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笑(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14

  “这个什么神眼,听说和睿郡王走得很近,居然就住在纳兰述的别业里。”姜家那个被揍得乌紫未消的二公子,恨恨道,“真是个贱人!纳兰述也不是东西!都快要娶小妹了,还要公然和这种女人搞一起!”
  “要不要和冀北王府说一下?睿郡王带着这女人招摇过市,小妹面子也下不去嘛。”
  “我可不要去,冀北那位王妃娘娘,厉害得很。”姜家二公子姜长泽赶紧回绝,转头看向另一边一直默然不语的妹妹,“小妹,也亏是你忍得,那晚……”
  “哥哥说什么?我竟不明白。”窗边浅红长裙的少女站起身来,面容隐在纱窗的阴影里看不清,姿态却曼妙亭亭,语声也听不出什么情绪,“我只知道我是姜家嫡女,御封的郡主,是冀北王府即将下定的未来王妃。什么神眼女子,什么平民供奉,什么武举考生,都与我无关。至于睿郡王和谁走得很近这种话,更请哥哥们不要在我面前说,我不想听,也听不懂。”
  “小妹这才是堂堂郡主风范!”姜长泽怔了一怔终于反应过来,由衷赞,“是哥哥们谬言了!确实,那种平民女子,怎配和你相提并论?我姜家若为这种女人,和一些市井流言,就去煞有介事找冀北王府理论,也失了我姜家的身份和气度,冀北王妃就是你,其余什么女子,不过是郡王一时迷恋而已,太上心反而抬举了她不是?”
  姜云泽一笑,不置可否,心里却在微微叹息。
  姜家这一代,哥哥们终究不争气,不然何必和藩王联姻,踏入更浑的浑水呢……
  春光浓艳,她在春光里,淡了眼眸。
  ※※※
  韦家也有了一场小型家族会议,但却不是针对是否要参与燕京下注——和出身商贾喜欢逐利的姚家不同,韦姜两家自重身份,是不可能参与这些事情的,韦家是针对近年来皇太孙的一系列动作,有所担忧而已。
  “年前皇太孙曾要求削去贵族每人年例银,并改革贵族子弟直接入仕制度,如今武举又来了平民参考,以及凌云院劝退这一招,皇太孙对咱们十三盟公侯贵族的态度,似乎并不友好?”
  三大世家中,韦家是真正公侯阶层的代表,从九蒙高原出来的十三盟贵族的领头人,所以对于太孙看待贵族的态度,也是最关心的。
  “武举不仅对平民开考,如今连女人都允许参加了,太孙到底是要做什么?”
  “年轻人总是不喜欢旧势力的,不知道年轻精干的太孙,是否打算将我们这些老朽连根拔起?”
  “我等是否要联名贵族上书,对此次武举的有关制度给予抨击?就算不能改动,也要给某些人一些警告才好。”
  “宣儿,你怎么看?”
  定国公韦一思,突然点了一个人的名字。
  所有人都在堂中,那个人却在槛外,所有人都在参与讨论,那个人却在淡然看山,飞鸟从王侯家的朱门紫檐上端掠过,在苍山的青翠里一闪而没。
  他眼底掠过一丝淡淡的寂寥。
  堂内一霎的沉默,所有人在看着他,等着他,却也没有人随意出声,说到底,眼前的已经不是他们韦家随便的一个子弟,而是走出世俗尘门的方外之人,他享有大燕百姓的膜拜和尊崇,以至于光辉有意无意笼罩了整个家族,家族仰望着他,像看见苍天之上,不知何时飞走的云鹤。
  “国公看见廊角那只猫没有?”梵因浅浅地笑,“它总是很安静,从不在人们议事时喧闹,所以它便享有一份安宁,不至于被立即驱逐了去。”
  他温柔地抚了抚猫儿,竟不再理会身后的人,便要出门去。
  韦家的人还在懵懂,追出来问:
  “韦应如果武举失败被除名怎么办?”
  “那便除。”
  “那我韦家岂不颜面扫地?”
  “何妨扫。”
  “我大燕贵族的荣耀承续怎么办?”
  “大燕贵族不止我韦氏一家,韦氏为何一定要把大燕贵族绑在自己腰上?”
