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倾天下(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73

  他现出一脸黯然之色,“帝为奸臣所蔽,不信王爷昭昭之心,竟举火焚宫……驾崩了……”
  “哦?”我讶然道:“怎会如此!”
  他低首道:“我等进宫,便见宫中烟起,王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后来见着焦尸数具,王爷极为伤心,痛哭相抚,言道可惜先帝枉负王爷忠挚之心,不意不谅而遽至此……”
  我看着他闪烁神情,在心中冷笑,面上却做出黯然神色,道:“可惜先帝了……何至于此!”
  言罢上马,一路赶向京城。
  京城城门,查问得较昨日更为严格,守门士兵看见梁明,忙躬身让到一边。
  梁明脸色凝重,道:“着紧些。”众人诺诺应是,我故作不知,偏头问他:“怎么了?”
  他忙答:“回禀郡主,末将也不知,是姚先生传下的命令。”
  我诧然道:“姚先生?”
  梁明道:“是道衍大师,他还俗了,俗家姓姚,名广孝。”
  “还俗?”我没有笑意的笑笑,“也当还俗了……父王在哪里?宫中?”
  他应是,又偷眼去觑沐昕,我知道自当年他被沐昕掠去过,又被我派人威吓后,他见了沐昕和我,总是很不自在,看他一副有话不敢说的样子,我笑谓沐昕道:“我去去就来。”
  他点头,道:“我在京城沐家别府等你,你还记得我告诉过你在哪里吧?”
  我点点头,他又望望远处皇宫的飞檐,目光一掠又收,淡淡道:“沐府的厨子做得一手好素食,你要记得回来品尝,可别和王爷谈得高兴,让我饿着肚子空等。”
  我明白他言中提醒之意,微微一笑,道:“申时之前,自然要回来填五脏庙。你且等着我。”
  ※※※
  当我在华盖殿再见到阔别一年的父亲时,立于殿门,竟有刹那惊怔。
  大殿幽深荫凉,高远深邃,莲瓣中拱云龙,龙口悬垂吊灯的五彩藻井下,一人端坐于华盖殿四面不靠的宝座正中,微低着头,正细细抚摸精雕细刻的鎏金扶手,一线微光自藻井射入,正照上他侧鬓,一点细白的光色跳跃,华发初生。
  那般广袤深远的殿堂,那个高坐宝座之上的人,这一刻,看来,无比遥远,无比孤独,然而他嘴角一抹笑意,喜悦而苍凉。
  去岁我自燕军大营中离开时,四十许壮年的父亲尚黑发满头,如今一年不见,鬓发已苍,我不用细想也知道,这半生的辗转心念,这四年的日夜熬煎,这最后一年的破釜沉舟,这决战之前的孤注一掷,早已提前耗损了他的精神,转侧之间,换去华年。
  可最终,他胜了,提千万军马,破一朝都城,逼死亲侄,谋夺江山,换来白发几茎,在他看来,是值得的吧?
  殿门前,太监欲待唱名,我一摆手,阻止了他,缓缓迈过高高的门槛。
  他抬起头来,抬首间目光如炬,灼灼闪光,努力掩饰的兴奋欢喜,于这无人深殿之处,终不可抑制流溢。
  “怀素,你来了。”
  我颔首,声音漠然平静:“恭喜父亲,不日将身登大宝,君临天下。”
  他不掩喜色:“怀素,为父能有今日,你居功甚伟,为父还没好好谢你。”
  “不须,”我随意坐下,“你终究是我的父亲。”
  他看着我,喜色渐渐淡去,目光流转,忽道:“你过来时,可见奉天殿已成废墟?”
  “见过,”我淡淡道:“我还于火场之前焚香三柱,以祭先帝之灵。”
  他目光闪烁的看我,试探道:“怀素,你……伤心否?”
  我撩起眼皮,自下而上看他,直到看得他避开我的目光,方漠然道:“如果我说我伤心,你是不是就能令允炆复活?”
  他眉头一抽搐,随即道:“建文之死,非我所愿,不意他刚烈如此……”
  我微微冷笑起来。
  他住了口,疑惑的看我。
  我轻轻抚摸手下鸡翅木雕花椅光滑的扶手,也不看他,道:“听闻燕军进京城后,在皇城门口接了道奇怪军令,大军退守龙江驿……敢问父王,这是为何?”
  他不答,侧转头去看殿前香炉。
  “最后一刻不曾挥军直逼,却以攲角之势围困京城,父王,我可不敢认为您在最后一刹突然心软,有意放允炆一马。”
  我斜睇他,“你惧这逼宫杀侄罪名,惧这天下悠悠之口,你围困皇城,只是给他时间让位或自尽,对不对?”
  戟指向他,声音冰冷,我道:“父亲!你如此狠心!”
  他顿了顿,面色变幻,半晌,怒道:“怀素,怎可咄咄若此!”
