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倾天下(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173

  沐昕,沐昕,你……终究是没能等我。
  我伸出手,缓缓按在心口的位置,那里,前一刻,跳得湍急如起伏的溪涧,如此,却已是死水一潭了。
  又或者,那里,原是团火热的血肉,却在今日,生生被剜了去,只余下一个永久不能弥合的狰狞的黑洞。
  如此空洞,我听不见自己的心跳,我的心在哪里?
  践踏成泥,挫碎成灰。
  缓缓低首,昨夜有雨,至今低洼处尚积水泊,粼粼水面上映出惨白黯青女子颜容,姿态飘摇如风中野草。
  那是我么?
  那会是我么?
  刘怀素,你终为红尘俗事,狼狈至此。
  我吸一口气,忍住内腑彻痛,直起腰来。
  有脚步声接近,我回首,刘敏中一脸关切之色,站在我身后。
  我对他点点头,道:“你来了。”
  他道:“属下看见小姐标记,便赶了来,小姐有何吩咐。”
  我颔首指了指沐府,道:“你会随谷王去喝喜酒吧?帮我带样物事给他。”
  他自然知道我说的是谁,微微一犹豫,道:“好。”
  暗卫的规矩,对主子的命令,可以事后质疑,但是必须服从。
  刘敏中其中翘楚,自然不会多问。
  然而饶是如此,他离开时依旧迟疑道:“小姐,你大病未愈,还是……”
  我回眸,淡淡一个眼色。
  他噤声,施礼而去。
  我继续回首注视着沐府。
  前方,仪仗已进府,天色也渐暗,百姓看不得热闹,已渐渐散了。
  立于微凉晚风之中,远远看着那明黄朱紫之色,在我眼前连绵成一片血色殷红,越发觉得那夏日的晚风如此生凉,风中的花香也带着不近人的清冷,我神思恍惚,却清晰的辨别出那花香属于玉簪,木槿,紫薇,赤葵……突然很想看看沐府的花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几日不见,想必因为公主下降而越发鲜艳了吧?
  环顾四周,不远处一株三人合抱的柏树,正是观景的好去处。
  费了点力气爬上树,高踞树顶,远远看着那灯火辉煌的府邸,红灯锦幄连绵成一片喜气的海洋,不用想像,今夜沐府里定然人影花影乱如潮,笙歌丛中,醉赏瑶觥,一室香动,芳殿画堂,满目的光耀里,再清冷的他,也必定锦绣灿烂,红叶阶前紫薇阁,笑看人去人回,今朝伴得凤归,不负此韶华年少。
  偌大京城,茫茫人海,如今容不下多一个人的爱情。我的爱人,我的妹妹,当你们对拜天地时,当你们合卺合欢时,当你们手执白玉杯,轻斟琥珀酒,流动的眼波在酒杯之上交织,融汇,在彼此的羞与喜里暗渡今夜银汉时,你们在想什么?
  可会想到此刻,空城,衰草,惊鸟,孤树,树顶的冷月里,有人静静沉默,幽幽遥望?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罢了,如果每个人都在微笑喜乐,笑这红尘佳人富贵多完满,那便让我把凄凉都远远带走,带至这冷月空风,枯藤老树的寂寥无人地,深埋在属于我的岁月里,永不开启。
  他会在今夜,收到刘敏中暗中替我送上的贺礼。
  一副锦囊,内有黑发一束,白帕一方。
  那年,妙峰山巅十万杏花如雪,我的发曾纠缠于他发,再绕上他披风玉扣,撕掳不开。
  那年,素指纤纤,扯断玉扣,取下两人交缠之发,珍重收于囊中。
  那年,他深情作言:“只是这发缠在一起,就怕你用一辈子也理不清”。
  呵,扯不断,便连着一起抛弃了吧。
  那年,惊变离别,一载苦寻后,他与我在大名战场上蓦然重逢,彼时暗箭袭身,他竟不知闪避,箭矢被我横剑击飞,锋锐依然伤及他肩,我取出怀中绣帕,为他裹伤。
  他却不知,后来,那幅绣帕,血迹绣成斑斑桃花,我曾经微笑着坚持空白,我曾于静夜取出悄悄抚摸,含着微笑与羞涩的憧憬,等待着某一日,在我和他如今夜般的日子里,与他联笔共题。
  如今狼毫已折,砚墨将涸,他的掌心里,将要握住妻子的柔荑,画得人生好一幅华美长卷。
  那么,便由我独自一人,填了那永远的留白罢。
  “愧我品题无雅句,喜君歌咏有新声。愿从今,鱼比目,凤和鸣。”
  清歌已断云屏隔,溪山依旧连空碧,昨日主人,今日是行客,当年的绿窗朱户相对语,今朝已回首往事成陈迹,一弹指,刹那芳华红颜老,最好的日子,却已从我一生里,缓缓流过了。