  梵因转过身,清透的眼眸在堂中人群淡淡一扫,所有人立即屏息。
  和他目光相触,总会令人觉得自己污浊。
  梵因一伸手,接了一朵落花,手指一扬,落花翻翻滚滚飘过堂前水榭,在水面上打个旋儿,慢慢沉落。
  众人的目光随着那落花飞扬至沉没,若有所悟。
  “日光总会升起,山峦长久存在。花开不过一时,落雪也只三尺。”梵因雪白的衣角在朱门一扬而落,像一道云,飞过了玉阙金宫,“权势更替、王朝博弈、皇族之手、天降星子。这块土地上,总有那么多鲜血和白骨,周而复始,不过一轮新角逐,再起一番血雨。做山峦,还是落花,只不过看谁,更沉静而已。”
  ※※※
  在梵因破例对家族说出“更沉静”这番话时,沈相府也在进行一场讨论,不过这次又换了个议题。
  沈相府的书房,是整个沈府最严密的地方,一向连个洒扫小厮都不安排,但是偶尔有人看见沈相的书房,每次都很清洁干净,都以为是沈相亲自打扫,书房里不知该有多了不得的秘密,谁知渐渐就有人发现,书房角落,书案上头,笔筒多宝格,常落了些女性物品。一张绢帕啊、半点蔻丹啊、一小盒口脂啊等等,众人这才明白,敢情秘密在女人,敢情不要小厮是因为有女人,香襟半解滚上几滚,不就干净了?
  至此沈相那个引起很多人兴趣的秘密书房便不成为秘密,倒成为燕京贵族的笑谈,沈相风流,可见一斑。
  一大早的书房又掩上帘子,众人见怪不怪的走过,自动离书房远远地。
  黑沉沉的书房内檀香淡淡,袅袅烟气里有人在低语,那声音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女子娇吟,低沉、快速、有力,而简洁。
  “纳兰述的人果然起了疑心,已经去了尧国,以他们的本事,无论是尧国还是我们,都无法阻拦他们太久,后一步该怎么办,请您示下。”
  “不能拦便不要硬拦,鸟儿们还是很精明的,做得太明显,他们会发现不对。”沈梦沉那懒懒的语气,“不妨故布疑阵,他们进了尧国,你们也进,他们去查白石谷,你们随他们去,我并不介意他们查到尧国的问题,但我要求你们一定要控制好被发现的时辰。”
  “是。”
  “我给了尧国华昌王一年时间。”沈梦沉带着笑意的语声幽凉,“他的领地里发现了祖母绿矿,他因此有了勃勃野心,有心要取尧王而代之,这段时间他在向东堂购买武器马匹,整兵备战,他举事之时,便是我们计划开始之时。”
  “是。”答话的人一阵兴奋,想起主子这一年多方布置,将他人力量和注意力慢慢牵制在手中,只为将来那一场势在必得的大事,不禁踌躇满志。
  沈梦沉缓缓站起,衣袍摩擦发出细碎的微音,那人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
  转了个身,沈梦沉手据窗台,看着武德门方向,那里,今天即将开考武举。
  “小珂儿,你乖乖地待在燕京,你在燕京,那只青鸟才不会飞回冀北,你就先飞吧,不妨飞得越高越好,然后,总有一天,你会跌落,跌在我的,怀里。”
  ※※※
  而在独居高处,灯火不明的崇仁宫里,向来四更既起的纳兰君让,今天起得更早些,不知为何他痊愈了很久的腹部伤口,似乎又在隐隐作痛,他坐起身,抚了抚那处隆起的淡红的疤,说来也怪,一旦醒来,那疼痛似乎便不在了。
  这道险些置他于死地的疤,并不像君珂猜想的那样,是一个倒霉蛋被铜盘误伤的后果,他纳兰君让何等审慎,出入拥卫千重,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意外事件?
  不得不说,那些人,还真的是出乎他意料的强大啊……
  纳兰君让抚摸着这道疤,再也睡不着,干脆起身,披衣上窗台,第一眼习惯性地看向前殿的殿顶,那里曾有一个少女,午夜星空下和他一起看烟花喝酒,那也是他十九年来第一次,午夜星空没有任何护卫防护下,和一个不算太熟悉的人,一起看烟花喝酒。
  一眼瞥过,空空荡荡,恍惚里的那道影子,终究如烟花散去无痕。
  他苦笑了一下。
  这辈子,她都不会再蹲在他的殿顶上,和他一起喝酒看烟花了吧?