  我冷笑,不答。
  所谓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也,火场中未见允炆尸体,父亲难免怀疑到我,与其等到他疑心猜忌盘问于我,倒不如我挟怒而来,以问罪之姿,摘清自己。
  父亲是大略知道我与允炆情分的,而以我的性子,我若对他的“死”漠然视之,不曾言语,父亲反而会起疑,但亦不可做作太过,此间分寸,需拿捏得当。
  我这番神情讥刺,想必起了作用,他虽有怒色,但目中疑色反而渐淡,只是尚自未能尽去。
  外公给他种下的这根刺,令他隐痛在身,却难以宣之于口,我在心中暗暗苦笑,只怕这也将是我们父女之间的暗刺吧?
  暂时虽不至于牵肝扯肺,却很难说日久天长之后,不化为痈疽脓肿,折磨人日夜难安。
  然我不悔。
  外公说,事有可为不可为,然,事亦有当为不当为。
  父亲渐渐平静下来,倒是主动转了话题,絮絮和我说些善后登基事宜,我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当他说到即位诏书,须得寻得当世名望德信俱重之大儒亲草,方可令天下归心,纵观当世,莫如方孝孺者,文章醇正,海内之冠,天下读书人之首也。
  我心一紧,转首去看他,见他神色坚定,不由心又往下沉了沉,思量一番,斟酌着道:“正学先生德望自然毋庸多言,只是其人听闻生性执拗狷介,且忠事前朝,只怕届时未必应父亲之诏,此人刚烈,若是当庭说出些言语来,父亲,只怕斯时你难以自处。”
  父亲目光一烈,寒声道:“天下我都已掌握在手,还怕拨弄不了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我皱眉:“读书人风骨,未必能以威武屈之,当心千载之下,史笔如刀!”
  “不妨搩碎之!”
  我只觉得寒意森森,抬目看他,浓眉之下目光几近狰狞,颊上肌肉都微有扭曲,怔了怔,想到这许多年来,他在我面前,多是温和慈爱模样,纵然我早知道他绝非良善之人,却也曾自欺欺人想过他未必如我所想那般不堪,然而我今日亲目他这般神色,终是忍不住黯然。
  沉思有顷,我慎重站起,向父亲施下礼去。
  他愕然至几欲立起。
  “怀素,你这是为何?”
  我俯首,诚声道:“怀素有一事相求。”
  他微侧头看我,慢慢道:“为方孝孺?”
  我正色道:“正是,方孝孺其人,刚介之名重天下,必不会降附于你,我求父王,若方氏拒草诏之请,万勿杀之。”
  言毕又施一礼。
  父亲定定看着我,目中神色微有感慨,半晌道:“怀素,你素日刚傲,桀骜不训,这许多年来,我未曾见你为谁俯首,不曾想,你首次折节如此,竟是为了一个不相干的读书人。”
  他喟然道:“他与你有何交情?”
  我一哂:“无,我不过是欲为天下读书种子,留传一薪火耳。”
  “你倒和那和尚如出一辙,”父亲笑起来,“这腐儒,能得你二人慎重请托,当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也罢,”他道:“我既应了道衍,如何反会拒绝你?这个腐儒,只要他识相,我自然不难为他。”
  我皱眉,道:“我请托的是,如果他不识相,你也别杀他。”
  “你当我杀人如麻么?”他笑起来,“方孝孺得天下之望,我自会慎重。”
  我深深看他一眼,道:“如此,多谢父王。”
第四十五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
  拒绝了父亲留宿宫中的邀请,我看看时辰已不早,出了宫门,一路快马前行。
  朱雀大街深处,占地广阔,外观却不甚张扬的侯府,静静矗立于微黯的天色中,几乎我驱马刚至正门,门便立即打开了,精干的守门人仔细的打量了我,欢喜的行礼笑道:“奴才见过郡主,郡主,公子等您很久了。”
  我知定然沐昕事先已知会了府中上下,也定然甚是不安的等我回来,点了点头,下马,将缰绳向守门人一扔,快步进门。
  刚转过照壁,就见曲径回廊尽处,一庭繁花静谧无声,廊外碧水波纹隐隐,沐昕面对一池碧水默默出神,坐姿虽是斜斜背对,脸却偏侧向正门方向,显见在时刻注意我的动静,我放缓脚步,轻咳一声。
  他回首,琉璃般通彻透明的眸光,映射着我闲适的笑颜。
  他亦对我微笑,并不曾问我怎生应对父亲的怀疑,只是上前轻轻牵了我手,道:“晚膳已齐,就等你一个了。”
  我点头,道:“你饿了吧?先吃饭,饭后还有些事要做。”
  正待移步,刷的长鞭一卷,弃善的鞭子犹如长眼睛般飞来,在我臂上绕两绕,拽着我向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