伟宪,就有和蒋雪松直接对着干的意思了,就让蒋雪松彻底明白,在经济开发区的最后决战上,不管是联合调查组的震慑,还是搬开于天凯的敲打,都不足以让呼延傲博警醒并且让步!
  好,既然如此,就一决胜负吧,蒋雪松一改从前凡事商量三分的语气,而是坚定并不容置疑地说道:“就这么定了,就于天凯了,名单我已经报到省委组织部了。”
  黄梁市委一号和二号之间私下的一次谈判,以失败而告终,由此也正式拉开了蒋雪松和呼延傲博决战的序幕!
  呼延傲博离开书记办公室的时候,脸色铁青,关允送他的时候,他倒是涵养十足地不忘冲关允点头,只不过一转身,他的目光阴冷如窗外的阴暗角落的积雪,透露出不寒而栗的寒冷。
  关允就知道,黄梁的局势,即将大开了。
  下午,陪同蒋雪松视察了经济开发区的一处工地,到了快下班的时候,关允接到了齐昂洋的电话。
  “我先回省城了,墨虞心情不好,我回去劝劝她,顺便汇报一下黄梁的事情。黄梁的局势要开了,投资的问题暂时等到最合适的时候再提出来,有事给我电话。”齐昂洋哈哈一笑,“就不用你送行了,我现在已经上高速了。”
  好吧,齐昂洋说走就走,符合他的个性,关允也没强求。下班后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就早早回去了,准备睡下的时候,手机响了。
  如果说蒋雪松白天和呼延傲博的正面较量预示着黄梁局势即将大开,那么晚上的一个电话,就是黄梁局势已经大开的标志。
  打来电话的,是一个让关允一直担心是死是活的关键人物。
第258章
关键人物
  电话铃声在清冷的夜晚,格外响亮。
  关允刚刚躺下,连续两天没有睡好,他准备好好睡上一觉,养足精神好迎接明天,脑袋刚一挨枕头,手机铃声就突兀地尖叫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