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教师(2部)(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426

  
  第469章
左手写字
  
  “哈哈,希望夫人的乳房没宫雪琳那么下垂……”
  笑得几声,校长感觉自己的笑声实在够猥琐,有辱斯文形象,连忙硬生生止住,若无其事喝了口茶,正色道:“我对史密斯夫人,是柏拉图式的爱恋,纯洁得好比一张未经过书写的白纸,只要在身边静静地看着她过得幸福,我也就幸福了。”
  “装逼装到您这程度,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再也没有爆发的可能性。我还是找个机会探探夫人的口风,毕竟一个人的思乡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抑制的。如果没什么事,那就先告辞了。”
  校长止住他:“等等,还有一件事没说,你先不要太惊讶。是这样的,上级领导要检验我们学校这个学期的教学成果,教师素质、学生成绩、教学水平、硬件设施、文化理念等等都是他们检查的项目,还要求旁听教师讲课,其他科目都有人选,语文科,我特别推荐了你。”
  老廖吓得虎躯一震,差点没把身上的虱子震死,“校、校长,你要玩死我吗?还想不想和史密斯夫人共度温馨甜蜜的春节?”
  “我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你的学生得票最高,说明跟学生的关系最好。我最害怕那些课讲得好但是学生不肯配合的老师,再怎么精妙也没用,领导们旁听时突然跳出个学生出来捣蛋,什么印象分都会被扣得一干二净。你终究还是最佳人选,连死亡班级的调皮鬼也不放在眼下,关键是获得领导赏识了,下个学期提工资,我可以帮我提一级。”
  “姜锋老师讲课也很好的,没必要选我吧。”
  “你的名字已经报上去了。”
  廖学兵无可奈何,只好认命,问:“私立高中,为什么会有上级领导来检查?”
  “所有学校,无论公立私立,都必须接受教育部管理。我看你还是赶紧回去准备一下吧,时间就定在你们班第三节的语文课,来的人都很有分量,著名文评家郭永生、中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谷学实、当代著名教育家罗敏、教育局教研主任欧建阳、长篇小说《青春祭奠》的作者阿浮、《中学时代月刊》杂志主编狄子车,哪一个都是鼎鼎有名的角色,招惹不起。”
  廖学兵目瞪口呆,好久才挤出一句话:“你不想让我干了就早点说,犯不着这么折磨我。”
  校长万料不到他对讲课没什么自信,忙说:“我也是急切中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小廖,你在学生中人缘够好,只要他们不出什么漏子,课堂上照着课文念都可以的。”
  老廖暗想自己连粉笔都拿不起来,还有那么多专家等着旁听,岂不是死路一条?不过既然校长都把名字报了上去,若还想继续在学校里混,只能硬着头皮上。
  “好吧,反正就一节课不会死人,出了差错,也别怪我。”廖学兵老光棍一条,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怕,何况区区的评价家、教授、教育家?
  ……
  请假好几天都躺在病床上,讲义没做,毫无准备,到第三节课就这么夹着本书晃悠晃悠往教室去了。外语老师屈文经过他身边说:“廖老师,恭喜恭喜。”
  “我何喜之有?”