  我缓缓抽出怀中玉箫,就唇,闭目,凝神,向那碧海青天,漫漫星光,悠悠一曲。
  箫声如咽,凄然盘旋,惊起林间宿鸟,泼喇喇悲鸣着,穿越头顶被树干刺透的苍穹。
  迤逦缥缈,转折连环,碧落黄泉,不尽徘徊。
  一曲,《忆故人》
  ……
  “我答应陪怀素的,自然要做到。”
  “原来我死了,就可以看见你,我真是错的很愚蠢。”
  “怀素,原来我错过了你很多年。”
  “谁说死亡可怕?便是这样也好。”
  “汝喜为我喜,汝悲为我悲,虽死浑不惧,虽别魂不离,系我一生心,求汝,展眉欢。”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愿生生世世与卿相守,做不得,万户侯”。
  ……
  箫声戛然而止。
  最后一个音,裂了。
  我抬起衣袖,雪白的袖色如月光,缓缓遮住了脸……
  风拂乱衣袂长发,再远渡而去,掠过画堂朱户,碧瓦流檐,掠开新人喜帕,绣幕丝帐,最终惊起久寐水鸟,翅尖拂动寒塘芦苇,在寥阔天地间嘶嘶吟唱,这夜如此瑟瑟,如斯秋凉。
  ※※※
  那夜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回去的。
  我记得我在树上坐了很久,看着礼乐声歇,看着宾客辞去,看着沐府的灯光,一盏盏的次第暗了下来,犹如夜色中困极欲眠的人阖上的眼睛。
  每灭去一盏灯,我的心里,便似黯上一层。
  到得最后,我已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坐在那里,我已发现我无力再下树,我已不知道我何时失去意识。
  醒来时,依旧在魏国公府徐景盛的小院里,近邪坐在我床前,一脸怒气的盯着我。
  徐景盛搓着手,焦灼不安的满地乱转,见我醒来,他喜呼一声便要扑上,扑到一半想起于礼不合,生生顿住了脚步。
  那笨拙模样,倒令满心郁郁的我,忍不住破颜一笑。
  他喜滋滋的坐到我床前道:“怀素怀素,你吓死我了,近邪先生找到你时,你那个样子,我以为……”
  这回说到一半,给近邪瞪了回去。
  我坐起身,调息一刻,道:“师傅……我们走吧。”
  近邪先是一怔,随即点头,道:“也好。”
  徐景盛瞪大眼睛,道:“走……走?”
  我温言道:“徐公子,多谢你这段时间的照拂,希望以后能有报答你的机会。”
  他看着我,不知为何,脸色突然微微发红,欲言又止的模样。
  我心中明白,却唯有默默叹息,更加温和的道:“徐公子宅心仁厚,有若浑金璞玉,定是厚福之人,将来定然妻贤子孝,荣贵一生,怀素在此,先恭贺了。”
  徐景盛的脸色蓦然黯淡下来,他虽忠厚,却不是笨人,已然听出我的拒绝之意,眸光里,竟隐隐透出了几分凄凉和哀恳之意。
  我垂下眼睫,想起当年子午岭上初见,那个被山风吹掉扇子,被我暗嘲为瘦鸡,戏弄推落山崖却不肯指认我的少年,想起燕王府朱高煦意图逼奸时他的拼死相救,想起他在西关大街发现我时的苦苦徒步跟随,和这些日子来的精心呵护,这些年我只见了他三面,可是每次我都欠了他的情,我生平刚傲骄纵,少欠人情,唯一一个我不曾有恩有情于其却得其恩惠倾心相待的,便是他。
  可是景盛,你想要的,我终究给不了你,也许这情,我注定要一生一世的欠下去了。
  想了想,我自发上拔下一枚蔷薇水玉钗,这是我唯一常自佩带的首饰,是娘生前最爱的饰物,娘去世后,她的首饰我都随葬了,唯独这枚钗子,我一直随身佩带,每次触摸它,我都会想起十岁那年,我对着镜子,耍宝似的插了一头的首饰,就为博娘亲开颜一笑,在我的记忆里,那是娘亲逝世前最后的最为明亮的了然笑意,不是为我的滑稽之状,而是为我的真心体贴,和如斯眷恋。
  这承载了我最为温暖记忆的钗子,如今被我握在掌心,诚恳的递向徐景盛。
  “徐公子,这首饰并不值什么,对我来说却很重要,今日我留给你,留赠你的新夫人,提前祝愿你夫妇花开并蒂百年好合,你的夫人,将来就是我的姐妹,从今后,但有驱策,天涯海角,只凭此钗为记,怀素定千里来赴,莫有不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1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