  那日她希望的眼光、暗淡的眼光、冷漠的眼光、不屑的眼光,交替在眼前闪现,最终化作此刻天际星子,在黎明渐亮的天际隐没。
  心尖上又痛了痛,遇见她之后常有的痛,像谁的指尖紧紧捏住,用力一揪。
  他抚了抚那个位置,有点茫然地想,许是当初她剖他腹的时候,给他下了蛊?
  手指向下移,又触及了那个伤疤,他想起给他留下这道伤疤的人,想起即将开始的某件大事。
  他突然对着星空,举了举手里的茶杯。
  向某个给了他生命的少女,表示感谢。
  向某个险些夺去他生命的女子,表示敬意。
  ※※※
  君珂永远也不会知道,只不过她心血来潮参加了一场武举,会最终牵动这么多燕京顶级势力的目光,她也想不到这个心血来潮的举动,会给天下局势乃至她自己的命运,带来多大的改变,她只想着如何去赢,并在这三天内又接受了尧羽卫一轮武学恶补,一大早她精神奕奕地起来,扒完了超人份量的煎蛋牛扒套餐——这是她吩咐厨房按照她的要求特地制作的,以前她每次精神不济就喜欢吃牛肉,吃完就觉得精神倍棒,上房揭瓦都无妨。
  她今儿就是打算去上房揭瓦!
  带了幺鸡,拒绝了尧羽卫的跟随——她才不相信他们说的要跟随掠阵帮她啦啦队,还不如说是去砸鸡蛋喝倒彩帮倒忙窜场子,这群人如果放在现代八成就是一群在足球馆里,拉横幅砸汽水打群架对裁判竖中指骂全家的社会治安捣乱分子,她是去考试的,不是去玩黑社会的。
  纳兰述已经先一步出门,君珂也不知道他去干嘛了,还以为他去抢位置,她坐上纳兰述为她准备好的车,带着幺鸡奔武德门,一路上都是骑马赶考的武考生,看见她的车都指指点点——今天就算再爱摆架子的人,也都选择骑马而不是坐马车,好歹要显示点武道风范嘛。
  君珂埋怨幺鸡,“都是你要跟来,害我丢丑!”
  幺鸡若无其事埋头吃肉——武举考试人那么多,哥不跟来,那“见者有肉”令牌不就浪费了?
  进了武德门,各自下车马,君珂把幺鸡带下来,这下子立刻扬眉吐气——所有的马或疯狂乱窜,或倒地不起,或立马拉稀,独留幺鸡迎风而立,风骚万千。
  各人都没想到会有这事,都忙着乱糟糟的收拾自己的马,又去排队领号,场次是早两天就安排好的,今天各自领了,在绳索拦住的场地上站定。
  忽然三声炮响,前方搭起的高台上,已经出来了人。
  先是杏黄伞盖,太子仪仗,由兵部尚书亲自前导,皇帝最近龙体欠佳,由太子代为主持,所谓主持也不过开场随意讲几句,赞一下朝廷德治,赞一下兵部辛劳,赞一下考生精良,表达下朝廷期许,抛几个看起来很好看的诱饵也便完了。
  远远地看那位深居简出,风头全让给儿子的太子殿下,果然看来病弱,面色白得发青,年纪却还不大,不仔细看和纳兰君让像兄弟似的,据说当初皇帝遵循皇朝正统,立长子为太子,却又对他的资质不满,于是早早催他结婚生子,十三岁娶了十六岁的太子妃,第二年便生了纳兰君让,间接导致纳兰君让年纪不小辈分低,见谁都得叫叔。
  君珂为当朝太子的种马命运哀悼了一分钟。
  为当朝皇太孙的悲催的辈分哀悼了三十秒……
  太子寥寥几句便离开了,大概是怕日头晒,跑得比兔子还快,兵部尚书知道武人性子急,也不多说,直接道:“请仲裁——”
  “请仲裁——”
  参选的围观的,武德广场上万众抬头,随即齐齐“啊!”地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