  “连教育局教研室欧主任、中海大学的教授都亲自去听你的课,还不是喜?只要课说得好了,给他们金口一赞,端的是前程似锦,将来飞黄腾达不在话下。”屈文一副想当然耳的样子。
  “那万一说错了,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不如你代替我上一节课吧,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照着课文自己朗诵一遍,再让学生朗诵一遍,然后叫他们学习谈论其中的精髓,就可以下课了。有兴趣吗?如果专家们满意,董事会也会对你另眼相看呢。”
  屈文连连摆手:“隔行如隔山,送死不是这样送的,我还有课,先走了。”
  老廖推开教室门口,扫了一眼,苏飞虹等人都在,坐得端端正正,不苟言笑。叶玉虎和崔政也回来了,无聊的旷了几天课跟老廖斗气,没想到老师也没来上课,白白浪费表情。
  几位传说中的专家就坐在教室后面,有专门的座椅,由董事会宫雪琳部长陪同,手里拿着课任老师的资料、当前所讲的课本以及笔记本。
  人人表情严肃,如同平板的扑克牌,或是翘着二郎腿故做悠闲,或是手里拿着钢笔表示专注认真,更多的人眼神冰冷,嘴唇紧抿,只剩两个鼻孔出气进气,以此显示自己在专业上的权威性。
  有了灭绝师太的监视,一向喜欢在课堂上化妆打扮的欧阳丽芳,热爱脱鞋抠脚趾的四眼,沉迷于对着镜子数青春痘的林小肯,都表现得中轨中矩,收敛自身脾性,没让校方太难堪。
  老廖就和平时去野外聚餐一样轻松自在,将课本丢到讲台上,看见后面专家中的中海大学教授眼熟得很,暗自嘀咕:“这不是以前东亚大学明清小说研究课导师谷学实吗?他怎么调去海大了?”其余的评论家、青春小说作者、杂志主编则一个都不认识,他也不屑一顾。
  苏飞虹看着老师,眼中全是崇拜和感激,知道这节课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非常重要,心想着该怎么配合他才好,最好是不要让语文课的天才学生张乐馨自作主张,又来个人表演。借着课桌掩饰动作,给张乐馨发了一条短消息:“能帮个小忙吗?等下老师如果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你千万不要举手。”这已是十分客气的措词了,小蓝落发出去的短消息带着强烈的威胁:“别怪我没警告你,等下别逞能,不然放学后有你好看的。”
  张乐馨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玉虎高兴坏了:“嘿嘿,死廖老师,想不到你也有今天,等着出丑吧。”
  廖学兵向曾经的老师谷学实点头致意,谷学实早已认出当年的学生,微笑着颔首回应,没想到学生也当老师了,还得到该校校长的重点提名,也算是一种微妙的成就感。他对廖学兵印象颇深,哪个年代都不缺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廖学兵在学校的时候确实很顽劣,勒索敲诈殴打同学,但他的学习成绩却是最好的,还很尊敬老师,人也特别勤奋用功,对古文常有独到见解,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只要是廖学兵选修的课业,该课老师从不担心课堂纪律,因为廖同学不会容许别的同学打断他听课。
  谷学实带的那一届学生,后进分子多不胜数,刚开始上课时讲话看小说谈恋爱的遍地皆知,讲课途中还有人进进出出,好像自己家里一样,他无法阻止,只能干瞪着眼睛。没几天就有一个家伙和谷老师顶上了,大声辱骂,横生事端,直把他气得浑身发抖。课后那个学生被老廖从六楼踢着滚下一楼,并撂下一句话:“以后有谁在课上和老师过不去的,就是和我过不去。”谷学实不赞同廖学兵的暴力行径,却也对他有几分感激。
  “今天讲的是《离骚》。”老廖用左手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字迹毫无构架,歪扭难看,最后的一点还拖得老长,几位专家都直皱眉头。郭永生低声对身边的主编狄子车说:“怎么写个字连小学生都不如,这就是刘校长特别推荐的高级讲师吗?”
  声音不大不小,让宫雪琳听到,灭绝师太不禁满面黑气,暗忖:“廖学兵一定是故意落学校的面子。不是还有右手吗,怎么用左手写字?脸上居然贴着OK绷,破坏形象,太不成话了。”
  “我先说一下作者生平,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吧。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人。他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廖学兵和悦低沉的男低音在教室里响起,苏飞虹拿不准是否该鼓掌叫好,见慕容蓝落已经在埋头做苦写笔记状,心想这个主意倒好,既不张扬,又能显得老师讲课生动,后面的专家一定很满意了。
  郭永生又说:“对着官方出版的教案照着念,真有他的,郁金香高中教学太没创意,看来我今天还是来错了,本以为能遇得着几个人才的。”
  狄子车连连称是:“以前还有很多郁金香高中的学生向我们杂志社投稿,去年是一个都没有,原来好苗子都被平庸的老师扼杀了。”
  听了这话,宫雪琳想掐着廖学兵的脖子把他扔出教室。
  
  第470章
垃圾老师
  
  讲解古文向来是老廖的拿手好戏,不过人的记忆力终究有限,他事先也没准备,只能和事先预计的一样,先朗诵课文:“大家注意了,《离骚》辞藻华丽,韵律工整,就好像音乐一般,必须要带着很深的感情才能读出其中之美。我来给大家念上一念,呃……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嗯……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念得是既不抑扬,也不顿挫,声调平板生硬,间或还带有“呃”、“哦”之类的语气词,破坏整体美感,怪异难听。做为文学专家,朗诵应该是一项基本功,其中包含汉语言的四声语气转折,又必须吐字清楚,使诗文连贯具体而见情意,这才叫朗诵。参照这个标准,廖老师刚才读的就和念咒语差不多。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从三岁看到老,一节课照样能从前面几分钟的表现得出最终结论,郭永生见那老师不过三流水准而已,已有拂袖抽身的念头,看在宫雪琳的面子才没有作色,饶是如此,仍暗悔一个钟头的宝贵时间被平白浪费,对老廖的印象降至最低点。
  廖学兵仍然我行我素,花了将近十分钟去念一大段洋洋洒洒的《离骚》,甚至陶醉其中,摇头晃脑,一手拿书,一手稍稍背于后面,在讲台上踱来踱去,脸上眉飞色舞,洋洋得意,念到高兴处,还要顿上一顿,看台下人的反应才继续往下朗诵,若是换件长袍,活脱脱一个私塾里的教书先生。
  二年二班学生深感丢人,特别是慕容蓝落,禁不住脸蛋发烧,用课本遮住面孔不想去看。陈有年小声说:“真的,我不认识这人,哪来的?从来没见过啊。”叶玉虎则在故意捂嘴偷笑,制造喜剧效应。苏飞虹浑然不知所措,以为老师神经错乱。
  宫雪琳手里的钢笔划破了笔记本的好几层纸,校长为什么安排专家检验团来旁听垃圾老师的课程?这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将导致郁金香名声严重受损。他们到社会上一宣扬,明年还想招到更多的学生?做梦去吧!
  郭永生等人面面相觑,郁金香高中教学水准低劣到这个地步,太不可思议了。第一,朗诵占用大量课堂时间,第二,读得非常难听,甚至抵消了不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第三,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第四,长得不像老师,倒像个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若细细分析,缺点太多了,他们几天下来检查过几十所学校,还真没遇到过如此极品的教师。
  吴春杏举手打断廖学兵旁若无人的卖弄,发言道:“老师,您的拉链忘记拉上去了。”
  老廖一惊,以突破光的速度缩回讲台内,低头一看,什么嘛!拉得好好的,居然被整了!一时间脸色由白变红,尴尬无比,咳嗽一声,说道:“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离骚》的主要意思。”
  同学们再也忍耐不住,哄堂大笑,教室里荡漾着快活的空气。
  后面一排的专家则纷纷摇头叹息,心想这节课再也没有听下去的必要了。
  老廖还嫌丢人不够,点了张乐馨的名字说:“你来解答一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几个倾向他的学生心中都道:“这回怕是完了,他自己读得那么差劲,偏偏还叫学习最好的张乐馨回答问题,万一对方说得比他还好,岂不是自取其辱?”
  张乐馨不理慕容蓝落使过来的眼色,微笑道:“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这是我内心的追求与喜爱,无论让我死多少次,都不会后悔。”
  廖学兵满意地点头,刚想让她坐下,张乐馨却索性将整段话都一并解释了:“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
  声音清晰悦耳,没半分滞涩,以一个小女孩家略带稚嫩的嗓音来解说这段充满辛酸激情的文字,令人耳目一新,另有一番奇妙感受。
  郭永生眼睛一亮,说:“这女生好是好了,但总感觉还缺些什么。”
  狄子车说:“那些文辞解释仍只是资料上可以找得到的内容,如果她能有独立见解,会更精彩。”
  仿佛是应和他们的对答,张乐馨继续说:“《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狄子车点头表示赞同,但还是带着点遗憾说:“老调重弹,不过从十六岁的高中生口中说出这种话,还是可以的。”
  “离骚问世几千年,后世专门的评述论著不知凡几,该说的都让人给说尽了,至于一个小姑娘,就不必苛求,要是你,还指不定能说得出来。我倒有个疑问,那么垃圾的老师为什么教得出那么优秀的学生?难道真是天赋的原因,与教育无关?”
  宫雪琳无比难堪,想一砖头拍死老廖,低声道:“那位女生是前段时间才从别的学校转学过来的。”
  “哦……”大家都恍然大悟。
  后面廖学兵讲的是诗句中描述的主人公形象、语言的特色、思想内容表达的情感,基本上照本宣科,让人听得直打瞌睡,这时他倒是讲得飞快,一会儿就讲完了,离下课足足还有二十分钟。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没问题的话就自己低声背诵一下课文,体会其中意境。”
  郭永生终于忍无可忍,站起来大声说:“我有疑问!”
  全班为之一惊,郭永生在全国来说都是很著名的一个人,出版好几部评论集子,以言辞激烈,词锋辛辣而著称,抨击当前社会的文学流行怪现象,批评文化圈人才凋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他既然主动开口指责,看来廖学兵铁定名声扫地。
  宫雪琳又喜又忧,喜的是廖学兵终于要滚蛋了,忧的是凭他那张嘴,郭永生还真不一定能说得过。
  老廖无视《教师自我修养》里的准则,摸出香烟点上,喷出一口浓烟,看着他意味深长地笑道:“郭先生有何指教?”
  “郁金香高中的教育水平已经低劣到如此地步,当真令人失望,枉你还是校长先生特意推荐的人才,简直浪费我的时间。”郭永生不留半点情面,当着众多学生直斥其非,不打算给他任何台阶下。
  “嗯?那你说说哪里令你失望?”
  “这还用说吗?授课毫无新意,先是冗长的朗诵时间,无端折磨耳朵,后面又不懂调整讲课节奏,该快的慢,该慢的快,离下课还有二十分钟,你居然已经讲完了,学生学得下吗?听得懂吗?”
  廖学兵敲敲桌子:“请别激动,现在是讲究效率的时代,当然要说得快点了。我朗诵课文,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这有什么不对,再说,一篇几千年的老文章,需要什么新意来讲解?只要读得懂,体会其中意思,完全足够,难道还让他们以此来写一篇评论,抒发感情?语文的最终意义不是人人都以钻文解字为乐,只要大家都能灵活运用文字,清晰表达交流,其他的都不是太必要,你以为搞科技研究吗?你以为还是八股文那个年月,孔圣人的一句话都要挖空心思去想里面到底隐藏几个含义?”
  郭永生刚要反驳,老廖又接口道:“我也读过你的几篇所谓的文章,完全欺名盗世,无的放矢,大放厥词,前言不搭后语,文理不通,居然还枉称什么文学评论家,堂而皇之坐在我的课堂上听课,简直是对我这个特级教师的一种侮辱。”
  郭永生当真气得七窍生烟,想拂袖而去,又怕担上遭人责斥后“狼狈鼠窜”的笑话,怒道:“放屁!你除了照着本子念课文,懂什么文学?说,读的是我哪篇文章?我倒要和你辩上一辩。”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一堂本来可以圆满结束的旁听课变成了辩论大会,宫雪琳又羞又恼,其他几个专家倒是一副看戏的姿态,都在小声议论。唯恐天下不乱的学生又开始悄悄下盘口招赌。叶玉虎详加分析道:“廖老师指鹿为马的神功天下无人能及,郭永生则是有思想深度的评论家,句句指中要害,被他评过的文章不是升上天堂就是落下地狱,看来两人的胜算只在五五之数,就开个一赔一的盘口好了。”
  烟头一明一暗,雾气缭绕在教室上空。廖学兵可不是任人想捏就捏的软柿子,你既然指摘我课上得不好,我也能让你颜面扫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